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绘画法”引入语文教学的尝试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rri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师无论运用哪种手段,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扎实地 掌握知识,培养多种能力。通过几年的探索,我们认为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中,是达到上述目的的一种最佳手段。
  所谓把绘画引进语文教学中(以下简称绘画法),就是让学生在读过课文后,通过自己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把课文内容用绘画形象地表现出来,进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获益匪浅。下面就从三方面谈谈这种教学手段的优点 。
  一、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有的学生不愿意学语文,是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有关。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一般是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其形式是:解题、介绍背景、划分段落、分析内容、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几乎成为一个公式,学生兴趣索然。
  学生要想把课文内容利用绘画形式准确地形象地再现出来,就必须认真钻研课文,弄清句子之间的关系,碰到不懂的词语、不明白的句子就能通过翻阅工具书或请教别人自行解决了,这就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 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必然要动脑动手,就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二、提高想象力,促进作文教学
  绘画法使文字变成形象,形象的语言画成画,那是很容易的,如哭、笑、跑、跳等。而抽象的语言要画成画,那就不容易了。学生要动脑筋,要靠想象。如《春》这篇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全文要求背诵,色彩纷呈,适用于用绘画法进行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是指导学生画好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是一组系 列画,用彩笔才能画出绚烂多彩的春之美。春草图除了要表现绿草满地,孩子在草地上嬉戏的情形外,还应该 再充实些内容,这就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补充的内容有蓝天,白云,小鸟在飞,柳树绽出新绿,柳枝微微摆动,小燕子于河边衔泥在屋檐上筑巢……只要合乎情理,学生都可以在画面上表现。其实这些想象来 源于学生平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而画第二幅春花图主要是按从上到下这种顺序写的,这是一幅色彩绚丽的画 :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花间彩蝶飞舞,蜜蜂在忙碌,树下绿草如茵,百花盛开,一幅百花争春的景象。这些内容都不难表现,关键是空气中的甜味如何表现,这是个很难用直观手法表现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
  绘画法和作文教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生在绘画时能充分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而在作文时学生能学以致用,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注重结构的合理,语言的精妙,主题的深刻,因此绘画法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三、扩大知识面,背诵扎实
  绘画法这种教学手段要求把课文内容形象的表现出来,学生对所要表现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的印象,这样才能生动地画出来。相反,如印象模糊或根本不知道的事物就很难画出来,就必须通过查阅资料弄清这些模糊的 概念,这就在无形中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见多识广。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为 例,这一段要求背诵,因为本段所写的景物层次分明,词语准确生动,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这些都需要学生学习,所以在学习这一段时,我们就运用了绘画法。这一段涉及到的事物不少,学生必须明确,不然就无法画出来。
  人的学习能力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大部分,而记忆又是积累知识的手段,是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绘画法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因为学生喜欢绘画,而绘画又以其形象的直观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和巩固学生记忆的强度。
  综上所述,将绘画引进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确实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这种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在教改之路上继续拼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共同奋斗吧!
其他文献
我们把文言文的学习归纳为“读读背背”是有一定道理的。朗读应该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应该贯穿在教学的所有环节,如预习、讲解、分析中。教材所选取的文言文单元和我们课外所拓展的篇目,大都是传统名篇,贯串于其中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优美、精湛的笔法,和谐、流畅的音韵和抑扬顿挫的节奏表现出来的,加强朗读的环节,我们能够比较深刻地体会出表露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能够进一步体会文章中难以言传的含义,能够把
期刊
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之一: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母对儿女的暖暖亲情、殷殷期待,永远都是学生不竭的精神动力。感恩教育是激励学生的一种重要方式。开学之后,我在班上开展了“妈妈,我拿什么来爱你——细算帐、话感恩、严守纪、惜时间、勤学习”的系列教育活动。具体操作如下:  一、花钱记账,笔笔明细。我要求学生每人记好一本流水帐,把自己从父母手中拿的每一笔钱,把自己花的每一分钱,都按日期分学校收费、生活用品、学
期刊
一个向着自己的理想昂然走去至死不渝的诗人,一个有着侠客风采、追求自由的旷达诗人,一个有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胸襟开阔、放眼天地的豪放诗人,一个有着仙风道骨、风流蕴藉的飘逸浪漫诗人,一个洒脱不群的诗人,一个有着清高孤傲、蔑视权贵的诗人,这就是他,李白,他能化苦闷愁苦于壮丽的诗歌形象,对着失意的怅惘、孤独的感伤又潇洒一笑,表面上他是一介诗酒狂生,但在他的心里,有着太多的抱负和理想,热望的抱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使语文焕发了勃勃生机。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应如何应对高中语文教学呢?下面结合自己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谈一谈自己对新课改的看法、做法,与同行交流,向同行请教,以求共同进步。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教学  学生是教育产业的“产品”,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普通高中教育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 ,肩负着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高中毕业生的重任。语
期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能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合作学习成为了课改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特征。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合作学习的片面认识,教育倾向的习惯性,又往往会使合作学习“误入歧途”甚至背道而行。那么怎样搞好合作学习呢?  一
期刊
《聊斋志异》,蒲松龄的代表作。一提起它,许多人就会想到,期间描写了许多人与妖魔鬼怪之间的曲折浪漫的爱情故事。有人惊讶其中的人物塑造之神奇,还有人感叹故事情节之浪漫。而我觉得:其中,“教育”的味道尤为突出,值得细细品味。尤其是《聊斋志异·书痴》更为典型。  《书痴》中的主人公张生,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书生。完全只为了读书而读书,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做。书中写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期刊
古典诗歌的鉴赏内容丰富,鉴赏点密集,在高考试题的考查过程中,设题形式多种多样,需要鉴赏的角度及范围也层出不穷。但是,不管诗歌如何设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情感往往是鉴赏诗歌,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关键一环。所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有利于我们快速理解诗歌内容,解答有关诗歌鉴赏的题目。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把握思想情感呢?如何能迅速地挖掘出该诗歌的思想情感呢?这其中有着关键的一步,就是善于寻找诗歌中的情语,巧用情
期刊
作文是学生展示写作个性与才能的舞台。纵观这几年高考的命题走向,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也给了学生非常广阔的写作空间,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四平八稳,标题、立意、结构、语言都没有什么缺点,但也找不出什么亮点,没有什么新意,所以作文很难得到高分。这几年语文考试说明特别强调作文要有创新意识。其实,学生并不是不想创新,而是缺少创新的方法。怎样让创新成为学生内心的真正需要,在作文的舞台上展翅高飞,我
期刊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语文“综合性”的寓意有两点:一是听说读写融于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中正是针对诸如此类弊端,而设置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环节,那么如何才能搞好语文的综合性学
期刊
现代的语文高考题,考查的重点不再是书中的基础知识,而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课外阅读首先要选好书,可以联系学生实际,结合教材选择一些有益的书籍。例如,中外文学名著,伟人传记等一些积极向上的书籍,我们要多引导学生阅读。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在此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认知有两个内容:1.是对语文材料中字词的音、形、义的认识。2.是对文本信息的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