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小康生活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i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有句口头禅:“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他的八宝箱里,安静地存放着几本发黄的记事本,林林总总记下了我家几十年来的大事小事,大到盖房造屋,小到柴米油盐。这一件件琐事,一串串数字,记录着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小康之路。
  艰难的小学时光。那时没有义务教育,农村很多孩子上不起学。爷爷去世早,父亲和奶奶相依为命,吃饭和穿衣都成问题,不要说读书了。村里有个叫具四爷的长者读过私塾,他经常教父亲认一些汉字,父亲记性好,教一遍就能记住了。一天,具四爷来找奶奶,说这个孩子不读书太可惜。奶奶叹气道,哪有钱让孩子去读书呢,再说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就是去也跟不上。具四爷说他有个亲戚在学校教书,他先去說说看,能不能先去旁听,成绩跟得上就给钱,跟不上就算了。
  学校建在一座古庙里,桌椅都是用土块垒成。当时全校就一个老师,一人教四个年级,一、二年级面朝东山墙的黑板,三、四年级面朝西山墙的黑板,上这个年级的课时,其他年级的学生可以自由活动。因为入学迟,父亲舍不得浪费一丁点儿时间,上四个年级的课他都在教室里认真听讲,不懂就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家离学校三公里,走的是一条荆棘的小路,晴天还好,雨天到处泥泞不堪,走不好就会摔跤,弄得一身泥水。当时家里没有胶鞋,夏秋季节雨天都是赤脚往返,冬春季的雨天就备两双鞋,一双旧布鞋作泥鞋,一双干鞋到教室换上,放学再换过来。有时湿鞋上了冻,脚塞进这冰窟窿里半天缓不过劲来。那时的学习条件真是异常艰苦,但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父亲倍加珍惜。
  第一笔“巨款”。1965年,父亲18岁。当时农村靠挣工分过日子,男人一天10工分,女人一天8工分。由于家里没有主劳力,年终分红总是透支,孤儿寡母的生活捉襟见肘,甚至连盐都买不起,经常去邻居郭玉家借盐。
  郭玉四十来岁,精明强干,人亦厚道,父亲非常敬重他。有天晚上,父亲去郭玉家串门,见他正在整理山茶:用刀砍去带刺的老杆,把较嫩的枝叶捆成一把把长短一致,大小相仿的小捆。父亲前去帮忙,见识了郭玉的手艺,心向往之。郭玉见父亲能吃苦,便答应他学艺的请求。他们花了两个下午时间砍来山茶,晚上整理,共整理成300多把,晒干后就能销售。一个有月光的夜晚,两人挑着山茶出发了,走夜路加上挑重担,人又累又困,一路无话。直到次日太阳高照,他们才抵达合肥的七里塘。当时七里塘还是农业生产队,传统的自然村落。郭玉领着父亲转了两个村庄,边做山茶广告,边挨户叫卖,见父亲熟悉了路数,郭玉提议分头行动,郭玉向北,父亲向南。一开头,父亲不好意思出声,一连跑了好几个村庄,没卖出几把。渐渐胆子大起来了,敢大声吆喝了:“卖山茶哎,五分一把!”父亲不停地奔走叫卖,生意也渐渐好起来。先是五分一把,后来三分,再后来两分。五月的中午很是炎热,衣服汗湿了紧贴身上也顾不上歇息。终于在太阳快落山时,一担山茶卖完了,父亲清点了一下数目,八元八角五分,这是他挣的第一笔“巨款”,虽然疲乏万分,但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一连数了好几遍。
  突破“万元”大关。1978年改革开放,土地分产到户。我家当时六口人,分到10来亩田地。责任田到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前所未有的高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高,农民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1980年,父亲账本上的赤字变成盈余。特别是1989年,我家首次试种秦油2号杂交油菜获得成功,水稻又获丰收,当年庄稼收入9200元,加上两头肥猪,还有鸡鸭鹅雉,年收入突破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兜里有了钱,父亲决定改善居住条件,破烂不堪的茅草房实在容纳不下六口之家。1990年的一天,一辆满载红砖的拖拉机卷起一片尘土驶进村庄,发动机突突的轰鸣声打破了山村以往的宁静。一些大人端着饭碗前来瞧热闹,孩子们围着拖拉机攀上爬下,这里瞅瞅那里看看,钻上驾驶室去摸摸方向盘,按按车喇叭。盖房的日子我家成了村子里的中心,一大帮乡亲们主动来参加劳动,当时没有专业的建筑队,只有一个大师傅带着这些临时工,干活也没有工钱,一饱饭一天。抬石头、砌石基、拎水泥、搬砖头,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四间宽敞明亮的瓦房就落成了。奶奶喜上眉梢:“这房子好,高挑敞亮,住着舒服。”
  第一台家用电器。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徒步五六里去看一场戏、赶一场电影成为常态。奶奶对“小倒戏”———庐剧情有独钟,因岁数大了,不能到处赶场,见看戏回来的妯娌们手舞足蹈描述精彩的剧情,满脸都是羡慕。父亲看不过去,一狠心,花了560元买了一台燕舞牌收录机。这下我家里可热闹了,每天吃过午饭,村里的大爷大妈们都一准赶来了,《秦雪梅观画》《四郎探母》《孟姜女》《孔雀东南飞》等曲目轮番播放,咿咿呀呀,唱个不停。机器运行时间长,加上磁带质量不好,经常绞带。这时奶奶就会喊我帮忙,我小心把绞带拽出来,然后用一根竹筷插入磁带孔,慢慢把露出来的带子卷回去。
  安装固定电话。1993年夏,我们即将外出读书,怕奶奶念叨,父亲花了2000多元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让我们经常打电话回家跟奶奶报平安。电话装好那天,像过年一样,家里聚集了很多人。爸爸写了一个号码让奶奶拨通试试,奶奶耳朵聋,也不会操作,就叫我来打。我非常紧张,手指发抖,对着纸上的号码按了半天才拨通,话筒里传来陌生的声音:“喂,你是谁?”我也跟着问:“你是谁呀?”对方似乎很不耐烦:“你到底是谁?”“你不说,我也不说。”只听对方啪的挂了电话,话筒这头“嘟嘟”发出忙音,一屋子的人哄堂大笑,有的甚至笑出了泪花,我尴尬极了。原来这个号码是防虎中学我表姐家的电话号码,她接听后还以为是骚扰电话呢。
  弹指间,换了人间。父亲的笔记本像一部无声电影,一篇篇,一幕幕在我的眼前闪过。简单的文字承载着满满的回忆,是我家从当初家徒四壁一步步走向小康生活的见证,更映射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沧海桑田。
  其实,父亲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不,最近他的笔记本又有了抗疫、抗洪等新内容。他为中国的担当和实力感到骄傲,他说:“要是在旧社会,遇到这么严重的灾难,老百姓只有烧香拜佛、逃亡或自生自灭了。现在国家富强,老百姓有了靠山,人人过得幸福,活得舒心,这才是真正的小康生活。”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三月的江南,阳光娇媚。行走在街上,太阳暖暖地照在头顶,竟有些晒人的感觉。河边的垂柳轻轻拨弄着柔风。江南的春天山花烂漫,而此时的北国,却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就是江南,让无数文人骚客魂牵梦绕的江南。著名词人韦庄曾发出感慨:“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如此诗意的江南不仅物美、景美、而且人美,难怪词人不想回乡,洛阳才子
期刊
杆秤是一种古老的衡器。它由秤杆、秤砣、秤盘三部分组成。秤杆上有秤星,利用扛杆原理可以较为准确地称东西。  杆秤的制作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为鲁班发明。他根据北斗七星和南半六星在秤杆上刻十三颗星花,即一斤十三两;也有传说是陶朱公范蠡所制。种种传说已不可考。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变量衡混乱,不成规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衡同制,改一斤为十六两。这种换算方式一代代流传下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
期刊
一  茶作为一种饮品,于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而作为福建人或是久居福建的人,都能如数家珍一般说出各系列茶的不同种类。  且说福建茶的品类,就有武夷山的岩茶系列如大红袍,安溪的乌龙茶系列如铁观音,后来又有平和的白芽奇兰,漳平的水仙茶,宁德的坦洋功夫等。这些茶的品类无非是岩茶、乌龙茶等系列。我虽然对茶谈不上痴迷,每日有则饮之,无则也不强求。如得一日无事或幽坐发呆时独饮,或是有佳客到访、或是有闲情邀上三
期刊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叶的那边是泰山;叶的这边,是我们“一览众山小”的慧眼。  一粒粒树的种子,不知是风还是鸟儿,把它带到有梦的远方,落在泰山的崖上,凭石缝中些许尘土,借阳光雨露,发芽、生根、长大,高高地站在山上,一脸的倔强。  泰山的树,“烈日炎炎晒不死,严寒霜雪郁郁葱葱。”可圈可点的古树名木:一是一亩松,二是姊妹松,三是三义柏,四是四槐树,五是五大夫松。一亩松说其影,影大树冠有一亩;姊妹松说其
期刊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带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拥着女孩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尚且不论这位外祖父得意自喜的神态,单是小女孩给自己选择了一扇乐观的窗户,拥抱幸福生活的快乐,就足以让人感到欣慰。可这个故事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深思。与其说是外祖父教会小女孩选择乐观,快乐
期刊
北方人习惯睡炕,尤以乡村最盛,“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可见热炕对农民来说,是多么重要。  土炕,冬暖夏凉,宽展展的顺山大炕,方方正正的齐盘小炕,是人们睡觉歇息的好地方,炕上花生生的印花油布一铺,干干净净的炕桌一放,若客人来了,“上炕上炕,快上炕”,恭请声里透着热乎劲。  炕头,一般来说是个尊位,长辈睡炕头,中间睡女人孩子,后炕是青壮年。炕是一家之中心。人们串门走亲,炕上一坐,才叙长道短
期刊
儿时的记忆,有时会伴随着生长影响自己的一生。包括思维、食欲、生活的爱好和习惯等等。  稷山饼子,俗称火烧子,在当地最有名的是翟店饼子,是我在小时候生活中常常思念的奢侈品,好吃,美味,有香喷喷、美滋滋、特别适口的味道。  我跟着爷爷到翟店(俗称街里)、修善(俗称下庙)赶集时,在大集上吆五喝六的人群中吃一碗热腾腾的丸子汤泡上一个饼子,觉得满足了一顿美食,会在记忆里影响好几天。更高级一点的是羊汤泡饼子,
期刊
那一年,十八岁的我在车站与亲人依依惜别,却怎么也不肯回头。我不想看见父母担忧的目光,因为我早已经泪流满面,带着依恋、带着彷徨踏上了西去的列车。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北方,将要去西南的昆明读书,心里有着深深的不舍与挂牵。  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我都觉得新奇。这里四季如春,景色怡人,与我所生活的北方是天壤之别。我很快适应了离开父母的生活,新环境,新朋友,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可是每到夜晚,就会倍加想念亲
期刊
在元朝戏剧大师王实甫的《西厢记》里,有大量景物描写,由头年的暮春崔莺莺和张珙(字君瑞)初次在普救寺西厢相见,到深秋"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两人忍痛分别,再到第二年春暖花开,夫妻团聚。景物的描写一直和主人公的心情相一致,春来春心荡漾,冬来万物萧杀,心情由高到低,急转直下。  下面是戏中几景:  第一景为暮春花残黄河巨浪  第一次景物描写是在《西厢记五剧第一本》的《张君瑞闹道场杂剧》中的
期刊
庚子冬月,广西的气温聚然下降,大明山上呈现了冰凌雾凇景观。在这近似于瑞雪兆丰年难得的江南景致里,南宁市作家协会的作家们,迎来了“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文艺新春天,一干人马聚力邕城学习创作技巧,还连夜冒着凛风寒雨奔赴马山上林采风,笔耕大山深处里决战贫困的故事——  一、小都百,单车踩出农家乐  且不说“马山”名字由来有多吸引力,光听老父在世时讲的故事就足知其与众不同的了。父亲说,解放之初,他任马山县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