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回归生活的教育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现实学校教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与心灵的唤醒;新课程改革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教育向生活回归的启示出发,把生活、教育与课程三者结合在一起,努力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深化。本文试图通过对一堂思想品德课案例的解读,引发政治教师的思考:我们应该从现实生活入手,开放课堂、放开学生,让学生每节课都能享受快乐学习,感受快乐生活。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生活回归
一、创意缘起
让学生知道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一贯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私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经济概念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教材中没有阐述这些概念。不帮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势必影响本框题的教学。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笔者力求从关注社会的高度创新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知识和被动地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让学生在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构建,最终实现自我成长。
二、教学情境
1.帮助学生理解“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等概念
投影:图1(钢笔、计算机、文具盒);图2(鞋、帽子、衣服);图3(拖拉机、镰刀)
师:想一想,这三幅图片有什么区别?
生:图1是学习用的,图2是生活用的,图3是生产劳动用的。
师:对,他们分别是学习资料、生活资料、生产资料。
看一看,在我们三(6)班,哪些资料是个人所有的?哪些资料是共同所有的?
生:自己的文具是个人所有,墙上的挂钟、报刊杂志是共同所有。
师:共同所有称为“公有”,个人所有称为“非公有”。
辨一辨,下列生产资料哪些是公有的,哪些是非公有的?
投影:兰州正宗拉面、金谷书城、金坛市第二人民医院、五香居、新潮理发店、大娘水饺
生:……
师:可见,我国既有公有制经济,又有非公有制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帮助学生区别“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投影:图1(身穿不同服装的姑娘们);图2(祖辈的服装)
师:两幅图对比,告诉我们什么?
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师:想知道,漂亮MM的服装从哪里买的吗?
投影:图1(雪平裁缝店);图2(金坛某服装厂)
师:他们都是生产服装的。请大家从规模、设备、投资、雇佣方面比较两者的不同?
生:……
师:裁缝店属于个体经济,服装厂属于私营经济。
三、感受效果
新课程标准认为:真正有效的政治课教学必须回归学生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这一理念反对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简单灌输和传授知识,要求教学通过融入学生生活,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让学生能积极运用书本知识去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提高应对世界的能力。
这节课下来,自始至终气氛热烈,学生踊跃参与,超越了听、划、记的机械死板的教学模式,在与生活的碰撞、交融中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课的亲切、“意思”与实用价值。本人也从沉闷、乏味的说教中解放出来,与学生一起饶有兴致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深深感悟到,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对思想政治课老师来说,那是一种幸福的制作和创造。具体效果主要有:
1.张扬学生的个性
整个教学过程我都立足让学生从十分熟悉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去感知、反思、探究相关的法律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大胆展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能力,被动、压抑的教学氛围被打破了,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有利。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整堂课教学贯彻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许多问题提出后学生根本无法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答案,光靠一人苦思冥想有时也难于开启思路,于是,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启发自然而频繁地发生,成为贯穿课堂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懂得了如何合作,充分体会到了合作的益处,合作意识和习惯得到培养。
3.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紧扣“生活”二字,如此情形下,一个不关注生活的学生势必要被边缘化的,这必然驱使学生“探出脑袋、伸长脖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剖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于是学生的思想会逐渐深刻,人生态度会更为积极,社会责任感会不断增强。
4.师生关系更为和谐
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我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同时,这其实也是自己和学生多层面沟通、交流的过程,教学氛围宽松并洋溢浓浓的人情味,师生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累积、加深。
四、经验策略
1.拓展性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强调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开展拓展性学习。拓展性学习是着眼于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素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习,对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拓展知识,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现实生活,以基础性学习为依托,在基础性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
2.差异性
本课教学主要以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背景,在教学中自然出现了许多学生在思想、情感、见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我想如果抹杀这种差异无异于扼杀了整个生活化课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能也必须理性、正确地对待和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要充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学的要求、目标、答案等都应是动态、开放而非静态、封闭的,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各表其怀、各显其能,为每位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发展途径,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3.民主性
一堂课下来,最强烈的直觉是:生活化教学是灵动、充满情感和趣味的,我“再也不是原来的我”,已身不由己成了学生的朋友。的确很难想象,一个疏远、刻板的教师形象如何去顺利进行此种教学。因此,教师要努力转换固有的角色,带着热情和微笑,建立亲切、民主、对话、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才能使学生乐想、爱说、敢做,才能保持课堂持久的驱动。
4.自主性
生活化教学立足“以学生为本”,为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凸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主角让给学生扮演,主动权交给学生行使,尽可能多地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条件以及想、说、做的机会,学生们在我搭建的舞台上尽情发挥,主动积极,充满热情的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这让我深刻感受到“自主性”是生活化教学不可或缺的原则。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第二中学)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生活回归
一、创意缘起
让学生知道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一贯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私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经济概念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教材中没有阐述这些概念。不帮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势必影响本框题的教学。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笔者力求从关注社会的高度创新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知识和被动地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让学生在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构建,最终实现自我成长。
二、教学情境
1.帮助学生理解“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等概念
投影:图1(钢笔、计算机、文具盒);图2(鞋、帽子、衣服);图3(拖拉机、镰刀)
师:想一想,这三幅图片有什么区别?
生:图1是学习用的,图2是生活用的,图3是生产劳动用的。
师:对,他们分别是学习资料、生活资料、生产资料。
看一看,在我们三(6)班,哪些资料是个人所有的?哪些资料是共同所有的?
生:自己的文具是个人所有,墙上的挂钟、报刊杂志是共同所有。
师:共同所有称为“公有”,个人所有称为“非公有”。
辨一辨,下列生产资料哪些是公有的,哪些是非公有的?
投影:兰州正宗拉面、金谷书城、金坛市第二人民医院、五香居、新潮理发店、大娘水饺
生:……
师:可见,我国既有公有制经济,又有非公有制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帮助学生区别“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投影:图1(身穿不同服装的姑娘们);图2(祖辈的服装)
师:两幅图对比,告诉我们什么?
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师:想知道,漂亮MM的服装从哪里买的吗?
投影:图1(雪平裁缝店);图2(金坛某服装厂)
师:他们都是生产服装的。请大家从规模、设备、投资、雇佣方面比较两者的不同?
生:……
师:裁缝店属于个体经济,服装厂属于私营经济。
三、感受效果
新课程标准认为:真正有效的政治课教学必须回归学生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这一理念反对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简单灌输和传授知识,要求教学通过融入学生生活,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让学生能积极运用书本知识去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提高应对世界的能力。
这节课下来,自始至终气氛热烈,学生踊跃参与,超越了听、划、记的机械死板的教学模式,在与生活的碰撞、交融中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课的亲切、“意思”与实用价值。本人也从沉闷、乏味的说教中解放出来,与学生一起饶有兴致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深深感悟到,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对思想政治课老师来说,那是一种幸福的制作和创造。具体效果主要有:
1.张扬学生的个性
整个教学过程我都立足让学生从十分熟悉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去感知、反思、探究相关的法律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大胆展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能力,被动、压抑的教学氛围被打破了,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有利。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整堂课教学贯彻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许多问题提出后学生根本无法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答案,光靠一人苦思冥想有时也难于开启思路,于是,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启发自然而频繁地发生,成为贯穿课堂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懂得了如何合作,充分体会到了合作的益处,合作意识和习惯得到培养。
3.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紧扣“生活”二字,如此情形下,一个不关注生活的学生势必要被边缘化的,这必然驱使学生“探出脑袋、伸长脖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剖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于是学生的思想会逐渐深刻,人生态度会更为积极,社会责任感会不断增强。
4.师生关系更为和谐
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我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同时,这其实也是自己和学生多层面沟通、交流的过程,教学氛围宽松并洋溢浓浓的人情味,师生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累积、加深。
四、经验策略
1.拓展性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强调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开展拓展性学习。拓展性学习是着眼于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素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习,对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拓展知识,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现实生活,以基础性学习为依托,在基础性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
2.差异性
本课教学主要以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背景,在教学中自然出现了许多学生在思想、情感、见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我想如果抹杀这种差异无异于扼杀了整个生活化课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能也必须理性、正确地对待和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要充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学的要求、目标、答案等都应是动态、开放而非静态、封闭的,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各表其怀、各显其能,为每位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发展途径,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3.民主性
一堂课下来,最强烈的直觉是:生活化教学是灵动、充满情感和趣味的,我“再也不是原来的我”,已身不由己成了学生的朋友。的确很难想象,一个疏远、刻板的教师形象如何去顺利进行此种教学。因此,教师要努力转换固有的角色,带着热情和微笑,建立亲切、民主、对话、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才能使学生乐想、爱说、敢做,才能保持课堂持久的驱动。
4.自主性
生活化教学立足“以学生为本”,为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凸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主角让给学生扮演,主动权交给学生行使,尽可能多地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条件以及想、说、做的机会,学生们在我搭建的舞台上尽情发挥,主动积极,充满热情的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这让我深刻感受到“自主性”是生活化教学不可或缺的原则。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