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的同时,价值观、人生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于小学生自身心理结构正处于发展和转折定型的重要阶段,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不够、是非判断能力不足而易受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所以,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问题;研究分析;实践及思考
  什么是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心理素质要健康,能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使自己时刻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中。而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地说就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从心理学中延伸出来专门服务于人们心理健康的学科。
  该学科最初源自西方,而我国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从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全国各地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开始,到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全面规定,再到现在全国各地大中小院校均开始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虽已发展了20多年,而且个别发达地区已颇具成效,但是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并且有日趋严重之势。近幾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经常能从各种媒体知道个别小学生“负气离家出走”“跳楼自杀”“暴力犯罪”等新闻。其中,以“2018年12月初,湖南一名12岁的小学生因不堪母亲的严格管教而残忍杀母”一案最为轰动。从这类新闻报道的数量及事情的严重性得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危害,并日益加重,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少,相关人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纵观全国学校上千万,但是平均拥有3名及以上的专业心理健康咨询资格老师的小学却是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一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对该项工作未能引起重视所导致。加上其他教师自身水平和素质达不到专业要求,无法满足学校心理教育的需求,所以严重制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3.普通教师自身专业素养较低,要充分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师虽然是知识的传播者,但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并帮助排解不良情绪,也就无法避免他们将负面情绪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那么学生也可能感染不良情绪和心理,最终形成一个恶循环。
  4.处理问题的措施不当,对学生群体综合心理健康情况掌握不全面、不透彻,处理方式方法欠妥,没有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学生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遭受的际遇不同,所以他们的性格形成各具差异。但是一些教师或家长总是忽略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只会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惯性去看待和处理问题,最终不但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疏导,还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根据小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及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得知,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被分为三个方面。
  1.家庭影响
  家庭,是每个人自出生以后第一个学习知识、认知世界的地方,也是长期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长期生活在父母不和谐、父母离异、父母长期不在家等情况下的学生,或者经常生活在父母家人宠溺环境里的学生,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上一些家庭中,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合理等因素,这些对于培养学生构建一个良好性格、健康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2.学校影响
  学校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教学环境、教学活动、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虽然近几年已加强了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国家也在给学生减负,但是由于很多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原因,导致因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学生自残、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事件频发,这对学生塑造良好人格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3.社会影响
  近几年,由于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首先是各种新闻媒体鼓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暴力、色情等信息横行,对新时期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和心理行为进行暴力冲刷。其次是新时代下的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比如各类游戏、动漫、直播的诞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沉溺其中,危害极大而深远。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及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前提,是推动塑造学生良好人格发展的动力,更是发掘学生潜在能力的重要导航。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1.对学生“精准帮扶”,善于学会按照学生的性格给他们“分门归类”,精细化管理。比如,分别按照性格外向型、性格内向型、双面性格型的分为三大群体。或者根据所掌握的家庭情况去分组:家庭和谐型(父母关系和谐)、家庭寄养型(学生被寄养在亲戚家)、家庭老化型(学生跟着祖辈老人生活)、家庭不和型、家庭分裂型(父母离异)。然后再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详细标注,做好个人档案,为后期的工作做好铺垫。这样以来,我可以及时全面的掌握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对有情绪明显波动、行为异常的同学进行正确的理论疏导和行为帮扶。
  【感悟与思考】其实每一位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不是学生的品质问题,而是我们忽略了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所遭遇的事情对他们的伤害程度,以及他们还只是个成长中的孩子的现实。所以,只要我们能找准问题的焦点,就可以从根本上着手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2.加强家校联合,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针对这一点,笔者特意设置了一个“好人银行积分兑换”活动。该项活动的规则是,由家长和教师分别制定活动范围及活动项目,以及项目所对应的分数值和可以兑换的礼物、同等的某项服务等。每当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时,家长或老师会在核实后给学生加上相对应的分数,等到分数积攒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可以随时要求兑换同等分数的礼物和服务。该活动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们努力学习、各取所长、乐于助人、远离网络游戏等良好行为及心理素质的养成,让学生在活动中分辨事物的好坏,通过做好事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进而促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
  【感悟与思考】设计这个活动,主要是结合了小学生这个阶段的性格特性与活动内容的宽泛性、公益性和趣味性,通过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地在活动中学到相对应的知识和技能。另外,通过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一道坚实的教育防火墙,为维护学生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使学生能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惑。
  四、结束语
  虽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完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因此,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除了要用心细心,还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有计划的实施,努力为新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晓敏,蔡泽玲,潘泽敏.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9):189-190.
  [2]盛秋鹏.青少年心理健康[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王朝晖.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2011.
  [4]张凤娟,张万波.关于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2000(12).
其他文献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竞争意识和社交技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竞争意识和社交技能,从而实现合作学习的德育功能呢?本文结合我校所推进的小组合作教学改革作粗浅探析。  一、构建积极互赖关
【摘要】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陌生感,这种陌生感阻碍了化学能力的培养。陌生感的产生既有学科特性因素,也有教学设计方面和学生个体差异方面的问题。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目标下,破解学生化学陌生感是重要环节。通过多样的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消除化学陌生感,对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学化学;陌生感;策略  一、引言  新课改以来,中学教育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
一、基本资料收集  余泽×,男孩,7岁,××小学二年(1)班在校走读学生。主干式家庭结构,父母因工作关系,难以照顾到孩子的各方面,于是雇了一个保姆在校陪读。孩子动手能力、自理能力、情绪控制力都非常差,所有事情都是保姆包办。  二、在学校行为情绪表现  孩子高频率语言、社交障碍,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和同学。教师描述该孩子在班上的状态:身材明显比班上其他孩子要壮实;很少讲话,有需求不能主动向老师表达
【摘要】新课之后有目的、有序有趣、有层次、有梯度而且实用的变式练习,不但不会使学生厌烦,造成负担,反而会让学生积极性提高,激发学习数学兴趣,让模糊问题变得更加清晰,疑难问题豁然开朗,并能体会一题多解的巧妙算法,获得更多的成功喜悦。  【关键词】变式练习;强化新知;层次性;灵活性;主体性;指导性;遵循规律  学生学习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常常在一定程度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环保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研究,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环保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一、研究目的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强调地理课程落实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增强社会责任感。” 因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孟子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一个人要处身立世,要想有所成就,要走向成功,就需要以德立身,以德立业,洁身自好,好自为之。一个人的成长必先修其“德”。  而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大力推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是学校氛围和办学风格的一种反映,不仅对师生具有巨大的感染作用,而且由此培养出的人才的高素质是全面深刻
【摘要】在语文课上,朗读是感悟的前提,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感知语言文字的涵义,才能使学生领会文中蕴含的意味。  【关键词】略读感知;品读感悟;演读感悟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通过多读才能让学生感知课文的内容,感知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受到情感的陶醉。”思维是靠朗读去激发的,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可见,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手段,发展学生的语言,是陶冶情感的极其重要的手段,也是感
【摘要】思维品质很重要。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如何,关系到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为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在物理习题教学中,以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设计“多条件习题”、用临界类习题、讨论“开放性习题”等方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思维品质;培养方法  习题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解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所学的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充分
【摘要】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必然结果。城市建设趋于完善,这一背景下城市发展机遇增加对人口的吸引力显著上升,农村劳动力呈现外流趋势,这是当今的社会现状。然而这一局势下隐藏着一系列问题,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偏离心理发展轨迹,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本文具体阐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且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以保证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精准扶贫;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心理教育  从留守儿童的心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新课改下,很多教师在这方面不遗余力,绞尽脑汁,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学生怕作文,对写作文没兴趣,写作时无话可写,或者是假话连篇的现象仍较为严重。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没有注重引导学生留意生活,留意身边的人、事、物,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的视角与思考。尤其对于外来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