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自由成长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ou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始终认为,学生,或者说儿童,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原点,也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学校的个性化办学、特色化发展,都应该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正因此,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生命发展课程”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具体化,是学校整个育人模式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下面我就从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的形成,从我个人的教育理念发展过程来详细解读“生命发展课程”的来龙去脉。
  一、我的教育价值观:为了爱和自由
  1984年,师范毕业的我怀着对北大的憧憬与向往来到附小,至今已33年。是北大附小培养了我,在这片教育热土上,我建立起了对儿童、对学校、对教育的全部理解与热爱。怀着这样深厚的情感,做校长以后,我的一个强烈愿望,就是要把北大附小办成一所与北京大学相匹配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小学;一所无论在自然环境,还是在文化气质上都与北大息息相关的真正意义上的附属小学;一所孩子们快乐学习、教师幸福工作的精神家园。
  “为了爱和自由的教育”是我在北大附小提出的教育理念,也代表着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价值观。在北大附小,爱和自由,不仅是蕴含于我们学校文化中的历史传统,也是融汇在师生骨血中的人格精神。爱和自由,不仅是我们勤奋耕耘的土壤,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在北大精神浸润下的爱与自由,是意义丰富的、深远的。爱,是一切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既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它需要我们细心去感受,用心去传递。而自由,不仅是尊重孩子,也是尊重生命,它意味着以无限的可能性看待孩子,以不断成长的生命态度对待孩子。爱和自由,其实就是给师生充分的关爱、呵护、欣赏和信任,让他们在宽松、惬意的环境里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
  “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是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给北大附小学生的题词。在我们看来,这两句话所概括的是我们教育实践中最珍贵的传统,也是北大附小爱和自由最生动的体现。同时,“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并不只是学生的专利,它也是教师的权利,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权利。在这里,老师们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把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毫无保留地献给孩子。
  这一切都启示我们,教育要向儿童靠拢,小学生活要向童年靠近。我们的校园环境、学校课程、德育活动,都要从孩子的天性和个性出发。
  二、改造课程的初衷:生命发展的需要
  之所以决定对学校课程进行改造,不是上级的行政命令,也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基于北大附小人十几年的教育改革实践,基于我们的教育价值认知,是一种教育行动自觉。学校课程要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服务,因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而改革,因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这样的改革,应该是基于学校育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全面创新。具体来说,我们重构学校课程体系的动因,有以下几点:
  1.对北大教育传统和文化基因的继承
  作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小学,百年来受北京大学学术精神影响,使得北大附小在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中非常注重人的和谐与完满发展。北大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基因启示我们:只有兼顾个性化与通识性,构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生命发展课程体系,让学生在玩中学,才能最终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2.对办更高质量教育和多元化教育需求的回应
  北大附小的家长多为北大教授或各界精英,素养较高,见识较广,对教育的期望值也更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生长于信息时代,孩子从一入学就已经不是一张白纸,带着一定的知识积淀、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也有更加敏锐的问题意识,有着更加鲜明的个性和多样化的成长需求。这无疑对学校和老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学校的发展目标、课程设置,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
  3.我30多年来对教育问题与困惑的反思
  当前,社会各界对教育多有抨击,这促使我思考,我们的教育哪儿出了问题?我也曾带团到美国、芬兰、英国、德国、日本等过进行教育考察和对比研究。我发现,中国教育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和应该保持的优势,这是我们在与西方国家的教育者交流中,从他们对中国教育的研究中得到的认可与反馈。许多学者也强调指出,中国近30年来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基础教育功不可没。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教育又具有单一化、标准化、机械化、僵化的另一面,对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关注不够,缺少鲜活的生命气息,也限制甚至制约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生命发展课程”既是我们针对上述问题给出的一份课改答卷,也像是北大附小课程建设的集大成性实践结晶,它富含本土气息和教育创造,契合小学阶段课程改革及学校层面落实核心素养体系的要求和方向,是一个具有一定生命力和实践参照价值的学校样本。
  三、课程整合的理念:育人目标下的系统变革
  我们的生命发展课程,不是着眼于某一门精品课程的打造,也不是着眼于某一门校本课程的再开发,而是从办学理念开始,逐步进行育人目标的调整、课程门类的整合、课程系统的架构、课程实施的变革。
  1.生命发展课程的四个核心词
  生命发展课程,英文名称“Life Development Curriculum”,简称L-D课程。在具体释义中,我们把LIFE重点加以阐释,其中的每一个英文字母“L”“I”“F”“E”又被分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代表着生命发展课程理念的四个核心词:
  L——love(爱)
  I——inclusion(包容)
  F——freedom(自由)
  E——esteem(尊重)
  这四个词既是北大附小育人理念的核心,也是我们在进行课程建构的核心。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的价值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而是向他们传递做人的核心价值、教育的核心价值。
  2.生命发展课程的目标体系
  生命发展课程是遵循北大附小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来构建的。受北京大学的文化熏陶,北大附小一直重视全人教育,追求人的自由和谐、完满发展。近年來,北大附小在办学中倡导“以人为本,快乐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学校发展中切实树立“尊重、关爱、欣赏、包容、发展”的教育价值观,一切从师生的成长、生活需要出发,对人的生命予以尊重,对人的天性予以敬畏,并通过全方位育人,使学生在自由快乐的氛围里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全面发展、富有个性。
  北大附小的培养目标是: “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独具特色的发展,使之成为幸福的、高素养的中国公民和世界公民。”
  我们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一个生命的需求都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生命的发展形态都是多姿多彩的。他们就像一颗颗不同的种子,有可能将来成为一棵大树,也可能就是一棵小草,但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无名小草,他们都应该同样获得尊重。教育的使命就是给予他们适宜的阳光、雨露和沃土、爱和自由的空间,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绽放;让孩子们养成快乐、进取、儒雅、大气的品质,养成一生学习、生活、工作的乐趣。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多元、开放、立体、自主”作为学校的课程目标,构建了以学生生命成长为基点的生命发展课程体系。
  3.生命发展课程的基本架构
  基于学科群的理念和对学生生命成长中关键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等的探寻,我们整合现有学校课程资源,架构起了“三层五类”或“三层次、五领域”的生命发展课程体系。
  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研究类课程。五个类别分别是: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艺术、社会交往、国际理解。
  课程整合与自主排课促进了北大附小课程教学体系的整体创新。但我知道,我们的“生命发展课程”还属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我们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其实更是一种挑战、一种机遇。我们相信:在专家和同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其他文献
上海和浙江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已有三年,不同学校对高考改革的适应度不同,有些并没有从传统应试教育和学校管理中解放出来,进行适应高考改革的校本化变革性实践。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浙大附中”)作为教育改革试点省份的非课改试点学校,一直在自觉践行和深化着课程改革,并在选课走班及走班学习空间保障方面探索出了普通高中适应新高考的一些基本经验。  一、选课走班: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新课改遵循选择性教
“哇,好漂亮的学校大门!”  “这个图案是我画的!”  “是我提议将校训写在大门处的!”  一群孩子围绕在学校校门处,一脸兴奋地指点着、谈论着,充满了学校主人的骄傲与喜悦。  我校校门改建后,总有一些孩子在上下学的时候驻足校门口,细细欣赏,不舍离开。而校门的改建,正是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在重庆忠县试点实施以来,我校秉承“公平”“尊重”“理解”“信任”“欣赏”“全纳”等项目理
谭婷婷  1990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人。2013年6月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3年9月起任教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中学,担任初中地理老师。  一、童年记忆  我出生于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我们家有四口人,爸爸、妈妈、我,还有一个可爱的弟弟。父母做生意,虽然我们家不算富裕,但是父母总是竭尽全力为我和弟弟提供最好的生活。  我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很注重对我们的
加快推进薄弱学校建设既是立足基础教育现状、构建和谐教育的重大举措,又是提升办学水平、维护学校利益的要求。当前优质教育资源有限,所以薄弱学校只有探寻并建立自身特色,自立自强,才能实现突破。  广州市海珠区新洲小学(以下简称“新洲小学”)位于海珠区东部,拥有五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如今,学校硬件设施落后,生源不理想,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新洲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家长长期在外
从1840年到191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数百个条约,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中学历史教科书对这些条约的介绍,多是简单罗列主要条款,这大大降低了晚清条约的教育教学价值。为充分发掘晚清条约的课程资源价值,并以之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尤其是历史解释能力,笔者以“鸦片战争赔款”为主题,进行了阅读教学尝试。一、学生的看法:对赔款问题的基本认知  笔者选取了中英《南京条约》中有关赔款的下列内容,供高一学生阅读:
政府购买是我国教师培训服务供给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向高等院校、公立的培训机构及社会力量购买培训服务已经成为教师培训的一种常态。然而,与教师培训供给的制度相比,政府购买的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如何?政府购买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哪些类型的教师培训更适合于政府购买,哪些类型的教师培训并不适合政府购买?提高政府购买的绩效与质量,还有哪些地方有待改进?笔者从理论上对上述问题进行探析,从而为政府购
北大附中于2010年开始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提出“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的杰出公民。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热忱服务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的育人目标。基于这个全人教育理念,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经过了五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艺术课程已经形成自身的特色。  一、学校戏剧教育改革前期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于2009年已经意识到戏剧对
李自宝  男,1957年6月生,河北省承德县大营子乡桲椤树村人,大专学历。1973年高中毕业,1973—1980年在生产队劳动。1980—1993年于桲椤树村小学担任全科教师,1993—2003年于北营子村小学担任校长,2003—2017年于桲椤树村小学担任校长。1980—1982年为小学代课教师,1983—1987年为小学民办教师,1987年暑期转为公办教师。1999年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2
在知晓A.S.尼尔之前,我先已知晓夏山学校,但也仅仅就是知晓而已,信息基本来自道听途说。对于这么一个自由得不像话的学校,我全无好感,毕竟,自己可一直都是在纪律得很像话的学校里“规训”出来的,始终信奉“严是爱,松是害”的教育准则。而且,似乎本人也正是这种教育准则的受益者。因此,我根本不可能相信会有什么人才是可以从这种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不得不承认,在此我所理解的“人才”也是过于精英化的,带有相当的势利
什么是小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能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我以“烙饼问题”为例进行分析。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生在参与数学基本活动中,经历探究、思考、抽象、猜想、推理、反思等过程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智慧、情感与观念等内容组成的有机组合性经验。其中,既包括认知的经验,动作技能性经验,也包括情感的经验,意志、观念等层面的经验,其核心是“如何思考”的经验:建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