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学实录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090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很多人喜欢养宠物,图片上的小动物你喜欢养吗?
  同学齐声:不喜欢
  师:我也不喜欢,又丑又凶。但是,这种小动物却有一种特性,它的皮肤的颜色会跟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变色龙。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也有这样一种善变的技能,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小说《变色龙》。(板书变色龙,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
  师:请齐声告诉我,变色龙的作者是——
  同学们齐声:契诃夫
  师:哪位同学介绍一下作者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作品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万尼亚舅舅》等。
  师:走进文本之前,先解决字词障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些字:
  魁梧 醋栗 恐吓 异想天开 无缘无故 戳 洋溢 径自 胚胎
  师:读得非常清晰,有一个字,老师再订正,“魁梧”的“梧”,应读作wú。
  师:同学们预习的非常好!那么我学习这篇小说的目标是什么?
  同学读课件上的学习目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特定环境下的人物性格特征,理解小说主题。
  师:在“学习目标”中,有用红色标注的内容,你能猜出老师的用意吗?
  学生: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老师:文体知识掌握的很扎实。今天我们就是围绕小说的三要素,来学习小说,从而掌握人物形象。
  师: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中心事件。
  学生:警官奥楚篾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的经过。
  师:认真阅读课文,用最快的速度填表。
  生:案件发生时间不会,发生地点是木柴厂,案由是狗咬人,原告赫留金,被告是狗和狗的主人,警官奥楚蔑洛夫,审理经过是6-27自然段。
  师:还有不同看法吗?背景时间谁找到了?
  生:时间应该是19世纪。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注释上契诃夫的生平时间主要在19世纪,因此他的作品我猜也应该反映这一时期。
  师:出示答案。这位同学非常细心,而且学习习惯非常好,大家也要多关注注释给你的信息。背景在文中哪些段落体现出来的?你给大家读一下
  生:“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门口连一个乞丐都没有。”
  师:这就是小说的社会环境,也就是十九世纪沙皇专制的统治时期,小说的案件就是发生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下面我们就一起分析审案的经过,课文的6-27自然段。大家想不想听十九世纪奥楚蔑洛夫审案的原声再现?
  学生齐声:想。
  师:分角色朗读6-27段。(五个角色,不用旁白)
  师:用掌声评价同学们的朗读。小组合作填表。
  要求:用原文回答,找准关键的词句,不能大段的读课文。
  师:小说的中心人物是谁?
  生:奥楚蔑洛夫
  师:如果用一个字来评价他处理案件的态度,你认为哪个字最好?
  生:变
  师:他“变”的依据是什么?
  生:狗的主人是谁?
  师:那么他是怎么“变”的?一共“变”了几次?
  学生回答,老师适时板书。
  老师总结:当不知道狗的主人是谁时,狗在他眼里就是一条“疯狗”;当人群中有人说是将军的狗时,他立刻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夸它是一只娇小的小狗,这是他态度上的第一次“变”。(下转3—6版中缝)
其他文献
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知识整合效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现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浅谈几点体会如下: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为一体,具有形象、直观的效果。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多子多福观,转化为现在的优生优育观,大部分家庭转化为独生子女家庭。因此也出现了“独生子女”现象:自我、自卑、自大、自利,事事以我为主,忽略他人感受,认为所获理所当然,对所失迁怒别人,不懂感恩、不知畏惧等。因此家庭教育尤显重要。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物质生活条件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所以现在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投入精力较多,同时期望也
期刊
本周,我做了一份学生调查问卷,感受颇深。  问卷共有三个题目:  一、你喜欢语文老师吗?说说理由。  二、你最喜欢这个学期的哪节语文课?说说你的感受。  三、你希望语文老师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  三个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让我反思我的教学。第一个问题,侧重于学生接受老师的角度是技巧还是情感。第二个问题,侧重于站在学生的角度,什么是理想课堂。第三个问题,学生的期待与教师策略的调整。  我极认真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学生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它召唤学生张开思考的风帆,在书海中遨游;它启迪学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但是,我们的课外阅读现状究竟怎么样呢?我曾就自己的班级学生做过一
期刊
词语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激活词语教学,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巧妙引导,不仅能够丰富文本的内涵,而且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演绎出瞬间的精彩。下面就我在听课和教学中的四个片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片段一:在演示中引导,让词语理解更为直观  谈《扁鹊治病》一课中“理睬”的教学: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
期刊
我们学过的初中语文选进教材的文章,其写法大都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我们要引导学生努力发挥文章的精妙之处,根据内容,让学生认真分析,努力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极普通的字眼,一经语言大师选准,放到特定的语境之中,便会光华闪耀,收到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近日重读鲁迅先生的《社戏》,反复体味文中的“偷”字,觉得真是用得恰到好处,“偷”出了神韵佳境。  首先,这个“
期刊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应从问题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在素质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上狠下功夫。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这一问题谈
期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我拜读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时,自然的流露出来的一种情感,先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倍感困惑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大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时时透露出深邃,读后犹如春风拂面,暖在心头。  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想求得进步、发展,必将在教育旅程中经历很多的磨难,期间,要学会停下脚步来,欣赏旅程中的美妙的风景,每当看到洋溢着笑脸的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期刊
有位名人曾经这样说过:“学习刻苦的学生不一定个个都品德高尚,而品德高尚的人却能刻苦学习,即使由于先天素质限制,不一定成绩优异,但一定扎扎实实学到一些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这样的人远比学习成绩好但满脑子个人主义思想的学生为佳。”可见,教书关键在于育人,纵然不能使学生个个成才,但求学生个个成人。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可他们天真无暇、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但他们又处于思想最容易变化,也最容易接受教育
期刊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主动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学习方式从被动到主动,从强制到自觉的转变,带给学生的是: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这种主动性学习方式对于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来说同样适用。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学生在诗词教学方面有如此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