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使得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得以优化,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创新的主要体现之一,实践证明,数学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活力和效率。文章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意义展开探讨,并对其具体应用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336
素质教育改革推动着各个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创设问题情境应运而生,近年来更是受到了教育人士的广泛推崇。数学因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使其成为学生学习难点,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则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意义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更加强调兼顾学生的主观需求和素质培养,除了基础的学科知识教学以外,更应当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抽象的数学理论,发展自身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并且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师生互动较比传统课堂更加活跃高效,在这样轻松、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教学效率自然可以得到提升,进一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设计趣味性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关键,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兴趣特点入手,利用学生普遍具备对新鲜未知事物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心理,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悬念的问题情境以供学生思考探究。这样不仅可以快速预热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可以保持其注意力相对稳定集中,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趣味问题情境:假设车站正东方向一百米有一所学校,正西方向有一个少年宫,能否在一条数轴上表示这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再如将教室看成一个平面,以最中间的那位同学作为参照,请每个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从学生认知规律来看,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平面直角坐标系则重点考察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掌握,通过设置生动的想象图景,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散自身思维,为数形结合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设计生活化问题,体会应用价值
数学本就起源于生活,在教学活动中设计贴合学生实际,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掌握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其深刻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平行线与相交线》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生活中有关平行和相交的现象,如跑道、电线、路灯、斑马线等等,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来思考理解关于平行和相交的含义、特征。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对平行和相交的几个关键条件如“在同一平面”进行重点讲解和强调,使学生加深认识。再如《轴对称》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周围有哪些轴对称的事物表象,分析讨论为什么会这样设计,从轴对称设计中感受到了什么。由此学生就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之美,更加有动力投入到数学探究中。
(三)设计实践性问题,深化学习体验
优质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使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教学,还可以使其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更多具备实践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锻炼机遇。比如在学习《随机事件和概率》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一些小游戏,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游戏。比如抛硬币,每个组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抛出五个正面就算通过,给予一定的奖励。再如扔小球,约定投入既定个数的小球来给予评价。游戏活动完车够后,教室可以组织学生就可能性问题进行讨论,针对游戏结果总结出概率的规律,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就能在这样能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再如《投影和视图》教学中,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内协作制作简单投影的工具,合理分工,共同思考,共同参与,在观察和讨论中深化自身学习体验。
(四)关注问题衔接,联系新旧知识
数学学习是一个系统的過程,学生需要经过整合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也就意味着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新旧知识点的衔接。这样学生才能在思考这个数学问题时联想到其他数学内容,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解决该问题,提升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研读教学内容,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力图问题环环相扣。学生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必要时给学生一些提示,使学生思考有方向,有思路,并且在和其他学生的互动讨论中促进自身掌握知识结构的完整,真正学有所得。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要全面认识到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价值,采用积极有效的策略对教学进行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改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红香.浅析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策略[J].学周刊,2020(18):25-26.
[2]王伟.浅谈初中数学问题导入情境的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7):80.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336
素质教育改革推动着各个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创设问题情境应运而生,近年来更是受到了教育人士的广泛推崇。数学因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使其成为学生学习难点,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则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意义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更加强调兼顾学生的主观需求和素质培养,除了基础的学科知识教学以外,更应当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抽象的数学理论,发展自身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并且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师生互动较比传统课堂更加活跃高效,在这样轻松、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教学效率自然可以得到提升,进一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设计趣味性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关键,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兴趣特点入手,利用学生普遍具备对新鲜未知事物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心理,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悬念的问题情境以供学生思考探究。这样不仅可以快速预热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可以保持其注意力相对稳定集中,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趣味问题情境:假设车站正东方向一百米有一所学校,正西方向有一个少年宫,能否在一条数轴上表示这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再如将教室看成一个平面,以最中间的那位同学作为参照,请每个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从学生认知规律来看,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平面直角坐标系则重点考察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掌握,通过设置生动的想象图景,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散自身思维,为数形结合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设计生活化问题,体会应用价值
数学本就起源于生活,在教学活动中设计贴合学生实际,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掌握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其深刻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平行线与相交线》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生活中有关平行和相交的现象,如跑道、电线、路灯、斑马线等等,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来思考理解关于平行和相交的含义、特征。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对平行和相交的几个关键条件如“在同一平面”进行重点讲解和强调,使学生加深认识。再如《轴对称》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周围有哪些轴对称的事物表象,分析讨论为什么会这样设计,从轴对称设计中感受到了什么。由此学生就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之美,更加有动力投入到数学探究中。
(三)设计实践性问题,深化学习体验
优质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使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教学,还可以使其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更多具备实践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锻炼机遇。比如在学习《随机事件和概率》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一些小游戏,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游戏。比如抛硬币,每个组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抛出五个正面就算通过,给予一定的奖励。再如扔小球,约定投入既定个数的小球来给予评价。游戏活动完车够后,教室可以组织学生就可能性问题进行讨论,针对游戏结果总结出概率的规律,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就能在这样能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再如《投影和视图》教学中,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内协作制作简单投影的工具,合理分工,共同思考,共同参与,在观察和讨论中深化自身学习体验。
(四)关注问题衔接,联系新旧知识
数学学习是一个系统的過程,学生需要经过整合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也就意味着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新旧知识点的衔接。这样学生才能在思考这个数学问题时联想到其他数学内容,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解决该问题,提升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研读教学内容,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力图问题环环相扣。学生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必要时给学生一些提示,使学生思考有方向,有思路,并且在和其他学生的互动讨论中促进自身掌握知识结构的完整,真正学有所得。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要全面认识到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价值,采用积极有效的策略对教学进行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改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红香.浅析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策略[J].学周刊,2020(18):25-26.
[2]王伟.浅谈初中数学问题导入情境的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