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诗飘绕着浓浓的药香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123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着强烈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的人。假如这样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恰好他骨子里还是一个诗人,那么,这样的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就一定会凸现或者隐藏在他诗歌的字里行间,让读者在读过他的诗歌之后,产生强烈的共鸣。
  读姚茂椿的诗歌,正好给我这样的感觉。
  老实说,之前,我并不熟悉姚茂椿,也没有读过他的诗歌。但是,当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他的作品之后,我无法不追根溯源,了解一些关于这些诗歌作者的背景资料。因为,诗如其人,文字背后隐藏的东西,只要认真琢磨,是无法遮掩住的,它们总会以自己的方式泄露给认真的读者。正是这样的阅读经历,使我对姚茂椿才有了本质意义上的了解。
  姚茂椿是侗族人,大学毕业后在一个偏远的县里工作,每天接触到的对象,都是那些偏远地区的淳朴的老百姓,他对于他们的喜怒哀乐有着深切的体会和了解。当他后来离开那个偏远的县城来到长沙这个大城市的某个领导机关工作并且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后,他仿佛大山深处的一株野草,默默地生活,辛勤地工作,依旧那样的低调,保持着侗族边民的那种无私与淳朴,不但以最大的真诚与诚实做好本职工作,而且眼睛一直向下,关注着关心着那些依然生活在偏远地区的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条件的改善。当然,我这样说,并没有否定姚茂椿现在作为一个城市人对于城市发展和城市人生活的同样关心与关注,相反,他一直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在关注着这个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且试图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它们。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生活经历和工作背景,当姚茂椿以诗人的身份出现的时候,他自然无法不在他的诗歌中表达他对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与关心。这样一来,姚茂椿诗歌里的那种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就比一般的诗人更为明显和突出。
  姚茂椿的诗歌中,一种浓浓的药香缭绕飘荡,总让人感觉到一种特有的精神内质——
  土陶粗糙的表皮 流出黑和暗香
  用默念的愿望 与木楼
  喁喁私语
  你澎湃的心潮 组合
  黑豆白芷红花们的正反 调和
  杏仁忍冬杜仲们的强弱
  像拥抱着恋人 也像母亲
  拥抱婴儿
  
  一丛丛烈焰 文火
  听煎熬的哀叹 渐行渐远
  而痛苦啜泣 在起风的山坡
  藏着悬念
  火苗的舔吻 唤起
  许多记忆 雨中的伤感
  流入痉挛的叶脉 焦虑
  从贫瘠的生活 拔起
  瘦弱的根须
  这就是他的一首名为《药罐》的诗歌开头的四个小节。仔细一读,就会从这里发现姚茂椿诗歌中那种热烈但又极其内敛的情怀!这样的诗句表面上看上去十分平实,正如那只有着“粗糙的表皮”的土陶罐,也像朴实的姚茂椿本人一样,虽然似乎表面其貌不扬,但是,药罐里熬制的却是疗病的药。正是那些“组合”在一起进入药罐里经过烈焰与文火熬制的草药,才给生病者以希望,就像母亲深藏内心的没有说出的希望与温情,总是给人以无穷的力量。药罐一直在烈焰与文火中经受煎熬,不过,这样的煎熬对于药罐来说它并不在意,“煎熬的哀叹 渐行渐远”,相反,这样的煎熬给予“药罐”的——当然也是诗人和读者的——就是这样的答案:“火苗的舔吻 唤起\许多记忆 雨中的伤感\流入痉挛的叶脉 焦虑\从贫瘠的生活 拔起\瘦弱的根须”。很显然,诗人从来都没有对生活和前途失望,缠绕在诗人心间的就是想如何去改变当下落后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状态,从根本上去消除贫困落后的“病根”。在这一首诗歌的的后面,诗人这样的想法愈加明显,而内心这样的希冀,当然还是也至少在目前还是只能出自于诗中:“内心的忧虑 再一次沸腾\幸运 双掌合十\从罐口袅袅而出”。我在想,既然那些药汤已经“从罐口袅袅而出”,那么,改变这样落后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时间,应该也已为期不远,事实上,这样的改变也一直在进行当中。是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诗人已经在诗歌的最后给予了我们这样的暗示与启示:“一草一叶的自信 漫延\高山流水的神奇”,这里的自信,来自那“一草一叶”的药物的自信,更来自“高山流水的神奇”。至于究竟什么才是诗中喻指的高山流水,我觉得读者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给予多种多样的选择,我这里完全没有必要给出一种固定的答案。
  从上面这首《药罐》进入姚茂椿的诗歌之后,我们似乎找到了解读姚茂椿诗歌的一把万能的钥匙。这样,在我们去阅读他的其它诗歌作品的时候,我们就不至于在阅读中迷路,找不到姚茂椿诗歌中那些闪光的金子。
  现在,我们不妨来看看他的组诗《童眼睁开》。这组诗歌由《怕黑》、《怕饿》、《怕冷》、《怕痛》四首诗歌组成。我要非常明白地告诉读者,这四首诗歌融入了姚茂椿作为一个偏远地区的侗族边民既不堪回首但是又不能不回首,既充满了痛苦但依旧无限温馨美好的一种强烈的情感。至少在我阅读这组作品的时候,诗人为我们写下的那些生活场景与细节,尤其是那种带着隐隐伤痛的感觉,已经如此深刻地刺激着我敏感的神经。因为,我曾经也生活在那样一个偏僻落后的地方,几乎相近地经历过类似的生活,而那些记忆,至今依然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难以忘怀。所以,当我读到姚茂椿这组诗歌的时候,产生强烈共鸣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我至今也不会忘记小时候因为乡下无电,煤油匮缺而度过漫漫长夜的恐怖之感。那时候,小小年纪,白天要上山砍柴或者劳动,没有书读,但好奇心存在,喜欢听年长者讲那些鬼怪故事,于是到了夜晚,恐惧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尤其是晚上上厕所,简直是一件让人过于害怕的事情,既要防止不小心踩着可能潜伏在那些破烂不堪的房屋周围的毒蛇,更要从心理上如何说服自己去战胜听来的那些鬼怪故事中的鬼怪。每每在这样的时刻,怕黑就是最大的心理负担。姚茂椿的《怕黑》一共七节,第一节写天黑,第二节写屋黑,第三节写生活之黑,从第四节开始到最后写追求火把,追求阳光,追求内心的光亮,说到底其实就是追求生命之光。看看前面三节诗歌吧——
  天际涂鸦 黑色的恐惧滚滚而来   童心在祖坟山的小路笃笃颤动
  阴郁的森林挤痛狭窄的视界
  死蛇在冰凉里发臭 穿过胸口
  火铺上房间里漆黑的孤寂
  躲在歪斜的木楼大气不出
  紧闭长辈安抚不住的惊恐
  传说里的凶神恶鬼呵
  我们真的百毒不侵
  背负艰难
  平凡家人攀越柴米油盐的山崖
  眺望英雄手中远远燃烧的火把
  童胆壮大于一轮轮闹年锣敲打后
  而童眼里的黑
  也浸润于“七月半”的鬼节
  日渐长大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体验,我想生活在那个落后时代的落后地区的人们,可能许多人都看到过感受过,同时现在也许还能记得那样的场景与感受。“阴郁的森林挤痛狭窄的视界\死蛇在冰凉里发臭 穿过胸口”,只要在山区生活过,就知道山区“阴郁的森林”究竟是怎样地“挤痛狭窄的视界”,那么到了夜晚,穿过胸口的“死蛇”带来的那种恐怖感觉,早已不仅仅只是恐怖,有时候甚至到了无望的地步。这里的“黑”,其实已经不完全是诗中视觉意义上的东西,因为“背负艰难\平凡家人攀越柴米油盐的山崖”。说穿了,一切都源于生活的艰难。换到现在,偏远的山区多数也已经通电通路,不再像从前那样看不到“光明”。诗人写这样的“黑”,既是回忆,也是对比,毕竟,现在一切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不过,这一切的变化,皆因“眺望英雄手中远远燃烧的火把”。因为有了那样的经历,所以,才会珍惜今天的一切,才会有获得今天这一切的一代又一代乡民的精神接力。那么,对于已经改变了基本生存状态的人们来说,精神亮光的追求,早已超越生存亮光的追求,这一点,诗人最后已经告诉了我们真实的想法:“轰隆 又一张纠结硬实的黑幕散碎\自由的光于天际开心奔涌\万千向往 雀跃欢呼”。
  在《怕饿》一诗中,诗人一起句就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饿 伸向血肉神经深处\死死抓住煎熬的生命和未知的存亡”,老实说,如果没有过挨饿的经历,是绝对不会写出这种诗句来的。我和姚茂椿大概都出生于三年困难时期前后吧,我们能够成活,已经是奇迹,至于后来在艰辛的生活中忍饥挨饿,那是很普通的事情了。我至今还记得当时饿得无法爬到的情形,因此,当张贤亮的小说《绿化树》里写饥饿的时候,我非常能够体会那样的感觉。现在,姚茂椿写下这样的关于害怕饥饿的句子,我也就能够比别人有更深一层的体会。这一首诗歌,诗人虽然看上去是写饥饿的过往生活,但其实他是在提醒别人当然也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有伟人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可不是吗?诗人这一首诗的主旨,就是在进行现实的警示与训诫,因为,现实生活中许多已经改变了饥饿状态的人们并不珍惜现在的生活,他们饱暖思淫欲,早已忘记了过去那些艰难的日子。诗人的在最后一节,对此种社会情形,似乎有些明显的失望:“走出了孱弱生命即将虚脱的绝望\许多灵魂却在干柴烈火的欲望中沦陷\而丰衣足食的安逸\却无力拯救”。当然,作为一个现在依然居于高位的领导干部来说,他这样的“失望”是诗人身份的,作为领导者的身份,他其实并没有完全失望,他一直在努力试图改变这样的局面。
  《怕冷》对于描写我们过去缺衣少食的生活带来的那种感受,也是很直接很明显的。“冬凉 千万根冰针刺向皮肤\寒意拍响发育不良参差不齐的牙齿\双足瑟瑟\冷 潜进我们毫无成见的心底”。我们自然是经历过寒冷的,可是,身体上的寒冷是一回事,精神上的寒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诗人写下这一首诗歌,就是从身体上的寒冷感觉出发,提醒人们的精神“冷血”,提醒人们对于道德缺失的高度警醒。我初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我以曾经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的经历赞赏这是一首写的很好的环保诗,可是,当我反复阅读之后,我发现我最初的想法其实非常幼稚。这样的诗歌,我们是更应该跳出诗歌本身去进行阅读的,这样的阅读结果,就是我们能够从诗句的背面读出更多的信息与更重的分量。所以,我现在要提醒读者的是,这一首诗歌,我们需要反复咀嚼,方能品位出它的深刻内涵。
  《怕痛》在我看来真的是基于如今山区森林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之后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我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一直对森林心存敬畏,对大自然的万物心存敬畏。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摇篮,可是,今天的国人却急功近利,一再对大自然进行疯狂的掠夺与蹂躏。比如,大跃进时期搞大炼钢铁,许多参天大树被砍伐殆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建设速度的加快,大量的木材需求,迫使人们将罪恶之手再次伸向森林,结果,我们国土上的森林再次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不少人已经失去了他们祖祖辈辈生存了无数代的美好家园。“沉重的林涛\悲伤地滚过亲人们的心间”,“ 死亡收割一轮轮的生命”,“ 许多生命的忧伤\一丝丝游入原野\低矮的天空\雷鸣 闪电”。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还能不引起沉重的思考和警醒吗?没有了森林,我们的土地将被沙化,没有了美好的家园,我们生活的质量能有几何?没有了美好的生活质量,我们所有的一切,还有何真正意义上的开心与幸福?这样的结局,我们还能不痛?痛!肯定将是永远的痛!阅读姚茂椿的诗歌,我们感觉到了诗人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未来生活环境的那种急切的心情,这是一个真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有的忧患意识,因此,我们不能不对于姚茂椿另眼相看,对他在诗歌里表达的这种关切表示深深的敬意。
  我前面用这样一种方法解读的姚茂椿的诗歌,为我们正确解读他的诗歌找到了某种可能。他大量的诗歌里,都体现出了这样的担当精神。比如《某天》、《大水》、《时光之城》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极富现实意义且具有担当精神的好诗。但是,姚茂椿的诗歌题材和表达方式其实也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俄国著名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说过这样的话:“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是我们从童年时代得到的最可贵的礼物。要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后的漫长的冷静的岁月中,没有丢失这件礼物,那么他就是个诗人或者作家。……若能感觉到生活时时刻刻都在更新,那么这种感觉便是肥沃的土壤,艺术会在这种土壤上开花结果。”我在开头已经说过,姚茂椿先生是来自偏远乡间、现在居住在大城市且做着级别较高的干部的侗族诗人,他之所以能够忙里偷闲中写出这样一些高质量的诗歌作品来,我想,一是由于他的民族基因,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侗族大歌是最有民族特色的多声部民歌和传统史诗,我想,这些闪耀着光辉的东西,一定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致他经久不忘,诗意在心;二是,他善良的本性决定了他必须以诗歌来表达他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第三,当然,很自然地,因为这样一个良知未泯的人在做着高官,那么,他也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在诗歌里体现出他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总之,人品就是诗品,姚茂椿的诗歌就是他作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给予我们的闪光的钻石。关于他诗歌的艺术性方面的研究,我暂时不在这篇短文里谈及。对于他诗歌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只提一个方面,那就是,他的某些诗歌作品还可以更加精炼,诗歌思想的表达与转换要尽可能地借助诗中的意象不露痕迹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在诗歌的段落之间不留下对接的印迹。
  责任编辑 曹庆红
其他文献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审美艺术品位的普遍提升,纪录片这一精英文化色彩较浓的电视艺术形式,也逐渐走入普通大众的精神生活,并不断引发观看热潮。而2012年5月,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这一热潮推向顶峰。该片以高远的文化眼光,紧贴百姓生活的记录视角和灵活流畅的叙事手法,将我国的饮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影片成功传达出饮食背后博大的人文关怀、诚挚的家
期刊
编者按: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桩盛事。它带给我们的除了振奋之外,更多的是思考。莫言小说特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有哪些?面对“诺贝尔文学”时代的到来,当代中国文学如何才能更稳健地迈向世界?针对这些问题,文艺报社、中国作家网于2012年10月22日邀请部分文学评论家座谈莫言小说特质及中国文学发展的可能性,分析莫言获奖的原因和意义,深度解析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质,展望中国文学
期刊
70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自贺敬之等的歌剧《白毛女》、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以降,大批作者纷纷“改造自己和自己作品的面貌”,“许多为人民大众所热烈欢迎的优秀的作品”相继问世,时至今日,仍不断有作者直言自己的作品是在《讲话》的影响下诞生的。这当然说明了《讲话》对创作的巨大指导作用。实际上,除此之外,《讲话》的另一理论价值也不应被忽视,这就是《讲话》还极大完善了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期刊
沃林格尔认为,造型艺术的出发点乃是线型之抽象。回顾早期东西方绘画,绘画都是从运用线条勾勒形象开始的。就欧洲而言,早期希腊绘画中的“线条”给我们留下至深的印象。爱琴文明时代的克里特“迷宫”壁画,其线条运用得精美绝伦,令人惊叹不已!希腊瓶画也以线造型。在中国,线条一直是国画表现语言之基础,线条之重要性于国画可谓弥足珍贵。而且,经过“笔墨”传统的洗礼,线条于中国绘画已独领风骚,自具美学风范。若将其与西方
期刊
从1962年直到今天,雷锋这个名字已经在历史的风尘里逐渐风化,成为一个抽象化的象征性精神符号。雷锋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的生命历程成为一个谜团,只在充满怀疑精神的人们的眼中,累积其一串串不解的问号:雷锋真的那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吗?他为什么会那么做?雷锋平时身穿皮夹克、皮鞋的穿着打扮,完全又是个赶时髦的青年形象,与朴素的军人形象反差很大。另外,雷锋到底有没有谈过恋爱?难道他真的没有爱情方面的需求?
期刊
表妹那事与雷子的多嘴有关。  那天傍晚,雷子在舅舅餐馆里吃过晚饭,沿着坡道慢慢地走了下来。在坡道与公路交叉处,在那棵一团墨绿的樟树前,他看见一个人踱着方步,边走边冲手机说话,日理万机的样子像个镇长。待那人侧过脸,雷子才发现,他就是镇长,周镇长。雷子后来想,如果此时他别过脸,或者躲到树后不跟镇长照面,就不会多那句嘴,他不多嘴,后来的事可能就不会发生。但事实是他不仅跟镇长照了面,还不经意地冲镇长笑了一
期刊
写了十几年的散文,出了几本散文集子,得了一些个奖项,2010年的8月获得了第四届冰心散文奖,这是散文作品所获的最高的一个奖,给了我很大的激励。在今年的新年来到的时候,我在散文创作上有一些想法,盼望着在新年的几天长假里,要静下来写几篇东西,可不想,我在这整块的大段的时间里,却没有写下一个字。  这是因为在年底盘点展望的时候,发生了几件事情。一是在勾画来年要做什么的会上,人们提出,要整出大东西,如搞长
期刊
《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①),是当代著名朦胧派诗人顾城的一首名诗,也是当代朦胧诗中的经典之作。朦胧诗,因为其意象本身的不透明性及意象组合时的片段性、跳跃性,而产生了许多未定点和空白性,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能让人常读常新。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以部分暗示整体,以尽可能少的片段唤起读者尽可能丰富的意象感受和情趣发现,这就是“以少总多”,
期刊
从上午开始到晚上十点半,我把自己献给了对彭学明的长篇散文《娘》(《黄河文学》2011年第10期)的阅读,献给了我们共同的娘。其实我一直有些拒绝对写实文学作品的阅读,因为,现实里很多以雷同化的生活为标本的写实作品,大都沦落为平庸之作。我是在和彭学明的一次直接接触中,因了他的讲述让我产生了一丝阅读的冲动。应该说,《娘》没有令我失望。《娘》给予我的内心震动是我在阅读之前怎么也无法预设的。我也因此再次感到
期刊
中国当代美术的队列正大踏步前行,这里头各色人等应有尽有。有的人想抢点风头,哪里有时髦他就往哪里作点小秀;有的人记性不好,总忘却自己姓什名谁,不知该往东街还是该往西巷;还有的确实古板,一面心依恋遥远的过去,见干草他就开胃却不对新鲜的菜蔬儿张口,撬开那死脑筋也进不得油盐,小心眼里边容不得几个儿子、丑、寅、卯。  我还是乐意去行进中队伍的“主流”,找那位身材敦实、浓眉大眼、腰板儿挺得老直、嘴巴皮儿老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