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每一册都编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本人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的教学中构建了铺垫、探究、实践三个环节进行尝试与实践,获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
一、“铺垫”:感知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课前的“铺垫”是学生学习迁移、激发探究欲望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理清新知教学的“生长点”,努力做到复习铺垫新旧知识紧密联系,在巩固旧知的同时,既要造成学习的“正迁移”,又要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策略的好奇心,有效促使学生人人进入“勤思、善思”的心理状态。如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策略——倒推法》第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铺垫:同学们知道老师今年有几岁吗?(出示信息:老师的年龄减去3后,正好是50岁。老师今年是多少岁?);想不想知道老师每天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出示信息:老师家→向北800米到吴江公园→向西200米到振泰小区→再向北2000米到学校。说出老师每天放学后从学校回家的路线);你们在解决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时,思考的方法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从结果出发,倒过来推想)由于这些都是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很快回答出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为本课新知倒退策略的探索和运用铺设了桥梁。
二、“探究”:体验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群体效应,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和个体的思维活动,通过师与生之间的互动,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的方法来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我在教学四年级(下)89~90页例题时,是这样引导学生尝试探究的。
1.出示例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产生画图的需要。引导: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反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可能想到用文字摘录、列表、画图等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用哪种方法更能清楚地表示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用画图的方法比较合适。)
3.尝试画图。谈话: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画个示意图,也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画图)那么,你能画出这道题的示意图吗?自己先试一试。学生尝试画图(只要画出草图)。反馈: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画出的示意图,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提问:你觉得自己的示意图画得怎么样?需要修改吗?请需要修改的同学将自己画的图改一改。引导: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长方形的长增加3米后,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长方形的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宽没有变。)
4.自主解答。提问: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解答呢?请同学们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交流:你是怎样解答这道题的?(让板演的学生具体地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突出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先要求出花圃的宽。)提问:他说得怎么样?你有什么补充吗?
5.总结质疑。提问:我们今天是用怎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还有什么疑问吗?
给学生以充分的时空,放手让他们大胆的尝试、探究、寻求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三、“实践”巩固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依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情感、态度、潜能、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生探究出策略,体会到成功后,一般可设计成如下二个巩固和提升的步骤:
一是基本策略的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把生活问题引进课堂,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贴近生活学数学,教师贴近生活教数学,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含义,同时也是巩固新策略的最有效的途径。
二是基本策略的活用化。俗话说:解题有法而无定法。说明了解决数学问题技法的灵活多变。一个数学问题摆在面前,其思维的触须是多端的,学生要在解题实践中注意不断思索探求、逐步积累解题经验,以掌握更多、更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思维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真正让数学与现实联系,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所碰到的现实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合理运用和正确把握好铺垫、探究、实践这三个有效途径,那么文前提到的一些教师的困惑和學生的不良情形一定会大有改观,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
一、“铺垫”:感知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课前的“铺垫”是学生学习迁移、激发探究欲望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理清新知教学的“生长点”,努力做到复习铺垫新旧知识紧密联系,在巩固旧知的同时,既要造成学习的“正迁移”,又要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策略的好奇心,有效促使学生人人进入“勤思、善思”的心理状态。如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策略——倒推法》第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铺垫:同学们知道老师今年有几岁吗?(出示信息:老师的年龄减去3后,正好是50岁。老师今年是多少岁?);想不想知道老师每天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出示信息:老师家→向北800米到吴江公园→向西200米到振泰小区→再向北2000米到学校。说出老师每天放学后从学校回家的路线);你们在解决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时,思考的方法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从结果出发,倒过来推想)由于这些都是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很快回答出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为本课新知倒退策略的探索和运用铺设了桥梁。
二、“探究”:体验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群体效应,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和个体的思维活动,通过师与生之间的互动,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的方法来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我在教学四年级(下)89~90页例题时,是这样引导学生尝试探究的。
1.出示例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产生画图的需要。引导: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反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可能想到用文字摘录、列表、画图等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用哪种方法更能清楚地表示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用画图的方法比较合适。)
3.尝试画图。谈话: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画个示意图,也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画图)那么,你能画出这道题的示意图吗?自己先试一试。学生尝试画图(只要画出草图)。反馈: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画出的示意图,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提问:你觉得自己的示意图画得怎么样?需要修改吗?请需要修改的同学将自己画的图改一改。引导: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长方形的长增加3米后,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长方形的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宽没有变。)
4.自主解答。提问: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解答呢?请同学们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交流:你是怎样解答这道题的?(让板演的学生具体地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突出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先要求出花圃的宽。)提问:他说得怎么样?你有什么补充吗?
5.总结质疑。提问:我们今天是用怎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还有什么疑问吗?
给学生以充分的时空,放手让他们大胆的尝试、探究、寻求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三、“实践”巩固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依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情感、态度、潜能、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生探究出策略,体会到成功后,一般可设计成如下二个巩固和提升的步骤:
一是基本策略的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把生活问题引进课堂,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贴近生活学数学,教师贴近生活教数学,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含义,同时也是巩固新策略的最有效的途径。
二是基本策略的活用化。俗话说:解题有法而无定法。说明了解决数学问题技法的灵活多变。一个数学问题摆在面前,其思维的触须是多端的,学生要在解题实践中注意不断思索探求、逐步积累解题经验,以掌握更多、更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思维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真正让数学与现实联系,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所碰到的现实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合理运用和正确把握好铺垫、探究、实践这三个有效途径,那么文前提到的一些教师的困惑和學生的不良情形一定会大有改观,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