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隐私你别拆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偷看孩子的日记、私拆孩子的信件、查看孩子的聊天记录,这些行为可能很多父母都干过,还常常美其名曰地说,为了孩子好。
  父母关注孩子的隐私,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心理上的变化,防止孩子早恋或受到其它不可预见的伤害。尽管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并不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好处,相反,它还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首先,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很多父母错误地认为,孩子还小,他们的事情应该大人做主,不必考虑孩子的感受。而事实上,无论孩子处于哪个年龄阶段,他们都具有独立的人格,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的自尊犹如一个洁白的瓷器,拆穿孩子的隐私,就如同用榔头敲击,会让它碎成一地。
  其次,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容易让孩子“破罐子破摔”。大家都知道,孩子小的时候有很多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毛病,比如,胆小,尿床,爱哭等,如果父母将孩子的这些隐私告诉别人,或当作取笑的工具,孩子就会觉得很没面子,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麻木不仁,没了羞耻之心。
  再次,不尊重孩子的隐私,还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影响亲子之间的感情。窥探孩子的隐私,常常会激起孩子的反抗和对立情绪,使得亲子关系变得不可调和。更重要的是,一旦失去孩子的信任,今后许多问题都不好处理,可谓得不偿失。父母这样的“好心”最好少有,或别有。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隐私,又该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走出成长的误区呢?
  一方面,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独立的私人空间,不必什么事情都要求在大人的视线之内。孩子大了,有点小心事、小秘密,这很正常,父母用不着大惊小怪,更不必小题大做,只要不是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父母大可睁只眼闭只眼,听之,任之。即便有时父母想知道孩子的一些隐私,也应该事先征求孩子的同意。比如,你想看看孩子躲在房间里干什么,你应该先敲门,然后礼貌地问孩子,妈妈(爸爸)可以进来吗?如果孩子不同意,父母切不可强求,只须密切地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在这期间,要是你发现了什么不好的动向,先别声张,从侧面进行引导和规劝即可。
  另一方面,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其实,要想让孩子没有秘密,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近孩子,与孩子成为朋友。当孩子对你不设防时,他什么事情都乐愿与你分享,那样你也用不着侵犯他的隐私了。比如,当你发现孩子有记日记的习惯时,你不要悄悄地偷看,也不要采取打骂和胁迫的手段,而是亲切地对孩子说,我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害怕别人偷看自己的日记,还用一把锁将它锁起来。相信这样的话一定会引起孩子共鸣,拉近你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同时,你还可以因势利导,告诉孩子,有些东西可以写在日记里,也可以拿出来与家人或同学交流、分享。
  642350 四川省安岳县西大街天赐花园B区4-3-602 周礼
其他文献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出自《礼记·檀弓》,堪称我国古人捍卫自身尊严的典范。故事是这样描述的: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眼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从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赔礼,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
期刊
精神卫生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具有重大影响。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在中国的宣传主题均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可见它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社会越来越多元化,复杂的社会生态使当代人承受着更为严苛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这种飞速的社会变迁影响着国民的心理健康,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日益增长。  一组数字 
期刊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2011年天津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天津市精神障碍的总患病率为16.96%,其中严重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89%。  严重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和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等。严重精神障碍病人在发病时,对自己的行为丧失或部分丧失了
期刊
赵妍是一名在读的大二女生。去年上大学后,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在与身边同学相处过程中,她经常听到同学嘲笑某某吃得多,身材不好,同时看见别的女孩苗条的身材,她感到非常羡慕,于是计划减肥,但逐渐出现了不爱吃东西,内心总是在吃与不吃之间纠结,脑子里全是与食物有关的想法,比如怎么吃、吃什么、吃多少,这个食物多少卡路里,减掉所有零食、甜食和高热量食物。她每天必称体重,轻了一点点会特别有成就感,重了一点点便充满
期刊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那些有自杀危险的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以缓解乃至打消其自杀冲动。  有些来电者一上来就直接说出自杀想法,而有些则顾左右而言他,不细问的话不会说出其自杀冲动。无论前者也罢,后者也罢,我们都需要详细评估来电者的自杀危险性,才能让电话危机干预切中关键问题,帮助其走出想自杀的泥潭。  后一种情况,评估自杀的危险性很有必要,这不难理解。但前一种情况下,来电者已经说他
期刊
在一个阳光暖的让人昏昏欲睡的下午,我迎来了我的一个病人,立马抖擞起精神,初次见,她年纪轻轻却步履蹒跚,她本该青春活泼却颇有老态龙钟之态。同往常一样,我们先从家属处初步了解病情,跟我讲述病情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母亲,母亲看似平静却十分心疼地详细为我讲述了病情发展的过程。  患者是一名护士,半年前,因为种种原因调动了工作,可是到了新的岗位一段时间后却仍然无法适应工作,渐渐地,一个本来活泼的孩子变得不爱说
期刊
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会成为一名精神科大夫,一个偶然却也是命运使然的机会让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这样的的改变,从慢慢的接受到慢慢的喜欢上这个工作,这个过程中自然有不少让我难忘的患者。有时候想,精神科不像我曾经向往的心内科那样惊心动魄,也不像急诊科那样随时面临死亡,但是我们面对的却是他们的灵魂,有时候表面上看似平静,其实也许内心早已波涛汹涌。  这是今年我刚从综合医院轮转回来再次进到精神科病房时发生的故事
期刊
小念是一个20岁的大二姑娘,有着175的个子,姣好的面容,殷实的家境,正符合当今网络上流行的热词“白富美”,更是家人手心里的宝。还记得刚刚考上大学那会,小念学习很努力,专业课很是优秀。对待同学也很热情有爱,乐于助人,大家都很新欢她。  可是大一的下学期,小念的行为渐渐变得古怪起来,不再像以前一样,经常去教室看书了,有时甚至连白天的课也不愿意去上,周末也不愿意跟好朋友一块出去逛街了。整日在宿舍里不是
期刊
那是一个炎热的季节,结束了四年大学生活,我开始了创业旅程,在一家大公司从一个底层的小职员干起。经过近6年的坚守和努力,我凭着过硬业绩和素质当上了主管,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开启新的职场旅程。  那一天,我搬进主管办公室,不知为什么,心潮巨烈翻涌,似乎在这一刻,心中所有往事都近乎控制不住地想要迸发出来,特别是看到平常把我当对手,到处给我使绊子的几个同事,红着脸找我请示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无比复杂。  我刚
期刊
那个男孩子似乎一点不知道紧张。高三了,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可着劲往前冲。他倒好,安安静静坐在墙角里涂抹他的蓝房子。  代课老师已经向她反应过很多次了,周围的学生也不止一次地向她说过。作为班主任,她当然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开始,她训斥过他几次,又找他谈过几次心。而男孩子总是一副忧郁的神情,一句话都不说。她决定悄悄地做一次家访。  按照花名册上的地址,她找到了他在市郊的家。那是怎样的一种破败啊,她鼻头一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