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用意识在课堂中的落实策略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np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都需要在课堂中落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应用意识属于学科核心素养范畴,“隐性”的性质不容易在课堂中得到主动体现。文章以一节小学数学课为例对它的落实策略进行阐述:一是“有用”、二是“会用”、三是“主动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落实;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93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又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在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它也在不断的发展。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几乎渗透到每个学科领域,发展出大量的和数学有关的交叉学科,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尤其现在的大数据时代,任何信息都是数字化的,这一切的幕后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撑。现代社会更需要人们运用数学知识去面对、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社会参与方面提出的劳动意识、问题创新、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无不蕴含着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数学应用意识,就是一种有目的的,主动的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问题的积极心理倾向和思维反应。因此,无论从现实社会出发,还是从教育发展方向来说,在课堂中落实数学应用意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标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也就是数学知识的现实化,能用相关数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比如本节课中的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诸多应用现象。
  由于意识属于“隐性”范畴,不同于普通知识技能目标容易寻找到观察点和评价标准,而且也不可能在短短一节课就培养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数学应用意识在课堂中的落实策略设计为三个层次:一是“有用”,二是“会用”,三是“主动用”,这三个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的应用意识在课堂中逐步生成。
  一、体验情境,感受“有用”是基础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相关知识在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课主题图呈现超市购物称重的情境,让學生感受到生活中需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同时初步认识到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是秤,最后老师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我们常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把知识的来龙去脉呈现了出来。在这个环节中,缩小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学生能真切体会到知识不是高高在上,而就在我们身边,知识是“有用”的。
  教学片断如下:
  出示主题图,提问:你从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小华要买一桶5千克的洗衣液,小明要买一袋110克的饼干。)师: 5千克、110克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预设:表示重量)师:售货员阿姨在干什么?(称苹果)为什么苹果要称?(称了才知道付多少钱)师:可见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知道物品的重量,称重量的时候就要用到重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我们常用克和千克作单位。
  二、经历活动,“会用”知识是根本
  在“会用”环节,又把它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知识技能的掌握;二是知识技能的运用。掌握是运用的前提,运用是掌握的深化,目的都是为了“会用”,实现最终的“主动用”。
  知识技能在本课中表现为1克和1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能为具体的物品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克和千克的单位换算。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也是选择质量单位以及进行单位换算的前提。质量观念,也称为量感,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建立?怎样才知道学生建立了质量观念?只有让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的活动,用身体去体验、去感受,把掂的过程中肌肉紧张程度的感觉内化,形成体感记忆,能相互交流掂的感觉,还能为生活中的物品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从学生参与度来分析,可以认为学生建立了量感。虽然一开始,这种感觉比较模糊,但随着掂的次数增多,以及用不同的物品来掂,这种感觉将会越来越清晰,并逐步在大脑中固化。
  教学片断如下:
  师:那么1克到底多重呢?拿出你的硬币,老师现在告诉你,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它的轻重,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感觉。(生1:很轻.生2:轻飘飘的;生3:好像羽毛放在手上;……)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1克有多重,现在找一找,你袋子里还有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生:1根曲别针)师:拿出你们的曲别针,掂一掂。
  4、刚才我们感觉了1克有多重,请你估一估: 1克黄豆大约有几颗?(生:3颗,4颗,6颗,9颗……)(师:大家估的结果各不相同,怎么才能知道1克黄豆到底有几颗?(用秤称)测量比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天平。
  课件展示天平称黄豆的过程:1克的黄豆大约几颗?请你拿出7颗黄豆掂一掂,再次感受1克有多重。
  知识技能是否掌握需要通过相应练习来进行检验,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的练习题是来自于实际生活,注重与实际的联系。例如在实践与运用环节完成的练习题: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1 个鸡蛋重约 50( );(2)小军的体重约 23( );
  (3)1个苹果重约200( );(4)一头大象重约4000( )。   2、下面物品有多重?(选择合适的答案)
  (1)、一把牙刷大约重( )
  ① 40克 ②300克 ③ 1千克
  (2)、小红的体重大约( )
  ① 900克 ②5千克 ③30千克
  (3)、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大约重( )
  ① 550克 ②50克 ③ 5千克
  练习题中的素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既是质量观念的灵活运用,同时又再次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当在生活场景中遇到这些物品时,就会主动及时调动记忆进行相应的选择与判断,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对应用意识的培养。
  三、深入实践,“主动用”的意识是关键
  “主动用”就说明涉及到意识范畴了,主观性、目的性将进行介入。这需要教师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设计具有现实生活背景的问题,并刺激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课堂中的分享体重环节,当学生在老师的介绍下知道了二年级学生的标准体重范围以后,就能产生在实际生活中用体重标准来监控健康状况的意愿,应用意识相应就得到了生成。
  再如:练习结束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地方会用到今天学的质量单位,就是在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数学知识的现实化,应用意识的培养同样得到了体现。
  应用意识的培养不只是课堂教学的任务,应该延伸到教室外、学校外、家庭中、社会中,教师要设计实践性作业时,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实践应用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例如:課后实践作业:星期天陪妈妈去市场购买蔬菜、水果等,选好了先自己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再和老板称的实际质量比较,看相差多少,并作好记录。
  这个作业中场景的选择非常生活化,很多孩子都陪妈妈去买过这些东西,而且也应该有部分孩子掂过、估过,这次在学习了克和千克的知识后,肯定也愿意在妈妈面前一显身手,应用意识的主动性得到非常明显的体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義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11
  [2]崔海江主编.小学数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79-84.
  [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编著.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南: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将平板电脑用于整个教学中,它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帮助学校构建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更加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 平板电脑互动教学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使用平板电脑进行移动授课成为一种常态。教师通过智能教学系统,借助于师生的
期刊
摘要:篮球教学是职高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是一项在大众间广泛开展的一项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团队性等特点,对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职高篮球课堂教学质量却参差不齐,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向。  关键词:职高;篮球教学;教学质量  前言: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与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从主观上轻视体育教学,在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以及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现下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开展的教学课堂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受到一定的抑制与影响。为优化这一教学状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贯彻与落实生本教育理念。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期刊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国的俄语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俄语教学为例,阐述了近年来我国俄语教育的新变化。  关键词:“一带一路”;“大俄语”;专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 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01  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使“一带一路”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化学教学是高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高中教学工作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在以往工作中,高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化学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阶段教学工作的需求,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在充分分析以往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创新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策略,以期能够为高中化学教师开展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51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概念。会用棋子在数位表中有序的摆数、读数,会记录用棋子摆出的不同数。  2、通过动手操作及观察,感悟棋子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与所摆棋子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其他规律。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把某一数量的棋子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
期刊
摘 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需要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在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框架下,政府把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权委托给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组织,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强调政府、学校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对话,它是以专业评价、社会评价替代替行政评价,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社会组织;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 G526.5/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627
期刊
摘 要:树立创新思维意识、自主提高思辨能力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明确思辨能力的内涵基础上,梳理相关文献、实地调研数据,分析采用模拟联合国训练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思辨能力的可行性,为后续实践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思辨能力;现状调研;创新培养;模拟联合国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27  一、思辨能力的内涵 
期刊
摘 要:实习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本科实践教学的必要组成环节。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实习这一环节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时至今日,实习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浙江大学近五年来大力推进实习教学改革,核心指导思想是挤去实习教学过程中的水分,把实习教学做实、做长、做强、做出成效。通过对实习教学制度的顶层重构,通过教学管理的管理创新,浙江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摘 要:兴趣在学习中永远起着一种主动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它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绝不能低估。然而,光有兴趣显然是不够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另一种因素也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那就是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积极的情感因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很难发挥出来,作为教师,我们当下需要做的就是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活动的这类特性并随时提醒自己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善于发现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