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课为载体精心设计初中物理课堂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i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微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形态渐渐从封闭性转变为开放性,同时在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凸显具有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设计微型化等特征.微课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都指出应用比较困难,然而教学改革不可逆转,面对这一形势,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核心内容,以微课为载体,精心设计初中物理课堂.
  1初中物理课堂设计的原则
  1.1教育性
  传播和共享知识是微课的主要作用,其目的在于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与运用.不同于微电影等微视频资源,微课具有其独特的教育性特征.这也是微课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微课的设计必须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认知.
  1.2情境性
  初中物理中很多概念、现象与规律十分抽象,初中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所以,物理微课的设计应该在合理的情境中开展,尽量选择学生生活常见的、熟悉的事例,营造切身体验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识记和理解.
  1.3趣味性
  不同于传统面授式学习,微课的学习约束性较弱,一般通过学生碎化时间开展移动式学习,因此,繁琐复杂的讲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微课必须具有趣味性.教师应该深入挖掘物理教材的亮点,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开展学习.
  1.4启发性
  微课教学的独特之处并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借助非面授式学习,调动学生思考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规律,从而有效应用与实际.所以,设计物理微课,应该充分考虑问题的引入、课程的导入,从而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微课学习中,与教师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
  1.5艺术性
  微课设计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是教学的艺术性,在这种教与学时空分离的新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教学艺术性,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得师生之间无障碍交流;其二是内容艺术性,不管微课设计采用哪一种方式,都必须具有艺术性,包括影响表达的艺术性和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善于借助各种技术手段,获得最佳的内容呈现效果.
  2初中物理微课设计案例——以核心概念“力的概念”为例
  本文以初中物理力学的核心概念—力的概念为例,基于微课设计原则制作微课.
  2.1确定主题
  力是初中物理力学学习的重要概念,认识与了解力学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物理后面的知识(如重力、浮力、力与运动、功率,等等)的理解与学习.根据调查研究和学生交流得知,学生普遍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力同生活中的“用力”、“费力”相混淆;认为任何一个物体都能够产生力的作用(生活用语不准确);由于生活中常常接触拉、推、提等情境,认为物体产生力必须要相互接触.因此,在力概念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形象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和理解力.然而,由于当前课程资源(教材)篇幅的有限,无法用文字一一罗列出生活中的力,用了一句话便简单概括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体现这一定义构建过程的内容较少.从整体上感受内容十分枯燥,不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本文作者精心设计了一个《力的概念》微课,帮助学生感受力、经历力的概念整个建立过程,初步认识物理学的力.
  2.2设计思路
  由运动员跳水视频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丰富的事例唤起学生对力的感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出共性,帮助学生建构力的概念,最后由问题引导思考,纠正错误认识.本次学习重在帮助学生感知力、经历力的概念建立过程,对物理学的力有初步认识.
  播放运动员跳水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善于利用精彩的生活事例唤起学生对力的感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出存在的共性,帮助学生形成力的概念,最后由问题引起思考,纠正错误的认识.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感知力、经历力的概念建立的整个过程,对初中物理学中的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3脚本设计(详见表1)
  表1流程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时间片头题目目标力的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尽量实现以下目标:①力的理解;②正确了解和掌握力的内涵.确定主题
  与目标155 s主题呈现概念引入播放运动员跳水的视频,引导出“力”,组织关于力的各种词语,然后再进入物理学中“力”.由视频导入,调动学生积极性(趣味性)655 s建立概念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关于力的事例.
  分析:有力存在时的共性?
  (展示分析过程)
  总结归纳:力的概念,
  切身感受力的大小,导出力的相关单位,介绍生活常见的力.创设情境-分析-总结这一过程,学生形成力的概念(情境性)1005 s理解提升体现问题,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善于思考讨论,并详细记录结论.启发思考,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启发性)305 s片尾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155 s2.4进行制作
  基于笔者的专业特点和内容特征选择开发工具.本微课采用PPT录屏制作微课,首先按照脚本制作PPT,提前准备台词,选择舒适的环境,开启Camtasia. studio6.0进行录制,录制完后形成视频,并适当处理视频,从而成为了微课(一些微课截图见图1).
  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微课的出现促使教学改革,同时让教育看到了希望.对于枯燥和抽象的物理学科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模式使得物理课堂更加生动精彩,以微课为载体,精心设计课堂是初中物理教师工作的重点.
其他文献
古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去感受古诗的魅力,去追寻其中所要传达的意境和
对于教学来说,广大教师都在摸索着各种方法,而且在课堂上尝试运用,总结着哪些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有益处的,使学生进步得更快,就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教学方法用得是否得当,对学生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讲课之前必须细细思量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求全部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  1 精心设计语言,激发学习期待  教师能吸引住学生的目
1建立浮力概念  传统的物理实验通过称重法测浮力,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可伸缩性制作而成,气球与弹簧测力计的共性就是都具备良好的伸缩性质,利用气球的可伸缩性,设计出了气球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首先,在气球的颈部画两条平行的线,两线之间的间隔约为1 cm(如图1);然后往气球里面加水,测量两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如图2);将气球放入水中再次测量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如图3),该实验通过气球的伸缩的
期刊
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的每一个概念和规律都是根基于实验探究的基础之上.物理实验既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手段.物理实验能将物理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构建物理认知提供大量的感性素材,更重要的是物理实验的生动性能成功地激起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点燃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求知欲望.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入手,充分挖掘物理实验的教学价值,继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探
学生感觉物理学习难!解题容易错!什么原因?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模型”的认识和建立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笔者认为高三物理复习应该重视“模型”教学,本文就该话题,谈一谈基于模型的高三物理复习教学策略,望能有助于课堂教学实践.  1 注重物理“模型”描述的完整性  与实际问题相对应的物理模型,我們在建立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其完整性,只有对模型了若指掌,在实际的问题运用中才能得心应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愈发严重,这对我国的中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要想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特有的方法,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思想品德教学,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感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本文从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积极倾向,是助推人们成才的起点 ,也是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  1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点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状况大体上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对物理只有直觉兴趣.表现是:这部分学生只满足于被新奇的物理现象所吸引,他们很希望看到鲜明的、生动的、不平常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但并没有产生探索这些物理现象的原因,不关心为什么,只是希望看.一般来讲,初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多年,作为校长,我对办学有了自己的理解:治校,若绘图景。绘画有三部曲—构图、用笔、着色,每一个步骤都决定着画作最终的水准;治校亦如此,只有构图精妙、用笔灵动、着色有味,才能办出高质量的教育!  以笔者所在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二小集团”)为例,对于这所仅有15年历史的年轻学校,我们该如何通过科学规划
期刊
实验是高考的重点,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过程中如何提高实验复习的实际效果呢?本文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复习为例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有效回顾教材实验  高考往往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有效回顾教材中的实验,从实验装置出发,准确把握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实验结论.  例如,笔者和学生一起复习《探究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