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才是第一生产力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s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作为检验知识、水平、能力的惟一标准,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你想想,一个人从五六岁开始,平时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升学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普通话考试、计算机考试、托福雅思考试、公务员考试、职称考试、普法考试,还有什么资格证、上岗证、驾驶证、争做文明市民、五好五要达标,等等等等,没有一样可以逃过考试的命运,甚至连领个生育证还得先参加优生优育的培训考试,真正是活到老考到老啊。
  有高人问:为什么中国经济从1977年后才得以迅速增长?大伙答:因为改革开放呗,地球人都知道。高人断然评判日:错!乃是因为有了考试!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考试作为检验知识、水平、能力的惟一标准,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有人估算,人的一生中因为考试而创造的GDP位居首位,遥遥领先于购房、医疗等。你想想,一个人从五六岁开始,平时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升学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普通话考试、计算机考试、托福雅思考试、公务员考试、职称考试、普法考试,还有什么资格证、上岗证、驾驶证、争做文明市民、五好五要达标,等等等等,没有一样可以逃过考试的命运,甚至连领个生育证还得先参加优生优育的培训考试,真正是活到老考到老啊。每项考试不仅要交价格不菲的考务费、制卷费、报名费,还要交培训费、教材费、用具费,加上在报名、培训、应考过程中所需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以及因此而损失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折算下来,岂非人生第一开支!
  现在有说美女是第一生产力的,有说脸皮是第一生产力的,还有说黑心才是第一生产力的,但只要他们从每个学校的收费窗口经过一次,保准立马就要承认考试才真正是第一生产力!正是因为考试在刺激内需、拉动消费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才衍生出一大批依靠考试吃香喝辣的人员。考试产业才成为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考试经济”才成为最为强劲的经济势力。如果“中国考试”进入股市的话,保证比牛魔王还要牛气逼人!
  “考试才是生产力”还包含更深一层的意义:考得好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你看历年来的所谓“高考状元”哪个不备受关注!这个厂家奖励了,那个公司助学了,就连云南那个包机送贫困生上学的企业人家送的还是北大清华的考试高手,考三类学校的学生哪里会获得这样的经济效益?前些年反对应试教育的声音很强大,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因为道理很简单:咱中国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应试。不管白猫黑猫,会考试的才是好猫。要是不会考试,你“再好的戏都出不来”。前些年中国科学院搞了一个什么“爱因斯坦计划”,好像人家爱因斯坦是“计划”出来的。结果进入那个计划的都是考试精英。人们忘了,爱因斯坦本人却是一个极不善于考试的人,如果他老人家来到中国,几场考试下来保准他就有了想死的念头。
  曾经有人调查,说诺贝尔奖得主中没有一个考试得第一的,得倒数第一的倒有好几个。这个调查结果一度被我等业已“烤焦”的人们列入“优胜记略”之中。奈何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早已经对诺贝尔老头鄙视不已:没得奖怎么了?就算咱们还差着十万八千里,照样不影响我们宣称是“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每年招收的文理科状元多少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还准备给状元们刻碑立传呢!
  对咱们中国人来说,学习只是手段,考试才是目的。“考得好才是真的好”。明白了这个道理,哪怕上课比念经还要乏味的老师,只要宣布“以下是考试要点”,下面立马寂静一片刚才还昏昏欲睡的学生眼里顿时闪着熠熠的光辉。所以说,考试是最好的兴奋剂,不隔三差五给学生服用一点,再高明的老师都玩不下去。
  老魏读大学那会儿,学生的分数由老师说了算,所以通过率越高的课程其老师越受欢迎,其中历年来没让任何学生补考的一位老师以最无争议的优势当选“人气王”。可惜大学没有“海选”的说法,否则他老人家肯定要连选连任校长职务。顺便说一下,他老人家的课上得那真叫一个郁闷,比看婆婆妈妈的韩剧更需要忍耐性。
  待到老魏做大学教师,考试制度已经开始规范起来,学生考多少分得要有据可查,所以老魏对那位老师“虽向往之”,但却“心不能至”。因此尽管老魏经常昧着良心给分,但还是有大爷级的人物硬是想方设法不让你给他及格,也因此老魏的教书生涯始终不能功德圆满。
  迂腐的老魏对什么自考成教“三沟通”的学生也一视同仁,结果自然是人神共愤。终于有一天成教办钱主任忍无可忍了,跑过来对老魏说:“哥们,你这是断我们的财路啊!”
  老魏大惑不解:此话从何谈起?
  钱主任解释道:你出的试题太难,学生通过率低,谁还来读咱们的自考成教“三沟通”?没有这些批发学历的办班,咱们的奖金福利从何而来?
  先前老魏只知道考试太容易,学生一次性通过了学校无法收取补考费,现在才更进一步明白了考试的难易还要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看来考试这一生产力包含的学问还真不少。
  下次考试,老魏将试卷送去给钱主任审查。钱主任指着一道题目直摇头:“太难了太难了!有的学生肯定答不出啊!”
  我湊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填空题:鲁迅原名( )。
  我不禁笑出声来:“哥们,这可是中文系自考本科啊!”
  “我知道。”钱一边给我找样卷一边说,“本科怎么了,我们文学博士班的同学还有没读过《红楼梦》的呢!人家都是在单位上混的,花钱弄个文凭罢了,哪有闲心真来对付考试啊!”
  我接过某权威教授出的一份样卷,但见第一个判断题就是:新闻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我哑然失笑,他妈的,哪门课不是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啊?
  大彻大悟的老魏回去后立马将试卷做了修改。其中鲁迅原名什么的填空题改为选择题,提供了四个答案:A.周树人;B.黄世仁;C.周星驰;D.白求恩。
  钱主任说:“能不能将备选答案改为三个啊?学校刚刚出台规定:考试通过率高另有奖金的,呵呵!”
  我琢磨着年底应该有笔不错的奖金了,妈的,这考试还真就是生产力呢!
  (老娃娃荐钱海燕图)
其他文献
儿啊!我来看看你,我只是来看看你,过一会儿就走。要赶火车,回去晚了,矿上要扣钱的。  我知道你记恨我,你说梦话时,骂过我。你怎么这么恶毒?我是你爹啊!我有什么办法?念高中,一年得两千多块钱啊!  儿啊!我来看看你,坐一坐就走,你今天别骂我。  我知道你想念书,可我去哪儿弄两千块钱?就算把我的血抽干,再把骨头砸了,只要能卖出你念书的钱,我就去抽,就去砸。可是我知道抽血得靠門路。没门路谁要咱的血?谁要
期刊
从一个乡长做到皇帝,刘邦连升二十八级。刘邦在推翻秦帝国的革命运动中,第一不是元老,匹夫首倡的是东涉,也就是陈胜,是他和吴广揭竿而起;第二没有身份背景,刘邦不是六国的贵族,出身不如项羽之流;第三实力也不强,刚开始百八十人,本来想混个师长旅长也就算了,没想到先封王,后称帝。项羽比他志向远大,但事情没做成;刘邦没那么大的抱负,却做上了皇帝。为什么?  根本不用等后来的人总结,当事人刘邦做上皇帝后,马上就
期刊
有种很普及的说法是,年轻时牺牲健康去挣取金钱,年老时再用金钱购买健康。在70年代生人身上,这种说法已经不准确了。面对70年代生人三成得胃癌、肝病、白血病等致命疾病的报告,这种说法似乎应该修正为:年轻时牺牲健康去挣取金钱,但他们没有买回健康的机会。  时代影响命运。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已经幸运地规避了“文革”的劫难,至少躲过了自然灾害的苦难年月。高考制度的恢复,让他们的父母看到了望子成龙的曙光
期刊
朋友最近买了车,一辆自动豪华型车。  朋友最初的计划,只是想买一辆代步的车,总价五六万元。他当时考虑买一辆二手车。有同事说,五六万元应该可以买辆新车了。朋友觉得有道理,于是把买二手车的计划放弃了。  朋友选定了街面上到处在开的普桑,可是一些朋友说了,普桑太平常了,也不像家庭用车,加上二三万元,可以买更好的车型。朋友想想也对,如果车子高档些,也有面子。于是他把购车资金从五六万元升至八九万元。  他到
期刊
白领和清洁工同在一幢写字楼里工作,白领的工作从早晨九点开始,下班时间不一定。清洁工也是早晨九点上班,下班时间是下午五点。  清洁工经常出入白领工作的场所,他看到白领们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操作着电脑,接着电话,用英文和中文与别人沟通,他们个个神情紧张。  而清洁工,干完早晨的活,他开始呆在工作间里,喝茶,看報纸,连中缝里的广告也看完了,然后出来透气。  他又看到白领们坐在那儿,操作着电脑,接着电话
期刊
在距离重庆辖内巫山县城40公里外的村子里,我见到一个80岁的老太婆弓着身子去“做事”,她是我见到的最年迈的“钟点工”。春夏之交,天已经热了,佝偻的老太婆还戴着厚的毛线帽子,她说“不能病啊”。每天她都要去邻居家,给那家里正读书的三个孩子做三顿饭,邻居家只有孩子们,他们的父母常年在东莞打工。老太婆的子女也在广东,她又说不清具体什么地方,看她的神色,广东就是天堂。如果哪一天老太婆一病不起,什么人照管她?
期刊
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评价过毛泽东的一幅诗词手书:“主席并无心成为诗家或词家,但他的诗词却成了诗词的顶峰。主席更无心成为书家,但他的墨迹却成了书法的顶峰。例如这首《清平乐》的墨迹而论,‘黄粱’写作‘黄梁’,无心中把‘粱’字简化了。‘龙岩’多写一个龙字。‘分田分地真忙’下没有句点。这就是随意挥洒的证据。然而这幅字写得多么生动,多么潇洒,多么磊落。每一个字和整个篇幅都充满了豪放不羁的革命气韵。在这里给我们从
期刊
不仅是大学生、教师以及警察等声誉在发生变化,无数的社会角色的声誉都随着这个极度变动的世界在改变。这些社会角色不仅包括诗人、主持人、乞丐等各类人群,同时也包括花花草草、猫猫狗狗、土地房子,甚至是传说中的神鬼。而它们声誉的变迁也都折射着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变化。    诗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人,曾经用着有力的词汇冲破重重迷雾,曾经用婉约的调调叩开无数少女的心扉。只身打马过草
期刊
一个有智慧的女人,会预想自己的收梢,自如并且享受地完成转型。知道不是抛媚眼的年纪,就适时收手。该干嘛干嘛,在一个年龄做适合那个年龄的修炼,说那个年龄的话,按那个年龄的规则行事。  而比做一个有智慧的女人更优的,是做一个有运气的女人。有运气的女人,是在老到60岁的时候,还可以完全地不转型,可以放肆地娇柔、恣意地无赖,一如16岁时——至少在一个人面前。那个人的目光是包容欣赏的。  贾宝玉认为所有的女人
期刊
记得以前去大城市,我像陈奂生进城一样,喜欢抬头看高楼大厦,然后数一下楼层,直到脖子都仰酸了。当时想,那些住在高层的人俯瞰我,大概就像看一只蚂蚁。  再后来就没有多少羡慕了,我的一些朋友就住在那中间的某一个“巢”中,朋友说自己是高大的枝干上筑巢的“小鸟”。我问,你在上面俯瞰,是否感觉街上的我们像蚂蚁一样渺小?朋友说,我看你們像蚂蚁,你们看我们不也像看不会飞的小鸟?  逛名人博客,最初的感觉就像以前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