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导悟,读出本色语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中推行本色语文,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既坚持语言训练,也坚持深厚的人文积淀。笔者认为,要推行小学本色语文模式,首要一点就是从阅读入手,扣读导悟,以读见悟,着力培养学生认读、概括、感悟、探究的四种读书能力。以读推进本色语文是笔者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现将自己的一节公开课《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片断和反思体会在此分享。
  一、以问导读:练朗读,读出实践性
  在课堂导入环节,为了体现生本课堂,我从课题设疑入手,让学生主动问:为什么要抱母亲?怎么抱的?有什么感受?再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朗读环节。可是,如何才能让学生从朗读中获得内心感受呢?我让学生读课文,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在朗读中都不知道停顿,无法把握语速和语感。为此,我进行了指导。
  【片断一】
  生:(朗读)《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
  师:(停下)读完课题以后停一会儿,让别人思考一下,自己也思考一下,再读正文。这样读——(教师范读)《第一次抱母亲》(停顿)母亲病了……
  【反思体会一】
  读课题是很简单的事,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读。教师只有通过细致指导,才能让学生获得语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抓好语文实践。从朗读入手正是进行语文实践的好机会。
  【片断二】
  生:护士进来换床单,我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都”字读得较重)
  师:“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这句,你“都”字读得很响,说明“转身”和“下床”这两个动作都很吃力,但书上似乎没有这个意思,因此这个“都”要读得轻一点儿。(示范读)
  【反思体会二】
  朗读看似是声音的表达,但事实上却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其中如果出现偏差,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及时纠正。我发现,只有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了语境,他们才能一步步体会到文本的内涵。
  二、以读导学:抓关键,读出工具性
  进入课堂阅读的讲读环节后,我从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出发,放手让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并让学生自主回答,分享自己的一些体验。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对母亲的为人以及作者为什么抱母亲有了整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再对学生进行认读能力的指导和检测。
  【片断三】
  师:读书要注意停顿,停顿是思考,要仔细体会“逗号”和“句号”应如何停顿。(示范读)
  为了让学生将生字字音全部读准,我让学生边读书,边识字,寓识于读,真正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渗透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反思体会三】
  认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基础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此种训练贯穿始终。但实际教学中,往往有的教师只是一笔带过,使得学生只会字音、字形,却不会概括文本。教师只有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入手,既抓基础知识,又培养基础能力,才能进行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渗透。
  三、以读导悟:重探究,读出人文性
  在阅读教学的精读阶段,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我首先让学生充分朗读,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不但要读懂,而且还要读得入情入心。接下来,我指导学生进行重点词语的研读,让学生透过文字获得提升。最后,通过质疑和倾情对话,渗透人文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片断四】
  在学生读到“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责怪“我”使那么大劲时,我让学生理解“责怪”的含义,体会在当时的情景中为何要有这样的情节。据此,学生理解到了护士的心情,更体会到了“责怪”和“埋怨”之间的区别,从而学会了如何使用词语,区分词语的情感色彩。
  【片断五】
  生:……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师: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母亲身上的“重担”究竟挑的是什么?
  生:对子女的抚养。
  师:我们回过头再看看“翻山越岭”,怎么理解?
  【反思体会四】
  学生阅读的成熟需要教师的引领。当学生通过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从灵魂深处感悟到母亲胸怀的宽广无垠后,教师就可以从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中挖掘出文本的人文性所在。这个时候,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渗透就有了发展。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既能形成语文阅读的基础,又能形成概括能力,是学生感悟人生的基点所在,也是学生学会探究的“法宝”。学生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个人体验和个人领悟,最终才获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语文阅读感受。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学生一旦有了认读能力、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而作为教育者,此时内心也将是幸福无比的。
其他文献
《小动物过冬》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课文生动地介绍了它们不同的过冬方式,同时还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难舍难分。  在如皋市强力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大背景之下,借着学校对全镇开放的东风,我也运用活动单导学模式為全镇老师上了《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收获多多,感受也多多。  一、活动单导学模式需要适当的导语、过渡语  说实话,有一些教师的活动单导学模式课给人的
文本解读  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读之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全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为内容,以“我”对茉莉花前后不同的感受为线索,对父母病房中情景的剖解,形成了绝妙的构思,引人入胜,也令我们对“爱”有一种新的感悟。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触摸真爱    1 (由轻音乐《好一朵茉莉花》引入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记得哪些写花的诗句?  学生交
俗话说:“授人以‘鱼’三餐饱,授人以‘渔’一生享。”传授给别人一种技能将会让他一生受用无穷。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看他传授给学生多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金钥匙。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下面结合我县有效教学研讨活动中《生命 生命》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学习方法的指导策略
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看课如此,上课亦然。  作为课堂教学的“看客”,听课者习惯了在学生背后或侧面,面向上课的教师观察教学,鲜见有其他视角。积习的背后是潜意识。听课者关注的往往是教师的教学执行情况,课堂观察对象不是作为学习载体的课堂本身和学习的主体学生,更不是课堂上的主体行为——学习,而是教师和教师的教学行为。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春天的到来,各地教师课堂评优、素养比赛,以及教学能手、新
《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故事展现了诗歌的意境,诗歌浓缩了故事的内容。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挂念,理解《游子吟》的意思,我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渲染,观察插图,创设一个个情境。引导学生披情入境,联系自身感受,体会母爱,感悟亲情,从而使学生懂得应该从小体贴、孝敬父母,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下面我就结合这堂课,具体谈谈我是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的。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懂得介绍水果时,应抓住它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己爱吃的水果产生说话、写话的愿望和兴趣,善于倾听,敢于评价,学会欣赏。  3 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具体、有序地介绍水果并写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果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想猜吗?(出示水果谜语课件)    二、实
【案例】人教版第九册第10课《秋天的怀念》  师:母亲如此关心“我”,照顾“我”,“我”却因为双腿瘫痪而暴怒狂躁,可那一天母亲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课件出示:母亲被送进医院时的语句,播放《二泉映月》)  (生轻声地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母亲去世了,但她临终前还在牵挂自己的儿女。  师:这段话中哪一句最让你感动?你觉得该怎么读?  (生练读)  师:你看,母
一个人刚刚开始搞研究,很容易“为人蔽”。因为读书不多,所懂的太少太粗太浅,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读张三,觉得张三有理;读李四,觉得李四对头。发现不出他们之间的矛盾,或发现他们之间的异同又仍缺乏分析判断的能力。于是,无所发现,无所发明,所写出的东西,不是来自张三,就是来自李四,或者是把张三李四捏合成一个矛盾百出的“体系”,这就叫做“为人蔽”。  难得的是在研究一开始就坚持一种独立思考、对一切都要问
听了一位优秀教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整体设计新颖,教学过程流畅,教学语言精要,教学效果良好。但对于三个生成性细节的思想教育在处理上尚欠火候。于是,课堂离精彩就相差那么一点点。    细节一:“剔牙”以后    细节描述:  课前,教师安排“看动作,猜意思”的游戏:请两位学生,甲学生做“游泳”、“骑马”、“剔牙”的动作,乙同学来猜意思。对于“剔牙”,乙学生一时猜不出来,教师便在一旁提示:“饭店里
学问学问,既要学也要问,问是一种思考,一种探索。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共同做学问的人,更应当学会“问”。这里的“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后的探究反思的过程,要把自身置于新课程环境下研究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要用新的眼光去分析。  一、何为“问课”  何谓“问课”呢?汉语词典解释为请教课业。“问课”,顾名思义,有追究之意,其目的是追究“为什么”。授课者在上好课的基础上,应该反思,以及主动询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