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饮食习惯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u00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论语·公冶长》记载,一次,孔子的学生宰予“昼寝”,孔子知道后,生气地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粉刷)也。”只是睡个午觉的事,老先生至于发这么大的火吗?
   这不得不从古人的饮食习惯说起。古人一日吃两餐,早餐约在上午9时,称朝食或饔;晚餐在下午4时左右,称晡食或飧。而饔飧便指一天的饮食了。如《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饮食不能保证,则称“饔飧不继”。这种一日两餐的饮食习惯与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古人天一亮就起来干活,到太阳升到东南方的时候(即朝食时分)开始用早餐;饭后继续劳作,直到太阳偏西时(即晡食时分)再用晚餐;而晚餐后不久太阳便落山了。古人是没有夜生活的,晚上也从不串门,即所谓“昏夜叩门,贤者不为”。这样算下来,一天的工作时间主要集中在两餐之间。倘在两餐之间再睡一个午觉,那就没有时间学习和工作了。所以,孔子会因为宰予的“昼寝”而大发脾气,也就不难理解了。
   用餐时席地而坐是古人的另一种习惯。古时候人们吃饭没有坐具,就直接坐在席子上用餐。后来有了案,便将食器先放在案上,然后再摆到席上。《后漢书·梁鸿传》记:“(梁鸿)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此即“举案齐眉”的由来。而梁鸿之妻既然能将案举起,则说明案也不会太大。《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云:“案十有二寸。”周代一尺相当于今天的23厘米,“十有二寸”也不过27.6厘米。汉尺稍大一点,也与周尺差不多。可见,古代的所谓“食案”,不过是一种30厘米见方的托盘般的器具,家庭主妇们自然也能举起。当然,有时举案者也不限于女性,如《史记·田叔传》记:“(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赵王张敖亲自举案给刘邦进食,便反映出张敖对刘邦的恭敬态度。这种于案上就食的习俗,直到六朝时期仍保持着。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其六)云:“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其所谓“案”,亦是这类的食案。而由于案很小,也不可能与别人共食,所以古代的饮食多是分餐制,就像京剧舞台上所表现的那样。后来有了胡床,又有了圆桌,这才有了聚餐。所以今天又开始盛行的分餐制,其实是对古代饮食文化的一种继承,并非什么新的发明。
   用手抓饭也是古代的一种饮食习惯。先秦时期,人们所吃的米饭大都是小米饭或黍米饭,而吃这种饭是不用筷子的,直接用手抓,即《礼记·曲礼上》所说的“饭黍毋以箸”。其具体做法是:饭抓回后先在手心里停一下,然后送入口中。而每次抓饭前都要将手先在准备好的凉开水中蘸一下。正因如此,《礼记·曲礼上》又说:“共饭不泽手。”“泽”即污泽,脏也。唐代孔穎达的《礼记正义》对此解释道:“古之礼,饭不用箸,但用手。既与人共饭,手宜洁净,不得临时始捼莎手乃食,恐为人秽也。”所以,古人不洗手是不能吃饭的。吃肉也是一样。肉煮好后,先用匕(即勺)将其盛在俎(一种小的木板)上,然后拿刀切割,再用手送进口中。古代称美味的肉食为“羞”。如《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而“羞”字之义,据《说文解字》,即是以手进献羊肉,亦即后世之所谓手抓羊肉。
   中国人就餐普遍使用筷子,当是汉代以后的事了。筷古称箸,起源甚早。据说殷纣王曾为“象箸”(《韩非子·喻老》),即制作象牙筷子。但先秦时期筷子并不普及。汉代以后,使用筷子的记载遂常见于文献。如《汉书·周亚夫传》记:“(景帝)召亚夫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可见,景帝时,食肉已必须用筷子了。到了六朝时期,筷子更是必备的食具。《世说新语·忿狷》记“王蓝田(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连吃鸡蛋都用筷子,足见其时筷子已完全取代匕、刀,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食具了。此后,筷子更被视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
   此外,古人还有一些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孔子饮食有三个特点:
   一是“九不食”,即九种情况下的食物他不吃。据《论语·乡党》记,“九不食”是指:
   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败,孔子不吃。食物的颜色难看或味道难闻,孔子不吃。反季节的蔬菜即所谓“不时”之物(也有人释“不时”为不到吃饭之时),孔子更不吃。即使是正常的食物,如不按一定方法切割的肉(即“割不正”),或烹调不当的食品(即“失饪”),或没有调味的酱醋佐餐,或从集市上买来的酒和肉干,孔子也不吃。而且每次吃完饭,姜不能撤,他还要再吃一点,但吃得不多。可以看出,孔子对食物的选择是十分严格的,也是符合现代的卫生标准的。尤其是对反季节食物的抵制,更是具有超前的意识。至于食姜的习惯,与时下流行的“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也颇为吻合。
   二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所谓“精”,是指对食物的加工得精;所谓“细”,是指对鱼和肉得切细。这样做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去曾有人据此得出孔子有胃病的结论,但我们从文献上并未见有孔夫子患胃病的记载,所以那不过是调侃罢了。即使在周游列国期间,“厄于陈蔡”,绝粮七日,弟子饥馁皆病的情况下,孔子也依然讲诵,弦歌不止。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他平时对身体的养护。
   三是“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论语·乡党》)。“食气”即谷物做的饭料。这是说,席上的肉再多,吃它也不应该超过主食。这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以谷物为主要食物的,其身体的消化功能也适应了这一特点。倘多食肉类,要么超出其消化能力,如《黄帝内经》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要么造成肥胖,并诱发各种疾病,如《吕氏春秋》所说:“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曰烂肠之食。”而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自觉地遵循以食谷物为主的饮食原则了。
   孔子活了73岁,这在人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四十岁的春秋时期,算是高寿了。而且,直到晚年,孔子的身体也还硬朗,思维也很清晰,71岁时还在传道授业。应该说这与他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分不开的。
其他文献
我知道,地球已有46亿岁了,而人类不过是个250万岁的“幼童”。在人类还没出现的日子里,地球曾经历过哪些风雨呢?   全球空气大换血   距今27亿年前,当时的地球还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脾气火爆,火山喷发、地震频繁以及不时的“火并”事件(陨石撞击)让他显得“生人勿进”。此时的大气组成也与其他星球没有什么区别,以水、二氧化碳、氮气、甲烷等为主,完全没有氧气,所以也只存在寥寥无几的地球生命,
获悉国家建设部、文化部要对建国六十年来的城市雕塑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点活动,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评选、颁奖,并已责成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承担此项重大工作的组织工作。为了解此项工作的背景和进展情况,本刊记者陈培一(以下简称“陈”)专访了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段喜臣先生(以下简称“段”)。  陈:段秘书长,您在垒国城雕委工作多年,对全国的城市雕塑建设或者说是公共艺术的发展情况应该比较了解。那
1.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   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是灯塔水母。灯塔水母是一种小型水母,身体呈钟型,直径约4~5毫米,身体透明,能够看见红色的消化系统,状如灯塔,因而得名。灯塔水母的胃巨大且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横断面为十字型,多生活在热带海域,以浮游生物,小的甲壳类、多毛类甚至小的鱼类为食。灯塔水母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在20℃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
近年来,各地美术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创作不同已往地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连续三年来由《雕塑》杂志社牵头组织实施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我们稍加留心这一现象,就能意识到其中所涉及的多层面的现实问题和意义。  作为职业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了解这些未出校门的在校学生,也熟悉雕塑专业教学的历史沿革和现状,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的教学实践来看,它基本代表着中国当代各地美术学院的雕
江苏的大湖石、安徽的灵壁石、福建的几龙擘、广东的英石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观赏奇石。
再回来看中国当代艺术。现如今的中国艺术家常常被分为搞当代的和非当代的。我们这里的“当代艺术”不单指通常说谓的“搞当代的”艺术家所创作的当代艺术,而是指中国艺术的当代状况,它甚至可以包括广告、设计等一切与视觉艺术有关的东西,因此这里的“当代艺术”更多的是当代文化的一面。  中国当代文化极端一点可以说是以西方现代化为起点的,中国当代艺术则与西方当代艺术一样是以西方艺术的现代化为起的。西方艺术的现代化是
赵萌:迄今举办了四届的中国高校雕塑作品展已经形成一个良好的品牌。今天,七个外国院校的参加为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活动也逐步迈向国际化。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艺术教育的责任与方向。按照议程安排:今天上午有三位主讲:美国的Katherine Luise Ross女士、加拿大的Ruth beer女士、德国的Else Gabriel女士。下午有四位主讲:土耳其的Yildiz Gunner女士,澳大利亚的
图/Susan Wilson1986年4月,乌克兰,航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的第4发电机组的建筑  1986年4月26日凌晨,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之一。这次灾难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造成2600平方公里的隔离区,几十万人流离失所,人员损失可能近十万人。如今,34年过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始终是乌克兰最深的
7月23日,“生命冲力——2015年第二届平昌双年展”在韩国江原道平昌阿尔卑斯开幕。本次双年展总策展人为李在彦,赵慧玎、Matsunaga Ko、申银淑等人共同参与策划。《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与韩国女雕塑家协会会长申银淑等人作进行友好交流。中国有王小蕙、吴俊勇、缪晓春、李大方4位艺术家参展,具有中国元素的作品既丰富了展览多元化的呈现,也促进了中韩当代艺术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2010年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已在北京拉开了帷幕。这是国内举办的第五届高校毕业生雕塑展,也是第一次邀请国外高校毕业生同台献艺的雕塑展。在宽敞明亮的展厅,在一件件作品前驻足,蓦然跳入我脑海的话题是材料:材料的多样化,同学们对材料的执着出新乃至出奇的追求是引人注意的问题。  这是一个时代性课题,是一个极具现代性,也极具后现代性思潮的话题。  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家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