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相机是艺术品

来源 :新尚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jie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来香港专程到香槟大厦,见到了老朋友陈烘先生。
  秃脑门,圆脸盘,中等身材,精神矍铄。未言先笑,一团和气。身为香港古董相机会创会会长,陈烘先生的温文尔雅总是一副绅士派头;那温馨的笑容令人倍感亲切,一下子就会拉近你和他的距离。
  我个人认为,既然能够在一个领域开创事业,第一是爱好,第二是精通。陈烘先生爱好收藏字画、古董、名表、甲壳虫车,而藏品最丰富的当属他的至爱——照相机。
  玩相机玩胶片的,没有不知道陈洪相机的,虽然陈烘相机店的东西都比较贵。陈烘相机公司,有三个店铺;虽不大,但有成千上万部各种品牌的古董相机,以及镜头配件,都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玻璃柜里。陈烘的古董相机,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值;最贵的一台是50年代德国产的徕卡相机,最高市值达30万港元。目前,陈烘拥有2万多台相机,这些相机大多数是半个世纪前的德国产品。他的这些藏品中,不乏珍品、孤品。
  陈烘对相机日久生情,沉迷了这么多年,对20世纪50至80年代初的相机产品尤为钟爱。他认为那个年代是不会骗人的年代。那时的相机生产业正经历着一种转变:德国以其坚实的重工业基础和精湛的精密仪器技术,自50年代起称雄世界相机业30年,把相机生产技术推向登峰造极,自70年代开始逐渐放弃生产相机;而日本自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奋起直追,其国民向往并希望了解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及产品,对于相机这种奢侈品,他们更加苛求。
  “传统相机有生命、有感情,这是现代数码相机没有的。数码年代是相机玩你,传统相机则是你玩相机。”陈烘感叹,现在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传统相机。但他觉得数码相机只是一种工具,没有一种拍摄的乐趣,反而传统相机有着一种艺术品的感觉;现在数码就是一个大傻瓜,几年就会淘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上世纪60年代各国工业开始发展;当时制造出来的东西,予人一种直到永远的感觉。不像现在的数码相机,今年买不下来明年就会过时;因此以前传统胶卷相机是有生命,可以延续下去,用上百余年也可以。“玩黑白就要用老镜头”,只有老镜头才能有层次、才能有味道!而老头拍彩色也是决无问题的!
  陈烘认为每一支镜头都有其独特用途,而不同厂商的镜头则散发出不同特色的“镜味”。比如欧洲制的镜头,大多拥有逼真而具深感的色彩还原表现,“好镜头越放大越有”。当然这说的是德国镜头,日系镜头不行。日系的镜头虽可拍摄出成像锐利的相片,但其他方面不行。“日本为什么崇拜徕卡?是因为日本直到现在,也做不出真正的徕卡”。它做不出真正的德国味,不是外型做不出,而是内涵做不出!随手拿出了一支罕见的F0.95超大光圈标准镜,以及徕卡35F1.4双非球面镜头都是当今热炒的。“不是说你们现在手里的镜头不好。但那个时代的镜头的味道,现在出不了了。那个时候的玻璃里面含有铅或者镧(镧含有放射性),才特别地通透。现在因为环保,全世界都不许在玻璃里放铅了。所以,老镜头再也不可复制了。相机镜头是讲究材质的,就如同电风扇。我们看到过去的电风扇是铜做的,现在则是塑料。那么用铜有什么好处呢?用铜做电风扇吹出来的是凉风,而用塑料吹出来的是热风。”
  陈烘的相机店,在圈中出了名。曾有美国发烧友自驾飞机到香港,直奔陈烘的小店疯狂购买古董相机。而近年来,不少内地发烧友也慕名前来寻宝,其中不乏国家政要名人。就我在店里的一个小时就来了广州、深圳和北京新华社的一位老领导,看来都是陈烘的常客。有一种说法,内地的相机爱好者到香港可以不去大百货商店,但不能不去陈烘相机店,可见大家对陈烘相机的向往。
  陈烘先生于1960年代初来到香港,当时的他举目无亲,找工作很难。后来,一间位于尖沙咀的远东摄影器材公司聘用他当学徒。白天在他在店里上班,晚上参加各类夜校,学习英语、相机的机械原理等。直到1972年,羽翼渐丰的他开了自己的店铺。当时主要做相机生意,他曾经收集到一部尼康I单反,后来被一个日本人高价买走;当时沾沾自喜的他,还不知道尼康I的价值。数年后才知道,这是一部非常罕有的相机。此后,经过不断研究学习,他对相机才有了深刻的认识。要知道,好的相机是艺术品,是不能出让的,他便将罕有的相机一一寻觅回来。
  在香港,稍微上点年纪的人都听说过陈烘;当然了,就这个名字总是与照相机连在一起。被称为世界相机大王的陈烘先生,长期以来热衷于社会慈善事业,自上世纪80年代就是狮子会的会员。他曾表示,等他百年以后,将把所有的收藏捐献给社会。
  陈烘说,从1962年开始经营照相机业务,一直到现在没有一天离开过相机,可以说,照相机一定会伴我走过一生,因为我喜欢它,工作时用它可以拍照,通过销售照相机可以维持我的生活。把玩着60年代的徕卡相机,细听着手动过胶卷的“滋滋”声和摁动快门质感的“咔嚓”声,陈烘的脸上露出了陶醉的笑容。他说,我的这些古董相机每一台拿出来都能拍出最棒的照片。这是老相机的魅力,也是陈烘的魅力。
  “来,用一下这枚镜头,不买没关系。”陈烘先生递给我一枚尼康MF24F2。在陈烘面前,你感受到的是亲切,坦诚,信任。“我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钱”这是陈烘先生常用的口头语。身居陋巷却能名满天下,是人生极高的境界。陈烘先生即属此列,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
  
其他文献
每一个喜新厌旧的人,心底或者都藏着一个暗室,装着一堆秘密,而门口则贴着一张写有“喜新恋旧”的封条。有时候,正是这样表里不一的桥段,才让很多事情有了说法有了意义——我们无法忠于单一感受。无论是新欢还是旧爱,你我总有个理由告知内心,某个选择,有多么值得去钟爱,去怀恋。  与擦肩而过或依偎身边的那些人相比,配得上“值得”二字的,恐唯有那些未曾老去却刻满时间的物品,以及令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点缀与指引。而你我
期刊
一日,朋友来电,言其一钟爱普洱茶的朋友听一烟台某茶友谈及三生缘环境优雅,对普洱茶的收藏及经营更颇具声名,如来青岛定要前往三生缘看看。  客来,我初以一壶86年之8582相待,寒暄之后谈及茶来,对店内普洱老茶展柜中陈列的宋聘、陈云、龙马同庆号、红印、蓝印等,他如数家珍,对茶品历史、口感甚至市场现状皆可娓娓道来,我惊叹于他对茶品的存量及市场居然有如此准确的把握。继而又聊到沉香、铁壶、瓷器等,方知原来他
期刊
这里曾与新文化运动有着解不开的情结,这里曾拥有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深邃的记忆。青岛,人杰地灵,从清末建制至今仅百余年的光阴,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却一度名人荟萃,星汉璀璨。那些闪耀着光辉的日子,早已像宝石般嵌入历史年轮,那些曾深植于此的文化名人,也已载入浩瀚的文学史册。置身这座城市,我们每天都在遭遇着新与旧的洗礼。它的新在于城市的活力,它的旧则来自以往的故事。沿着岛城海边的小路漫步,眺望着老城区那一座座
期刊
1月9日,东航山东分公司2013年工作会议、安全会议暨四届七次职代会在青岛圆满召开。东航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巴胜基亲临会场作重要指示并为五星机长颁发奖牌,分公司总经理杜冬升、党委书记宋志平、副总经理杜新涛、副总经理王强、副总经理吴蔚、副总经理李德强、党委副书记姚永录、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臧素翃、总经理助理董文华出席了本次会议。分公司青岛、济南、烟台三地各大单位、机关各部室领导、分
期刊
去罗马,是看完《公主日记》之后一直的梦想。奥黛丽·赫本的笑声似乎仍然停留在这个城市,而在西班牙广场吃一支冰激凌,换一个清新的发型,并邂逅一份真挚的感情,估计是很多美眉的梦想。    文化苦旅?  斗兽场和古城被我们放在一起游览。因为两者挨得非常近。斗兽场好大,比想象中的宏伟好多。我们攀爬着阶梯需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当走到斗兽场顶部的时候,看到了底部一些奇怪的东西。旅行手册上说那是表演区地底下隐藏
期刊
北宋政和三年,翰林书画院学生,十八岁的青年画师王希孟惴惴不安地将自己历时半年绘制而成的《千里江山图卷》恭呈御前,宋徽宗赵佶对这位年轻人以石青、石绿为主基调创作而成的山水长卷颇为嘉许,以为“其性可教”,并亲授笔墨技法。近十二米长的《千里江山图卷》,以大量的天然矿物作为颜料,在传承有序的千余年中,依旧保持着初绘时的灿绚芳华,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青绿山水画中的鸿篇巨制,煊赫千古。  公元二零一三年
期刊
提到万宝和他的故事,首先闪入脑际的竟然是“吃百家饭,做百家事,过百样生活”的坊间俚语。而自从开始接触酒店职业经理人后,万宝的足迹更是走过了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在德国、菲律宾、南非等地工作过。拥有人生成功的经验,严谨奋进却与众不同,喜欢用个人魅力去感染别人,在笔者看来他更像是一个德式的优秀服务生——这就是万宝。    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1985年,万宝就选择只身来到中国,开
期刊
前言:仅仅几笔文字就能把握住那些改变人生的想法和理念。派克致力于激励人们独立而又不加约束的自我表达。从日记中留下的第一笔墨迹到情书落款处的一抹情愫,从灵感于纸上的第一笔草图勾勒再到国家宪法草案的撰写起草,从1888年创立至今,派克的笔迹描绘出了无数的动人故事和那些世界上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一个多世纪以来,派克作为人们身边值得信赖的伴侣,见证了一幕幕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历史画面,成为了我们人
期刊
车轮上的家  旅行房车  又称“车轮上的家”,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具有卧具、炉具、冰箱等家具和电器,可分为驾驶区域、起居区域、卧室区域、卫生区域、厨房区域等,是集“衣、食、住、行”于一身,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  赛车房车  一般来说是指的拥有固定顶棚的车辆。这一点很容易从一些比赛的名字上就看出。比如非常有名的V8房车赛。    阿秋,喜欢越野自行车,喜欢越野自驾游,22岁
期刊
“礼者,天地之序也”,礼是来自于天地的秩序。《礼记·冠义》 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意思是说,人之所以为人,是人讲求礼仪。礼仪的开始,在于使容体端正,使神色庄重平静,使言辞谦逊。容体端正了,表情端庄了,言辞谦逊了,礼仪也就完备了。因此,“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既是一个人良好的内在素养的表现,又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