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有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因此,保障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助于保障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我国的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怎样使国企迅速适应形势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我们亟待面对的问题。分析造成国企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困境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改善国企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现状,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企思想政治教育,为企业增加活力和创造力。本文着重分析国企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期推进国企思想政治教育向着更高的层面发展。
一、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宪法规定: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而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所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重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怎样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促使国有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成为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的要素永远是觉得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下,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因此,作为国企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国企的整体质量,必须重视人员的构成,必须对员工开展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国企员工只有从思想上融入到企业之中,将企业作为自己的家园,作为自身成长的靠山,这样,企业才能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员工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迅速成长。
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国企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刚刚过去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了经济新常态是我国当期和今后长期的基本经济态势。经济新常态的客观上对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过去我们三十多年,我们的经济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是随经济新常态的来临,我们的经济将出现下行趋势。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发展体都会经历的问题。就国际形势而言,国际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虽然,我们国家经济有所增长,但是,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特别是我国经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大国,怎样正确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完成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完成企业的顺利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经济整体状况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经济质量整体不高,国家创新力不足。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经济新常态时期的来临要求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状态去面对。我们必须面对经济增长减缓的客观事实,作为国企,特别是大型国企,由于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问题,我们面对经济的转型有一定的困难。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意味着,部分企业很可能出现暂时性的经营困难,如果处置不好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是企业的破产。为了应对国企经营危机,我们必须重视企业经营方式及生产方式的改善,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提升人员的素质。我们认为,思维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加强国企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至关重要。
三、社会的发展要求加强国企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下,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人们与世界各国的接触较多,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思想也变得更加活跃。
首先,国企人员与其他经济组织的人员相比较而言,肩负的使命更加神圣,国企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也要为国家积累利润。国有企业肩负着为国家创造财富的使命,在一定意义上使得国企的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的收入较之私企和外资企业的员工收入较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首先是物质生活的发展。我们的国企人员肩负着为国家积累财富的历史使命,这样就决定了我们在个人利益上做出部分牺牲。怎样处理好奉献与所得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国企党委,特别是基层党委应该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通过员工思想境界的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人员思想稳定,为企业奠定一定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当代社会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当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是信息社会,信息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人们的交往将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利益格局的改变。
当下,国有企业员工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员,同所有的社会成员一样,对外界的了解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可否认,信息社会时代的发展有助于员工的成长,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信息社会,员工通过网络,可以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不断进行学习,将最新的知识带到工作中去。但是,我们同时应该看到,在信息社会条件下,我们的社会成员会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如同任何事物一样,信息也具有双面性。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员工也可能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侵扰,受到各种信息的诱惑。如在信息信息社会,一个社会负面信息可能给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如果该信息是不利于我们国企发展的信息,就很可能影响到我们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因此,在信息社会怎样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员工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借以实现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样,在一个信息化的多元社会我们能够快速实现企业经营的现代化,确保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要求我们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在经济领域,针对国有企业《决定》提出,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在具体的改革中,我们要进一步去除国有企业的行政化配置,进一步适应形势的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在具体的方式上,我们鼓励
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国有企业应该更加重视企业的自身定位,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
当下,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怎样能够更好地落实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任务,实现国家的战略意图是我们国企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国有企业要完成改革任务,肩负起壮大国有经济的光荣使命,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思想教育。
首先,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任务,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同时,企业党委及上级党组织应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能够在思想上能够与上级组织及相关精神保持一致,在具体的工作中成为改革意图的领会者和改革工作的坚实推动者。其次,各级党委组织、特别是是基层党组织应该加强对普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充分领会改革目标,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只有这样,广大一线员工才能更好地保持工作热情,为国有企业发展和转型贡献出应有力量。再次,面对改革的新形势和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跟的上时代的形势,完成好党所交给的时代任务。
总之,我们认为,面对新的形势和国企业发展的新常态,我们企业政工领导人员,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和时代性,将国企的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到企业中,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实现企业的盈利,造福职工,奉献社会。
一、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宪法规定: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而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所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重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怎样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促使国有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成为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的要素永远是觉得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下,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因此,作为国企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国企的整体质量,必须重视人员的构成,必须对员工开展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国企员工只有从思想上融入到企业之中,将企业作为自己的家园,作为自身成长的靠山,这样,企业才能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员工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迅速成长。
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国企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刚刚过去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了经济新常态是我国当期和今后长期的基本经济态势。经济新常态的客观上对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过去我们三十多年,我们的经济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是随经济新常态的来临,我们的经济将出现下行趋势。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发展体都会经历的问题。就国际形势而言,国际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虽然,我们国家经济有所增长,但是,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特别是我国经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大国,怎样正确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完成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完成企业的顺利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经济整体状况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经济质量整体不高,国家创新力不足。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经济新常态时期的来临要求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状态去面对。我们必须面对经济增长减缓的客观事实,作为国企,特别是大型国企,由于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问题,我们面对经济的转型有一定的困难。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意味着,部分企业很可能出现暂时性的经营困难,如果处置不好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是企业的破产。为了应对国企经营危机,我们必须重视企业经营方式及生产方式的改善,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提升人员的素质。我们认为,思维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加强国企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至关重要。
三、社会的发展要求加强国企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下,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人们与世界各国的接触较多,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思想也变得更加活跃。
首先,国企人员与其他经济组织的人员相比较而言,肩负的使命更加神圣,国企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也要为国家积累利润。国有企业肩负着为国家创造财富的使命,在一定意义上使得国企的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的收入较之私企和外资企业的员工收入较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首先是物质生活的发展。我们的国企人员肩负着为国家积累财富的历史使命,这样就决定了我们在个人利益上做出部分牺牲。怎样处理好奉献与所得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国企党委,特别是基层党委应该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通过员工思想境界的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人员思想稳定,为企业奠定一定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当代社会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当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是信息社会,信息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人们的交往将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利益格局的改变。
当下,国有企业员工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员,同所有的社会成员一样,对外界的了解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可否认,信息社会时代的发展有助于员工的成长,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信息社会,员工通过网络,可以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不断进行学习,将最新的知识带到工作中去。但是,我们同时应该看到,在信息社会条件下,我们的社会成员会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如同任何事物一样,信息也具有双面性。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员工也可能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侵扰,受到各种信息的诱惑。如在信息信息社会,一个社会负面信息可能给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如果该信息是不利于我们国企发展的信息,就很可能影响到我们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因此,在信息社会怎样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员工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借以实现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样,在一个信息化的多元社会我们能够快速实现企业经营的现代化,确保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要求我们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在经济领域,针对国有企业《决定》提出,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在具体的改革中,我们要进一步去除国有企业的行政化配置,进一步适应形势的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在具体的方式上,我们鼓励
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国有企业应该更加重视企业的自身定位,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
当下,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怎样能够更好地落实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任务,实现国家的战略意图是我们国企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国有企业要完成改革任务,肩负起壮大国有经济的光荣使命,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思想教育。
首先,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任务,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同时,企业党委及上级党组织应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能够在思想上能够与上级组织及相关精神保持一致,在具体的工作中成为改革意图的领会者和改革工作的坚实推动者。其次,各级党委组织、特别是是基层党组织应该加强对普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充分领会改革目标,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只有这样,广大一线员工才能更好地保持工作热情,为国有企业发展和转型贡献出应有力量。再次,面对改革的新形势和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跟的上时代的形势,完成好党所交给的时代任务。
总之,我们认为,面对新的形势和国企业发展的新常态,我们企业政工领导人员,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和时代性,将国企的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到企业中,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实现企业的盈利,造福职工,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