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淋漓尽致”的误用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讲话表达得详尽、透彻。淋漓,液体往外渗或往下滴的样子,这里形容畅快、尽兴。例如清·无名氏《杜诗言志·草堂》:“然吾观其前一段叙乱处,叙得何等简洁,便是史公绝妙笔法;中一段描写乱人情景,何等淋漓尽致,便是《三百》惩戒法旨。”汪曾祺《皮凤三楦房子》:“大概是因为通过这些故事,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扬州一带的世态人情,说出一些人们心中想说的话。”李准《黄河东流去》:“委婉凄凉的唢呐……把……生离死别的泪水,英雄气短的悲声,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以上三条书证,一个用来形容“描写”,一个用来形容“刻画”,一个用来形容“表达”,都属于表达的范畴。可见“淋漓尽致”多用于形容表达详尽、透彻或暴露得非常彻底。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这篇文章把敌人的反动论点批驳得淋漓尽致。”这就把这条成语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让它承担了它所不能承担的任务。应该改为“这篇文章把敌人的反动论点批驳得体无完肤”。《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体无完肤”的解释为“比喻言论被批驳得一无是处”,用在这里正好合适。
“南辕北辙”不能比喻观点不同或意见分歧
某成语词典在“南辕北辙”条下引用了《欲海沉浮》中的一句话:“赵海生又一次发现两位主要领导,在重大问题上南辕北辙,细究缘由,隐约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之外,更多的似乎还是深藏于工作分歧背后的恩恩怨怨。”某报也载文说:“认为这是形而上学也好,是美满舒适也罢,身份角度不同,观点自然会南辕北辙。”这里的“南辕北辙”用得都不恰当。
“南辕北辙”语出《战国策·魏策四》,说的是有个人要到南方的楚国去,却驾车往北走,结果只会越走离楚国越远。后来就用“南辕北辙”比喻同一个主体的行动和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反,背道而驰。例如清·秦力山《说革命》:“旧政府不去,而望新学术与新制度之有效力,诚南辕而北辙也。”茅盾《杂谈文艺现象》:“如果一方面盼望有功于‘世道人心’的文艺,而同时又不许文艺作品带着强心和清泻的药品,这何异南辕北辙?”
秦力山用例中的“目的”是“望新学术与新制度”“有效力”,“做法”是不推翻“旧政府”;茅盾用例中的“目的”是“盼望有功于‘世道人心’的文艺”,“做法”是对文艺横加限制。二者的做法都同目的相反,自然不可能达到目的,这才叫“南辕北辙”。而前引某词典的例句,明明是说“两个主要领导(两个主体)”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可见不是一个主体)”和私人恩怨而在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某报的例句也是说由于“身份角度不同”而在观点上出现差异,既不是什么行动,也没有什么目的,更谈不到行动和目的二者之间有何相反之处,与“ 南辕北辙”的比喻义相去甚远,显然都不能使用这个成语。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讲话表达得详尽、透彻。淋漓,液体往外渗或往下滴的样子,这里形容畅快、尽兴。例如清·无名氏《杜诗言志·草堂》:“然吾观其前一段叙乱处,叙得何等简洁,便是史公绝妙笔法;中一段描写乱人情景,何等淋漓尽致,便是《三百》惩戒法旨。”汪曾祺《皮凤三楦房子》:“大概是因为通过这些故事,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扬州一带的世态人情,说出一些人们心中想说的话。”李准《黄河东流去》:“委婉凄凉的唢呐……把……生离死别的泪水,英雄气短的悲声,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以上三条书证,一个用来形容“描写”,一个用来形容“刻画”,一个用来形容“表达”,都属于表达的范畴。可见“淋漓尽致”多用于形容表达详尽、透彻或暴露得非常彻底。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这篇文章把敌人的反动论点批驳得淋漓尽致。”这就把这条成语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让它承担了它所不能承担的任务。应该改为“这篇文章把敌人的反动论点批驳得体无完肤”。《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体无完肤”的解释为“比喻言论被批驳得一无是处”,用在这里正好合适。
“南辕北辙”不能比喻观点不同或意见分歧
某成语词典在“南辕北辙”条下引用了《欲海沉浮》中的一句话:“赵海生又一次发现两位主要领导,在重大问题上南辕北辙,细究缘由,隐约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之外,更多的似乎还是深藏于工作分歧背后的恩恩怨怨。”某报也载文说:“认为这是形而上学也好,是美满舒适也罢,身份角度不同,观点自然会南辕北辙。”这里的“南辕北辙”用得都不恰当。
“南辕北辙”语出《战国策·魏策四》,说的是有个人要到南方的楚国去,却驾车往北走,结果只会越走离楚国越远。后来就用“南辕北辙”比喻同一个主体的行动和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反,背道而驰。例如清·秦力山《说革命》:“旧政府不去,而望新学术与新制度之有效力,诚南辕而北辙也。”茅盾《杂谈文艺现象》:“如果一方面盼望有功于‘世道人心’的文艺,而同时又不许文艺作品带着强心和清泻的药品,这何异南辕北辙?”
秦力山用例中的“目的”是“望新学术与新制度”“有效力”,“做法”是不推翻“旧政府”;茅盾用例中的“目的”是“盼望有功于‘世道人心’的文艺”,“做法”是对文艺横加限制。二者的做法都同目的相反,自然不可能达到目的,这才叫“南辕北辙”。而前引某词典的例句,明明是说“两个主要领导(两个主体)”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可见不是一个主体)”和私人恩怨而在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某报的例句也是说由于“身份角度不同”而在观点上出现差异,既不是什么行动,也没有什么目的,更谈不到行动和目的二者之间有何相反之处,与“ 南辕北辙”的比喻义相去甚远,显然都不能使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