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实践能力是师范生教师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本文立足英语师范生的自身视角,从师范生关于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认知、课余校外教学实践体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体验等维度进行了现状调查与分析,为英语师范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研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11-0082-3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4.04.023
1 . 引言
教学实践能力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诸多维度,是教师专业能力素质的集中体现。对于师范专业教育而言,加强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是当今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和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立足英语师范生自身的视角,以J大学为个案,调查和分析该校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状况,然后在调研现状的基础上,剖析成因,为英语师范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2 . 英语师范生关于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认知状况
教师职业认同对于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内隐影响作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J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在校参与教学实践的认识两方面的价值取向存在认知差异。调查显示:就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而言,45%的学生都表示有强烈的认同感,愿意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有40%的学生表示自己还在考虑中。有4%的学生肯定回答不会从事教学工作;还有11%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就业去向尚未有任何考虑。而就学生对在校参与教学实践的认识方面而言,80%的学生表示教学实践对师范生很重要,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有自觉参加教学实践活动;20%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发展没有多大效果,这导致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另有15%的学生表示自己很愿意并能够按照学校的安排去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
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其向他人的教学实践的观摩学习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体验与参与,前提在于尽早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意识。因此,我们建议:英语(师范)专业教育应从入学初始就进行具有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理念教育,在师范生培养全程始终如一贯穿教学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意识教育,促使英语师范生以实践取向理念去引领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参与,用理论去指导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分析,在实践中去验证理论的效应。
3 . 英语师范生课余校外教学实践能力的体验状况
从学习体验的层次和效果来看,个人自身的亲自实践体验是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师范生自身的实践参与是最直接、最有效地培养其教学实践能力的途径。J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生的业余校外教学经历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师范生有过校外教学经历,其中:64%是从事英语家教;45%有过教授社会英语培训班的经历,比如张家界市内的北京四中网校、张家界市博学堂小新星英语、李阳少儿英语、昂立外国语学校等和张家界市慈利县的魔耳国际英语、启明星英语培训学校等;42%的同学主动参与过支教活动,尤其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下乡支教活动,如笔者就去过张家界市八家河小学教授小学生学习英语;3%的同学反映自己在假期创办英语培训班;除上述教学实践类型之外,其他类型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占15%。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英语师范生反映,自己虽然参与了这些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但这些实践经验很难系统化,缺少一定的指导,因此难以做到实践经验理论化。
教师职业专业化促使教师培养从经验走向理性。因此,对于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一方面,我们要呼吁、鼓励、支撑、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余校外英语教学实践体验活动;另一方面,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要将课余校外教学实践体验纳入实践学分管理范畴,英语教师教育者要定期指导和考核师范生的课余校外教学实践活动,答疑解惑,从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帮助英语师范生从经验体验走向理论自觉,从而使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实践体验融为一体,互促并进。
4 . 英语师范生基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训练状况
目前,英语师范生培养主要在英语专业框架中进行,语言类课程的比重较大,而师范类课程比重明显不足。在师范类课程中,普通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学科教育类课程的课时通常均为一个学期36课时,由此导致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处于异常薄弱的尴尬境地。据调查问卷统计分析,38%的同学反映,自己每年有机会参加一次课堂模拟教学实践,33%的学生反映自己一学期能得到2~3次的机会来亲身体验课堂教学,29%的学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得到亲自教学实践的机会,而其中一半的学生非常希望毕业和从事教育工作。此外,教育类课程(如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局限于普通的教育概念和原理,缺乏与英语学科教育教学实践案例的关联。为此,我们就学生对师范类课程的安排展开了调查,86%的学生表示,学校所提供的课程重理论轻实践,84%的同学强烈反映学校需要调整课程结构,重视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希望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够很好地在师范生培养过程得到体现。调查显示,英语师范生认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指导作用不大;90%的学生对自己的师范综合技能水平表示不自信。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课程应有足够的实践教学比例。尽管J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系中理论课程有实践教学部分,但由于课时的有限性导致师范生实践性学习严重不足,影响了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建议:针对英语师范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学校应增加师范类理论课程的课时比重,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应突出;此外,课程考核与考评应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比如,我们在《英语教学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分析》等课程中就体验到了理论课程学习中的实践案例分析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期末课程考核,认为这样的学习设计有助于我们英语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5 . 英语师范生基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训练状况
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课程通常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根据对往届师范生的访谈和对大一至大四师范生的调查,我们发现,J大学师范生培养过程教育见习严重缺失。以英语师范生为例,2013级之前的师范生的基础阶段(大一和大二)学习没有任何师范类课程,也没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任何教育观摩和见习活动环节。此外,J大学在大三第二学期安排的为期一周的市外专业综合见习并未与师范专业有机结合,结果沦为外出旅游观光的活动。J大学的教育实习安排一直是在大四第7学期进行,教育实习时间不长,通常为6周。从2013年开始,教育实习时间延长为3个月,但由于实习基地学校的原因,实习生实际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和频率都极为有限。调查显示,60%的英语师范生认为,教育见习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没有很大的帮助,真正投入的教育实习时间太短,因此,难以达到提高师范生预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目的。如果师范生没有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间,其教学实践能力就无从谈起(赵彦俊,2009:51)。师范类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部分师范生自发选择英语教育教学题目,学校并未明确要求师范生撰写英语教育范围的论文。由此可见,英语师范生基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训练由于实践课程本身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导致能力训练很难到位,最终影响了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首先,学校应完善师范生培养体系中的实践课程体系,明确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在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有地位;其次,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可实行分段分期制,改变一次性的、终结性的制度设计,使见习和实习均由准备、实施、总结、反思、提高的阶段构成,教育见习为教育实习做好有序的铺垫;再次,毕业论文可与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相结合,使教育实习具有研究性的实践性学习特色。比如,指导我们从事此项目研究的教师最近几年就坚持让自己带的师范生以英语教育实习为研究对象,结合师范生自己的切身实践体验设计毕业论文题目和选题方案、数据收集和统计、文献收集与整理、论文撰写,使英语师范生在英语教育教学的某一领域有了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为英语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 . 结语
有研究指出,“我国有不少师范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对师范生进行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这就使得一些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较差,进入教育实习阶段后,就表现出不适应,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参加工作后便表现出不会教、不善教,不能圆满完成中学教育教学任务”(王延文、崔宏,2003:31)。我们的调研表明,地方综合性大学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仍然存在需要尽快解决的一些问题,希望本文的调研能够有助于高校切实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并着手加以改善以促进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王延文、崔宏. 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其评价[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6):31-34.
赵彦俊.“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51.
关键词: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研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11-0082-3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4.04.023
1 . 引言
教学实践能力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诸多维度,是教师专业能力素质的集中体现。对于师范专业教育而言,加强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是当今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和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立足英语师范生自身的视角,以J大学为个案,调查和分析该校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状况,然后在调研现状的基础上,剖析成因,为英语师范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2 . 英语师范生关于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认知状况
教师职业认同对于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内隐影响作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J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在校参与教学实践的认识两方面的价值取向存在认知差异。调查显示:就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而言,45%的学生都表示有强烈的认同感,愿意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有40%的学生表示自己还在考虑中。有4%的学生肯定回答不会从事教学工作;还有11%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就业去向尚未有任何考虑。而就学生对在校参与教学实践的认识方面而言,80%的学生表示教学实践对师范生很重要,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有自觉参加教学实践活动;20%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发展没有多大效果,这导致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另有15%的学生表示自己很愿意并能够按照学校的安排去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
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其向他人的教学实践的观摩学习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体验与参与,前提在于尽早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意识。因此,我们建议:英语(师范)专业教育应从入学初始就进行具有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理念教育,在师范生培养全程始终如一贯穿教学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意识教育,促使英语师范生以实践取向理念去引领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参与,用理论去指导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分析,在实践中去验证理论的效应。
3 . 英语师范生课余校外教学实践能力的体验状况
从学习体验的层次和效果来看,个人自身的亲自实践体验是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师范生自身的实践参与是最直接、最有效地培养其教学实践能力的途径。J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生的业余校外教学经历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师范生有过校外教学经历,其中:64%是从事英语家教;45%有过教授社会英语培训班的经历,比如张家界市内的北京四中网校、张家界市博学堂小新星英语、李阳少儿英语、昂立外国语学校等和张家界市慈利县的魔耳国际英语、启明星英语培训学校等;42%的同学主动参与过支教活动,尤其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下乡支教活动,如笔者就去过张家界市八家河小学教授小学生学习英语;3%的同学反映自己在假期创办英语培训班;除上述教学实践类型之外,其他类型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占15%。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英语师范生反映,自己虽然参与了这些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但这些实践经验很难系统化,缺少一定的指导,因此难以做到实践经验理论化。
教师职业专业化促使教师培养从经验走向理性。因此,对于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一方面,我们要呼吁、鼓励、支撑、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余校外英语教学实践体验活动;另一方面,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要将课余校外教学实践体验纳入实践学分管理范畴,英语教师教育者要定期指导和考核师范生的课余校外教学实践活动,答疑解惑,从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帮助英语师范生从经验体验走向理论自觉,从而使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实践体验融为一体,互促并进。
4 . 英语师范生基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训练状况
目前,英语师范生培养主要在英语专业框架中进行,语言类课程的比重较大,而师范类课程比重明显不足。在师范类课程中,普通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学科教育类课程的课时通常均为一个学期36课时,由此导致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处于异常薄弱的尴尬境地。据调查问卷统计分析,38%的同学反映,自己每年有机会参加一次课堂模拟教学实践,33%的学生反映自己一学期能得到2~3次的机会来亲身体验课堂教学,29%的学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得到亲自教学实践的机会,而其中一半的学生非常希望毕业和从事教育工作。此外,教育类课程(如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局限于普通的教育概念和原理,缺乏与英语学科教育教学实践案例的关联。为此,我们就学生对师范类课程的安排展开了调查,86%的学生表示,学校所提供的课程重理论轻实践,84%的同学强烈反映学校需要调整课程结构,重视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希望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够很好地在师范生培养过程得到体现。调查显示,英语师范生认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指导作用不大;90%的学生对自己的师范综合技能水平表示不自信。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课程应有足够的实践教学比例。尽管J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系中理论课程有实践教学部分,但由于课时的有限性导致师范生实践性学习严重不足,影响了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建议:针对英语师范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学校应增加师范类理论课程的课时比重,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应突出;此外,课程考核与考评应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比如,我们在《英语教学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分析》等课程中就体验到了理论课程学习中的实践案例分析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期末课程考核,认为这样的学习设计有助于我们英语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5 . 英语师范生基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训练状况
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课程通常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根据对往届师范生的访谈和对大一至大四师范生的调查,我们发现,J大学师范生培养过程教育见习严重缺失。以英语师范生为例,2013级之前的师范生的基础阶段(大一和大二)学习没有任何师范类课程,也没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任何教育观摩和见习活动环节。此外,J大学在大三第二学期安排的为期一周的市外专业综合见习并未与师范专业有机结合,结果沦为外出旅游观光的活动。J大学的教育实习安排一直是在大四第7学期进行,教育实习时间不长,通常为6周。从2013年开始,教育实习时间延长为3个月,但由于实习基地学校的原因,实习生实际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和频率都极为有限。调查显示,60%的英语师范生认为,教育见习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没有很大的帮助,真正投入的教育实习时间太短,因此,难以达到提高师范生预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目的。如果师范生没有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间,其教学实践能力就无从谈起(赵彦俊,2009:51)。师范类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部分师范生自发选择英语教育教学题目,学校并未明确要求师范生撰写英语教育范围的论文。由此可见,英语师范生基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训练由于实践课程本身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导致能力训练很难到位,最终影响了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首先,学校应完善师范生培养体系中的实践课程体系,明确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在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有地位;其次,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可实行分段分期制,改变一次性的、终结性的制度设计,使见习和实习均由准备、实施、总结、反思、提高的阶段构成,教育见习为教育实习做好有序的铺垫;再次,毕业论文可与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相结合,使教育实习具有研究性的实践性学习特色。比如,指导我们从事此项目研究的教师最近几年就坚持让自己带的师范生以英语教育实习为研究对象,结合师范生自己的切身实践体验设计毕业论文题目和选题方案、数据收集和统计、文献收集与整理、论文撰写,使英语师范生在英语教育教学的某一领域有了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为英语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 . 结语
有研究指出,“我国有不少师范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对师范生进行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这就使得一些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较差,进入教育实习阶段后,就表现出不适应,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参加工作后便表现出不会教、不善教,不能圆满完成中学教育教学任务”(王延文、崔宏,2003:31)。我们的调研表明,地方综合性大学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仍然存在需要尽快解决的一些问题,希望本文的调研能够有助于高校切实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并着手加以改善以促进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王延文、崔宏. 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其评价[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6):31-34.
赵彦俊.“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