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视野下的婚姻悲剧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婚姻生活一直是小说创作中的高频热点题材。在池莉的小说中,有很多关于婚姻生活客观而冷静的描写,而婚姻的悲剧更是其主要聚焦的中心。在笔者看来,造成池莉小说中婚姻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功利主义的婚姻观、男性的强势心理和时代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现实视野 婚姻悲剧 功利主义
  20世纪末“新写实小说”作为现实主义的“回归”登上文学舞台,池莉以其先锋的姿态成为这一流派的领军人物。池莉根植于现实,从 “零度”视角对生活再现,她小说中的婚姻生活是现实的写照,而其中许多婚姻大都走向了悲剧,这种悲剧尤其表现在女性身上,传达出池莉对女性心目中“理想主义”婚姻的送别。
  一、“功利主义”婚姻观
  我国婚姻史上,“门当户对”等传统婚姻观占主流,影响着当代人的配偶选择。“婚姻是多重的社会契约,是现实和生活的代名词”a。 一方面要求双方所处的社会阶层要相匹配,另一方面在金钱物质层面上也要比较充裕匹配,多方面条件的吻合造就了一段婚姻。
  池莉的小说着眼现代都市人婚姻的构建,由“功利主义”婚姻观造成的婚姻悲剧是其中的典型场景。《水与火的缠绵》 中曾和高的婚姻悲剧正是“功利主义”婚姻观造成的,曾是干部子弟,生活一直按照父母的预设发展,婚姻上虽想留有私人空间,但不得不受限于家人及外界的看法,在未对婚后困境进行预估的前提下选择了“门当户对”的高。戴上功利色彩眼镜的曾对高“一见钟情”并“闪婚”,婚后“曾、高”二人间矛盾频现,“婚外恋”“生活的困窘”全都围绕着这个小家庭。由于二人婚后各自社会地位的变化,所谓的“门当户对”也失去最初的效力,二人婚姻走向破碎是必然。池莉在小说中这样设计人们的婚姻道路也为处于“功利”婚姻中的人提供了可参照的悲剧模板。类似的如《所以》 以及新作《大树小虫》 。《所以》中的叶期望远离自己的原生家庭,在女性没有获得“公配房产”资格的年代,想要拥有自己的空间,必须以婚姻和家庭的构建为依托。叶在大学遇见了高大帅气的关,她带着对独立生活的热忱与关恋爱,尽管二人在相处的过程中矛盾频发,但关殷实的家境和帅气的外表令她无法拒绝,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即将毕业,如无法尽快结婚并获得分房资格,将再次回归到原生家庭的牢笼中。现实大幕拉开,叶发现自己成为婚姻骗局中的受害者,关留在了武汉,她被分配到孝感。此时“逃离孝感”和“返回武汉”成了摆在叶面前的难题,她仍将问题的解决寄托于婚姻,叶选择了军官禹,二人之间没有爱情,更多的是利益交换,当婚姻陷入利益的泥潭,仍是悲剧的。可以说叶的婚姻悲剧是其严重的“功利主义”婚姻观造成的,这也是现实中的功利婚姻悲剧在小说中的切实投射。《大树小虫》中,池莉对功利婚姻仍有质疑。钟和俞在父母的策划下,走进了门当户对的婚姻,除了门当户对外俞钟二人的婚姻还建立在俞拥有“好生养”体魄的基础上。婚后婆家持续向俞施加生育压力,由此引发了夫妻、婆媳、姑嫂之间的多重矛盾,让其在婚姻悲剧的旋涡中越陷越深。
  从《水与火》到《大树小虫》,池莉通过多部作品对功利婚姻悲剧进行刻画,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众多婚姻悲剧的根源,力求破除“功利主义”的婚姻观,同时也是对传统婚姻观对于婚姻的毒荼的一种批判。
  二、“男性的强势心理”问题
  池莉在创作中强调“突破理想,回归现实”,传统婚姻中的力量对比呈现“男强女弱”,这是许多男性的理想婚姻状态。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地位提升,婚姻中力量对比趋于平衡,但男性固有的强势心理导致他们无法接受这种落差,这种落差进而转化为婚姻中的悲剧因素。
  许多男性在婚前设想的“强势”在婚后无法实现,导致矛盾的产生。首先,许多男性的婚姻对象不符合自己的“初恋情结”,这成了婚姻中的定时炸弹,男性在时机成熟后便将其引爆,对婚姻破坏性无穷。池莉强调“家庭应当是,而且只能是个人爱情的盛开、保护和延续之地”b。婚姻应以爱情为基础,无爱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人们抛弃“爱情基础”,选择服从“现实压力”,但对现实过度服从会造成“爱情基础”的反扑。因此池莉小说中“初恋情结”作为一种造成“婚外恋”的潜在因素表现为家庭中的一方在生活中经常用“初恋情结”来衡量所拥有的婚姻生活是否符合自己的预设,男性长期处于对现有婚姻生活的质疑中,虽有时凭借理性可以对自己进行安慰,但多数情况男性会觉得妻子与预设有差距,认为婚姻中基本的因素——“妻子”不符合自己的预设范围内的要求,无法满足自己的强势心理,埋下了击垮婚姻的导火索。《烦恼人生》 中池莉力求以接近白描的手法将主人公印平凡、琐碎又烦恼的生活状态进行复刻,再现了这一时期“返城知青”在婚姻当中由“初恋情结”造成“精神”上的婚外恋。印认为理想的妻子应该是自己的初恋聂那样和自己拥有相同的“上山下乡”经历的女性,由于“知青返城”潮到来,印只能服从于现实,与聂分离并组建自己的家庭。因此婚后遇到酷似聂的肖,印也会对自己的婚姻进行质疑,最终还是不得不发出“老婆就是老婆,不可能十全十美。记忆归记忆,苦该咬着牙吞下去”c的感慨来安抚自己。虽然《烦恼人生》中印一直在压抑自己的“初恋情结”,勒令自己回到现实,且由于篇幅所限,之后关于印的婚姻生活也不再展开,但长时间情感的压抑以及对生命活力和希望的耗费势必使矛盾爆发,“初恋情结”也成为婚姻中的定时炸弹;且丈夫心中经常将妻子和其他女性进行比对,妻子永远无法得到丈夫完整的爱,这更是女性在婚姻中的一种悲哀。《来来往往》 中“初恋情结”在男女主人公的婚姻生活中如期而至。康在和段發生第一次性关系后,就从身体上的直观感受出发将段和“初恋情结”戴来进行比较,在接触了段的裸体之后,康一下子感受到女人与女人的天渊之别,为当初与戴的擦身而过感到懊悔。康经商取得成功后,在充足的物质基础下他将初恋和妻子的对比频繁化,最终在时机成熟后果断去寻找自己的初恋,和酷似初恋的林发生了婚外情。由此可见作为诱发“婚姻悲剧”的潜在因素,“初恋情结”可能被暂时压制在理性情感下,但婚姻生活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加上诸如金钱基础等的催化,“初恋情结”便立马转化为“婚外恋”的直接动因,使婚姻走向解体。与此同时,男性在家庭中失去经济主导权时,其强势心理也无法得到满足。“男女两性的家庭观念及对夫妻关系的态度仍有很大差异,即使在城市,丈夫仍然希望妻子成为自己的贤内助,而女性则是文化教育程度越高越追求平等、独立的夫妻伙伴关系,也追求自己的事业成功而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好妻子”d。女性一旦成为家中的顶梁柱,男性在婚姻中的强势心理就会受到损害,家庭地位的转换男性在一时之间无法接受并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影响婚姻。《所以》和《水与火的缠绵》中女主人公叶和曾在婚后都选择了在工作上积极进取,为自己的家庭奋斗,二人也都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反观男主人公华和高,二人在事业上遭遇滑铁卢,无法为家中提供稳定的收入,面对妻子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给予的不是掌声,而是嘲讽。这也成为男性自尊心受挫的理由,也为二人的婚外情提供了“借口”。男性固有的强势心理更应该转化为男性在婚姻中的责任感,而不是成为其无原则的摧毁婚姻的理由。   池莉站在女性自觉的角度上思考婚姻,男性以固有的“强势心理”对婚姻进行质疑,恣意对女性进行比较,不尊重女性为家庭所做的贡献。虽然以上例子中男性更多受困于身体的感官和独特的生活经历影响,但丧失了对于女性的基本尊重,不仅加深了女性在婚姻中的悲剧性,更是对婚姻神圣性的亵渎。
  三、“时代因素”的影响
  池莉的创作多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之中,此时特殊的“时代因素”,诸如社会转型、女性独立意识崛起、“家本位”婚姻观的消解等,都渗透到池莉小说的婚姻生活中,导致婚姻内部紊乱,最终演化成悲剧。“时代因素”对婚姻的悲剧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社会转型带来的人们对于物质的迷失是造成婚姻悲剧的重要原因。随着改革开放进行,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了充分提升,在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受到被压抑的人性的不断挑战,男性不满足单纯的婚姻生活,他们有足够的条件开始追求将感情、情趣、身体合为一体的生活。戚是高级知识分子,虽在学术层面不断精进,但在精神生活层面却无法跟上时代,而她的丈夫王是社会转的受益者,他顺应时代“下海”并成了大老板,名利双收之后不再满足现有的婚姻。逛夜总会、泡歌舞厅、睡女人包括睡自家的小保姆,还恬不知耻地说:“像我这样优秀的男人,多有几个女人爱我,我多爱几个女人,不是很合情合理的事情么?”e而戚直到发现丈夫出轨后才发现婚姻已成悲剧。社會转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许多需求不再受计划限制,欲望被过度满足使人们的道德理念滑坡,婚内出轨等有违道德观念的行为在当事人看来则是合乎情理的。其次,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和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家本位”婚姻观也随之崩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婚姻是家庭的基础。改革开放前,受传统‘家本位’思想的影响,我国人口的婚姻家庭观念很强”f。传统婚姻观念下,出于对家庭稳定的维护使人们很难选择离婚。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更加强调“个人本位”,因此在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更强调独立的个性,这使得婚姻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大增。《她的城》中的周由于自己是同性恋者,不愿和自己的妻子逢过着压抑的生活,所以周选择离婚来终结这段婚姻,自己也得到心理与生理上双重的解放,满足了“个人本位”的需求。但这对逢不公平,周的结婚与离婚实际上都是从“个人本位”的角度出发,结婚是为应付父母,离婚是为自我解放,他没有从家庭的角度去思考这段婚姻,一旦家庭破碎后会对女性造成何种伤害,“家本位”的逐渐式微和“个人本位”的逐渐强化使婚姻中矛盾进一步升级,造成婚姻悲剧扩大。最后,20世纪末女性意识的再次崛起和池莉的女作家身份同样是池莉小说中婚姻悲剧的重要成因,作为20世纪“80年代女性写作的最后一处标识”g,池莉一直站在女性自觉的立场上书写婚姻悲剧,让女性跳出婚姻悲剧的牢笼,池莉说过:“一个女人有两条命,一条死于离婚,一条生于离婚。”h因此女性选择离婚,虽是婚姻的惨淡收尾,但更是新生的开始。正如《水与火的缠绵》中的曾不再对已破碎的婚姻保持沉默,而选择终结婚姻,实现了个人的救赎与解放。《生活秀》 中的来双扬,在孩子夭折后离婚,开启了人生新征程,虽心中仍充满着婚姻悲剧所带来的无法散去的阴影,但为其成为一名独立的女性提供了客观条件。池莉在创作上紧随时代脚步,将现实中婚姻生活的悲剧因素融入创作,复刻了婚恋悲剧的真相,更具有真实感。
  池莉小说中所构建的婚姻悲剧图景是普通人婚姻生活的真实写照,警示女性更应注重自我独立人格的修炼,保持婚姻的和谐状态,面临婚姻的失败更要勇于寻求新生;男性也应在婚姻中给予女性足够的尊重,共同保持婚姻状态的平衡。这也是池莉小说中“婚姻悲剧”所传达的思想精髓所在。
  ag戴锦华:《池莉:神圣的烦恼人生》,《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第53页,第50页。
  b 池莉:《家庭究竟是什么意思》,《科技信息文献管理》2011年第3期,第7页。
  c 荣挺进、李海燕:《中国新时期文学精品大系》,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d 张洪芹:《中国离婚状态人口的两性差异特点、成因及影响》,《人口学刊》1999年第4期,第52页。
  e 《池莉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f 陆杰华、王笑非:《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婚姻状况变化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第65页。
  h 池莉:《所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6页。
  参考文献:
  [1] 荣挺进,李海燕.中国新时期文学精品大系[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
  [2] 池莉文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3] 池莉.所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4] 池莉.来来往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5] 池莉.汉口情景[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
  [6] 池莉.池莉自选集[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8.
  [7] 池莉.大树小虫[M]. 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
  [8] 池莉.家庭究竟是什么意思[J].科技信息文献管理,2011(3).
  [9] 戴锦华. 池莉:神圣的烦恼人生[J].文学评论,1995 (6).
  [10] 陆杰华,王笑非.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婚姻状况变化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3 (3).
  [11] 张洪芹.中国离婚状态人口的两性差异特点、成因及影响[J].人口学刊,1999 (4).
  作 者: 苗家豪,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 土家族婚礼文书又称“七言四句”或者“吉利话”,是土家族在传统婚礼仪式中使用的七言四句诗,该文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在贵州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调研收集的土家婚礼文书资料的基础上,从其韵律、修辞手法及其思想内涵三方面分析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土家族婚礼文书 韵律 修辞手法 思想内涵  对土家族文化的研究一直是土家族的一门显学。著名的学者说:“一定的风俗习惯是一定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产物
摘 要:红娘是《西厢记》中最为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其形象在诸多方面都已摆脱了侍女身份的限制,体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身份错位特征。结合元代的社会背景,笔者认为,除了要满足受众的欣赏口味及文本剧情需要之外,元代文人地位的下降、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导致礼教的松弛与女性地位的提高都是红娘产生身份错位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西厢记》 侍女形象 文化交融 身份错位  红娘作为《西厢记》里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
摘 要:《昆明的雨》侧重于描写昆明雨季中的见闻与感受,看似未直接描述昆明的雨,实则句句提及。以 “我想念昆明的雨季”一句为依托,细致解读《昆明的雨》中所描述的令人心生愉悦的事物,从美与景物、美与食物、美与人情、美与氛围切入,展示了昆明雨季所呈现的四重“美”。  关键词:《昆明的雨》 文本细读 多重审美  朱潜光曾说:“辨别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评判,玩索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赏,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
摘 要:作为一种火爆的文学现象,《人民的名义》有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而它的火爆开始于电视剧的热播,进而引起了读者对于原著的追捧。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它顺应了观众痛恨贪腐的心理以及满足了普通身份读者对于未知职业领域的好奇心。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受众 期待视野 文本 审美距离 隐含读者  《人民的名义》讲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长侯亮平临危受命,调任H省检察院审
摘 要: 作为一部神话重述之作,叶兆言的《后羿》自诞生之日起引起的争议就从未间断,以往研究多从《后羿》对神话的重述角度着手,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互文性研究入手,从人物形象的隐喻和情节、作品风格等角度重新剖析《后羿》文本,旨在剖析小说在对神话的致敬和重述中的文学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后羿 嫦娥 互文性 神话重述  人们通常认为互文性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互文性在文本解读研究中更多地被类似“隐喻
摘 要:太宰治笔下的角色几乎都具有边缘性。这些角色几乎都在主流社会与自身的理想世界间游走,呈现出一种边缘性人格。简单来说,所谓的边缘人是指被所在的社会文化群体所孤立,亦不为主流社会群体所接受的人,也指具有边缘性人格的一类人。太宰治作为日本二战后的代表作家,也多次游走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缘。透过他的作品,我们可窥见日本二战后的生活百态,而透过他笔下的人物,我们又可以窥见二战后日本百姓的内心以及他们在生活
摘 要: 本文主要从“角色功能”的角度出发,分析张爱玲《金锁记》中姜季泽以及苏童《妻妾成群》中陈飞浦这两个男性人物形象的建构问题。通过分析笔者将指出这两个人物角色在各自的文本里所承担着的相同的叙事功能,同时笔者也将指出张爱玲和苏童对这两个具有相同角色功能的人物形象的不同处理方式。  关键词:姜季泽 陈飞浦 角色功能  一、 引言  俄罗斯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普罗普于1928年所著的《故事形态学》,自问
摘 要:《相似形》是日本女作家高桥多佳子的代表作。它通过一个母亲的视角和心理活动,反映出一对母女之间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与传统作品中塑造的母亲形象不同,文中的母亲不再仅仅是集母爱与无私奉献于一体的形象,而是交织爱与恨、罪感与抑郁的母亲形象。本文通过分析母亲这一主要人物,梳理母女间关系,借助拉康的镜像理论和弗洛伊德主义理论家梅兰尼·克莱茵的客体关系理论,探求母亲对女儿有复杂情感的原因和作品对改变女性
摘要:李存葆的《飘逝的绝唱》以文化为视点,在古今对话中,重新阐释王实甫的《西厢记》,肯定《西厢记》的文学文化价值。作为一篇优秀的文化散文,《飘逝的绝唱》彰显了鲜明的文化意识,流淌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文化批判精神;在两万五千余字的大篇幅中,充盈著大格局、大视野和大思考,奠定了文本“大气”而雄浑的风格;《飘逝的绝唱》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文化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有效避开了同类散文写作的弊病,成为21世纪初
摘 要: 青年诗歌现场是当下诗坛最活跃的诗歌现场。新世纪以来的二十年,是青年诗人表现强烈个性精神、袒露诗歌生命密码的关键时期。从诗歌现场与历史之间的微妙关系看,2019年度,青年诗人们在处理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呈现个体存在以及发挥创作的历史想象力这些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诗歌历史对现场的选择可以从这些方面的文本来进行检验和审视。  关键词:现实 个体历史 狂想曲 想象力  抛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