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元法的倾斜式螺旋输送机抗磨损优化

来源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00233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35°倾斜式螺旋输送机为例,利用离散元EDEM软件结合单因素分析法分析螺旋直径、转速、填充率、螺距对螺旋输送机磨损的影响,并获得各参数取值范围。以平均磨损深度和最大磨损深度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和极差分析,通过多目标优化获得最佳参数为螺旋直径380 mm、转速100 r/min、填充率40%、螺距210 mm。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螺旋叶片的最大磨损深度为0.154 5 nm,小于本设备最大磨损深度极限0.225 0 nm,符合设计要求。优化方案对同类螺旋输送机的设计和使用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报纸
为减缓机械零部件表面的磨损并减少摩擦引起的能源损耗,常对机械零部件表面镀覆耐磨涂层并使用全成分润滑油。硼化物耐磨涂层尤其是AlMgB14-TiB2涂层表现出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在干摩擦以及油润滑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摩擦学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以及研究价值。已有研究发现AlMgB14-TiB2涂层在边界润滑条件下与部分润滑油添加剂存在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摩擦副在油润滑条件下的综合摩擦学性能。现
学位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超速保护装置以及超速保护硬回路所构成的电超速保护系统在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上的应用。通过分析该超速保护系统的实现方式,提出了超速保护系统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该超速保护系统自检时容易触发汽轮机跳机保护误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对超速保护装置的升级与超速保护硬回路架构的优化,能够有效提升超速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满足汽轮发电机组对于超速保护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需求。
期刊
<正>农村大学生既是挖掘和转化乡村人才资源的基础,也是目前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做好乡村育人工作的关键基础。在当前开展农村大学生思政工作时,要坚持以创新育人视角推进思政教育,通过对各类影响农村大学生思政学习的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文化育人的思政教学模式。本文将结合《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分析农村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全新时代环境下,做好农村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要求及策略,以期为
期刊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模式受到关注,污染气体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的,对大气中污染气体的检测变得愈发重要。硫化氢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副产物,不仅会导致酸雨等环境问题,也会对不慎吸入的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有效的对硫化氢进行检测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领域,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因为其自身体积小、耗能低和成本低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是金属氧化物作为气敏材料仍然有一些缺陷,如灵
学位
文章介绍了E16A342型Braun超速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及其组态分析,提出了该设备在燃气轮机超速保护功能中的应用设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案,对实际工程应用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锂氧气(Li-O2)电池(Lithium oxygen batteries,LOBs)由于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二次电池设备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锂氧气电池放电/充电过程中,分别发生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和氧析出反应(Oxygenevolutionreaction,OER),然而,由于其ORR和OER动力学缓慢,造成电
学位
电催化CO2还原(electrocatalytic CO2 reduction,ECR)利用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等)产生的电力将CO2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不仅能有效降低大气中CO2浓度,还可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储存到化学品中,实现碳循环闭环,极具发展潜力。然而,CO2分子的热力学性质稳定,活化能垒高,电还原所需的过电位较大;并且水相电解液中的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
学位
<正>历史使命的延续,强国任务的探寻,当前,我国现代化体系的构建仍然需要深刻思考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尽管脱贫任务已经完成,但是乡村经济发展问题依然突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提供了许多明确的指示。乡村地区经济规划事关现代化发展的速度,近年来,我国一直着重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环境建设、经济项目、政治引导等帮助下,乡村发展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然而,在人才稀缺的困境之下,乡村
期刊
人才持续供给是乡村振兴的基柱。作为“志智双扶”的人才输出重要场所,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培育和探索仍处于重要地位。思政素质是支撑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培育对提升乡村振兴人才基础薄弱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加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联系,以高校为依托,输送出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等人才作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