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大型民族舞蹈诗《侗》为案例,分析社会主义新传统语境下民间舞蹈文化的解构与重建,舞蹈画面与传统文化的个性输出和特色塑造必定会在新颖别致的舞蹈语汇中展现多样化,多变化的艺术表达,呈现出一种新文化生境下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生境
舞蹈诗《侗》是由中国著名导演张继刚执导创作,由广西柳州市歌舞剧院演绎的大型民族舞蹈诗作品,舞蹈诗《侗》通过新奇独特的形态结构与舞台样式,全景化、立体式、广角度、多侧面地讲述了一个民族精神纵深下充满着正能量的中国故事,描绘了侗寨的田园景色和其独特的风土人情。
一个满怀乡愁的游子的视角拉开了舞蹈诗《侗》的序幕,随着主人公的视野足迹,带领着观众走进了遥远的侗寨。整部舞蹈诗以“阳春”、“清夏”、“三秋”、“九冬”四季为篇章,翻开了《养根》《坡会》《思春》《月也》《踩月亮》《背背抱抱》《水车吱吱》《鱼戏》《种太阳》《孕育》《踩堂》这十一幅侗族的生活画卷,从而也向观众传达出了主人公对家乡侗族那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与眷恋,传达出了侗寨里人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善良、勤劳智慧和淳朴热情。在一片悠绿的田野上,阿婆背着背篓,阿公扛着毛竹从舞台走过,生活形态下折射出的是他们一生的岁月;3D动画打造的密集鼓楼和斜阳里,娃娃们用心搭建着心中的“风雨桥”,五个姑娘踩着水车吱吱愉快地歌唱;炎炎烈日下,阿爸、阿妈和阿仔一起锄禾劳作。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画面,正是舞蹈诗《侗》生命中的感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舞蹈片段为《坡会》、《背背抱抱》、《鱼戏》和《踩堂》。一个民族的根基必定是厚重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从《养根》中的男子群舞《坡会》,便使我深刻感受到了。脚下沉稳的步伐与身体定格空间的动律相结合,时而晃动,时而静止,脚下与地面紧贴蹭出来的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节奏是这个民族一步一个脚印发展的历史根基。芦笙本身作为一种乐器来说,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根据它的重音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曲调则轻盈而高亢,整段男子的芦笙舞特点是在借助于乐器本身音乐色彩的基础上用舞蹈的空间形态去表现这一章节的每一个音符,体现出了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舞蹈特色。板块队形下的男子双人舞部分主要分为“踩”和“跳”两种,“踩”以两膝往外的轻微屈伸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则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这个舞蹈片段使我认识到民族舞段编创的突破口可以挖掘民族发展过程中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古老乐器,并将这一门乐器的音乐特色用该民族最核心的基本动律去承接、提炼和表现,将该民族的符号赋予深厚的意义。
《背背抱抱》这个女子群舞的出现,我脑海中的第一反应便想到了湘西土家族的背篓妇女,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到母亲日常生活的一切,无不以这个具有深远立意的道具为基点,它展示的是这整个生命的长度。母亲,是伟大的,她是生命的缔造者,同样也是生命的呵护者,这个舞段将民族发展历史当中女性的生活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鱼戏》给予我的感觉是梦幻般的,鱼戏在水里,我就是鱼,不然我摸不着鱼;在水里,鱼就是我,不然鱼不理我。我摇头,鱼就摆尾,鱼儿游走了,我摆尾,鱼就摇头,鱼儿抓住了。作为一名观众的惯性思维可能觉得鱼这个物种应当是由女性或者飘逸的服装共同去烘托,现在的社会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思维理念,信仰爱好,审美需求,情感方式都发生了全然不同的变化,这就迫使民族民间舞的传统模式及创作思维,结构方式,舞蹈语言的表达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纵观绝大多数的舞剧,它成功的因素往往不是因为社会效应的契机,而是它本身独一无二的舞蹈语汇。这一段《鱼戏》不沉沦于传统的创作模式,而是追求艺术表达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多变化。谁与不曾想通过男性的身体来表达鱼儿嬉戏,在肢体语言上,它打破了程式化的动作线条,追求棱角分明,以丰富的想象和舞蹈形象营造清新的自然情调与生命情调的同时充分利用了时间、空间的变化,使得这一段舞蹈的动作新颖而别致,成为了亮点。《踩堂》作为侗寨盛大节日的狂欢不仅仅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薪火相传,我觉得更多的是侗族千年历史中每一幅画面的生命与赞歌。依稀记得演出开始前视频中播放的宇宙中碎石围绕着地球不停的转动的场景,纵观整部舞蹈诗,舞蹈队形在圆上转动的场景不少,如果我们结合片头的那一段视频来看《踩堂》,宇宙中的那一颗颗碎石是侗族人民,那围着圆圈转动的碎石那便是地球的直径,环形的流动体现的是侗族人身体活力的重复和生命无休止的连续感,民族的这部历史让人心生敬畏,以小见大的突出了这个民族的梦想就是中国梦。
纵观以往的民族舞蹈,绝大多数作品是向外表达,而不是为了向内收敛与沉淀,张继钢的舞蹈诗《侗》更多的是突出它多维度的视觉传达与民族元素的表达,呈三位一体的格局。即从单一的舞蹈动律,基本体态和基本步伐来体现侗族的诗情画意与民族情结,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到身体的各个关节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和重组,并在打破常规思维的基础上将道具最大化地运用在舞蹈的内容和节奏当中,使每一舞蹈片段的内容丰富化、升华化。民族舞蹈的编创可以由一个最基本的动律从始而终进行贯穿,抓住核心风格特征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发展,繁衍出画面与文化的个性输出和特色塑造必定会在新颖别致的舞蹈语汇中展现多样化,多变化的艺术表达。世间万物蕴含着无数的暗示和信息,对待生活不同角度的认识和观察便是我们创作意识的可选择空间。
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规律是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张继刚《侗》的创作也是时代、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舞蹈艺术本身只有在各种艺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中,只有在与各种艺术的相互交流、互相影響中才能更快地发展自己和取得更大的进步,向世人展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的舞蹈文化通过解构和重建形成社会主义语境下的一种新文化传统,进而生成一种特定的文化生境,舞蹈诗《侗》中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从某种意义上也体现出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特点,民间舞蹈文化的生存、再造与重现也将走向一个新的历史篇章。审视当今文化的发展趋向,在经历了复杂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之后,我国的舞蹈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迎来了一个更加繁荣的时期。其中引人关注的有三点:1.中国传统舞蹈的创作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日益显现出创新的活力,即不拘泥于以往旧传统的程式规范,而是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舞台形象。2.随着创新尺度的不断突破和现代化剧场技术的发展,原有舞种的界限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比如张继刚《侗》中舞蹈形象的创造与表达似乎与侗族的传统文化相悖论。这在某种意义上使民间舞蹈的创作摆脱了单一舞种的属性限制而促进了它在当代社会新语境下的多元化发展。3.舞蹈创作中向民舞传统文化回归的方式,规模和深度比以往迈出了一大步,但同时如何通过原生态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焦点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到传统文化的根源中汲取营养,这一点值得我们沉思。
如何在社会主义新语境下继承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首先是要顺应时代的召唤,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民族同胞。其次是把握住民族脉搏,这始终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最后则是在响应政府引导的同时,加强树立舞蹈行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让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呈现出新的生命印记。因此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应是一味的复制与再现,而是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与发展,这也是我国民间舞蹈艺术发展的永恒规律。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生境
舞蹈诗《侗》是由中国著名导演张继刚执导创作,由广西柳州市歌舞剧院演绎的大型民族舞蹈诗作品,舞蹈诗《侗》通过新奇独特的形态结构与舞台样式,全景化、立体式、广角度、多侧面地讲述了一个民族精神纵深下充满着正能量的中国故事,描绘了侗寨的田园景色和其独特的风土人情。
一个满怀乡愁的游子的视角拉开了舞蹈诗《侗》的序幕,随着主人公的视野足迹,带领着观众走进了遥远的侗寨。整部舞蹈诗以“阳春”、“清夏”、“三秋”、“九冬”四季为篇章,翻开了《养根》《坡会》《思春》《月也》《踩月亮》《背背抱抱》《水车吱吱》《鱼戏》《种太阳》《孕育》《踩堂》这十一幅侗族的生活画卷,从而也向观众传达出了主人公对家乡侗族那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与眷恋,传达出了侗寨里人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善良、勤劳智慧和淳朴热情。在一片悠绿的田野上,阿婆背着背篓,阿公扛着毛竹从舞台走过,生活形态下折射出的是他们一生的岁月;3D动画打造的密集鼓楼和斜阳里,娃娃们用心搭建着心中的“风雨桥”,五个姑娘踩着水车吱吱愉快地歌唱;炎炎烈日下,阿爸、阿妈和阿仔一起锄禾劳作。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画面,正是舞蹈诗《侗》生命中的感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舞蹈片段为《坡会》、《背背抱抱》、《鱼戏》和《踩堂》。一个民族的根基必定是厚重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从《养根》中的男子群舞《坡会》,便使我深刻感受到了。脚下沉稳的步伐与身体定格空间的动律相结合,时而晃动,时而静止,脚下与地面紧贴蹭出来的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节奏是这个民族一步一个脚印发展的历史根基。芦笙本身作为一种乐器来说,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根据它的重音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曲调则轻盈而高亢,整段男子的芦笙舞特点是在借助于乐器本身音乐色彩的基础上用舞蹈的空间形态去表现这一章节的每一个音符,体现出了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舞蹈特色。板块队形下的男子双人舞部分主要分为“踩”和“跳”两种,“踩”以两膝往外的轻微屈伸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则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这个舞蹈片段使我认识到民族舞段编创的突破口可以挖掘民族发展过程中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古老乐器,并将这一门乐器的音乐特色用该民族最核心的基本动律去承接、提炼和表现,将该民族的符号赋予深厚的意义。
《背背抱抱》这个女子群舞的出现,我脑海中的第一反应便想到了湘西土家族的背篓妇女,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到母亲日常生活的一切,无不以这个具有深远立意的道具为基点,它展示的是这整个生命的长度。母亲,是伟大的,她是生命的缔造者,同样也是生命的呵护者,这个舞段将民族发展历史当中女性的生活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鱼戏》给予我的感觉是梦幻般的,鱼戏在水里,我就是鱼,不然我摸不着鱼;在水里,鱼就是我,不然鱼不理我。我摇头,鱼就摆尾,鱼儿游走了,我摆尾,鱼就摇头,鱼儿抓住了。作为一名观众的惯性思维可能觉得鱼这个物种应当是由女性或者飘逸的服装共同去烘托,现在的社会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思维理念,信仰爱好,审美需求,情感方式都发生了全然不同的变化,这就迫使民族民间舞的传统模式及创作思维,结构方式,舞蹈语言的表达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纵观绝大多数的舞剧,它成功的因素往往不是因为社会效应的契机,而是它本身独一无二的舞蹈语汇。这一段《鱼戏》不沉沦于传统的创作模式,而是追求艺术表达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多变化。谁与不曾想通过男性的身体来表达鱼儿嬉戏,在肢体语言上,它打破了程式化的动作线条,追求棱角分明,以丰富的想象和舞蹈形象营造清新的自然情调与生命情调的同时充分利用了时间、空间的变化,使得这一段舞蹈的动作新颖而别致,成为了亮点。《踩堂》作为侗寨盛大节日的狂欢不仅仅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薪火相传,我觉得更多的是侗族千年历史中每一幅画面的生命与赞歌。依稀记得演出开始前视频中播放的宇宙中碎石围绕着地球不停的转动的场景,纵观整部舞蹈诗,舞蹈队形在圆上转动的场景不少,如果我们结合片头的那一段视频来看《踩堂》,宇宙中的那一颗颗碎石是侗族人民,那围着圆圈转动的碎石那便是地球的直径,环形的流动体现的是侗族人身体活力的重复和生命无休止的连续感,民族的这部历史让人心生敬畏,以小见大的突出了这个民族的梦想就是中国梦。
纵观以往的民族舞蹈,绝大多数作品是向外表达,而不是为了向内收敛与沉淀,张继钢的舞蹈诗《侗》更多的是突出它多维度的视觉传达与民族元素的表达,呈三位一体的格局。即从单一的舞蹈动律,基本体态和基本步伐来体现侗族的诗情画意与民族情结,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到身体的各个关节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和重组,并在打破常规思维的基础上将道具最大化地运用在舞蹈的内容和节奏当中,使每一舞蹈片段的内容丰富化、升华化。民族舞蹈的编创可以由一个最基本的动律从始而终进行贯穿,抓住核心风格特征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发展,繁衍出画面与文化的个性输出和特色塑造必定会在新颖别致的舞蹈语汇中展现多样化,多变化的艺术表达。世间万物蕴含着无数的暗示和信息,对待生活不同角度的认识和观察便是我们创作意识的可选择空间。
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规律是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张继刚《侗》的创作也是时代、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舞蹈艺术本身只有在各种艺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中,只有在与各种艺术的相互交流、互相影響中才能更快地发展自己和取得更大的进步,向世人展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的舞蹈文化通过解构和重建形成社会主义语境下的一种新文化传统,进而生成一种特定的文化生境,舞蹈诗《侗》中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从某种意义上也体现出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特点,民间舞蹈文化的生存、再造与重现也将走向一个新的历史篇章。审视当今文化的发展趋向,在经历了复杂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之后,我国的舞蹈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迎来了一个更加繁荣的时期。其中引人关注的有三点:1.中国传统舞蹈的创作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日益显现出创新的活力,即不拘泥于以往旧传统的程式规范,而是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舞台形象。2.随着创新尺度的不断突破和现代化剧场技术的发展,原有舞种的界限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比如张继刚《侗》中舞蹈形象的创造与表达似乎与侗族的传统文化相悖论。这在某种意义上使民间舞蹈的创作摆脱了单一舞种的属性限制而促进了它在当代社会新语境下的多元化发展。3.舞蹈创作中向民舞传统文化回归的方式,规模和深度比以往迈出了一大步,但同时如何通过原生态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焦点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到传统文化的根源中汲取营养,这一点值得我们沉思。
如何在社会主义新语境下继承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首先是要顺应时代的召唤,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民族同胞。其次是把握住民族脉搏,这始终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最后则是在响应政府引导的同时,加强树立舞蹈行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让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呈现出新的生命印记。因此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应是一味的复制与再现,而是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与发展,这也是我国民间舞蹈艺术发展的永恒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