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给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然而无论在快节奏、现代化的大都市,还是在偏远山区,人口老龄化加快,基础医护设施资源不足,让许多老年人都面临“健康管理难,晚年无所养”的困境。
无处安放的老人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王家老两口,已60多岁,儿子与儿媳都是独生子女,每天工作特别忙。王大爷有糖尿病,老伴又因为年纪大了,记忆力也不太好。“有时赶上儿女加班,他们就会不停地往家里打电话,担心我们。”王大爷说。为了不让儿女分心,老两口想找一家养老院养老,可一打听,公办养老机构少则等两、三年,多则要七、八年才住得进去。
来自民政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城乡养老机构4.18万个,养老床位365万张。但平均下来,养老机构仍“一床难求”,平均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位。除此之外,即使入住养老院,也存在护理员短缺、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据统计,我国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约有3300万,如果按照3:1的比例配备养老护理员,也需要1100万专业的护理人员,但目前从业人员不足百万,且其中近一半是文盲。
另据记者调查,私立养老机构虽然床位相对充足,但由于部署了信息化的健康管理系统,养老成本也提高了不少。比如在汇晨,最便宜的房间需要4750元/月,这并不包括餐饮等其他费用。在京西的一家豪华型民营老年公寓,吃住暖气等费用全部算起来,一个月需要至少6000元。
而在北京市最知名的公办养老院第一社会福利院,能够完全自理的老人每月仅需3000元,半自理老人则收4000元费用,而且公立养老院通常还配备自己的医院,生活便利。因此,第一社会福利院虽然有1100张床位,但目前排队希望入住的老人却超过9000人。
而一张床位,只是养老的基本需求。现在,大多数老人都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需要定期体检、按时吃药并监测健康状况等。但是,无论在都市还是农村,老年人要进行体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家住吉林农村的张奶奶一辈子都没有做过常规体检。“都是得了大病才上镇里的医院检查一下。”她说。农村医疗条件差,健康意识薄弱,加之大多数偏远地区的农民又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很多时候不是病重到一定程度,都不会去医院。
而在城市里,这种状况也好不到哪去。很多大城市的医院人满为患、科室分散。此前就有报道称,一位90岁的老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时,医生开出的四个检查项目,分布在医院两栋楼的不同楼层,老人颤巍巍地穿行在就诊人群中,一项检查没做就累得瘫坐在椅子上。
信息技术介入
“大多数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但现在医院分科细,流程繁杂,缺乏针对老年人的特色医疗服务。”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副秘书长张进平指出。
为此,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老年人健康管理已经开始受到国家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大量民营的养老中心正在兴起,国内外IT厂商也开始提出各种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养老服务平台,同养老社区、机构进行对接,研发感知终端解决方案,开拓居家养老市场及远程医疗,支持边远山区老人的健康体检及问诊。
“熙康腕表搭载物联网技术,可以全程监控老人的衣食住行,提醒老人运动与用药时间,并将信息回传给关心他们的亲友;熙康益体机可以与血压计、血糖仪、心电仪等多种测量设备连接,让老人测量更便捷的同时还能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东软集团副总裁卢朝霞说,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完全可以在家进行体检,不必在医院里为了检查身体忙得团团转,也大可不必去养老院。
据介绍,东软已经与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村医疗卫生站展开合作,为农村老人提供“面对面”的健康检查与咨询。一旦发现异常,熙康益体机就会将测量的数据上传至熙康健康云平台,系统也会立刻报警,并把信息反馈给当地的医疗机构,形成持续关注。
此外,对于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IT企业也开始和养老院合作,打造智慧养老方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2012年10月,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与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展开熙康养老健康管理平台建设与服务运营等合作;2012年12月,NEC中国与汇晨养老公司机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汇晨”)共同开发了智能老年公寓信息化系统,并投入运行。
据了解,汇晨是一家私立养老机构,通过NEC提供的平板电脑,老人可进行订餐、预约服务;医护人员还可以利用平板电脑将老人的病历信息、病程医嘱、病情观察信息等,在房间的床头集中汇总展示,实现移动保健的同时避免出现护理错误。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传感器等技术,可以让老人在家监测自己的健康,缓解了就医压力,而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可以为老人提供全生命周期、无处不在的健康管理服务,让老年人生活得更美好。”卢朝霞说。
但是,一位从事医疗行业的护理工作者表示:“一部分老人还是很排斥实时数据管理,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侵犯了自己的隐私,同时也担心自己的数据外泄。”
无处安放的老人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王家老两口,已60多岁,儿子与儿媳都是独生子女,每天工作特别忙。王大爷有糖尿病,老伴又因为年纪大了,记忆力也不太好。“有时赶上儿女加班,他们就会不停地往家里打电话,担心我们。”王大爷说。为了不让儿女分心,老两口想找一家养老院养老,可一打听,公办养老机构少则等两、三年,多则要七、八年才住得进去。
来自民政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城乡养老机构4.18万个,养老床位365万张。但平均下来,养老机构仍“一床难求”,平均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位。除此之外,即使入住养老院,也存在护理员短缺、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据统计,我国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约有3300万,如果按照3:1的比例配备养老护理员,也需要1100万专业的护理人员,但目前从业人员不足百万,且其中近一半是文盲。
另据记者调查,私立养老机构虽然床位相对充足,但由于部署了信息化的健康管理系统,养老成本也提高了不少。比如在汇晨,最便宜的房间需要4750元/月,这并不包括餐饮等其他费用。在京西的一家豪华型民营老年公寓,吃住暖气等费用全部算起来,一个月需要至少6000元。
而在北京市最知名的公办养老院第一社会福利院,能够完全自理的老人每月仅需3000元,半自理老人则收4000元费用,而且公立养老院通常还配备自己的医院,生活便利。因此,第一社会福利院虽然有1100张床位,但目前排队希望入住的老人却超过9000人。
而一张床位,只是养老的基本需求。现在,大多数老人都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需要定期体检、按时吃药并监测健康状况等。但是,无论在都市还是农村,老年人要进行体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家住吉林农村的张奶奶一辈子都没有做过常规体检。“都是得了大病才上镇里的医院检查一下。”她说。农村医疗条件差,健康意识薄弱,加之大多数偏远地区的农民又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很多时候不是病重到一定程度,都不会去医院。
而在城市里,这种状况也好不到哪去。很多大城市的医院人满为患、科室分散。此前就有报道称,一位90岁的老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时,医生开出的四个检查项目,分布在医院两栋楼的不同楼层,老人颤巍巍地穿行在就诊人群中,一项检查没做就累得瘫坐在椅子上。
信息技术介入
“大多数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但现在医院分科细,流程繁杂,缺乏针对老年人的特色医疗服务。”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副秘书长张进平指出。
为此,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老年人健康管理已经开始受到国家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大量民营的养老中心正在兴起,国内外IT厂商也开始提出各种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养老服务平台,同养老社区、机构进行对接,研发感知终端解决方案,开拓居家养老市场及远程医疗,支持边远山区老人的健康体检及问诊。
“熙康腕表搭载物联网技术,可以全程监控老人的衣食住行,提醒老人运动与用药时间,并将信息回传给关心他们的亲友;熙康益体机可以与血压计、血糖仪、心电仪等多种测量设备连接,让老人测量更便捷的同时还能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东软集团副总裁卢朝霞说,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完全可以在家进行体检,不必在医院里为了检查身体忙得团团转,也大可不必去养老院。
据介绍,东软已经与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村医疗卫生站展开合作,为农村老人提供“面对面”的健康检查与咨询。一旦发现异常,熙康益体机就会将测量的数据上传至熙康健康云平台,系统也会立刻报警,并把信息反馈给当地的医疗机构,形成持续关注。
此外,对于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IT企业也开始和养老院合作,打造智慧养老方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2012年10月,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与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展开熙康养老健康管理平台建设与服务运营等合作;2012年12月,NEC中国与汇晨养老公司机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汇晨”)共同开发了智能老年公寓信息化系统,并投入运行。
据了解,汇晨是一家私立养老机构,通过NEC提供的平板电脑,老人可进行订餐、预约服务;医护人员还可以利用平板电脑将老人的病历信息、病程医嘱、病情观察信息等,在房间的床头集中汇总展示,实现移动保健的同时避免出现护理错误。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传感器等技术,可以让老人在家监测自己的健康,缓解了就医压力,而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可以为老人提供全生命周期、无处不在的健康管理服务,让老年人生活得更美好。”卢朝霞说。
但是,一位从事医疗行业的护理工作者表示:“一部分老人还是很排斥实时数据管理,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侵犯了自己的隐私,同时也担心自己的数据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