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转学的孩子是在逃避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2001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转学转到没学可转
  小浩是个18岁男孩,父亲是刑警,母亲开服装店,他不肯上学,已在家待了一年了。仔细了解小浩的经历,还真是比较奇特:小学转了5次学,初中转了4次,到高中,没几所中学可转了,索性待家里不肯上学了,他认为上学没用,天天待家里读《论语》。
  小浩跟父亲长得很像,身高也差不多,只是瘦两圈,上唇已经长出了细细的绒毛,从外表看,已接近一个发育良好的成年人,坐在我面前的沙发上一言不发。
  我打算单独跟小浩聊聊。父母在场时,孩子会认为你和他父母是一伙儿的,要么不说话,要么说话都是拧巴着来,把父母请出去,就是为了最短时间取得孩子的信任。
  小浩的父母出去了,我盯着沙发上的小浩。
  “小浩,咱们聊聊上学的事情吧。”小浩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和不耐烦。心理咨询毕竟不是单纯的聊天,它还是有一些专门的技术去取得求助者的信任。必要时,我甚至会一拍大腿,跟孩子一起骂街。所以有的父母会很奇怪,那些他们怎么都从自己孩子嘴里问不出来的事情,孩子却愿意跟心理咨询师说。没几分钟,我已经跟小浩开始探讨上学有没有用,小浩是个聪明的孩子,爱动脑、爱看书,说起来头头是道,讲道理他爸爸妈妈根本讲不过他,还几乎把我说服了。
  我进一步了解到,小浩待家里近一年,但这期间作为版主主持着一个游戏论坛,管理着三千多用户,手下还有6个人,一起制订论坛规则什么的。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他能说会道,没人猜到他的真实年龄。他野心勃勃,想用政治学管理,把论坛发展成十万用户。
  转学是对人际关系问题的逃避
  小浩的父亲是刑警,成天在外边办案,妈妈早出晚归地照顾小店,把小浩扔给了爷爷。爷爷喜欢下棋,每天都到公园找人下棋,对孩子照顾也有限,慢慢地,小浩就形成了自卑、敏感的性格,特别爱跟人计较。
  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小浩就开始住校,宿舍的同学使了他牙膏,他就受不了,天天纠结:那个人为什么用我的牙膏呢?人家借他一支笔没还,他能记好几个学期。同学随便说了一句话,他就认为在说他。慢慢地同学就不爱跟他交往了,他就跟父亲提出来,说学校环境不好,要求转学。转了一段时间,他又跟他爸爸说,这个环境太差了,又转。
  转学其实是一个逃避行为,在一个学校待一段时间就积累了一些没处理好的人际关系问题,他不去面对和解决,从这个学校逃到另一个学校,把问题一扔,走了。他觉得到新环境就没问题了,可和人接触一段时间又有问题。他父母支持了他的逃避,模式形成了,到最后没处可转,转回家里来了。
  帮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原因找到了,剩下的工作就相对好办了。首先就是让小浩重新认识人际关系。小浩离开学校时,落了一些东西比如哑铃什么的在宿舍,他想让爸爸妈妈去给他取回来。我让他自己去取,他说不敢。我让他试着去面对同学:人家拿你一支笔你都记好几个学期,落下的那些东西都挺贵重的,为什么不去拿回来呢?如果同学问,就跟他们说,你想回家休息休息,回来取你的东西。
  最后决定由妈妈陪他去。我告诉小浩的父母要跟老师谈谈,请老师鼓励一下他,说他是个优秀的学生,很聪明,有发展前途,不管在哪里都要好好学习。原先小浩认为整个学校都在排斥他,老师的鼓励对小浩影响很大。
  第二件事情是让小浩跟爷爷一起到公园下棋,每天下午出去,不到天黑不许回家吃饭,让他每天都有三四个小时在外边,和社会慢慢恢复接触。小浩答应了。
  小浩的理想是当个影评家,我就跟他讨论电影,讨论怎么评论人。巧的是,他说了一部我正好看过的电影,我就给他分析人物心理,把他分析得服气了。然后我就抓住机会跟他现身说法,说原来我也不爱学习,你看你学影评学得这么专一,你还不如我会评,学习其实就是培养学习的习惯,脑子就像机器一样,不用,就生锈不转了,物理题、化学题(他很讨厌做)就是给脑子上油保证能转。你自己在家转,那个快慢你自己控制不住,到学校匀速转,越转就润滑得越好。比如你想做影评家,语文要学好,历史要学好,还有英语,可以只学好这三门课,其它时间做你自己愿意做的事,只要不影响同学、不影响老师。
  改变的过程不能着急,只能一步步慢慢来。小浩只要肯继续去上学,就是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
其他文献
日本文化人类学学者高桥敷先生,曾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高桥敷曾与一对美国夫妇一家比邻而居。有一天,这对夫妇十二岁的小儿子,一不小心将足球踢到了高桥敷家门上,一块很大的茶色玻璃被砸得粉碎。  高桥敷很宽容:小孩子嘛,哪有不贪玩、淘气的。不过,按照东方人的思维习惯和文化传统,他估计那对美国夫妇会很快登门道歉。然而,他想错了。  第二天一大早,高桥敷看到的却是小孩子自己,在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送来
期刊
父母要先于孩子接受心理辅导  在性侵犯案件发生后,受传统观念和舆论的影响,父母会认为这是“家丑”,会自责内疚,不知不觉中,许多父母会把这种痛苦转嫁到孩子身上去,对孩子大加斥责。  所以,父母需要先于孩子接受心理治疗师的辅导,从内疚自责的情绪中走出来,认识到孩子受伤害是施暴者的错,不是你们和孩子的错。而且父母要认识到,遭受性侵犯的孩子,并不是就此一辈子都完了。有研究显示,儿童性侵犯受害者中20%~4
期刊
香港限购奶粉的新闻一出,立刻成为热点,我用此文探讨中国社会对奶粉的“非理性需求”。  1、国内说的“奶粉”通常指营养成分经过调整的“配方奶粉”,跟把牛奶干燥得到的“普通奶粉”完全是不同的食品。  2、母乳是婴儿的最好食品,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追求母乳喂养。婴儿配方奶“第二,但已足够好”,是唯一可以替代母乳的婴儿食品。母乳喂养的父母不必有优越感,因为客观条件所限而不得不采用配方奶的父母也不必感到内疚或有
期刊
案例1中,“孩子晚上总做噩梦,时常惊醒。出事后,也不敢外出了”,这是孩子遭受性侵后的心理症状。孩子在遇到这种突发事件后,会十分害怕,因此,入睡困难,连续做噩梦。  案例2中,孩子一般不会告诉大人发生了什么,而会以学习急剧退步或厌学、辍学等症状出现。荣荣的妈妈及时发现,并报警,避免了孩子进一步遭受伤害。  案例3中,孩子出事后,会逃避别人的询问,别人一问,就说没事。而如果父母又忽略孩子的表现和感受,
期刊
女儿上二年级,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也很愿意和同学交往,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回到家总是先写作业再玩,从来不用督促,家人、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前不久,学校举办开放日,邀请家长进入课堂。就是这次听课,让我发现了女儿的问题。每次老师提问时,同学们很快就举手了,可是我女儿每次都会比同学慢半拍。她解释说老师一提问她就会想出好几种可能,然后从中权衡再选出一个,这样才不会出错。后来,我发现女儿无论做什么决定,总是
期刊
我身边不少妈妈在孩子几个月时就带着出门旅游了,我虽然佩服却不敢尝试,生怕打乱了孩子的作息,或者因接触人多导致抵抗力下降。直到最近我家果果快过2岁生日,我们才平生第一次带他去了北戴河(我家在北京)。“就把这次出行当做送给孩子的生日礼物吧。”我跟果爸说。于是这一去就呆了6天。阳光、沙滩,海浪、森林……这一切尽管平凡,但在孩子眼里充满新奇,大自然的独特魅力给了孩子太多的惊喜。  自驾车还是火车  短途出
期刊
曾经参加过一个航海成长营,第一天晚上,睡前,我从房间里出来,看到宁宁妈正要转身进屋,她看到我说:我不能过去,过去就坏了。我顺势看去,发现工作人员正在天台的拐角处和宁宁说着什么。  于是我走过去。很快了解了原委:六岁的宁宁在家里要么是和妈妈睡,要么是和阿姨睡,从来没有一个人和陌生人睡过。而成长营的要求是,大营员(父母们)和小营员要分开睡。显然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冲突。  在我来之前,已经先后有两名工作人
期刊
我的女儿4岁,很聪明,很懂事,但遇见生人总是有点害羞。若在院子里遇见相熟的人,怎么让她打招呼她也不肯,直往我身后躲。在家里能背很多儿歌和古诗,在外人面前一句也不肯背。有一次幼儿园演节目,排练时一切正常,到了上台的时候,她说什么也不上,老师和小朋友都来劝她,我也走上前鼓励她,想不到越劝她越往后出溜,最后竟哇哇大哭。对此我们非常着急,会更注意观察她的表现。有时也鼓励她向别的小朋友学习,比如“你看,比你
期刊
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喂奶方便及心理安抚,需要跟父母睡在一起,断奶之后应该让孩子逐步适应自己睡。隐私的边界从孩子跟父母分开睡起就要逐步建立。父母要尊重他的空间,这样他才会尊重你的空间,因为他在模仿你。  帮助孩子建立隐私空间的意识,并非用嘴告诉他,他就能明白,而是需要让他有亲身的体验。一个很好的做法是给孩子建立一个私密的空间,父母可以买那种现成的室内小帐篷,也可以自己动手,用小架子和布帘子给孩子搭建出一
期刊
“暑假的第一天,我被绑架了。”《我被爸爸绑架了》一书就是这样开始的。“绑架犯”是叙述者小春的爸爸。小春已经很久没见过爸爸了,妈妈用各种谎言掩饰夫妻已经分开的现实。“只有每天见面的人才谈得上‘喜欢’还是‘不喜欢’。我自己也不清楚究竟喜不喜欢爸爸。” 而到了故事的最后,爸爸“在我眼里却不可思议地散发出光芒,仿佛被金色胶囊包裹着。”  这是一个成长和亲子关系的故事。作者为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角田光代。此书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