需要为本的失独群体综合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失独群体综合服务体系构建是老龄化社会来临之际的重要社会问题。构建失独群体综合服务体系,应在政策设计中,从满足失独群体需要出发,对服务的碎片化与需要的协同性如何化解、服务的长效性与人性化如何保障等核心问题进行厘定,其实现路径在于要从福利的生产、组织和输送各环节入手,从顶层设计层面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合理确定各级资金分担比例,统筹兼顾,保证服务的长效性、公平性和专业性。
  关键词:失独群体;综合服务体系;构建;需要为本;长效性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2-0028-04
  一、问题与背景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30多年来,在当前基本形成了“421”的家庭格局。而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各种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人类承受着从物质到精神的多种社会风险,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在“莫测风云”中失去子女而成为失独家庭。2012年5月9日广州日报一篇题为“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超百万,失独群体日益庞大”的报道中称: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全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超过百万,失独群体日益庞大。[1]这些失独群体基本上逐渐步入了老年,已无再生育可能。他们孤苦的现状随着这一群体规模的日益扩大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激发了社会各界对“失独群体”的高度关注。
  关爱失独家庭不仅是推动计划生育国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也是关注特殊弱势群体的必然驱使,更是关乎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的问题。北京、重庆、陕西、福建、兰州等地政府为此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救助贴补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偏物质救助而轻精神服务,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为系统、有效地为失独群体提供系统化服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基于此,2013年4月合肥市统计局围绕失独群体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心理慰藉及未来计划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调查,本文拟在翔实的数据分析基础上,从满足失独群体需要出发,对失独群体综合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核心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服务体系的实现路径作出探索。
  二、合肥市失独群体的需求现状
  对2075位失独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合肥市失独群体呈现出以下特点: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婚姻状况大体良好,多有亲人相伴,但无孙辈共享天伦;新生失独群体较少且城镇失独群体规模大于农村。虽然失独群体家庭背景和工作环境各不相同,但相似的生活灾难让他们在经济、健康、心理及未来打算方面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倾向。
  1.经济状况一般。根据各地实践,目前关于失独群体的救助和帮助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如陕西省出台的《关于建立完善失独家庭养老扶助制度的意见》中规定,从2013年10月1日起,失独家庭农村一次性补助2万元,城镇家庭一次性补助3万元;失独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农村每人可享受每月800元的补助,城镇每人可享受每月1000元的补助。而河南省郑州市从2012年起将符合条件的失独者扶助金,从每人每年1200元调整到3240元。广州、重庆等地也对扶助失独家庭的政策作出调整。这些政策实践的背后有个假设,即失独群体经济状况较差,需要经济帮扶。可调查发现,失独群体经济状况与其他特殊群体如残疾、单亲母亲、吸毒等相比要好很多。调查中近三成失独者主要依靠个人劳动所得生活,近三成依赖自己或配偶退休金生活,1/4的失独者仰仗社会保障金,近5%的依赖亲戚朋友资助。其中62.8%的失独者收入能基本满足日常需求,37.2%的失独者基本需求满足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在总支出中食品支出、医疗支出占的比例高达63.5%。63.1%的失独者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无钱参保的人员占到未参保比例的75.7%。综合来看,失独群体经济状况一般,在目前物价水平下,除去伤残医疗、大病治疗等因素尚可满足日常需求,但不排除一些极困难家庭经济拮据的状况。
  2.健康状况堪忧。调查中发现,比较健康的失独者较少。9.1%的失独者认为自己较为健康,一半失独者健康状况一般,而身体状况较差或很差的则占到39.8%,这与年龄、心理调适能力等不无关系。75.9%的失独者表示目前状况下,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不需他人照顾。24.1%的失独者因为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等因素需要他人照顾。失独群体心目中理想的照顾者依次是家人、亲戚和朋友,希望能得到社工照顾的占15.8%,志愿者照顾的占10.2%,保姆占5.9%。而实际上,照顾失独者80%以上是配偶、兄弟姐妹、子侄等家人或亲朋,社工、邻居、志愿者等所占比例较低。综合来看,失独群体因身心受创,导致健康出现不同状况,对生活照顾出现不同需求。目前而言,大部分都不需要他人照顾,如果需要照顾,家人、亲朋仍是主体需求,但随着配偶等年龄的增大,保姆、社工、志愿者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大。
  3.心理境况较差。据调查,有61.6%的失独者经常陷入沮丧、失望等消极情绪中,而日常排解烦心事的主要途径是“闷在心里”或“找人倾诉”,比例相当,分别为49.6%、50.4%。若是找人倾诉,首选知情者。家人、亲戚、朋友作为首选倾诉对象的比例分别是32.29%、24.66%、21.25%,因为,他们一直陪在自己身边,了解情况,心境类似。采取抱团取暖的有11.13%,因为境况近似,容易沟通。而愿意向同事、志愿者倾诉的比较少,一般都隐藏起这些悲伤往事。只有极少数失独者选择教会、僧尼、居委会、村委会的人等作为倾诉对象,这和他们接触群体不同有关。92%的失独者不信仰宗教,而绝大部分信仰宗教者认为宗教信仰可在不同程度上获得精神慰藉。此外,失独者的闲暇生活也较为丰富,主要有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报刊杂志、养花鸟虫鱼或其他宠物、上网、体育锻炼,也有部分选择做义工或去参加失独群体聚会等。根据不同身体状况,也有部分失独者选择做手工、田间劳动、打工、家务等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其中看电视听广播是大多数失独者的选择。24.9%的失独者因为参加失独者QQ群、失独活动等认识其他失独者,而75.1%的失独者因为封闭内心、接触范围等并不愿认识其他失独者。   4.服务需要多元化。由于失独群体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工作经历,他们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体现在:生活状况较差的失独群体比较关注政府的经济补助,而生活状况一般或较好的则较关注针对失独群体的活动组织。但这一群体共同关注的均是养老问题,这与中国社会加速老龄化密切相关。与一般群体相比,他们对养老问题更为担忧。根据复选人数统计,有74.6%的失独者把年老体弱时无人日常照顾作为最担心的问题,31%的人困扰在空虚寂寞缺少情感寄托中,30.9%的失独者因无监护人就医有困难,也有13.3%的失独者为无担保人很难进入养老院养老感到沮丧。归纳起来,失独群体最担心的问题还是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居家养老仍是他们的主要选择。54.7%的失独者希望社区或居家养老,24.6%的失独者希望能进入针对失独群体的专门养老院养老,20.5%的希望能进入普通养老院养老,只有0.2%的愿意到敬老院养老。这也是基于自身经济、心情、家人情况、养老条件等多方面考虑的结果。经各项的复选统计,在参与调查的2075个对象中,50.2%的失独者希望政府能健全日常照护体系,37.9%的失独者期望政府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制度,43.5%的失独者期望能开展一些志愿服务或专业服务。
  三、失独群体综合服务体系构建核心问题分析
  以上情况表明:当前失独群体总体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作为独生子女父母的他们为有效控制中国人口总量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中国“儿女比天还大”的现实情境下,失去独生子女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他们成为面临风险更大的群体。2007年政府开始探索如何有效帮助失独群体。同年8月,出台了一项针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政策,当年在全国10个省市试点,并于此向全国推行。在此基础上,各地也在实践中出台了相关政策。无可否认,中国针对失独群体的帮扶实践对于改善失独群体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均具有重要意义,他们成为进一步完善失独群体制度保障的参照系。当众多研究者倾心于阐述各地实践的积极作用时,我们不禁要问各地实践是否能解决失独群体的根本问题,零星的服务项目会不会使失独群体的服务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如何降低失独群体的二次伤害等。笔者认为,在未来路径选择中,只有进一步厘清几个核心问题,才能避免走进误区,使政策设计更为科学和人性化,降低政策执行的风险。
  1.失独群体“合理的”或“基本的”需要如何确定?需要是社会福利政策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社会政策和福利制度运作的理念基础。而确定失独群体的需要则是有针对性综合服务体系构建的前提。这一前提的科学确定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失独群体的需要?要回答这一问题,研究者和社会政策制定者必须严肃面对与回答盖兹(B. L. Gates)的问题:其一,能不能有效地假设独一无二的、可以被定义的需要或一组需要是社会成员的内在需要?其二,这些需要如何以特别的方式被定义?其三,被定义的需要如何被研究者和管理者测量?测量的结果如何应用在现实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中?[2]10在很多项目的运作中,需要的界定通常有两类,一种是自上而下由政府认定,一种是自下而上由专家推动,唯独缺少了失独群体的主体性诉求。同时,针对失独群体的服务供给究竟应以失独个体需要为单位还是应以失独家庭需要为单位仍然未能清晰辨识。目前尚缺乏对失独群体需要指标的深入研究,导致目前服务的供给内容、满足层次、推进梯度及覆盖面存在差异。二是如何确定失独群体“基本的”或“合理的”需要?政策和服务提供自然应该面对需要,但不是所有的需要都是合理的,因而也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应该得到满足,也不可能得到满足。政策要满足的是某一群体“普遍的”和“基本的”需要,而非“个别的”和“高级的”需要。因此,需要指标体系实质上是一种服务的标准,失独群体综合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有其相应的标准,其出发点就是失独群体的基本需要。多亚尔、高夫(Len Doyal
其他文献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根本遵循。新形势下加强机关党的建设,要着眼于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遵循规律中塑造机关党建工作新常态:始终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塑造机关党建思想领先新常态;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堡垒,塑造机关党建组织巩固新常态;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塑造机关党建作风优良新常态;“常”抓“长”抓反腐倡廉建设,塑造机关党建廉洁执政新常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供给体系涉及政府、医疗机构和农民三方的利益.它暴露的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新农合的运行。究其原因,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政府责任的缺失所致。因此.实现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农合供给体系。  关键词:新农合;供给体系;政府责任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
摘 要: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时代提出的紧迫课题,也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有关调查表明,当前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诸多障碍与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01-0099-03    当前,随
摘要:中国两千多年的农村治理大致可分为:“专制—准自治”“集权—科层控制”和“村民自治—乡政村治”三个历史阶段,与此对应形成了传统社会农村“准自治”、高度沉降农村“科层控制”、改革转型农村“乡政村治”三种村治模式。就本质而言,传统村治模式均带有浓厚的人治特征。法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有效的治理方式,法治村治乃是中国村治的发展趋势,微权清单“限权、定责、保利”的法治逻辑为建构法治村治提供了有效进路。浙
摘 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现实需要,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途径。以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观为理论背景分析当前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生存困境和心理机制,问题的解决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力量的整合,尤其需要对人精神的引导,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大学生;生存困境;逃避自由;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摘 要: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多次以运动式治理方式进行的整顿,其整顿实践显示,运动式治理已是一种常规化的政府治理方式,表现出程式化和不规则的周期性特征。路径依赖以及有限的治理资源是导致运动式治理常规化的重要原因。驻京办的整顿过程以及影子驻京办的存在与合法驻京办的选择性职能实践表明,常规化的运动式治理实现了工具性达成,但却疏于目标性达成,致使治理成效下降。因此,这种治理机制亟需改善。 
摘 要:在利益相关者管理视角下,食品安全实质是食品企业满足消费者的利益要求——诚实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的问题。食品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供给安全食品是权衡股东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决策结果。短期来看,其行为决策依赖股东和消费者两大利益主体力量的对比,长期而言,则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长期战略从而使得消费者利益与股东利益相容。制度环境的不同维度对企业食品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存在差异。我国社会转型期制度环境
摘 要:互联网公司掌控着重要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几乎全部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然而,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治理框架中的职责问题尚待确认。文章总结关涉互联网公司职责定位的人权问题,分析互联网公司履行人权责任的现实困境,依据关于定位互联网公司人权责任的指导原则,提出了互联网公司职责定位的建议性方案:互联网公司应当在切实尊重主权国家的政府所设定的法规与行政命令的基础上,向网民及其组织开放网络治理过程,与政府、网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直接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特别是多元文化的勃兴演进,高校党建工作也面临着多重考验。本文基于对西安五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普通学生入党动机等情况的调查,直面现实,在系统分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进一步改进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方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陕西一高校“90后”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研究发现 :社会及学校对“90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有重要影响,新媒体、侪辈群体及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提升“90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需要多措并举,发挥社会的重要作用、落实学校的主体责任,注重利用新媒体、发挥侪辈群体的关键作用及培养良好的家庭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