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小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对感染性休克治疗作用的探讨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小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37例,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早期加用小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组(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d0)、24 h(d1)、48 h(d2)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平均动脉压(MAP)、去甲肾上腺素( NE)使用量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并比较14 d病死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d0时点血清IL-6水平、乳酸浓度、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6水平在d1[(58.93±108.39)pg/mL vs.(91.65±94.46)pg/mL]、d2[(30.52±48.81)pg/mL vs.(49.50±54.69)pg/mL]均出现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P值均<0.05);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MAP[d1:(74.84±5.11) mm Hg vs.(68.78±4.49) mm Hg,d2:(80.53±2.97) mm Hg vs.(76.89±4.32)mm Hg]、乳酸清除率[d1:(37.04±2.63)% vs.(19.21±3.21)%,d2:(54.89±6.72)%vs.(41.67±7.43)%]明显提高,NE使用量降低更为明显,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1%vs.44.4%,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可以进一步降低IL-6表达水平,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并可能因此减少NE使用,提高MAP及乳酸清除率,从而更快地改善组织灌注,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及合谷穴辅助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n=35)。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脓毒症治疗,治疗组另采用电针针刺双侧足三
为比较内痔套扎加外痔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内痔套扎加外痔小切口切除术(观察组)与传统外痔剥离内痔结扎
目的:探讨羊水胎便污染孕妇的胎盘病理改变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50例不同程度(Ⅰ度、Ⅱ度、Ⅲ度)羊水胎便污染孕妇的胎盘进行病理分析,各组例数均为50例,各组之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槲皮素( Quercetin, Que)对脓毒症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 CLP)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健康Sprague-Dawley( SD)大鼠24只随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DR、CT、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影像及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影像表现对比分析。结果椎体骨质破坏30例,约占8
目的:探讨NF-kB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90例,其中对照组30例,子痫前期患者60例(轻度30例,重度30例).采用免疫组
目的:观察维生素D( VD)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五组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SAE)是脓毒症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死亡率,而且导致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揭示SAE的发病机制、早期发现并监测SAE的发生与发展,将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
目的:对我院67名护理人员的离职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探寻减少护理人员流失的措施。方法调查我院67名护理人员离职的原因,分析性别、年龄、婚育、学历、工作年限、是否在编、工资水
颈清术后报道最少的并发症之一为膈神经损伤,膈肌麻痹继发通气功能下降,在合并有肺部疾患的患者中可产生严重呼吸功能损害.本文报告1例右侧颈清术后同侧膈肌麻痹致呼吸衰竭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