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阳光下的一缕柔情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_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故事展现了诗歌的意境,诗歌浓缩了故事的内容。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挂念,理解《游子吟》的意思,我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渲染,观察插图,创设一个个情境。引导学生披情入境,联系自身感受,体会母爱,感悟亲情,从而使学生懂得应该从小体贴、孝敬父母,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下面我就结合这堂课,具体谈谈我是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的。
  
  一、合理利用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感动母亲恩情
  
  苏教版的课文都是图文并茂、互相照应补充的。《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中课题旁那幅“母亲深夜缝补衣裳”的插图对应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对于现在的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油灯”、“缝补衣裳”这些字眼都是遥不可及的东西,所以,我就充分利用了这幅插图,先后两次提出不同要求让学生观察插图。
  第一次,我是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之前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图上是一个老年妇女在补衣裳,有的说图上是一位年纪比较大的母亲在油灯下为儿子缝补衣裳……我顺着学生的回答说:是的,一盏昏暗的油灯下,一位慈祥的老母亲在操劳了一天后,捏着一根细细的缝衣针为儿子缝补衣裳。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一下这深夜缝衣的场景,想想这段话中哪些词句深深地打动了你。于是。学生们很认真地读起了课文。
  第二次,在和学生们在讨论“已经辛劳了一天的母亲就这样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呀、缝呀,她累吗?哪里看出她很累?”这个问题时,我再次出示这幅图,让大家仔仔细细地观察。学生们的观察力、感悟力都是一流的,有的说:“母亲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说明母亲已经缝了很久很久了,眼睛都酸得睁不开了。”有的说:“母亲的背弯着,说明她腰酸了,太劳累了!”有的说:“那油灯的光多暗啊!母亲要凑得那么近才勉强看得清,多辛苦啊!”……母亲这样劳累了仍然坚持在为儿子缝补衣裳,那是对要出远门的儿子有多么不舍的爱恋啊!学生的感悟更深入了。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找准图文的结合点,恰当地利用插图,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和关键词句的意义,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插图不至于形同“装饰”,才能充分发挥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诗意组织教学语言。唤醒学生情感体验,感悟母亲恩情
  
  说到底,语文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是一种心灵教育。而语文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灵,就会焕发蓬勃的诗意和动人的情思,也就具有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课堂上,我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多处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如:在教学“深夜缝补衣裳”这部分内容时。当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体会到母亲的辛劳时,我一次又一次地创设不同情境引读:
  师:夜深了,母亲已经很累了,可是她揉了揉疲倦的双眼继续在昏暗的油灯下——(生接读)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夜很深了,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母亲直起身子捶了捶又酸又疼的腰背继续在油灯下——(生接读)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夜更深了,周围一片寂静,母亲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珠,她捋起衣袖轻轻地擦了擦,依然在油灯下——(生接读)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这一夜母亲几乎没有休息,就一直在油灯下——(生接读)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学生在老师描绘的情境中一遍遍朗读着。一遍比一遍投入,一遍比一遍深情。仿佛亲眼目睹了这位慈祥母亲的操劳,仿佛亲身体验了这位慈祥母亲的深深牵挂。在那个瞬间,自我、现实、一切的一切,都远远地遁去了,全身心被一种情绪占据了,好像进入梦幻的境界,让人感动,让人沉静……这,也许就是萦绕心头而又妙不可言的语文的言语魅力、语文的人文精神吧!
  
  三、巧妙运用音乐资源,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感激母亲恩情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比较注重音乐对学生心智、性格、语言表达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音乐,让音乐为语文教学服务。在教学《母亲的恩情》这一课时也不例外。当教学到“孟郊看见小草沐浴着太阳的光辉,抚摸自己的衣服而触景生情”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满怀深情地说:“其实,享受着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母亲恩情的。又岂止孟郊一人?天下所有的母亲都用自己最伟大的爱哺育着自己的儿女。孩子们,你们就像一棵棵沐浴着阳光的小草,你们知道自己的妈妈为了你付出了多少心血吗?闭上眼睛,想想妈妈为你做的一件件事情吧!”随即,《烛光下的妈妈》优美的旋律渐渐响起,一下子抓住了大家的心。听着听着,学生们都被深深感染了,眼里含着泪水,这泪水是从心底流出来的。此时,学生们都回想起了那些琐碎的、平时不屑一顾的小事,而那些“小事”,无一不凝聚着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所以,此时的他们,唯有感动,唯有倾诉,心里满满溢溢,装的都是对母亲的歉意。对母亲的感激。感动,真的是一种生命的诠释,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人性的叩问。感动的时刻就是最幸福的时刻!
  阳光,柔柔地洒遍了每一个角落,就像母亲的爱无时无刻不伴随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再多一点让人感动的元素,那么,课堂就将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不外乎一个“阅”和一个“读”的问题。怎样“阅”,如何“读”呢?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思考的本质所在。我有幸听了薛法根老师讲授的《珍珠鸟》一课,收获不小,对课堂阅读教学也有了一些认识。  一、引读悟题,读出个性感受  开课环节,薛法根老师抓住题眼,先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珍珠鸟,从外形到特点,一点点建立起学生的直观印象,然后根据细节描写,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慢慢生成个性化的感受,形成主观
苏教版五年级教材《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议论文。文章抓住一个切入口,通过启示触发灵感,进行人生感悟。文本中将滴水穿石的自然现象作为引子,提出了做事应该目标专一,绝不能半途而废的论点,对学生进行了人生哲学的引导。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但要让学生理解“滴水穿石”现象给人们的启示,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明白和学会通过事物引发思考的写作手法。  【教学思路】  我认为,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学
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样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但作为语文教师,怎样的设计与教学才能达到促进学生简简单单学习、扎扎实实发展的目的?  《雪儿》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的一篇课文,讲述了腿部受伤的“我”在家养伤时,为受伤的信鸽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最后将伤愈的雪儿放飞蓝天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鸟类的爱护,也流露出“我”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在本文教学中,我采取了“
“什么是教育?”“如何进行教育?”这些原本简单的问题,在各种纷繁的理念、思想冲击下,就像“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困扰着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以至于我们眼前迷糊一片,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偶有一天看了特级教师薛法根的《哪吒闹海》一课的课堂实录后,犹如一阵春风吹得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们教师不能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应该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视角来考虑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幸福成长,我们的教学也应由注重教师“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农村孩子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所以在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任重道远。针对农村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我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走进学生中间,让教师“帮说”    相当多的农村孩子在教师面前表现出紧张、害羞、不敢言辞、不善言辞、偏激、固
江苏省南通市特级教师王爱华老师提出的“三味课堂”,指的是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的课堂。“三味”标志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核质坐标,体现了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三味课堂体现了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化努力。  一、核心理念:三味课堂有“三味”  语文味,是要使语文课真正成为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带得走的语文学力的课堂。儿童味,就是要求语文教师真正采用和儿童的思维和心理特征相匹配的方式来组织和展开母
《小动物过冬》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课文生动地介绍了它们不同的过冬方式,同时还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难舍难分。  在如皋市强力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大背景之下,借着学校对全镇开放的东风,我也运用活动单导学模式為全镇老师上了《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收获多多,感受也多多。  一、活动单导学模式需要适当的导语、过渡语  说实话,有一些教师的活动单导学模式课给人的
文本解读  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读之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全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为内容,以“我”对茉莉花前后不同的感受为线索,对父母病房中情景的剖解,形成了绝妙的构思,引人入胜,也令我们对“爱”有一种新的感悟。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触摸真爱    1 (由轻音乐《好一朵茉莉花》引入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记得哪些写花的诗句?  学生交
俗话说:“授人以‘鱼’三餐饱,授人以‘渔’一生享。”传授给别人一种技能将会让他一生受用无穷。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看他传授给学生多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金钥匙。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下面结合我县有效教学研讨活动中《生命 生命》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学习方法的指导策略
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看课如此,上课亦然。  作为课堂教学的“看客”,听课者习惯了在学生背后或侧面,面向上课的教师观察教学,鲜见有其他视角。积习的背后是潜意识。听课者关注的往往是教师的教学执行情况,课堂观察对象不是作为学习载体的课堂本身和学习的主体学生,更不是课堂上的主体行为——学习,而是教师和教师的教学行为。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春天的到来,各地教师课堂评优、素养比赛,以及教学能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