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重视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感受到体育课的生命与活力,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素养与自觉锻炼的习惯,从而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关键词 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新理念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发展,广大体育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任务。本人结合自身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提出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活动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对于那些失败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为什么会失败、如何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鼓励他们重新拾起勇气、克服困难,最重实现成功;面对那些成功的学生,教师要尊重他们内心的满足感,对他们提出表扬的同时,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改正不足,实现成绩的进一步提高。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要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如在教四年级体育时,其中有个女生在练习仰卧起坐时竟然一个也起不来。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指责批评,而是教给她方法,鼓励她再继续尝试,果然,坚持了几次,能够做出好几个。当时我马上就表扬了她,鼓励她继续努力。到学期末,这位女同学仰卧起坐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随之而来的是对体育课也充满了兴趣,上课特别认真。其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与机会。成功的条件与机会会给成绩差的学生带来成功的希望,让他们感到只要再努力,一定会摘得成功的果实。因此,在平时练习测试时,我会暂时不给差生定下分数,再给他们几次尝试的机会,让他们抱有希望,从而激发练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预期效果,而且也有了学习的自信心。
二、建立对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对转变学习方式有利的课程理念,在这些新的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新课程确立了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新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和谐、个性化地发展。
体育课程改革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法”,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通过尝试、探索,学会学习的方法,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此外,还要加强教学民主,和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活动(但每节课不得超过3个游戏)、集体性的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多给学生提供互相帮助、互相指导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多为学生提供创造活动机会。如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各种动物的行走姿势,中、高年级参与一些游戏规则和方法的制定及改造,多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潜在功能进行探究,多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避免自主变成自流、合作有形无神、探究过于泛化,或将体育课上成纯粹的游戏课。
三、教学内容要生活化,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源于生活。体育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接近学生的经验,学生就越感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常常发生的事件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挑选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并能够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利用投掷教学内容,笔者在中、低年级教学中创设了《劳动的丰收》情景,通过“劳动模仿操:播种——丰收”等情节的贯穿,创设快乐的田间劳动情景,使学生不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同时也能用心灵去感悟劳动者的可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
体育课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不少伤害事故都是来自小学生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体育课中应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1)爱自己:加强自我保护动作训练,让小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方法,了解一般运动操作处理,练习前必须检查自身和场地器材的不安全因素,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如:投掷实心球时,不能向着人多的地方投掷。(2)爱别人:加强保护和帮助动作训练,让小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树立将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责任意识。如:见同学有危险时,大声提醒。(3)爱器材:教会小学生器材的使用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布置、收拾器材,保养场地、器材设备等,培养学生爱护场地、器材的习惯。
五、加强意志、品质教育,全面锻炼学生
要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把锻炼的作用与以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懂得:只有体格强健、品质优秀,才能从容不迫地迎接未来工作、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例如,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认识,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些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经典片段供学生欣赏,陶冶他们的情操等等,这样,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道德得到了升华,学习兴趣也就随之激发出来了。
六、教学评价多样化,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地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在课题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言语评价(表扬的语言)、行为评价(微笑、抚摸、握手等)、物质评价(糖果、小星星、学习用品等),同时还让学生相互评价。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要使教学的生命得以延续、得以扩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体育教师必须时刻加强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提升课程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学习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把握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寻求平衡,促进发展,使体育课程改革健康进行,这样才能不断地适应新的变革。
关键词 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新理念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发展,广大体育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任务。本人结合自身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提出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活动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对于那些失败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为什么会失败、如何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鼓励他们重新拾起勇气、克服困难,最重实现成功;面对那些成功的学生,教师要尊重他们内心的满足感,对他们提出表扬的同时,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改正不足,实现成绩的进一步提高。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要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如在教四年级体育时,其中有个女生在练习仰卧起坐时竟然一个也起不来。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指责批评,而是教给她方法,鼓励她再继续尝试,果然,坚持了几次,能够做出好几个。当时我马上就表扬了她,鼓励她继续努力。到学期末,这位女同学仰卧起坐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随之而来的是对体育课也充满了兴趣,上课特别认真。其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与机会。成功的条件与机会会给成绩差的学生带来成功的希望,让他们感到只要再努力,一定会摘得成功的果实。因此,在平时练习测试时,我会暂时不给差生定下分数,再给他们几次尝试的机会,让他们抱有希望,从而激发练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预期效果,而且也有了学习的自信心。
二、建立对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对转变学习方式有利的课程理念,在这些新的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新课程确立了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新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和谐、个性化地发展。
体育课程改革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法”,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通过尝试、探索,学会学习的方法,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此外,还要加强教学民主,和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活动(但每节课不得超过3个游戏)、集体性的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多给学生提供互相帮助、互相指导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多为学生提供创造活动机会。如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各种动物的行走姿势,中、高年级参与一些游戏规则和方法的制定及改造,多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潜在功能进行探究,多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避免自主变成自流、合作有形无神、探究过于泛化,或将体育课上成纯粹的游戏课。
三、教学内容要生活化,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源于生活。体育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接近学生的经验,学生就越感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常常发生的事件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挑选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并能够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利用投掷教学内容,笔者在中、低年级教学中创设了《劳动的丰收》情景,通过“劳动模仿操:播种——丰收”等情节的贯穿,创设快乐的田间劳动情景,使学生不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同时也能用心灵去感悟劳动者的可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
体育课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不少伤害事故都是来自小学生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体育课中应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1)爱自己:加强自我保护动作训练,让小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方法,了解一般运动操作处理,练习前必须检查自身和场地器材的不安全因素,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如:投掷实心球时,不能向着人多的地方投掷。(2)爱别人:加强保护和帮助动作训练,让小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树立将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责任意识。如:见同学有危险时,大声提醒。(3)爱器材:教会小学生器材的使用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布置、收拾器材,保养场地、器材设备等,培养学生爱护场地、器材的习惯。
五、加强意志、品质教育,全面锻炼学生
要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把锻炼的作用与以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懂得:只有体格强健、品质优秀,才能从容不迫地迎接未来工作、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例如,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认识,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些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经典片段供学生欣赏,陶冶他们的情操等等,这样,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道德得到了升华,学习兴趣也就随之激发出来了。
六、教学评价多样化,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地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在课题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言语评价(表扬的语言)、行为评价(微笑、抚摸、握手等)、物质评价(糖果、小星星、学习用品等),同时还让学生相互评价。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要使教学的生命得以延续、得以扩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体育教师必须时刻加强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提升课程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学习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把握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寻求平衡,促进发展,使体育课程改革健康进行,这样才能不断地适应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