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琵琶的演变与发展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_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琵琶”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古老弹拨乐器。有关“琵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的典籍。当时称“枇杷”,或“批把”。即先从木旁,表示它是木质乐器;然后又从扌旁,表示用手弹拨的意思。魏晋时期,又为琴字头,称“琵琶”。可能是把它归之于琴、瑟一类的乐器。
  【关键词】:琵琶;东汉时期;弹拨乐器
  一、秦琵琶
  (一)秦琵琶的产生
  我国古代文献中,对于秦琵琶的产生时间,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了文字记载,但它并没有明确的具体年代。魏晋作家傅玄(公元217至278年)在他所著的《琵琶赋·序》里,记载着琶琶产生的两种说法:一说是:
  “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使.工人知音者裁琴、筝、筑、笙徒之床,作马上乐……”
  而制作了琵琶,一说是:
  “杜挚以为,赢秦之末,盖苦长城之役,百牲弦簧而鼓之。”
  傅玄之后的文献,对琵琶产生的记载,大都以此为根据,作意思相似的转述。傅玄所说的琵琶产生于鸟孙公主下嫁之时,也不能说完全不对。唐初虞世南对于秦琵琶的产生,在他的《琵琶赋》里,就记述着:
  “闻诸前志,寻斯乐之始,强秦创其滥筋,盛汉尽其深致。”
  也就是说,秦琵琶创造于秦,到汉代达到完善的程度。
  (二)秦琵琶的形制
  秦琵琶最初是什么样的?又是如何演变而来?根据南朝阮咸所弹奏的琵琶来看,它与上述秦汉子相比:圆体而大,柄较长。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因阮咸善弹此乐器,所以又称它为“阮咸”。晋·孙该所写的《琵琶赋》,对于秦琵琶的制作,作了如下的细节描写:
  “帷嘉桐之奇生,丹泽之札垠”。“弦则岱谷艇丝”,“大不过宫,细不过羽。”
  可知,当时做琵琶选材很注意,以丹泽北边所产的桐木为最佳;弦要用山的柞蚕丝来制作;大弦不超过宫,细弦不过羽,就是一至四弦间不超过大六度音程。归纳起来,从东汉至魏普,有关秦琵琶形制的文字记载来看,它逐步地发展完善,最后定型为直项、圆体、四弦、十二柱或十三柱,是我国人民自己创制的一种乐器。
  (三)秦琵琶的演奏于艺术表现
  秦琵琶斜抱,用手指弹奏,演奏的技巧及其艺术表现,在魏晋之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了。傅玄在《琵琶赋》里写道:
  “弱腕忽以竟骋兮,象惊电之绝光。”
  是说演奏者迅敏的腕子动作,有如惊电之光飞驰,与今日琵琶的扫拂动作十分相似。
  “飞纤指以促柱兮,创发越以哀伤。”
  “促”是推动的意思,“促柱”即左手推弦的手法。用今天的概念来解释,就类似于用左手推、拉、吟、揉的技法去塑造悲劫的音乐形象。孙该的《琵琶赋》也写着:“抑扬按捻,推栩摧藏。”仍是对于左手动作的描写。
  “硫密有程,离而不散,满而不盈,沉而不重,浮而不轻。”
  这种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达到了相统一的情韵。秦琵琶又是汉代《相和歌》以及后来的《清商乐》的伴奏乐器。在东汉时期,秦琵琶的艺术表现,还不是那么丰富,所以那时主要任务,仅在《相和歌》里。作为伴奏乐队的一个角色,由于秦琵琶尤其特有的生命力,后来就由《相和歌》伴奏乐队里不那么惹眼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了。
  二、曲项琵琶
  (一)曲项琵琶的源流
  曲项琵琶,梨形,曲项,四弦,四柱,横抱用拨子弹奏。这种乐器,最早的发祥地是波斯(今伊朗)。古时可能因其形制特点是曲项,而人们为了与中原的秦琵琶相区别,称它为曲项琵琶。还有称它为“胡琵琶”或“胡琴”的。到了唐代,曲项琵琶不仅在乐部居于首位,而它的艺名在乐坛亦风靡一时,压倒原有的秦琵琶,从那时起,“琵琶”就逐渐变成曲项琵琶的专称了。
  (二)“龟兹乐”与曲项琵琶
  曲项琵琶在中原影响最深、最广是在“龟兹乐”流传到中国以后的事情。据《隋书·音乐志》记载:
  “龟兹”者,起自吕七灭龟兹,因得其声。吕氏亡,其乐分散,后魏(即礼魏)平中原,复获之。其声多变异。至隋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等,凡三部。开皇中,其器大盛于间闰。时有曹妙达、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责等,皆妙绝管弦,新声奇变,朝改暮易,持其音技,估街公王之间,举时争相慕尚。”
  这是“龟兹乐”在我国北方流传的盛况。曲项琵琶是“龟兹乐”的主要乐器,因而又称“龟兹琵琶”。随着“龟兹乐”在中原的流传,曲项琵琶也在中国内地流传开来。
  三、曲项多柱琵琶
  曲项多柱琵琶,是在秦琵琶与曲项四柱琵琶(胡琵琶)融汇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曲项琵琶传到我国以后,迅速地吸取了民族音乐和秦琵琶丰富多彩的演奏技艺,从而更加大放光彩。此时琵琶给人的概念,有了一个特别的变化,即是琵琶这个名词,又从多种形制琵琶的总称,逐渐变成了曲项琵琶独有的称呼。
  (一)曲项多柱琵琶的产生
  秦琵琶与曲项琵琶的互相融汇产生了新型的琵琶。从唐代的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开始演变的痕迹。唐代一些文学作品对琵琶演奏的描写中,看出多柱琵琶被运用的若干迹象。诗人自居易在《琵琶行》里写:
  “凄凄不似向前声”、间关莺语花底滑”、“铁骑突出刀枪鸣”。
  从音乐史料中看到,唐代的琵琶演奏家流行的移调演奏,如果没有多柱构成的较为宽广的音域,也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可以认为公元九世纪以前,曲项多柱琵琶就产生了。
  (二)曲项多柱琵琶的完善与发展
  宋代经济的复兴,元代版图的辽阔,都超过了历史上的其他时期。在音乐文化方面,它们继承了唐代的丰富遗产,又在更大的范围内向前推进。器乐独奏,蓬勃兴起。琵琶演奏在艺苑里也更增辉耀。诗人陆游在《忆唐安》(今四川崇庆縣)中写道:“红索琵琶金婆花、百六十弦弹法曲。”和《夜雨怀唐安》中的自注中说:“蜀人语谓唐安有三千官柳,四千琵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琵琶在四川的盛况。琵琶这时还为《诸宫调》等说唱艺术的伴奏乐器而面向更广阔的社会,走向了民间。这就为琵琶的普及与吸取养料提供了条件,使它的艺术生命永葆青春。
  明·王沂《三才图会》以及明宣德三年(公元1482年)刻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插图中所载的琵琶图的形状,已基本上和近代琵琶形制相同了。此琵琶有十三个品柱、四弦、而板上端有两个半月形的音孔,腹部比唐琵琶小,颈部加宽了。应该说,这种琵琶在明以前已形成。因为较多的明代琵琶图象与《三才图会》的图象是完全一致的。说明这种琵琶在明代已极为普遍。可以认为它形成的时间已较久远。从唐代的七柱至明代的十三品柱,它的演变过程,前进尚无文字资料可稽。
  琵琶,作为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以它顽强的艺术生命不断地壮大,特别是我们今天所演奏的琵琶,就是在秦琵琶与曲项琵琶的这两种乐器的基础上,根据我们人民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艺术趣味而创造形成的。琵琶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充分展示了我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成为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魁宝。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02
  [2]韩淑德,张之年.中国琵琶史稿[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01
  [3]李叶丹.论中国琵琶形制的形成与发展[J].中央音乐学院.2008.04
  [4]顾楠.从琵琶的发展史看唐代各民族音乐的融合[J].大舞台.2010.03
  [5]刘静.浅谈琵琶发展史[J].大众文艺. 2010.01
  [6]段文.琵琶发展史上三次重大变革[J].乐器. 2000.11
  [7]张静远.论琵琶的产生及其发展[J].西华大学学报.2006.04
其他文献
【摘要】:在电影诞生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人们对于电影的需求与热爱早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考验。众所周知,自从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以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胶片是记录电影画面与声音的唯一载体。而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胶片这样一个伟大的影像载体也逐渐的被数字技术取代,在二十一世纪,胶片终于走向灭亡。虽然单纯从影像质量上来说数字技术还尚不能够超越胶片,但是运用数字技术来拍摄电影,我们能够获得的远比使
期刊
【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精英们的中国画变革的言论,对中国画具象形态的生成影响极大,激进画家们更是实践力行,最终推动了中国画具象造型形态生成,并似乎成为一种新的中国画传统。  【关键词】:生成;具象形态;中国画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帝国坚船利炮来到中国的西方文化冲突性入侵,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严峻现实刺激近代中国知识精英对中国文化危机的思考,他们期待“全盘西化”,从“西方本位”中寻找传统文化变
期刊
【摘要】:傣族舞蹈中的孔雀舞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傣族舞类型,本文首先分析了傣族舞蹈中孔雀形象的形成渊源,然后结合当代孔雀舞的发展分析其中所蘊含的自然、艺术和意境三重美学价值,以为学习和表演傣族孔雀舞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傣族舞;孔雀舞;美学价值  傣族舞蹈是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的瑰宝,而孔雀舞则是傣族最具特点的表演性舞蹈,孔雀舞的整体舞蹈动作都是模仿孔雀而来,传统的孔雀舞有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大型民族舞蹈诗《侗》为案例,分析社会主义新传统语境下民间舞蹈文化的解构与重建,舞蹈画面与传统文化的个性输出和特色塑造必定会在新颖别致的舞蹈语汇中展现多样化,多变化的艺术表达,呈现出一种新文化生境下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生境  舞蹈诗《侗》是由中国著名导演张继刚执导创作,由广西柳州市歌舞剧院演绎的大型民族舞蹈诗作品,舞蹈诗《侗》通过新奇独特的形态
期刊
【摘要】:家具展厅设计是家具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空间设计的一部分,具有自己独特性。家具市场中的关键不仅是规划、组织工作,最重要的还有光影设计。开始时的家具展厅的设计,应该以家具空间环境为特色,利用家具功能、视觉效果和艺术思想等特点来确定影像设计、灯光、照明和配光的布局。  【关键词】:光影设计;家具展厅;灯光布局  一、家具展厅中光影设计的重要性  在家具展示设计中,吸收和使用现代照明等高科
期刊
【摘要】:沈从文一生充满了无数传奇之谜,他别样的人生阅历和文学创作方面独特的审美追求,成就了文學史上的不朽。《从文自传》里隐伏着一个自然之子逐渐朝理性与知识皈依的生命历程。  【关键词】:自然;生命;知识;湘西  沈从文是文学史上的"传奇",一生充满了无数传奇之谜。沈从文小学学历,行伍出身,何以成为海内外著名的文学家?1922年,沈从文20岁初到北京,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在北京大学旁听,1931年
期刊
【摘要】:长治市观音堂二十四诸天的彩塑,是明代以泥胎彩塑的经典作品,其题材独特、历史悠久、布局合理、疏密有致、绘塑结合、技法精湛、刻画入微。通过立、贴、穿、装等技法来体现巧妙的用线和明亮的赋色。从而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了上党文化。  【关键词】:二十四诸天;长治观音堂;造型特征  长治观音堂隶属于明代古建筑,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梁家庄村,坐东向西,二十四诸天彩塑位于观音殿正殿第二层的南北两壁,二十
期刊
【摘要】:城市社会学的转向衍生出了新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对不同层次阶级进行了考量,城市在其中作为一个资本分配以及权力斗争之下的结构。我国在上个世纪有许多艺术群体就属于一种自治性的独立社区结构,其发展具有相当显著的自身逻辑性。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当代艺术社团;逻辑  当代艺术史是与城市艺术社区一起发展的历史,无论是从思想的改变还是艺术家的来源上来说,艺术社区在我国早期当代艺术的改变都存在着
期刊
【摘要】:服装表演作为展示时尚、展示服装内涵的一个重要的媒介,是一门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的艺术。本文从服装表演中的艺术美、形式美及服装表演中的审美等三方面的特质来阐述服装表演艺术所具有独特的美。  【关键词】:服装表演;艺术美;形式美;审美  服装表演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拥有众多的欣赏者与巨大的社会影响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设计越来越追求别出心裁、模特选择越来越强调出类拔萃、舞台布景越来
期刊
【摘要】:当我们行走在西藏格鲁派的庙宇及一些官邸民居时,会经常见到一幅外形彪悍的蒙古勇士手牵斑斓猛虎的图案。藏语称之为“????????????????”(索博达赤)”,意为“”蒙人驭虎“”。学术界对“蒙人驭虎图”的出现及寓意众说纷纭,但大多数学者倾向于“17世纪固始汗入藏,助格鲁派剿灭第悉藏巴政权,后格鲁派为纪念赞颂固始汗的功绩绘制了蒙人驭虎图”一说。  【关键词】:《蒙人驭虎图》;固始汗;第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