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指导朗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就应该有琅琅的读书声,这是语文课本色的回归。《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这是对先哲圣贤优秀读书方法的传承,又是语文课之所以为“语”文课的最基本的特点。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诵读的方法,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读的过程中,主张学生去体验、感悟、理解、评判、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以往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以大量的空洞的理性分析排斥个人感悟的做法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在分析课文之前,先讓一个同学起来读一遍或是全班齐读,没有指导。现在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大学生的阅读指导,就像唱京剧一样,不是简简单单的教学员唱一遍就算了。他是一句一句的教,一遍一遍地教,一招一式的教,乃至一个字的唱腔。有一位老师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圆明园辉煌的过去”那部分文,并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一读。学生读完之后,老师指名学生读,在两三个学生读得不理想之后,老师没做指导、提示,只是单调地重复:谁能用更欢快、深情、激动的语气再读读课文?“再喜爱一点!”“更欢快一些!”老师让学生时而个人读,时而全班读,时而小组读,时而男女生赛读。虽然,此时的课堂上也有琅琅的读书声,但其把朗读形式机械地堆积在一起,没有让学生经历朗读层次递进、情感升华的过程,学生的情感只能停留于表面。这样的读便是“假读”,亦是“死读”。这种做法不可取。
  朗读训练不仅动脑,还必须动口、动手,是一种口、眼、耳、脑同时并用的活动,是感知、记忆、思维同时参与的综合能力活动。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常常和同学们一起朗读,把自己完全融入语言情境中,是那样的投入,那样的专注,那样毫不顾及地分享着作者的快乐,分享着与学生一道读书的那无与伦比的美餐,所以我们的课堂总是充满了快乐的气氛。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拘一格、进行多样化朗读训练,让学生时时保有新鲜感。根据不同特征的课文,可采取不同的形式,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情感,由境入情,使朗读情感到位,因文而异才能读出情感、读出内涵。
  一、 逐步引领,渐入佳境
  只有教师充满激情的范读,学生顿悟后的品读,才是发自内心最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诵读,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读。这样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感悟,能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样的朗读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与作者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这一点,许多名师们的课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请看窦桂梅老师《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片段师:(播放课件:大娘照片)这就是李大娘和志愿军战士挥泪告别的情景。回首往事,情更深、意更浓,谁想和大娘“诵”别?生:(深情的朗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师:可是,大娘怎么忍心和亲人志愿军分别呢?我们只好请求她留住送别的脚步。谁来请求大娘?(学生读出了“请求”的语气,读得很动情。)师:大娘也没有停下,送了一程又一程,我们只好恳求大娘——(学生用“恳求”的语气读,尤其是“大娘”一词由慢到快的语气处理,颇有味道。)师:可是,大娘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住。为了让大娘早点回家休息,万般无奈,我们的战士只好哀求她——(学生用“哀求”的语气读,有一个学生连续强调了两次:大娘!大娘!)师:可是尽管我们哀求的大娘,她还是舍不得回去。最后,没有办法,我们只好以军人的口气命令她。谁来命令大娘——(学生用“命令”的语气读,语气很坚定。)师:是啊,我们七十五岁的大娘舍不得走啊!我们就这样一次次地请求、恳求、哀求,到最后只好命令。现在你想怎样向大娘送别,你就怎样对大娘“诵”别。(全体学生带着各自的体验读出了属于自己的情感。)窦老师这富有层次的朗读指导赋予文本新的活力。“请求—恳求—哀求—命令”等不同体验的朗读,把学生真切地带进了课文的意境里,再现了那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在对语言文字的吟咏与涵泳中,中朝两国人民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学生定会铭记在心,融于灵魂深处。这样的朗读无疑是鲜活的、灵动的、富有层次的。这是朗读指导的最高艺术境界。
  二、 图画再现情境,图文并茂读出来
  如讲古诗《咏柳》时,有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幅春景图:鲜花盛开的绿茵中,一棵高大茂盛的垂柳显得那么耀眼,那么引人注目,有位老师吟诵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使人受到直观形象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理解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树碧绿茂盛,万条垂下,随风摇摆,那细细的叶子晶莹透亮好像剪刀裁剪的那样匀称,那样无可挑剔。于是让学生朗读诗词,反复吟诵,体味其义。
  三、 音乐渲染氛围,朗读情感到位
  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下载了长安街上万名百姓目送总理灵车的那段悲声泣泣,让群山肃立,江河挥泪的悲痛场景,配上一段轻轻地哀乐,教室里顿时哗啦一片哭声,此时此景,仿佛师生也置身于长安街那种撕肝裂肺的悲痛中……有位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受中,然后再进行反复朗读,同学们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从而增强了怀念总理、热爱总理的思想感情。
  四、 精心设计导语,引人入境
  有位老师在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时,编织了如下导语:中国,可爱的祖国,您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拥有世界无数之最,令世人赞不绝口:中国,可爱的祖国,您山河秀丽,地灵人杰,拥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让人陶醉神往……接着展示桂林风光,让学生目睹桂林的美景,同时加以讲解。看着桂林独特美丽的山水,有位老师不时地给以点拨,使学生对作品抒发的情感有了准确的把握,流露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这时吟诵诗句“神姿仙态桂林的山、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绕山环桂林的城”,学生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中语言的美、情境的美,继而抒发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桂林由衷的赞叹:“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融入情景中,从而使朗读引人入胜,叩人心扉。
  作者简介:
  陈艳,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县日上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期,教育部将《道德与法治》纳入中小学课程。现阶段,初中阶段学生的法治意识较薄弱,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全面发展之要求,促进学习整体人文和道德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观念;法治意识  中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模仿能力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时期,
近年来,体育比赛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体育报道用语不规范的现象也极为严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推广普通话跨世纪奋斗目标实施刍议□彭菲在1997年12月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许嘉璐主任代表国家语委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推广普通话跨世纪奋斗目标:“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
摘 要:数学教学本质上是围绕着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应用能够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思考,唤起学生的情绪与思维,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获取。那么,究竟怎样创设才能够呈现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呢?本文将从合理设置问题内容、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和注重课堂有效追问三个方面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应用的具体方法和科学策略,希望能够为
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的产品在证书有效期内变更信息,是产品不断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也是产品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的表现。信息变更与产品一致性不是矛盾对立的两面,而是辩证统一
我的家乡湖北十堰是座汽车城,汽车城车多而不乱,一靠管理得当,二靠司机守法。说起司机们行车安全意识的树立,道路两旁的宣传牌功不可没。车城的交通法规宣传牌设计得巧妙,有文化味
摘 要:德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德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德语教育的方式很多,一方面是通过学校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除以上二者之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同样是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更加不容忽视。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因此,结合学科教学,利用有限的时间渗透德育教学,是较为切实的做法,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文化家具的传承性、包容性、多层次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公共家具的文化表现方法,最后,以株洲为例分析城市公共家具的文化表现应用。 This paper first
适应社会需求开创推普新局面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达中我省的党政领导把推普工作和改革开放紧密联系起来,要求广大干部群众认清推广普通话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