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he_8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其为技术基础的微课更是凭借其便捷、高效的优势,成为众多教师教学的首选。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揮微课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微课是课程教学中一种微小的应用,其载体主要是视频,它具备内容精、时间短、情境化等特征,能为师生提供移动化、碎片化的新体验。微课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可视性强,支持线上、线下等多种学习方式。在课堂上使用微课,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哪些内容适合使用微课
  与之前流传的课程标准修订稿相比,今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增了技术与工程的内容,明确了技术和工程的重要性;新增了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还包括科学技术对伦理、环境、生活的影响。
  是不是所有的小学科学内容都适合引入微课来进行教学?我觉得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来定。如果一些科学知识理解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来说较弱,缺乏生活经验,只凭借老师的讲解或网上的图片根本无法了解到科学知识的具体内涵,那么教学时就有必要使用微课,如关于地球、宇宙空间的内容。
  二、微课在教学中的使用策略
  1.将知识要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通过将微课与小学课堂相整合,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开展科学学习的意义和内涵,从而端正学生对科学课的态度,能更主动地投入到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微课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取更接近真实的学习体验,更好地掌握教学的关键点,为他们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运动与摩擦”内容教学中,我在课前播放微课,让学生在熟悉的校园生活中找到摩擦力和摩擦现象,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地拉动重物来测得摩擦力的大小。学生展开探究时,不必教师再多费口舌,他们直接进入两个对比实验,用测力计测得不同的物体在不同接触面上的摩擦力大小的数据,再直观地比较得出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本节课剩下的时间里,我安排学生做科学游戏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玩游戏“拉不开的书”和“坐式拔河”,他们得以更好地巩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特别是在“坐式拔河”这一环节(如图1所示),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选取“法宝”反复进行比赛以达到反败为胜的目的,并让他们说清楚获胜和失败的原因,并以此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如果没有课前微课提高教学效率并省出教学时间,这些活动是没办法深入进去的。
  2.将背景知识整合处理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有些学习内容距学生的生活很远,如“时间的测量”等。在以往的教学中,我通常是先给学生介绍古人如何计时,再介绍相关演变以及现在的计时方法,尽管教科书上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对这些知识了解太少甚至是空白的,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大量搜集素材,但即使这样,教学效果也不好。
  今年教学时,我尝试引入微课,把课前搜集到的知识做成小视频,让学生观看:先从小学生语文课本上的珍惜时间内容入手,引出古人计量时间的几种方法;然后重点讲解古人是如何发现并用水计量时间的,又简单地对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进行动画演示;最后引导学生课后自制水钟。
  微课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遍没有看懂,可以继续观看。而且,学生在观看微课时,看到有语文课中谚语的相关内容,让他们体会到各学科是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的。
  3.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微课的有效使用,能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也意味着能把丰富多彩的实验补充进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
  学习“金属热胀冷缩”内容前,他们已经有了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的基础,以往教学时,我会比较依赖“铜球的热胀冷缩”这个实验,因为操作性强,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铜球体积受热膨胀、受冷收缩的现象。今年教学时,我把这个实验放在微课中作为演示。
  经过构思,微课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认识一条试验铁路——经过了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这条铁路已经变得弯弯曲曲,不能使用,学生带着问题质疑“金属会热胀冷缩吗”;接着,介绍“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实验;最后,明确知识点——铁路在冬夏两个季节的长度是不同的,并引出一个问题——是否通过一个实验就可以下金属能热胀冷缩的结论呢?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入课堂学习阶段。由于微课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上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支配,可以让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或拓宽实践。
  引入微课教学后,考虑到教科书上原有的“金属热胀冷缩”实验现象不明显,我把这个实验调整为用热学实验盒进行实验——金属丝受热后长度发生变化,再带动指针上下移动。学生观察指针的移动变化比用肉眼观察金属丝长度的变化更直观,学生容易用完整、清楚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组织学生对课前拍照并上传到作业平台的生活中热胀冷缩的图片进行介绍,让他们体会到科学学习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让学生认识到更多关于热胀冷缩的事例,如用一两个实验的结论并不能下“金属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结论,甚至还有个别金属不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让他们意识到科学规律中共性和个性的存在,学习辩证地看待身边的世界。
  三、微课应用中要扬长避短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能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有益补充,但我们在重视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它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
  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一线科学教师围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作微课,不仅能使教学简单、实用,还能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微课是特殊的课程,它以相应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策略统筹设计,从而优化教学。如果教师对课程本身没有新思考,只是“新瓶装老酒”,甚至只是把微课狭隘地理解成做个视频,就很难保证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微课设计要短小精悍,要用有趣味性的情境去吸引学生,这会花费教师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事实上,每个微课只能讲解一个知识点,这就与教师原本课时量多、精力有限的工作实际形成冲突,因此,面对微课这样一个浩大工程,教师要善于协同合作,发挥更多人的积极性与聪明才智。
  微课的后期制作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要熟练使用PPT最新版本的软件,要会使用录屏软件,要会微课的后期制作、合成、修改等,这实际上就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不能停留在吃“老本”的状态,要调整好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时间,树立时刻学习、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适应教学变革。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实验小学(233000)
其他文献
前不久,一位老师的提问再次引发了我对小学科学课中的科学性问题的一些关注。  问:赵老师,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上《神奇的磁力》的时候,我想突出磁铁的吸引力,想用胶棒的吸引力来跟磁铁的吸引力作个比较。  答:胶棒是静电的吸引力,与磁铁的磁力不一样。  问:您看,大头针可以被胶棒(那种固体胶)粘住,磁铁也能,但是大头针是被磁铁吸过来粘住的,这样对比,突出磁铁的“吸力”可不可取?我们学校赛课时,上这个内容的
利用“学习银行”进行评价是以小学低年段学生感兴趣的“学习银行”为载体,针对低年段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容易忽视兴趣、习惯及能力提升的特点,从科学探究兴趣、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学习习惯三个维度来展开过程性评价的方式。本文呈现了“学习银行”过程性评价方法的形成、在低年段的使用以及利用该评价方法进行过程性评价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学习银行”过程性评价方法的形成  利用“学习银行”进行评价
地铁施工期间需要临时迁改道路保证沿线居民出行,由于条件受限,临时迁改道路的线形难以达到规范确定的指标要求。针对在保证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一些线形指标是否可以降低
2015年海南省计划安排公路、水路建设投资100亿元,其中,公路计划投资70亿元,水路计划投资30亿元。估算总投资362.27亿元的"一桥四路"(铺前大桥、琼中至五指山至乐东高速、文昌昌
在上海市轨道交通17号线高架区间,某主跨55m的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连续梁桥,采用上U下箱的新型截面。现通过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各腹板的剪力分配情况,用以指导该桥梁的抗剪设计
临床上不能认为蓝耳病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相似就预测疫苗会产生保护性免疫力,因为确实有经典株流行猪场免疫经典毒株疫苗后仍不能控制蓝耳病,反而在换用变异毒株疫苗后疫情逐
[目的]探明黔东南州黄平烟区不同长势烤烟最佳打顶时期和留叶数。[方法]研究不同打顶时期和留叶数与烟叶产质量的关系。[结果]不同打顶时期对烟叶的产质量影响最大。[结论]在
介绍六冲河大桥起步段分段施工方案,以及现浇支架和挂篮施工方案,并简述了主梁混凝土、预应力和斜拉索施工方法,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养猪的目的都是为了挣钱。当前中国养猪业行情风云变幻,让养猪生产者失去了把控,"把握不了市场,但是可以把握好自己的猪场"已经成为众多国内养猪生产者的共识。如何把握好自己
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设计逐渐引起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科学探究旨在创造和检验关于自然界及其运行规律的解释和预测,而工程设计旨在制造产品,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