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审题立意,夯实材料作文基石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wd_cl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材料作文主要是指根据给出的材料和具体要求写文章的一种形式,其中材料的中心便是文章中心确立的重要来源,要避免脱离材料中心写作。对于材料的审读直接考察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考察学生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具体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聚焦审题立意,写好材料作文。
  关键词 审题立意;材料作文;写作教学
  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新题型,重点对学生审题立意能力和语言建构能力进行考察。在材料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联系实际生活、建立材料关联和深入解读材料,帮助学生明晰审题思路,全面分析材料立意,使学生准确确立作文主题,从而保证材料作文质量。
  一、提取文本信息,联系背景知识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一般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关联,材料的立意均在学生的认知范围之内。教师在指导学生材料作文时,要让学生认真审题,提取材料中的要素,将要素与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学习积累建立起联系,构建起认知语境,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审题立意方向,为深化作文写作打下基础。
  以2016年全国Ⅱ卷材料作文为例,材料中提出语文素养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文化以及国民精神的灵魂所在,针对如何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出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在学校高效学习文化知识进行提升;第二种方法是在学校教学时间外阅读课外材料进行提升;第三种方法是提倡学生在课堂时间外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提升。最后让考生对上述三种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学生可以从这一开放性的材料作文中选择一个方法进行侧重写作,但是大部分学生尚未对“语文素养”进行深入思考,使得作文立意深度不足。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材料作文时要让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并对关键信息进行解读。本则材料作文的关键信息为“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在真实情境中去分析哪一种途径有助于提升语文素养,通多对三种途径进行分析比较,围绕一种途径进行说理论证,以保证作文言之有物,既与学生的学情紧密相连,又能够深化作文的立意。
  材料作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学生只有准确把握住关键信息,并对关键信息进行深入剖析,再根据材料作文的要求进行写作,才能达到审题立意的目的。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储备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确保在材料作文中取得理想分数。
  二、联系实际生活,确立正确观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入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材料作文写作练习的素材,让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提出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材料,培养学生对材料作文的写作思维,为高考材料作文夯实基础。教师在选择社会热点问题材料时,要保证材料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
  以一则新材料作文为例,材料为社会新闻报道的一件怪事,一名村民家的小猫被老鼠咬死了。有专家指出,以前猫捉老鼠是因为老鼠体内存在牛磺酸,可以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但是现代社会大多数猫是宠物猫,由主人提供食物,不需要捕捉老鼠,使得猫的夜视能力逐步下降,而老鼠一般在夜间活动,猫已经没有能力去捕捉老鼠,所以会出现小猫被老鼠咬死的现象。根据上述材料和专家观点,阐述自己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教师要指导学认真阅读材料,不能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面,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养宠物猫经验,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生活中的哲理。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猫被老鼠吃掉的科学解释,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将这一动物之间的现象放置到人类生活状态中进行同理解读。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继续引导,让学生将小猫看作为青少年,将小猫的主人看作为父母,将老鼠看作为外界环境因素。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认知到:如果青少年一直接受父母的溺爱和保护,失去独立生活能力,那么削弱自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被社会所淘汰。所以,青少年必须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材料作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材料作文中精炼出生活哲理,运用材料中的社会现象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材料作文练习中,教师要善于收集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象材料作为习作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和审题立意能力。
  三、建立材料关联,探寻整体涵义
  材料作文不仅包括单一材料,而且还包括多则材料,而多则材料又分为内涵相近、内涵相反、内涵互补三种形式,这对学生的审题立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则材料作文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材料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分析,学会从材料的整体层面出发找到材料的共同点,进而引导学生对材料含义进行层层分解剖析,帮助学生审题立意。
  以内涵相近的多则材料为例,对寻找共性的写作指导进行分析。材料一,中国作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材料二,英国作家赫胥黎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材料三,英国作家戈尔丁说,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教师要引导学生逐一分析上述材料,再从材料中提取出共同点,进而明确立意的关键所在。材料一强调孩子童真,材料二揭示了孩子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步失去童真,材料三提出一个王国如果失去了童真,则会走向沉沦。这三个材料的共同点为“童真”,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深入思考,男孩女孩的心灵为什么会提前硬化?怎样才能不硬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明确了多个立意,如“保持纯真,不忘初心”“谁夺走了我的童真”等,虽然学生的写作立足点不同,但是却都围绕着童真这一写作主题。
  在材料作文中,多材料分析要找到材料之间的共同点或分歧点,确定材料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共同点或分歧点凝练出自己的观点,对材料进行深化写作,明确作文的主旨立意。教师要在多材料分析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联想能力,为提高学生作文质量打下基础。
  四、深入解读材料,顺理成章写作
  材料作文除文字类材料之外,还有漫画类作文,漫画中包括图画信息、文字标题信息以及图画内简要的字词信息,考察着学生的阅图理解能力。在漫画作文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将图画转换为文字,准确把握漫画中的含义,分析漫画人物、事件所蕴含的哲理,对漫画进行解码推理,进而明晰立意思路。
  以漫画类材料“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为例,漫画共分为两幅,一幅是年輕的妈妈给孩子夹鱼肉吃,自己碗里却是鱼头,妈妈和孩子都很开心;另一幅中年的儿子给年老的妈妈夹鱼头吃,自己碗里却是鱼肉,妈妈一脸囧相,中年儿子很开心。在看到这两幅漫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说出漫画描述的事件,再根据漫画所注明的文字信息“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对画面的画外之意进行推理分析。学生们认为,儿子一直错误以为妈妈最爱吃鱼头,直到妈妈老去,还在坚持这一错误的想法。从漫画中妈妈面露难色可以看出,妈妈不喜欢吃鱼头,只是因为爱孩子,才把最好的部分留给孩子,而孩子明显缺少对妈妈的关心,没有留意到妈妈做这件事的初衷。在认真分析漫画立意的基础上,便可以顺理成章写出作文。
  漫画材料作文对学生审题立意能力的考察更为深入,要求学生能够对漫画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关联点,设置合情合理的情节发展,并针对细节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漫画情节确定自己善于写作的立意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写作内容。
  总而言之,教师要重视材料作文训练,在写作教学中引入丰富的材料作文素材,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找到材料立意,并结合自己擅长的写作方向完成作文写作,增加作文涵义和深度,避免出现作文“浅假大空”的情况,为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作文成绩打下基础。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市官林中学]
其他文献
最近有一本畅销书《爱、金钱与孩子》,这本书从家长的视角,用经济学的理论透析了当前家庭的教养方式。“鸡娃”一词并不是中文语境下独有的词汇,在美国也有盘旋于孩子头顶的“直升机父母”。《爱、金钱与孩子》写道:当我们还是孩子时,常常闲逛到太阳落山,自己决定找哪个朋友玩,没有人会检查我们的家庭作业,大家都自由地玩耍且很少参加有组织的活动。但是在这样宽容环境下长大的父母后来更多的變成了“直升机父母”。所以家庭
期刊
摘 要 针对当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重讲授轻体验、过程指导缺失等问题,可运用过程写作的方法展开作文教学,让写作教学在课堂上实现“真”与“实”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在真实的写作过程中获得写作体验,提高写作素养。   关键词 过程写作;写作教学;写作知识;学习支架;评价与修改   早在十五年前,王荣生教授就明确提出:在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1]在常见的写作教学
期刊
摘 要 近两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出现了有主题的材料作文,这类作文题的审题要注意三点:一是把它同无主题的材料作文区分开来;二是用追问主题的方法从材料中找到写作的抓手;三是如遇到关系型的主题还要揭示二者的有机联系。掌握以上审题要点可以有效提高审题的准确性,但高考作文题目千变万化,要注意甄别,灵活處理。   关键词 材料作文;全国高考卷;写作教学   近两年来全国高考作文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出现了有主题
期刊
摘 要 新时代的语文教材处理,要以革新精神创造开放形态,努力彰显课文特征、学科本色与教学个性:理解课文,在求异时直击特征;提炼课文,从规整中走向精雅;使用课本,于批判后实现重构。这样就有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材处理;求异显质;规整精雅;批判重构   开展语文教育,必须忠实施行反映新时代精神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植入革
期刊
摘 要 “大单元”的教学设计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综合课标要求与具体的文本特点,博观约取确定教学目标,通过提炼相对合适的单元主题,努力发掘单元人文主题与各种语文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明确思路,设置合理的学习项目。每一环节都需要精益求精,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博观约取定教学目标  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从大处着眼,先分
期刊
摘要高中生在古诗词学习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读不懂和读不深。其主要原因是古诗词与学生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差距。为了有效缩短这一差距,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助读作用,通过使用多元化的助读方法引领学生真正走进古诗词,深入思考和学习古诗词,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质量。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助读方法;阅读分析策略  高中古诗词学习是学生最难学习的内容之一,学生普遍存在读不懂的情况,阻碍着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升。
期刊
摘要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中心开展文言文教学,并且在具体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让学生正确掌握注释和工具书的应用方法,深刻理解文言文词句含义,有效梳理文言实词、虚词等。同时教师也要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如何向学生传递文言文的“文学味”。  关键词文言文;文学味;中学语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一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古典“文学味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思维角度为分析点,从命题者思维、答题者思维及讲评者思维三个角度入手进行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分析,解析比较命题者思维及答题者思维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失分来指导评讲者的授课思维,进而在全面分析认清2021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基础上,实现对高考题型及相关知识点的深入掌握,引导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   关键词 命题思维;答题思维;思维差异;纠偏策略   原题再现: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期刊
摘要本文所阐述的“整本书阅读”,原本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一种传统读书方式,在被现代白话文下的“短篇课文”冲淡一个世纪后,在新课程理念和核心素养观的强烈呼唤下,再次被“重新拾起”并逐步实现“自然化回归”之旅的语文阅读活动形式。尤其在社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特质不断加剧的今天,“碎片化阅读”“信息化阅读”以及“快餐型文化”的强烈冲击现象,更加凸显“整本书阅读”的内涵、价值和意义。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阅读活
期刊
摘要从思辨性角度进行名著阅读,是指一种理性的阅读方式,将其运用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禁锢,促使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塑造理性人格,核心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以《骆驼祥子》为例,首先分析了思辨性名著阅读的内涵与特征,并重点阐述了基于思辨性角度下的名著阅读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站在文本的角度、自身的角度去理性地分析文本中传达的思想意蕴,并能够从名著阅读中形成属于自身的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