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视野下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i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我国既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又面临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迫在眉睫。法治是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新方向,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导向,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成为当前改革的新航标。
  关键词 法治 社会管理 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识码:A
  从法治发展的视野来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法治国家的发展从学术探讨到宪法实施、从确立治国基本方略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弘扬。基于此,作者认为法治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已逐渐深入人心。
  一、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成为各国政府改革的出发点。法治是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以法治来达到“善治”,完成社会管理模式变革,是全世界发展的趋势。
  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是以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和为基础的社会管理模式,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管理的“善治”。所谓“善治”,即多种管理方式共同合作,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社会管理模式。世界银行等国际开发援助组织的研究认为,实现“善治”将最终有助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时期要达到“善治”有不同的方法。在封建时代,要达到“善治”就必须依靠君主的贤明;而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就必须依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法治型“善治”是社会管理模式的理想状态,主要表现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共同治理。如何通过“法治”达到“善治”?一方面,通过立法、执法、司法赋予国家机关一定的权力。赋予权力的过程其实也是限制权力的过程,只有明确一定的权力,才能限制越权,并且通过对国家机关权力的限制达到保障公民基本权力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对公民规定相应的义务,从而驱使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因此,“法治”和“善治”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法治”最终形成“善治”,而“善治”自身也需要“法治”。
  法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国家和社会、政府与公民都能得到有序的发展。当然,法治并不是社会管理唯一的方式,但是,通过社会实践,经过全世界人民的选择,法治是最能维护公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方式。
  二、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的内在要素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以法治的权威性、确定性来代替人治的随意性、不确定性,是维护公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最佳方式。法治不仅是达到“善治”、实现社会管理的最佳方式,而且是维护社会稳定、促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有效保障。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之所以是最佳的社会管理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意味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权力与权利之间的有机结合。首先,通过法治对国家、政府和权力的限制,社会、公民和权利得到保障和发展,同时这也是对国家、政府和权力的保护。其次,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下公共服务能够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意味着政府依法管理和公民积极参与治理的有机结合。首先,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意味着在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角度、各个层次都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超越既定的法律框架。其次,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意味着公民不仅仅是社会管理的客体,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社会管理主体的职责。
  第三,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意味着民生法治导向性与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正从社会革命和政权建设时期转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时期,并重点构建以民为本的民生法治,这必然对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民生法治的需求。同时,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意味着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管理不仅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而且还需要公众参与。只有让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的理念。
  第四,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意味着利益诉求渠道与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处理好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使我国公民的利益表达和社会稳定有机结合。同时,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要求不断完善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使社会矛盾得以化解。
  第五,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意味着社会维稳和公民维权的有机结合。所谓法治,其核心就在于对权利和义务的严格规定和限制,通过宪法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对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进行规定,包括公民参与社会各项事务管理的流程、方式、方法,最终促使公民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通过法治化的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才能确保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公共利益最大化,促使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三、结语
  构建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必须把法律作为解决当前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将社会矛盾的解决、公民个人利益的保护都纳入法治轨道。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建构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必须以民为本;其次,建构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还必须重点关注社会建设;最后,建构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还必须建构能保证良法能够善治的机制。
其他文献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非常重视学习,曾说:“中国人一向说‘攻书’,要进攻,不能保守。”为了指导抗日民族解放斗争,毛泽东在思想领域掀起了四次“攻书”,推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第一次“攻书”,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基础    哲学世界观问题,是胜利指导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为彻底解决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问题,1936年5月到1937年8月,毛泽东率先在哲学领域发起了第一次“攻书”:发愤研究哲学
期刊
从学理上讲,哲学不是无前提的操作,哲学的合法性首先源于前提的合法性.胡塞尔现象学明确指出一切合法性的根源在于前提的明证性,并致力于这种明证性前提的诉求,但知识论立场
以数控机床等为代表的自动化机床的出现,实现了传统机床向自动化、信息化、精确化模式的转变,提大地提升了工业生产水平.但是由于数控机床具有结构复杂、元件精密高、自动化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
期刊
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体产生的传染效应。文章认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在于其金融部门的结构性问题,它会影响到东亚大多数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与金融部门的
目前有线电视双向数据传输的组网形式有很多,但是它们在成本、施工和协议等方面各有千秋,因此需要结合实际合理进行组网.
摘要 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充分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必须以全新的理念和创新性的举措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而在日益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可以从打造完整公益产业链的视角,在公益资源提供、公益资源集聚、公益资源使用、公益资源消费以及公益产业中介体系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 公益 产业链 社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F12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更加的重视,环境保护的口号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城市中的大气污染多来源于工厂的废
强化责任担当压实铁路护路第一责任rn省委政法委、 省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铁路安全工作,将平安铁路建设作为平安建设责任书重要内容,与政法(综治)工作同部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