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chin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合作探究,是学生之间互教互学与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过程。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学习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加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和教科书之间的各种方式的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动手操作,激发思维,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从而是学生的综合得到锻炼与提高。
  新一轮的课改的一个具体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在传统的教学论中,教学被定位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因此形成了强烈的本位意识,突出表现为:一是已交为中心,学围绕交转。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学由共同体变成单一,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越不爱学。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教学关系的正本清原,与传统的本位意识相对立,教师逐步形成对话意识,它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所以合作、探究必然成为新课课堂教学中的新景观。
  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探究的问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均可,但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2、关注探究性问题的价值。“问题”的主要价值在于具有“挑战性”和深刻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多元潜能的开发,“问题”因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3、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发挥促进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導说明,如提供探究活动过程的大致框架或提示清单,但不要用僵化的模式固定学生的探究活动。
  二、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1、转变观念,迎接“合作”: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潜能,对学生们参与未来社会竞争能力培养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做法。对学生而言需要其认识到交往合作的必要性及感知模式转变带来的学习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最大程度的投入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2、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到六人为一小组。这样,缩小了组际差别,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真正体验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3、不断丰富,激发“合作”:不但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而且经常利用一些活动,如指导组长帮助组内成员巩固当天学习内容、互查当天作业;同做一件好事,每周变换一次日记,每周搞一次小组娱乐活动,实施组际对抗赛等等,通过这样相互之间的协作活动,使每个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帮助和提高,同时也对小组合作的认识趋于一致,兴趣激增,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合作意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贯串教学始终
  1、创设情境
  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创设氛围,一方面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复习中去,通过对旧知的唤醒,为新知的学习作知识上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创设了一个较为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新知的学习状态中,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2、新授中启发心智
  新授中针对重难点,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题的研究重点。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地。
  我们要站在教育改革的高度,转变人才观。课堂教学属于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只有这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的课堂更高效、更精彩。
其他文献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今的教育越来越社会化,那么学校德育究竟要做些什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学校教育对人到底有什么特别的作用?普遍认为学校通过对人的教育,可以改变整个人。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接受的教育并不是一个自发的产生过程。但对儿童的真正尊重,并不是让其所有的个性毫无约束地发展。我们有目的地对他们的成长进行规划才是对儿童真正的责任。这就好比野花儿,虽自由自在
期刊
我国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因而,使学生较快地适应并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就必须设法培养学生比较复杂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为我们数学教重中之重。  一、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逻辑思维;  利用情景教学,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典型感性材料,
期刊
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的灵魂,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德育即思想品德和道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纪律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等方面,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则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德的教育。小学德育管理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认同社会
期刊
【摘 要】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协调结合。发散思维指的是对已知的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与分析,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和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思维的创新水平更多的是通过思维的发散水平反映出来。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测定学生创新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创新,就必须充分重视学生
期刊
藏区气候条件相对较差,孩子们的学习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数学教学必须进行练习,因此几乎每一节数学课都离不开练习。然而过多的练习不仅占用了教学时间,而且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我尝试将学生根据程度不同分成好、中、差三等,进行“因材施练”,不仅减轻了课业负担,而且提高了练习的有效性。  首先,习题设置因才而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练习。教师每天给
期刊
职业素质是一个人内涵的体现,同时也决定着一个人的高度,它包括专业素养,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等方面,同时也决定着我们职业的走向,是关系到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重要因素。  目前大部分开设导游服务专业的中职学校对导游职业素质及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然而,现实中导游是一种对人文素质要求很高的工作,如何有效培养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这已经成为该专业教学所要解决的当务之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有效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和老师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手段,关于有效课堂的营造,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多数学者关心的问题。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从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环节入手,尊重学生学习兴趣、依照学生认知规律,发挥教师在情境教学中的桥梁作用,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立足小学
期刊
一、研究背景背景。  化学学科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实验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过于突出化学知识的教学,忽视化学学习方法的教学;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缺乏活力;轻视化学实验操作,多数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没有兴趣,缺乏主动性,主动钻研化学的学生少,缺乏对本学科发自内心的喜爱。我校为普通中学,学生这种学习状态尤为
期刊
一、研究意义  现代教师在运用直观教学法时都在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由静变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直观效果。因此本课题必深深植根于点滴教学的实践中,而且会对我们综合提高教学实效和改革教学模式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认为在落实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原则的实际行动中可将它进行更加深入的、更加具体的再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古今中外教育家都作过非常精辟的阐述。中
期刊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