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型肝炎病毒核酶在细胞内抑制丙型肝炎病毒RNA活性的研究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丁型肝炎病毒(HDV)核酶在细胞内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的可能性. 方法针对HCV-5′NCR-C RNA的不同靶位构建了pC1-RzC1(107~113nt)、pC1-RzC2(268~274nt)、pC1-RzC3(345~351nt)3个HDV核酶重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将它们转染至HCV阳性胎肝细胞中,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和培养上清液中的HCV RNA,初步探讨HDV核酶对HCV RNA的抑制活性. 结果 (1)重组表达载体通过PCR、酶切和碱基序列测定证实了3组HDV核酶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2)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到HCV阳性胎肝细胞中HCV NS3、NS5抗原及逆转录-PCR法检测胎肝细胞及上清液中的HCV RNA正、负链,同时利用Light Cycler荧光PCR定量检测HCV RNA的含量,证明HCV感染胎肝细胞成功.(3)HCV阳性胎肝细胞中HDV核酶对全长HCV RNA的抑制活性,当剂量为0.5μmol/L时,pC1-RzC1、pC1-RzC2、pC1-RzC3抑制活性分别为53.2%、50.5%、10.6%(t=5.25,P<0.01).pC1-RzC1连续1周作用于HCV阳性的胎肝细胞,结果显示第2~7天的抑制活性分别是60.7%、64.2%、68.4%、71.9%、78.8%、83.1%(t=15.34,P<0.01). 结论 pC1-RzC1、pC1-RzC2在HCV阳性胎肝细胞中对HCV RNA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pC1-RzC3.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一种方法,解决当混杂因素分层界限不清或存在矛盾时,如何进行流行病学分层分析的问题.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以广东省1997~1998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实例,进行聚类分层分析. 结果聚类分层分析提高了分层分析效率,有效地控制了混杂偏倚,避免了错分偏倚的产生.结论聚类分析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分层的方法,合理解决当混杂因素分层界限不清或存在矛盾时,如何进行分层分析的问题.
目的了解个人过敏原阳性与喘息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方法在北京、广州及香港三城市中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9~11岁在校学龄儿童中,应用国际间儿童哮喘与过敏性疾病研究的第二阶段研究方案进行研究,内容包括(1)家长书面问卷(共收集问卷10 902份),(2)儿意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3 478例),(3)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608例)。结果近期喘息(在12个月内有发作)发生率;北京3.8%、广州3.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通过监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抗体水平,阐明SARS冠状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应答的机制并探讨血清学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基因重组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N)建立间接ELISA法,
目的 探讨大肠癌从大肠腺瘤伴轻度不典型增生到重度不典型增生到腺癌发展过程中肿瘤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增殖细胞
目的探讨肺部疾病所致大咯血的DSA表现,观察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插入动脉,注入Omnipaque 6~9 ml,1~2 ml/s,分析84例病人出血动脉的表
目的:探讨安全建立后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手术(MED)工作通道的手术技巧.方法:490例采用MED治疗的患者,分别用黄韧带上缘游离法、黄韧带剖开法及下关节突内侧咬除法等建立工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常住人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海淀区常住人口中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3年3月18日至5月31日,海淀区常住人口中共发生SARS病例403例,发病率约为18.0/10万,死亡27例,病死率为6.7%.患者中青壮年占70.4%,尤以20~29岁组高发.全区除一个乡外均受累,多以散发为主,只有3个街道呈
目的 :研究WT1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测定158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急性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