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谈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具体落实到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中,可以理解为借助古诗词的学习,发掘古诗词中的文化基因,并在初中生中进行传承与理解。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采用“议题设计、文本组群、文本学习”的总体教学策略,挖掘古诗词当中蕴藏的文化基因,进行文本学习。本文以“悲情与达观——苏轼黄州时期诗词赏析”这节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公开课的备课过程为例,对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一、尊重学情,精准把握学习难度
  初次备课,课前教师设定了三个预习任务:了解苏轼的生平、了解苏轼不同阶段的代表性作品、选择其中一首代表作谈自己的理解。这三个预习任务初看具备“概括性强,有梯度,参与度高”的特点。然而,在第一次磨课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原因出在教师未能充分尊重学情,特别是未考虑完成预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教师希望学生能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方式为推荐学生阅读有关苏轼的研究性专著或是论文,这显然需要学生有相当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要有大量时间开展学习。课后调查,学生反映“要完成预习任务的时间太长了,这是一个周末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他们完成第一个任务采用的是直接采纳百度百科上的回答。第二个任务没有一个学生真正完成,他们反映“阅读难度大,寻找资料困难,耗费时间太长,影响其他作业完成”,于是只好“从百度百科或是网上文章中直接摘抄答案,而且也不怎么看得懂”。第三个任务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他们“把诗歌内容翻译了一遍,谈了谈自己的感悟”。应当说,作为一节公开课,学生的态度是认真的,确实是因为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已经远远超越了学生的能力范围才出现这样的窘境。这个问题的出现反映了教师对课堂定位的不准确,求深求难,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学情。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应当尊重学情,精准把握学习难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指出初中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的定位是“诵读古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落实到实践,我们要充分考虑三方面要素。一是教学时间的定位不能过度占用教学时间,影响学生其他学习任务的完成;二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当符合学生学情,宽而有度,深而不难,让学生可以“跳一跳摘到桃子”;三是我们无需在课堂上对发展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做过度阐释,而应当体现“潜移默化”的教学策略,通过主题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定将其落实。
  具体到这节课,预习任务可以改为:“学习资料收集的方法,初步了解苏轼生平;选择一首苏轼的代表作,谈谈你心中的苏轼。”这样的预习任务,耗费的时间不多,也留下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精设议题,深入挖掘文本特质
  目前的群文阅读,大多以同主题、同作者或同文体为议题来组合群文。议题是群文的中心,一般依据组群文本的特质确定,分为人文历史与语用特质两类议题,前者重在理解群文中的文化现象,后者重在文本語言特质的学习与运用。二者往往同时出现在一堂群文阅读课中,重点不同而已。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同样如此,需要精准设定议题,做好文本组群,并深入挖掘文本特质。
  首先,议题设定应当精准,指向性要明确。很多群文阅读课的议题设定显得过于宽泛,指向不够明确。本节课课题开始定为“苏轼和他的诗词”,显然是以同作者来组合群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苏轼一生的经历如此丰富,他又是个诗词大家,作品繁多,可以挖掘的主题非常多,求学为官,生活雅趣,书法绘画,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有无数创意。“苏轼和他的诗词”这样的议题可以说包罗万象,每个方面都可以涉及,这就导致议题变得非常空泛了。在实践上,课堂也显出了“放得出,收不回”“面多而不聚焦”这两个问题。教师最终呈现出来的课堂实则是围绕初中阶段所学来反映苏轼贬谪经历的作品从而进行文本组群,重点探讨的是苏轼被贬谪时的悲情及被贬谪后所呈现的人生追求。而因为议题定位是“苏轼和他的诗词”,学生因此提到了许多其他作品,这就让第一次磨课的课堂“脱轨”了。课后的反思环节中,教师考虑到黄州时期是苏轼贬谪生涯创作的高峰期,且初中古诗词多次出现黄州时期的苏轼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等,于是将这节课的议题定为“悲情与达观——苏轼黄州时期诗词赏析”,这节课议题顿时变得十分明确,形式上变得更为紧凑,内容上则能真正走进苏轼的贬谪人生,在随后的公开课教学中取得很好效果。
  其次,要深入挖掘初中古诗词中的文化基因,使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落实有切实的抓手。
  一是充分关注初中古诗词中所体现的文化现象。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研读苏轼的相关资料后认为,苏轼的贬谪经历是他悲情的来源,是众多精彩作品的生活来源和思想根源。同时,贬谪文化在苏轼身上有集中的体现。苏轼年少成名,却宦途失落,一生颠沛流离。在《自题金山画像》中他曾这样述说自己的悲情,“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而他评价自己一生功业,则自嘲为“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当然,苏轼的为官经历是充满悲情的,他被贬谪的时间之长,地方之多,都算是古代被贬谪官员中的“佼佼者”。因此,教师在本节课中从苏轼的经历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贬谪这一文化现象。除贬谪文化以外,初中古诗词中还有许多文化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如游子文化、隐士文化、边塞文化、田园文化等,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学习。
  二是充分关注古诗词中的文化意象。许多文化现象来自于诗人不同的感悟,本质上则是诗人不同精神世界的投影,有时更是不同时代的印记,格外值得教师和学生一起认真赏析。具体到本节课中,“缺月”“孤鸿”可以作为苏轼悲情的形象代表,“不系之舟”可以作为苏轼贬谪经历的真实写照,“大江东去”可以作为苏轼豪情的集中表现,“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是苏轼达观精神的完美表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以上文化意象进行充分解读,使其成为一条文本解读的线索,成效斐然。   三是要深入挖掘文本的语用特质。苏轼诗词从语用特质来看,有三个最典型的特质:写景精准到位,抒情与写景自然交融,想象瑰丽,意境开阔。这三个特点正是初中学生写作应关注的要点,教师在课堂上从遣词造句入手引导学生赏析,并采用诵读和改写成现代诗歌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品味。教师设计了以下活动:
  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中“拣尽”二字体现着作者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中“穿林打叶声”是什么声音,文中“莫听”二字里展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宏大景象体现在哪些方面,细致描绘有哪些具体表现,作者的想象在哪些词句中有精彩体现。
  4.带着下列问题,反复朗诵:你觉得这几首诗的感情基调分别是怎样的,这几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当你朗诵时,你将通过哪些手段(比如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连)来传达诗作的情感。
  应该说这几个问题准确抓住了挖掘文本语用特质的核心,语句赏析与诵读品味二者的结合正是古诗词教学的最佳途径。
  三、突出重点,精准选择适宜学法
  古诗词学习通常有吟诵法、解读法、读写结合法和诗画结合法等。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同样要运用好这些教学方法。但我们同样要关注到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特殊要求,依据文本特质,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群”字上,特别需要在“群”中发现共性,找到不同的方法,因此要用好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这节课中教师所采用的多个教学方法值得借鉴。
  一是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这节课教师选择了多首苏轼的作品进行组群,最终选定《定风波》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作为群文阅读里的“1”,其他作品则为“1+X”的“X”。这就使教学的重点突出,课堂得以进行深入学习,拓展学习也有了根基。这个“1”的选择是有要求的,首先要能体现议题。
  二是解读方法,形式多样。有的诗词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进行了复习,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堂上已经学习过;有的诗词教师提供了学习资料供学生参考,如《自题金山画像》;有的诗词教师选择在课堂上重点进行解读,如《定风波》,方法多样,形式不一。作为一堂初中古诗词群文课,文本的解读是基础。古诗词教学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阅读,个性化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在比较阅读中有理解的基础,探究的能力。多样化的解读方法,则能使课堂不呆板。
  三是巧用表格,精练课堂。教师将苏轼去往黄州的原因,不同诗词的主要内容,写作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等要点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学生能非常迅速地提炼出教学内容的要点,使讨论有的放矢,精准到位。
  四是注重梯度,问而有法。为了把握本节课的主题,教师设置了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一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苦不苦,所表现的达观真不真”。二是“苏轼对功业的认识是什么,他在黄州时期是否有‘功业’。”三是“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黄州时期苏轼内心的想法”。这三个问题从诗词创作背景到诗人人生追求,再到自我感悟,循序渐进地完成了本节课主题的探讨,并逐步走进了苏轼的内心世界。
  五是由点即面,升华主题。这节课教师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巧妙设疑,“和苏轼一样被贬谪的官员有很多,他们的表现和苏轼一样吗?请谈谈你所知道的其他诗人的具体表现”。这就将本节课从对苏轼被贬黄州的表现这个“点”延伸到了探讨古代官场“贬谪”这一文化现象的“面”。特别精彩之处是教师在课的结尾处展示了韩愈、刘禹锡、范仲淹等著名诗人被贬谪时的表现,并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结尾,升华了主题,潜移默化地展现了古代真正有作为的士大夫不在意自身遭遇,而是去往一地、建设一地这种一心为国家的高貴品质,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
  总之,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必须注重教学策略,要尊重学情,精准设定主题,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及文化传承,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系广东省中山市202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中的一篇通讯。这篇通讯以生动细致的语言报道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时惊心动魄的情形,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直面挑战,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作品一经刊登,便连获新闻大奖,课堂上,教师更应该抓住这类课文教学,渗透写作方法教学。在此就以这篇课文为例,谈谈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哪些写作方法。  一、描写叙述,层层铺垫
期刊
小说文本阅读与其他体裁的阅读相比,需要学生付出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耐心。除了时间和耐心之外,阅读过程还需要有缜密的计划,学生要熟知阅读中应该面对的学习任务。而所谓的学习任务也并非一个或一类,它是由很多不同的任务组成的任务群,逐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以及语文知识、技能、策略的掌握。由于任务群的学习具有这样的优势,因此教师可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渗透到高中
期刊
叶澜教授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统编版教材所编选的写景类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优美的风景,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语用价值。因此,写景类文本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描写了哪些风景,更为关键的是洞察写景的方法。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小学教材五上《四季之美》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依托文本,明确教学目标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
期刊
听课发现,初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往往重感性认识,轻理性分析。比如学习《天上的街市》后,学生只留下对光明自由的向往,而不知学习诗人是如何把这些情感浸润在诗行里的。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学生只是得到一次道德的教化,而对文中如何表达美的理解却浮于表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类经典古诗教学,应该如何引领低年级学生阅读李白,又如何通过字句让李白的浪漫情怀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呢?我借助这堂课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
期刊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中古诗词的篇目有所增加,如何对古诗词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经过探索和尝试,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可以去繁就简,巧妙地利用古诗词中的关键词,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设计教学环节,可以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下面笔者以苏轼的《定风波》为例,通过关键词“风雨”贯穿整篇教
期刊
“班级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生和任课教师共同构成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组织。通常以讨论、倾听和分享等为主要手段,以共同的学习任务为纽带,在学习者之间建立紧密、和谐、默契的学习关系,形成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自然链接,以集约式学习方式代替分散式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人的发展。共享性、协作性是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要尽量设计一些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真实的活动任务,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
期刊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讲出了治学的根本之道。对于小升初学生而言,初中语文学习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有些学生语文学习不得其法。其实初中学习语文的方法就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十个字中。  一、與小学相比,初中语文有哪些变化?  1.阅读文章难度增大  我们以记叙文阅读为例。小学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
期刊
所谓多要素模式,就是从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中,提取一个论述对象,从中开掘进去,发现其内在的若干成分(要素),选择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并分别提炼出分论点,展开议论文写作思维样式论述。要素就是构成事物的多种因素、成分、原因与条件等内在事物。比如:事物的因素、构成、组织、结构、原理……;人物的思想、品格、文化、气质、能力……;事件的意义、原因、前景、后果、影响……;办事的方式、方法、方案、途径、思路……;人
期刊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本人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穷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晨报·副刊》,1924年1月12日)。鲁迅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叙述了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被侮辱、被损害的悲剧。学生对于孔乙己的命运解读本来就有距离感。因此,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尝试“深文趣教”。以“谁是害死孔乙己的凶手”这一主问题贯穿课堂,
期刊
学生的文章是否文通字顺、准确达意——这是语言文字运用是否精确规范的问题,王尚文先生称其为“语文品质”,即“一篇语言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质量高下”。“语文品质”衡量的是语言作品的质量,是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探索的真实反映。  显然,学生语言作品“语文品质”的高下更多的来自于语文课堂的习得。甚至说,语文课应是学生“语文品质”的“第一责任人”,好的“语文品质”,必然来自于好的语文课的培育。为此,我们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