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阐述参与教学法的内涵特征,分析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对参与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开展好教学环节、作业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操作的学习习惯”等策略,旨在为如何促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参与教学法;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作为我国高校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基础课程所包含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操作技巧,然而现阶段在该门课程教学中依旧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该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为被动接收的学生通常会觉得教学课堂浮躁乏味[1]。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效,务必要对传统教学模式予以改革创新。由此可见,对参与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参与教学法概述
  参与式教学法理论依据包括有心理学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理论及佛洛姆期望理论等,属于一种合作式或者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其依托各式各样情景活动使参与者自主思考自身的经验、想法,并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参与教学中教师作用在于引导及现场控制,学生则通过自我发现、分享以实现自身知识技能的增长。参与教学法下,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受众,而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主动参与者的角色。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有着不尽相同的背景,但计算机基础知识普遍不多,对于他们来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中相较于被动接受乏味的知识理论要明显更具吸引力,且能够收获良好的学习成效[2]。参与教学法十分适用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究其原因在于计算机基础理论较为浅显易懂,学生仅需积极准备、参与便可达成对新知识的有效接收。所以,可将参与教学法引入至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各使用的参与方法。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一)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伴随近年来计算机的广泛推广,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便展开了对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学习,因而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然而因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及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水平等的不尽相同,使得大学生进入高校时,计算机基础存在极大差异。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倘若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做区别对待,则极易使计算机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丧失兴趣;而计算机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则难以有效理解、掌握在课堂上所教授的教学内容及操作方法。如此一来,会导致基础相对好的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而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出现学不会、不敢学的情况。
  (二)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创新性不足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统一片面的教学方式方法已然难以满足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需求。统一的教材无法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材的需求,一味借助多媒体工具对课件予以呈现,教学环节推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与过去利用黑板开展课堂教学缺乏本质区别,只不过是将黑板内容转移至大屏幕,再对屏幕上教学内容进行机械式灌输,进而对学术学习主观能动性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学方式方法太过依赖课堂教学及上机体验的教学模式,学生教学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充分体现。新形势下,倡导学生实践的教学宗旨,使得学生在非认知能力层面难以实现有效提高,进一步形成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的教学局面。
  (三)课程设置缺乏与专业的有效结合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我国诸多行业领域得到广泛推广,不同行业领域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不尽相同,然而,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通常依旧选取统一的教材内容,即主要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与安全、多媒体技术、操作系统等。计算机教学内容过于宽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尤其是文科、艺术类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知识存在不小的难度,再加上教材内容缺乏与学生专业的有效联系,进而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造成不利影响,使得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
  三、参与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注重因材施教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对象有着多层次性的特征,自计算机基础层面而言,包括有东部沿海学生、中部学生、西部学生等;自专业层面而言,包括有理科、文科、艺术类等;自个体差异层面而言,学生自身理解、接受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教师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选取不同针对的教案。因而,教师可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
  首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制定有效针对的教学大纲,依据专业不同设置有效针对的教学目标、要求。例如,对于理工类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侧重教授编程、硬件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技能;对于文科、艺术类学生而言,教师可采取选修或者辅修的形式推进不同类型的应用软件学习[3]。如此一来,让学生可结合自身专业基础对计算机基础内容展开学习,进而防止一个教学大纲、一个教学要求使学生学习面临诸多迷茫、疑虑。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实际应用能力,为教师与学生开展后续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之初,应当结合学生专业特征,为学生讲述计算机学习的相关刚要,使学生明确自身学习方向。同时,还应当向学生阐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目的及重要性,让学生自主思考在计算机基础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然后,教师可借助发电子邮件方式,对每位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帮助学生制定适宜自身的计算机学习计划。唯有在学生对自身学习体系形成有效了解前提下方可積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所以,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生才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中。   (二)开展好教学环节、作业设计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教育形式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际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不断反思、革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针对的教学课堂。首先,教师应当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环节,以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好比,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5~10min时间设计为“个性”时间,让哪些计算机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展示自身的作品,或展示通过网络途径下载的有意义的作品,并表达自身的看法、观点[4]。依托该种方式,既能够促进学生收获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成就感,还可推进学生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其次,除去让计算机基础相对好学生展示自我,提高学生参与性之外,还应当考虑计算机基础相对差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因而,该部分“个性”时间同样属于计算机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又如,每次计算机实践操作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步情况予以明确记录,并让学生对自身作品进行展示、讲解,与此期间,该部分学生同样可对自身实践中面临的相关问题向教师或其他同学提问。设计教学环节、作业是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性的重要一环,有效明确学生个体差异,进而设计出每一位学生均有展示空间的课件、作业。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操作的学习习惯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实践操作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操作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重中之重。学生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还是操作实践的主体,因而,教师应当有意识的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标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就好比,在计算机具体实验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现有知识设计实验内容,在为学生提供有效自我表现空间的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简单的操作。基于此,设计相关小课题,引导学生相互间开展交流、互动。如此一来,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既能够促进学生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效掌握,又能够调动起学生进一步学习、应用计算机相关理论的参与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诸多行业领域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对计算机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参与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促进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有效提高。因而,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提高对参与教学法内涵特征的有效认识,加强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的深入分析,“注重因材施教”、“开展好教学环节、作业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操作的学习习惯”等,积极促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方贤勇,罗斌,仲红.参与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21(02):43-46.
  [2]贾遂民.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6,05(08):87-89.
  [3]鄭晓娟.参与式教学法在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6X):157-158.
  [4]郭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4,12(91):125-126.
  作者简介:董云峰(1977—),男,汉族,黑龙江大庆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
  注:本文系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方法应用型研究》(项目编号:JY1723)。
其他文献
摘 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模块之一,而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理念、教学条件等、阅读材料等诸方面的限制,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受到局限,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教科研的重點。本文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对相关的教学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写作水平;教学路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思想上,还
期刊
摘 要:现在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被应用到了越来越多的方面,在教育中运用网络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网络学习具有很多传统学习无法比拟的优势,鉴于此,“微课”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认同。在本文中,笔者以“微课”的涵义为切入点,分析介绍了“微课”的特点以及微课教学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提出了用微课点亮中职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实践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微课;点亮;中职英语;口语课  一
期刊
摘 要:在高校间生源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高校不断地推进自身核心竞争力建设,而本科生教育管理则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体现。同时,本科生教育管理工作也是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高校的本科生教育管理工作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中将在对当前高校本科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提出突破当前困境,提升高校本科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校;本
期刊
摘 要: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技术、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的创新能力等。有机化学主要是介绍化学物质的科学,同时也是生物工程、应用化学、医学、材料工程等许多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应用型有机化学人才需要对教学和课程体系进行新的实践和探索,包括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考核方法等。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有机化学;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一、有机化学教学理
期刊
摘 要:本文中将在简要介绍问题教学法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侧重探讨问题教学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问题教学发;平面设计;教学策略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目标,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融合的产物,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在深入解读教材、学情的基础上,
期刊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中,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引入了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新的教学模式下,很好的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的应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进步的较快。文章简要阐述了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的内容,指出了它们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对两者如何高效的应用提供了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微课教学;应用策略  信息化时代的
期刊
摘 要: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规划纲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丰富发展实践教学形式,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不断提高。  关键词:人文素养;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期刊
摘 要: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艺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关节,本文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出艺术类大学生开设思维能力培养的专项课程;开展以创新思维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开展以创新思维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培养路径,希望能够得出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而创新思维是创造者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从某
期刊
摘 要: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小学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地教学策略。本文中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为例,侧重围绕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代表着中国的软实力,也体现出古老的生活哲学。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扮演着“半壁江山”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如何,将会对学生感知中国文化、提升文学素养产生直接而关键性影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关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强化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探讨越发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在教学实践当中。中学数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主要考察逻辑性和思考能力的学科。强调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就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优化方案及建议。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