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跨专业课程建设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kdhfjkhasdjklfh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开设跨专业课程的基本动因,然后说明了跨专业课程的开设是体现“工管结合”的具体实践,并提出突出专业特色是开设跨专业课程的重点,最后论述了搭建教学平台是跨专业课程建设的保障。
  【关键词】就业导向;跨专业;课程建设;市场营销
  
  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开设跨专业课程的基本动因
  1.符合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对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高等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进一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就业为导向是设置跨专业课程的依据,它不同于以往跨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就业导向的跨专业课程,是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为目的,面向各个专业学生开设的、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是各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开设跨专业课程,有助于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良好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的毕业生,这与“以社会需求为目的,以就业服务为宗旨”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契合,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
  2.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同时,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规格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双重作用下,大學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竞争也日趋激烈。从本质上来说,就业竞争就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所谓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它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中,那些既懂专业,又有经济管理知识背景,并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往往受到企业的欢迎,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他们有着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课程始终处于教学体系的中心地位。高校开设跨专业课程,是适应就业结构和人才市场变化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的综合实力,达到增加就业机会的目的。
  3.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以往那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学科、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共识。他们拥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既满足了企业对就业人员更加全面的要求,又能适应毕业生就业去向多样化趋势。
  跨专业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将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理、工、文、管等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相互渗透,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开设跨专业课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做出了贡献。
  二、开设跨专业课程是工管结合的具体实践
  1.跨专业课程开设的背景
  市场营销课程作为一门管理领域的重要课程,一直受到高校管理专业的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各类学生获取市场营销知识的需求也愈发强烈。与此相适应,很多高校的理工科、艺术类专业也把市场营销作为选修课开设。在这个过程中,相继产生了一些市场营销的分支课程,如医药市场营销、酒店市场营销、物流市场营销、保险市场营销等。
  从我院的实际情况看,目前的五个系构成了以工科为主,工科、管理、艺术相结合的办学格局。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发挥多学科优势,我院提出“工管结合、工艺结合”的特色办学思路。市场营销作为院级重点课程,率先成为实践“工管结合”的“体验者”,在我院的多个系别、多个专业分别开设,并且已经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当中。市场营销课程的跨专业开设,可以提升理工科、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市场敏感度和适应能力,促进他们完成从具有传统的专业技能到具有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综合素质的转变,增强参与就业竞争的综合实力。
  2.把握跨专业课程的特点
  就业导向的跨专业课程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下面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说明。
  首先,具有实际应用性。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获取了专业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而且还可以学到诸如市场分析、市场调研以及营销策略等很多实用的内容,可以直接应用于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当中,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和迅速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适合跨专业开设。高校中的公共基础课一般也是跨专业开设的,它们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而市场营销课程则不同。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必修的前期课程,课程本身既没有晦涩深奥的理论,也没有复杂的定义、定理,更不需要繁琐的公式推倒和验证过程,基本上不会存在理解上的障碍,即使对于那些管理基础知识欠缺的学生仍然可以学好这门课程。
  3.跨专业课程的效果反馈
  在开课前期,我院组织了市场营销课程的调研活动,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到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对于学习市场营销课程很有期待。从教学实践的效果来看,学生对该课程的讲授评价较高。尤其是非管理类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全过程和企业营销战略、策略、方法和技巧有了初步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市场及营销观念。一些毕业生的反馈也表明,市场营销课程对他们快速适应实际工作也有一定帮助。此外,在市场营销跨专业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了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使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代表的课程群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突出专业特色是开设跨专业课程的重点
  1.结合专业的教学内容
  构建“一个教学平台,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跨专业课程涉及多个专业,如果所有学生都采用完全一致的教材、教案和课件,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紧抓专业特点,适应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更好的为各个专业服务。
  首先,根据各个专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的不同,灵活设置和充实教学内容。特别是针对非管理类学生,由于专业基础不同,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降低理论要求,以必要的市场营销原理讲授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例如,教会学生如何设计市场调查问卷,以及如何收集和分析调研资料等。
  其次,根据学生的不同的专业,选取针对性、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强的市场营销教材。教材的选择一定能够体现出专业特色,例如,为制药工程专业选用《医药市场营销》开展教学工作。而针对经济管理系内部的不同专业,由于课程的学时、考核的要求不同,不适宜统一选用理论性较强的经管类专业教材。教材内容并不代表着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加以取舍、调整和补充,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有针对性的课件。
  2.区分专业的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要重视知识要点的掌握,而且更要突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要从单纯检验知识的掌握转向更多地关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检验与培育,使考试成为继续学习的过程。首先,课程考核应与专业相结合。用同一套试题考核不同专业学生的作法显然是不合理的,必须根据专业特点、教学要求进行调整。专业不同,考试内容和形式也应有所不同。例如,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要求“学会、学懂和学通”。因此,在试题中适当减少填空、简答和名词解释等客观性试题,增加“案例分析”等主观试题的比重,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理工科等非管理专业的学生,则采取开卷考试,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营销原理的理解。
  其次,课程考核形式应当多样化。避免以期末考试成绩决定课程成绩的做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小论文、平时作业、阶段测验、调查报告、小组讨论、调查报告等作为考核方式,并以此为依据综合评定课程成绩,力求公平、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考核,还特别加入了口试与答辩环节,并加大了实践部分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重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单一的课堂讲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谈不上提高能力了。尤其是针对非管理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如何深入浅出地讲好课,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正确理解市场营销的内涵并提高课程学习的兴趣始终是一个难点,直接关系到授课效果和课程目标的实现。
  首先,教师应勇于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采取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而且可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学生在与教师、与同学的互动当中,加深了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协作精神。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一些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跨专业课程,针对这种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市场营销课程不仅有益而且有用,使学生从被动的“让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
  四、搭建教学平台是跨专业课程建设的保障
  1.组建跨专业教师团队
  市场营销作为跨专业开设的重点课程,是在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成熟的。
  首先,课程的建设离不开教师团队的建设。市场营销课程的主讲教师均由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组成,并以他们为核心成立了课程研讨小组。在开展课程研讨活动过程中,打破专业界限,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跨专业的课程教学。
  其次,课程的持续改进必须依靠结构合理、不断进取的师资队伍。在院系领导的支持下,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教师提高执教能力,一是增加教师外出学习、接受培训和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二是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取长补短。
  2.搭建多媒体教学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设备普及,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搭建多媒体教学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授课所具有的信息容量大、板书清晰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有限的课堂时间。
  目前,我院跨专业开设的市场营销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教师制作了医药市场营销等体现专业特色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依托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工具,力求把抽象的内容以形象、生动和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更容易理解,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3.建设课程的支撑网站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建设课程教学网站提供了物質条件和技术基础。各种教学资源经过整合与网络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性的网络支撑平台--课程教学网站。借助该网站,可以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活动,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自主学习。
  课程支撑网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服务,它打破了时空限制,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授课教师可以在网站上发布与课程相关的各种资料,如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案例、参考文献、实训指导和教学视频等。学生则可以通过在线浏览或下载文件等形式,领会课程的重点、难点,使学生随时学习成为可能。
  4.创建课程的实践基地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创建课程的实践基地,不仅解决了学生实践的问题,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也为企业选拔合适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机会。
  学院联系了小白羊超市、苏宁、国美、大中电器等多家服务性企业,形成以企业为依托的实际实践环境,根据专业,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调研和顶岗实践,要求学生写出实践报告,并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营销实践,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楼锡锦,周树红.吴玉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13:49-52.
  [2]梅迎军.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25-27.
  [3]耿壮.浅谈就业导向下的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7,11:48-49.
  [4]胡毓智.谈跨学科跨专业平台的构建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4,30:23-25.
  [5]罗兴社.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架构性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26-27.
  
  作者简介:
  陈雄鹰(1973-),男,博士,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李伟(1968-),男,北京人,硕士,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其他文献
【摘要】经济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的影响下,市场对英语翻译专业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虽然各大高校都开设了英语翻译专业,但是市场对英语翻译高专业素质人才的需求,还是造成了英语翻译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口就业难度大,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为此,本文以莆田学院外语系首届英语翻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对策。  【关键词】翻译专业;就业;对策    一、英语翻译专
期刊
【摘要】本项研究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在京工作的计算机方向毕业研究生的生活情况、工作状况、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就业跟踪调查,进而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研究生的就业效率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    自1998年国家实行扩招政策以来,使得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我国有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医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后,医学院校毕业生剧增,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本文就近几年徐州医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目前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引起全社会对医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共同做好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我国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医学毕业
期刊
【摘要】民办院校有些学生党员存在着理论素养缺乏、理想信念淡漠,宗旨观念不强、责任意识淡漠,奉献精神缺乏、功利心态较重等问题;而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则存在着教育内容空洞、载体了无新意,管理制度粗疏、执行力偏柔性,过度教育管理、忽视服务功用等问题。文章在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完善教育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引进激励机制和建立约束机制等,以期增强民办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效果。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新设专业建设面临着比成熟专业更多的困难与挑战,有不少高校新设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举步维艰,这与办学者最初的美好愿景大相径庭。天津中医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成立仅仅几年,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已成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市级品牌专业之一。本文主要对天津中医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介绍,并就其借鉴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概括。  【关键词】专业建设;医药营销;品牌专业;专业定位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以智慧为营生手段的行业,广告人才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广告业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当前的广告产业生态大气候的变迁需要广告教育对这种转变作出回应,那就是在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培养能够进行文化转换的跨界人才。  【关键词】跨界;广告;教育;模式    由于全球广告产业实践的飞速发展,广告实践活动的空间伴随“文化融合”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发展而得
期刊
【摘要】就业是每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现实问题,然而,学生在初次就业中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且对相关法律及就业政策不了解,容易在就业中处于被动地位,近而会导致就业纠纷。本文仅仅围绕三方协议的法律效力,来分析三方协议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违约责任承担方式。通过揭示三方协议中的常见问题,避免毕业生在求职中的陷阱。  【关键词】三方协议;民事合同;违约责任    一、三方协议的法律地位  三方协议即就业协议书,《
期刊
在全国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和市场经济更趋成熟的大环境下,探索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有效减轻机关事业单位压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的—个双赢之策。  一、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离退休人员尽快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最显著的就是让改制单位的离退休人员有了“娘家”,使他们的生老病死有了就近的社会管理服务机构来关心和帮助。尤其是让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从事实上
期刊
【摘要】本调查小组基于对在杭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根据调查情况从形式、体系、内容、师资、效果等方面对在杭州高校及全国各高校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评析,提出创业者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与现行创业教育存在的反差,进而再提出从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各高校三個层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模式的若干建议,以期能增强社会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度,进一步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施水平与实效,助力于大学生创业事业。 
期刊
【摘要】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对提高毕业生的质量、促进就业、缩短入职周期非常重要。由于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育实习流于形式,民族地区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表现为语言基本功不扎实、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不强、缺乏科学现代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师职业技能不强、和缺乏教学反思等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有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加强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此完善并探索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