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学语文朗读教学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y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
  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养成?笔者认为,可以先从朗读抓起。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丰富朗读形式,积淀人文底蕴
  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感官。通过朗读,学生敏锐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美辞佳句储于脑、情感熏陶润于心。
  常见的朗读形式有范读、自由读、齐读、个读、分角色朗读、领读、配乐朗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读……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段、对象、目的做出相应的选择。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我先采用的是以范读的形式,第一段着重突出“望着望着”“听着听着”“突然”“猛地”“砸、摔”等词语,让学生在静静聆听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暴怒无常”;读到结尾描写菊花的语句,则扣住“泼泼洒洒”“烂漫”等词,用坚定有力的语调读出作者懂得“好好儿活”的含义。学生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咀嚼着作者的苦涩,同时也为他有这样一位坚强细心的母亲感动不已。自读环节,当学生读到母亲的三处“悄悄地”,他们的感动之火已点燃,一个个沉浸在角色中,用心用情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这就是朗读的情感浸润作用,让沐浴在亲情中只知接受、不知感恩的学生破开冰封的心灵,注入爱的暖流。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但这不是简单地分配,而应该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揣摩不同角色内心活动,然后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语气和表情的模仿,展现人物不同的个性。学习《散步》时,我让三位学生分别朗读小家伙、母亲和“我”的话,虽说都只是简单的一句,但在学生的生动演绎下,聪明机灵的小家伙、善解人意的母亲立体可感,平淡文字里流淌的浓浓亲情,滋润着教师、学生的心灵。
  刘湛秋《雨的四季》中的雨历经春夏秋冬,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于是我决定采用大组赛读的形式,四个大组以抽签形式决定朗读段落进行比赛,学生热情高涨,琅琅读书声再现雨的娇媚、热烈、端庄……学生惊讶地发现:自然之物竟能如此“多情”!朗读为学生打开审美之门,审美情趣不断提升。
  二、加强朗读指导,学会自主学习
  掌握科学的朗读方法,水平才能提高,才能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有的放矢、举一反三。所以,教师要加强对朗读的正确指导。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正确,即不读错字;流利,即语气连贯,速度适中;有感情,即语调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能准确地传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可见,朗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指导时应从吐字发音逐步提升。例如文言文的朗读,就应该从读准字音、读对节奏开始,明确这一要求,学生就能在预习阶段明确目标、加强训练,学会自我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处理好停顿、重音、语速、语调。例如训练“语调”时,我选取《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爸爸在悬崖下对“我”说的两句话——“现在,下来”“要吃晚饭了”,先让学生思考这是“温和的安慰”还是“焦急的催促”并试读体会,其中有个学生关注到两句话都是以句号结尾。因此,他认为爸爸是想用家人的温暖驱散孩子的恐惧,应该用平静的语调朗读。后来学习《邓稼先》,读到“我不能走”这一句,好多学生立马注意到了句尾的句号,又联系前文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性格对比,不难发现朴实忠厚的邓稼先在这危急时刻同样是用平静又坚定的语调来缓解众人焦虑。这些人物语言,虽只有寥寥几字,如果朗读时不加以指导,学生很有可能“忽略不計”或“一闪而过”。但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比较分析、不断探索思考,开始逐渐从“懵懂无知”走向“有的放矢”,这也是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学生要在学习中获得方法、经验,学会总结、反思、应用,使自己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精选朗读内容,健全积极人格
  重视朗读,并非指篇篇课文都要以朗读为主。教师要认真研究,精心选择,确定训练重点,实现有效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变得自信自爱、坚韧乐观。
  如《幽径悲剧》一课,篇幅很长,我重点选择了两段文字让学生比读:第八段(藤萝被砍前)作者的心情可用最后一句中的“乐”字概括,所以,朗读时声音响亮些,语调欢快些,重音落在“幽香”“看到”等词上,读出作者见到藤萝时的惊喜之情。
  再读第十一段(藤萝被砍后的惨状),抓住“砍断”“悬”等词,语速放慢,声音要低沉,读出作者的惊吓和无比的悲痛。
  这样的处理方式,看似舍掉了很多该读的语段,但抓住文中两处关键段落“重锤猛打”,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藤萝的悲剧带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我们要努力保护生活中那些真善美的事物!
  另外,我经常会挑选一些古今中外经典诗歌作品。例如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汪国真的《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等,或背诵或朗读或进行班级的“小小朗读者”比赛,一个个动听的字符从学生口中蹦跳出来,化为风化为雨,滋养着学生的身心,学生的性格在诗歌的陶冶中潜移默化变得自信勇敢。
  总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朗读教学,积极探索,让朗读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锦上添花!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句名言:“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静观音乐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表面的美幻,形式的活跃,实质学生收获甚微.虽重视体验感受但忽略情感
期刊
免疫佐剂是指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辅助物质.最近发现,某些氨基酸残基数小于50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增强机体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逐渐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改变,教育行业也同样发生了改变。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信息化模式应用慢慢蔓延开来,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方法进行语文教学,促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多彩,教学效率也健全。本文以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语言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希望能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日益突出生本教育理念,关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地位,并围绕尊重学生、满足学生需求来展开语文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学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就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构建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促进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水平有所增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此前谈到音乐,只知道是用来消遣的、娱乐的。从深层次上说,从未将音乐和中国的礼乐文化联系到一起。以往我们根据常识判断,认为“礼乐”这个词是个历史的范畴,只有一个意思,但是其实“礼乐”这个词语是并置结构的,分为“礼”和“乐”。而“乐”其实在我国古代是很受重视的,因为不同的阶级对“乐”的使用有严格的规范,如果越阶级使用,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在我国古代的“礼”和“乐”,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目的、共
车型:C8.rnVIN: LFV3A24K9L3××××××.rn故障现象:发动机OBD故障灯报警,如图1所示.rn故障诊断:进厂检查故障现象存在,首先用VAS6150诊断仪进行检测,检测发现发动机控制单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内涵主要涵盖三个方面:文化  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传统文化是构成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随着时代教育的发展,傳统文化在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等方面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本文旨在对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如何走进高中语文课堂进行初步探索,以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传统文
研究胞外5’-核苷酸酶(CD73)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为抗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简述了CD73的结构与基本功能,CD73在肿瘤新生血管、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等恶性肿瘤生长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学科素养,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高中语文是一门育人功能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充分把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展现出来,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在阅读教学中逐渐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次,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科素养。  【关键词】
班级合唱团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的合唱团.这样的合唱团既没有校级合唱团严格的选拔制度也没有校级合唱团严谨的合唱训练方法,那靠什么来建立呢?只能依靠每周两节音乐课的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