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2203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峡县教研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推广、实施与深化中,西峡县城区一小积极组织带动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开展教学研究,及时反思交流,进行专题研讨,多方位、多渠道地促使全体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实施“洗脑工程”,促进观念和行动的转变
  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知识、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让全体教师积极地认识、接纳,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西峡县城区一小采取多种形式实施“洗脑工程”:一是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启动“读书富脑工程”。制订了教师业务学习方案,就教师的读书范围、读书方法、笔记、时间数量等做了具体要求,使教师在自学的过程中走进新课程、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模式。二是借助课堂观摩,使教师亲眼目睹新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新模式给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三是立足校情,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组织学校业务领导、骨干教师分专题办讲座,开展讲学活动,从不同侧面将新的教育理念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相结合,变抽象为具体,使广大教师找到学习实践的方法。
  二、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促进共同进步
  为了能让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揣摩、实验和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西峡县城区一小提出了淡化形式、注重过程,有形备课与无形备课相结合的三轮备课制:即个人自主备课——教研组集体备课——课前自我加减。通过三轮备课,让教师充分体验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妙之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师的共同进步。
  三、开展观摩研讨活动,在课例研究中共同成长
  为了加快教学改革,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与发展,西峡县城区一小建立了精品课机制,开展了“多人同上一节课”和“一人一课上多班”的观摩研讨活动。
  “多人同上一节课”,即在同级、同科里统一教学内容,同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设计教学,通过听评课,真切感受同事的教育智慧,以弥补自己在使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共同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
  “一人一课上多班”,即选定一位教师经历“独立备课——说课——修改教学设计——上研讨课——进行交流——写教后反思”这一研讨历程,使其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灵活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这样以具体的课堂实例进行研讨,就人人有话说,有问题谈,教学中的问题容易被发现,个人的智慧也容易被激发,“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也自然地结合了起来。最终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打开课堂大门,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
  四、在不断反思中逐步提高
  经验+反思=成长。通过反思,教师能更好地结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独立性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城区一小规定教师在教前、教中、教后都要进行及时反思。教学前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在集备教案中增设个性设计;教学中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状况及时作出调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正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实;课后要及时在教案上写下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同时,还鼓励教师写个案研究、教学心得和案例分析,使教师在分析解剖自己时,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愉悦。
  五、在课题带动下促进发展
  “教而不研则枯,研而不教则浅”。为使每个教师都积极投身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研究中,使教研课题化,以教研促课改,学校以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切入点,立足教学实际,倡导“问题——突破——反思——提炼”的小课题研究模式,即结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践提出问题,在同学中将问题进行梳理以形成一个个小课题。如中高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四个月的教研小课题依次是: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2.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学会质疑?3.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评价?4.怎样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创造性的思维?然后在一个月的教学实践中进行问题解决,并加以提炼,形成教研论文,在校级教研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这样的小课题研究,立足于教学实际,来源于教学实践,形成于教学反思的过程,使群体优势和个人智慧相结合,形成了“人人在实验、人人有课题、人人搞教研”的良好氛围。
  立足校情,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推广这一东风,有效地促使了西峡县城区一小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两年来,西峡县城区一小的教学质量评估位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
其他文献
一  在新课改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自主学习,要合作探究。但是,新形式的变化还是改变不了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改后的课堂上,不能只注重形式,不能只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其结果都要落实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来。所以必须关注课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点是什么,
期刊
【课题引入】  实验:将两本书一页一页交叉、压好,提起一本书的书脊,另一本书也随之被提起,下面这本书并没有在重力的作用下掉下来,而是静止在空中。  师:这是因为它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  生:摩擦力。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摩擦力。  板书:第三节摩擦力  【新课教学】  (一)摩擦力的特点、产生条件和方向  师:摩擦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同学们在初中学过摩擦力,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摩擦力吗?
期刊
美术教学,一直有一个误区,就是追求“像”。把“像不像”视作衡量学生美术习作的首要标准;把能不能教学生画出“像”的作品视作衡量美术教师教学质量的首要标准。有一个画苹果的“三国故事”:美国学生画苹果,教师拎来苹果一筐,由学生拿一个作画;日本学生画苹果,教师髙擎鲜果一个,让学生瞻仰一番,便去作画;中国学生画苹果,是由老师先画一个,交代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结果中国学生笔下的苹果最像苹果,日
期刊
一  “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每位教师和家长都关注的问题。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性化。学困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必须对学困生的特殊性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1.“学困生”的 现状  目前学困生的现状不容乐观, 他们自己上课时听不懂课或是干脆就不想听课,自己学不好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听课,上课搞小动作是小事,往往还会影响一大片的同学,恶作剧是他们常
期刊
2009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文化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班主任的批评权”这个概念引起社会各方热议。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说,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无批评教育,似乎对学生多加鼓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认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经不住批评的学生是脆弱的。对父母和教师来说,一定
期刊
就全国警察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无论在培训形式上还是在培训内容上,我省都是最好的。这一点得到了司法部的充分肯定和各省同行的一致认可。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高度。但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进一步满足人民警察队伍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迫切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毕竟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度,要想作大的改进是不现实的,必须更加稳妥的、脚踏实地的向前推进。  进一步做好警察培训工作,必须立足于三个实际
期刊
作为一个班主任,怎样把一个班级带好,怎样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及价值实现空间,怎样将所带的班级打造成一个学习气氛浓厚、人际关系融洽、充满向心力与凝聚力的和谐集体,几乎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面对和思索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通过不断探索与尝试,获得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将之总结于此。  一、拓展班主任的工作阵地  班主任的职责范围固然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甚至也不
期刊
摘 要:培根的绘画在对传统经典名画的解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独有的艺术形式,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反映着那个时代的艺术特征。文章通过解读培根颠覆经典绘画的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重新审视并阐释了作品的意义。  关键词:培根;经典绘画;艺术语言;意义    1649年西班牙大画家委拉斯开兹(DiegoRodriquezdeSilvayVelasquez,1599—1660)在第二次去意大利时完成了著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其身而不忘。故幼子之于长者,如枝干与根本然。一日之气候,多定于崇朝;一生之事业,多决于婴孩是矣,家庭教育不可忽也。”要想孩子长大成才,家庭教育必须早抓、抓好,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一、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爱孩子,望子成才,主要表现在尽量满足儿童当前的生活需要上。他们宽容孩
期刊
一、“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科学课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的,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让学生动手做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