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中推行本色语文,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既坚持语言训练,也坚持深厚的人文积淀。笔者认为,要推行小学本色语文模式,首要一点就是从阅读入手,扣读导悟,以读见悟,着力培养学生认读、概括、感悟、探究的四种读书能力。以读推进本色语文是笔者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现将自己的一节公开课《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片断和反思体会在此分享。
一、以问导读:练朗读,读出实践性
在课堂导入环节,为了体现生本课堂,我从课题设疑入手,让学生主动问:为什么要抱母亲?怎么抱的?有什么感受?再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朗读环节。可是,如何才能让学生从朗读中获得内心感受呢?我让学生读课文,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在朗读中都不知道停顿,无法把握语速和语感。为此,我进行了指导。
【片断一】
生:(朗读)《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
师:(停下)读完课题以后停一会儿,让别人思考一下,自己也思考一下,再读正文。这样读——(教师范读)《第一次抱母亲》(停顿)母亲病了……
【反思体会一】
读课题是很简单的事,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读。教师只有通过细致指导,才能让学生获得语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抓好语文实践。从朗读入手正是进行语文实践的好机会。
【片断二】
生:护士进来换床单,我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都”字读得较重)
师:“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这句,你“都”字读得很响,说明“转身”和“下床”这两个动作都很吃力,但书上似乎没有这个意思,因此这个“都”要读得轻一点儿。(示范读)
【反思体会二】
朗读看似是声音的表达,但事实上却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其中如果出现偏差,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及时纠正。我发现,只有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了语境,他们才能一步步体会到文本的内涵。
二、以读导学:抓关键,读出工具性
进入课堂阅读的讲读环节后,我从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出发,放手让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并让学生自主回答,分享自己的一些体验。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对母亲的为人以及作者为什么抱母亲有了整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再对学生进行认读能力的指导和检测。
【片断三】
师:读书要注意停顿,停顿是思考,要仔细体会“逗号”和“句号”应如何停顿。(示范读)
为了让学生将生字字音全部读准,我让学生边读书,边识字,寓识于读,真正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渗透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反思体会三】
认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基础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此种训练贯穿始终。但实际教学中,往往有的教师只是一笔带过,使得学生只会字音、字形,却不会概括文本。教师只有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入手,既抓基础知识,又培养基础能力,才能进行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渗透。
三、以读导悟:重探究,读出人文性
在阅读教学的精读阶段,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我首先让学生充分朗读,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不但要读懂,而且还要读得入情入心。接下来,我指导学生进行重点词语的研读,让学生透过文字获得提升。最后,通过质疑和倾情对话,渗透人文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片断四】
在学生读到“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责怪“我”使那么大劲时,我让学生理解“责怪”的含义,体会在当时的情景中为何要有这样的情节。据此,学生理解到了护士的心情,更体会到了“责怪”和“埋怨”之间的区别,从而学会了如何使用词语,区分词语的情感色彩。
【片断五】
生:……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师: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母亲身上的“重担”究竟挑的是什么?
生:对子女的抚养。
师:我们回过头再看看“翻山越岭”,怎么理解?
【反思体会四】
学生阅读的成熟需要教师的引领。当学生通过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从灵魂深处感悟到母亲胸怀的宽广无垠后,教师就可以从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中挖掘出文本的人文性所在。这个时候,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渗透就有了发展。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既能形成语文阅读的基础,又能形成概括能力,是学生感悟人生的基点所在,也是学生学会探究的“法宝”。学生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个人体验和个人领悟,最终才获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语文阅读感受。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学生一旦有了认读能力、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而作为教育者,此时内心也将是幸福无比的。
一、以问导读:练朗读,读出实践性
在课堂导入环节,为了体现生本课堂,我从课题设疑入手,让学生主动问:为什么要抱母亲?怎么抱的?有什么感受?再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朗读环节。可是,如何才能让学生从朗读中获得内心感受呢?我让学生读课文,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在朗读中都不知道停顿,无法把握语速和语感。为此,我进行了指导。
【片断一】
生:(朗读)《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
师:(停下)读完课题以后停一会儿,让别人思考一下,自己也思考一下,再读正文。这样读——(教师范读)《第一次抱母亲》(停顿)母亲病了……
【反思体会一】
读课题是很简单的事,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读。教师只有通过细致指导,才能让学生获得语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抓好语文实践。从朗读入手正是进行语文实践的好机会。
【片断二】
生:护士进来换床单,我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都”字读得较重)
师:“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这句,你“都”字读得很响,说明“转身”和“下床”这两个动作都很吃力,但书上似乎没有这个意思,因此这个“都”要读得轻一点儿。(示范读)
【反思体会二】
朗读看似是声音的表达,但事实上却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其中如果出现偏差,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及时纠正。我发现,只有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了语境,他们才能一步步体会到文本的内涵。
二、以读导学:抓关键,读出工具性
进入课堂阅读的讲读环节后,我从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出发,放手让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并让学生自主回答,分享自己的一些体验。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对母亲的为人以及作者为什么抱母亲有了整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再对学生进行认读能力的指导和检测。
【片断三】
师:读书要注意停顿,停顿是思考,要仔细体会“逗号”和“句号”应如何停顿。(示范读)
为了让学生将生字字音全部读准,我让学生边读书,边识字,寓识于读,真正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渗透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反思体会三】
认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基础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此种训练贯穿始终。但实际教学中,往往有的教师只是一笔带过,使得学生只会字音、字形,却不会概括文本。教师只有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入手,既抓基础知识,又培养基础能力,才能进行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渗透。
三、以读导悟:重探究,读出人文性
在阅读教学的精读阶段,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我首先让学生充分朗读,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不但要读懂,而且还要读得入情入心。接下来,我指导学生进行重点词语的研读,让学生透过文字获得提升。最后,通过质疑和倾情对话,渗透人文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片断四】
在学生读到“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责怪“我”使那么大劲时,我让学生理解“责怪”的含义,体会在当时的情景中为何要有这样的情节。据此,学生理解到了护士的心情,更体会到了“责怪”和“埋怨”之间的区别,从而学会了如何使用词语,区分词语的情感色彩。
【片断五】
生:……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师: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母亲身上的“重担”究竟挑的是什么?
生:对子女的抚养。
师:我们回过头再看看“翻山越岭”,怎么理解?
【反思体会四】
学生阅读的成熟需要教师的引领。当学生通过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从灵魂深处感悟到母亲胸怀的宽广无垠后,教师就可以从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中挖掘出文本的人文性所在。这个时候,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渗透就有了发展。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既能形成语文阅读的基础,又能形成概括能力,是学生感悟人生的基点所在,也是学生学会探究的“法宝”。学生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个人体验和个人领悟,最终才获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语文阅读感受。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学生一旦有了认读能力、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而作为教育者,此时内心也将是幸福无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