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标杆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见到刘泽刚,必须穿过嘉华大厦气势恢弘的大堂,巨大的拱形建筑、婆娑的棕榈树,为这位于上地环岛东北角的大厦顿时增色不少。刘泽刚旗下的合纵科技公司位于这所建筑的12层,站在这里,透过玻璃窗,可以俯瞰上地。一些年轻人,凭借一腔热血的激情来到这里,他们脚踏实地、无怨无悔,他们正在为中关村的历史上写下一笔。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如今正在孕育着一个个创业的传奇故事。
  刘泽刚便是其中之一。
  10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刘泽刚怀揣100万元和梦想来到中关村,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如今,几经波折,在经历“技术-贸易-技术”的两次转型后,合纵成为年产值1个亿、职工200多人的中型公司,在全国各地有多个销售代表处,在密云科技园区内建有40亩地的生产基地。在中关村15000家企业中崭露头角,成为获得银行贷款资助的400多家企业之一。2005年,合纵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的80万无偿资助,下半年,入选科技部、国家开发银行、深交所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开展的第一批“瞪羚计划”试点企业。刘泽刚和他的合纵科技已经成为中国输变电设备流域中的排头兵。
  让时间回溯到1997年。当刘泽刚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或许他没有想到今天的成功。在他办公室里面,我们开始了采访。这是一个相当愉悦的过程,刘泽刚用他略带湖南口音的普通话讲述着他创业的故事,真诚且充满深情。这些企业家,在经历了事业的起起伏伏之后,已经完成了从积累财富到奉献社会的成长历程。刘泽刚是他们的代表,乐观、豁达的性情让他在奔往成功的路上一路凯歌。
  
  “英雄创造英雄史”
  “教育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前途。”刘泽刚的教育是从他父亲那开始的。父亲喜好看书,尤其是豪侠演义更是爱不释手。他不仅喜欢看,还要把故事将给小刘泽刚听,慢慢地这些英雄形象在刘泽刚的心里扎根。父亲擅于教育孩子,对他从不责罚打骂,很少批评他,取而代之的是鼓励和赞扬。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使得刘泽刚养成了凡事都要尝试、不怕失败的个性。
  也正是这样的缘故,使得刘泽刚从小便爱好读书,喜欢动脑。1985年,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河海大学。在当时的农村能出一个大学生,这是一件非常不寻常的事情,这意味着刘泽刚可以走出农村,未来在城市找一份工作,安稳下来,将成为一个“城里人”。而这也是许多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换言之,在当时这是走出闭塞农村的必由之路。当时最流行的口头语便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一味的死读书对刘泽刚来说无疑是煎熬,潜藏他内心里的念头却在寻找一个出口。机会出现在一次讲座上,那天晚上,主讲老师说:“人民创造人民史,英雄创造英雄史。”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带给了刘泽刚极大的震撼。那时候,书本里面传授的是“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可这么一句“英雄创造英雄史”却激发出他年少时候的梦想。打破传统、渴望新知,这使刘泽刚在活跃自由的大学氛围中如鱼得水。
  对大多数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孩子来说,1989年从河海大学水动专业毕业的刘泽刚还是很幸运的,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但是很快他就觉得这里找不到工作的激情。他决定离开。这是一个让许多人都不理解的决定:放着铁饭碗不要,却要去别处找工作,何必呢!
  这就是刘泽刚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说:“要走自己想走的路。”那时候中关村的民营企业正如火如荼,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空前高涨。刘泽刚先给自己定位:学的不是计算机专业,该怎么才能进入这个行业中来呢?自己的专业课程在这里可能就无用武之地了。怎么办?这是一个问题。从销售着手倒是一个不错的路子。在大学时候的经历不也正说明了自己有这方面的潜力吗?
  说做就做。1991年他应聘到电力科学院的一家公司工作。刘泽刚开始崭露头角,从小吃苦耐劳的品质也在工作中逐渐显现出来。自上班以后,他经常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白天黑夜,也无所谓节假日,他把工作当成了一种爱好,一种习惯。况且他的责任心特别强,老板定的明明是1000万的指标,他偏要向1200万努力。他自己很有凝聚力,又很有人缘,对什么事都不会轻易放弃。
  
  “要走自己想走的路”
  1997年,经过近8年的积累,刘泽刚觉得到了该自己创业的时候了。5月,他注册了北京合纵科技有限公司。起初,合纵走的是产品研发这条路,谁知道当把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却反应平平。从1997年4月合纵公司成立到1998年5月,公司在一年之内,手里仅有的一点资本也快要花完了。此路不通。
  回想当年的情形,刘泽刚还是满心感激。他说合纵存活要感谢大环境,感谢国家给的机遇。是国家高速增长带来的投资机遇,合纵公司抓住这难得的机遇,为建设国家城乡电网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发展壮大了自己。
  刘泽刚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以及结合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做出决定,开始走贸易联盟这条路。合纵熟悉中国电力市场,了解中国环境,但缺乏过硬的产品和品牌,用户还是不怎么认同;而国外公司有很好的产品和品牌,何不与他们联盟共同闯市场。1998年下半年,公司和美国一家老牌公司达成了代理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合纵公司很快借着别人的品牌和产品迅速打入了市场,开始拥有自己的一些客户群,建立了销售渠道,培养了销售队伍,积累了原始资金。到年底,公司营业额近1500万元。
  “我能够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合纵科技成立之初,便开始与国际同行开展交流与合作,先后于1998年、2000年、2003年与美国COOPER电力系统公司、意大利SEL、德国DRIESCHER公司、西班牙INAEL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高起点的合作使得合纵科技迅速得到市场认同并快速发展。这些国外企业,既拥有成熟的市场又拥有成熟的技术,跟踪这样的产品发展,并按照国内的需求进行改造,创造出新的有市场差异性和竞争力的产品成为合纵科技迅速成长的捷径。
  初战告捷,1998年底合纵的销售收入已达到1000多万,1999年上半年达到4000多万,2000年接近1个亿。
  
  “要朝着一个方向走!”
  事业不会一帆风顺,还要看大环境的影响,刘泽刚也深谙此道。2000年高潮一过,合纵的发展问题出现了。在公司的贸易时代,他一个人的业务量曾经就可以顶公司业务量的一半左右,可是到了2002年,合纵的收入已经从1个亿落到6000多万。
  又是一个岔路口,该何去何从呢?这对企业来讲,可谓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当时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渠道商,以建立营销网络作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中国的电力行业,尤其是高压设备行业做专业渠道商很难。电网公司和厂商都喜欢直接销售,有的招标项目上甚至明确规定只让厂商参加。如果为国外厂家做代理的话,公司太小又无法左右厂家的决策。另一条路,就是向技术生产转型。
  他们的转型是从仿造性研发开始。对以前代理过的国外产品,他们既熟悉市场又熟悉技术,同时这些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跟踪这样的产品发展,并按照国内的需求进行改造,创造出新的有市场差异性和竞争力的产品。
  像全绝缘户外环网开关柜这样以跟踪国外成熟技术进行的仿造性研发,在合纵现有的五大系列产品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高压电缆附件、预装式箱式变电站都是这样的产品。合纵明智地认识到,获得高额附加利润,还是要靠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产品。
  如今的合纵已经走向了正规,在经历“技术-贸易-技术”的两次转型后,按照刘泽刚的说法,营业额已经超过1亿元,并且每年保持30-40%的增长速度。职工200人的中型公司,在全国各地有10个销售代表处,在密云科技园区内建有40亩地的生产基地。
  如今面对那些充满创业激情的大学生,刘泽刚说:“比尔盖茨是不可复制的,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就业在创业,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和现实有着极大的差距,只有先锻炼几年后才能为创业成功奠定基础。同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在就业过程中磨灭创业梦想。要专注干一件事,按自己的速度奔跑!”
  
  链接:
  刘泽刚,1967年生于湖南。1989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就职于电力行业:1989年至1991年在能源部第二工程局工作,任技术员,1991年至1997年在电科院某公司工作,任销售总经理。1997年创办北京合纵科技有限公司。现为北京合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海淀区政协委员、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会长。七年的时间里,带领合纵公司经历了贸易、生产、研发阶段,现在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销售额超过一亿元、人员队伍达200人、在全国拥有多家办事机构的成熟型电力设备提供商。
其他文献
如若不是有机会采访杨少锋,我恐怕很难知道是谁让千万学子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大都市的教育服务,更不会知道是谁让网络教育在中国的普及变成可能。  偏偏记者就曾是这一高新技术的受益者。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满怀着感激的心情,采访了七易时代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杨少锋,对这个人和这份任重道远的事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天将降大任于七易人    跟杨少锋谈话很轻松,采访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这
期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老子》道篇开篇的一句话。看到文章的副标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句耐人寻味的话,并揣测这家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取此玄名背后的故事。其实,起初给公司取此名纯属偶然。因为公司的主要股东是3位有海外学习背景的女人,当时在工商局注册时她们就想申请以3W(三个女人,三个女巫)作为公司的名字,没想到工商局不批准,这可真让3位女士为难。取什么名字好呢?虽说都是学成归来的海外
期刊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武汉这座有着独特山水和深厚历史的文化名城在闪烁霓虹灯的摇曳风姿下实现了古代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在温厚迷醉的夜晚,在人群涌动欢腾的街头,在古朴与时尚间上演着一幕幕戏剧,而最精彩的那出,是在夜生活的大舞台上,80后为主角的热情演绎。  80后,从年代来讲,就是1980年至1989年生人。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80后一代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一代,他们最具个性和创新。80后再次成为
期刊
丹青妙笔    2007年12月12日,在北京市爱家国际收藏市场,海淀区文联四香书画协会举办书画作品展。我在翰墨清远、丹青飘香的长廊里徜徉,大饱眼福。特别有几幅画给我耳目一新之感:《梅香》笔墨不俗,在众多的颂梅画中独树一帜。枝干行笔老辣、粗犷奔放;花朵凌寒吐艳,争俏斗芳。铁骨冰心傲霜迎春,充分表现了美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画家在世俗中一尘不染崇高品格的体现。经了解,原来这位画家刘文和是花
期刊
200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迎来了成立20周年,同时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春天。从1980年第一批科技人员下海,开创民营企业发展的先河,到上世纪80年代“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兴起与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成立,到90年代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确立与发展,再到今天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海淀园不断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20年发展的辉煌成就,成为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的典范和旗帜。  回顾海淀园的发展历史,这
期刊
“少年作家”、“天才作家”的称谓并不新鲜,在百家争“名”的文坛,“90后”的悄然登场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文坛名利场太过于浓妆艳抹了,这里显得有些“儿童不宜”。  但“90后”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在网络上聚集,通过网站、论坛、博客等网络空间发表自己的作品,他们制作自己的电子杂志,出版自己的长篇小说,用稚嫩的语气接受媒体的采访,迫不及待地要证实“我来了,我看到,我征服了”……对于“少年作家”和“天
期刊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关村成立20周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全面总结中关村20年的经验、制定中关村后20年的发展规划”的指示精神,我们进行了初步总结和研究,有了一些认识和思考。     创新是中关村发展的核心动力   中关村20年的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为中关村成为未来全球新兴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发展背景:一是经过百年积淀,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近60年的建设,在
期刊
“我,一个普通的南京市民,我自愿自费刊登本广告”——4月18日,一则“盼奥运、护圣火、反‘藏独’”的整版广告出现在《现代快报》的头版头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南京市民花费巨资刊登了这则广告,“以此来表达对祖国的支持,对北京奥运会的支持。”去年,他还曾主动捐款1万元,委托报社记者购买《南京》电影票,赠送给南京市民。  这则广告一经刊出,立即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登广告反藏独”的行为感动了广大公众,人
期刊
倡导多年的小排量汽车,风起云涌,如今又成为热门话题。事出有因,从大势上看,“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油价暴涨,环保要求,节能减排是重要的客观原因。“守夜人”关心国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健全节能减排鼓励政策,优先发展高品质小排量车》的议案。拜读之后,恕我直言,实在是没有新意,说是老生常谈亦不为过。不过,从目前小排量车的发展态势来看,确实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一是:2007年,排量小于1.3L的车型
期刊
题记    近几年来,我读过关于中关村的著作不下10部,每次读完,掩卷沉思,都生发出无限的感慨。柳传志先生在推荐凌志军《中国的新革命》一书时,有一段深情的感言:“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关村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试验田,更是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摇篮与发源地。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里,中关村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的缩影,经历了无数沟沟坎坎、风风雨雨,个中滋味,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民营企业家甘苦自知。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