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要精施策要准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工作。记者深入十八洞村采访时发现,一年时间过去,这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建设起步、思想观念激荡——扶贫从“诊断”到“施策”更趋精准,“可复制”扶贫模式有了不少探索和创新,十八洞村村民开始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
  精准诊断“穷根” 走出贫困陷阱
  湘西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扶贫攻坚主战场。其中,花垣县十八洞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贫困村,全村有225户939人,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668元,不足花垣县平均水平的40%。
  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湘西的脱贫和发展问题。此前,十八洞村也曾有扶贫工作队进驻,探索了很多办法,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山乡面貌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一直走不出“贫困陷阱”。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视察十八洞村时,就扶贫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这激发了地方党委政府和老百姓进一步反思:为何年年扶贫难脱贫?贫困的症结到底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他们认为,这里除了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等因素外,“穷根”更在于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和现代思想观念缺失。
  一是部分村民甘于贫穷,长期“等靠要”。据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的走访调查,全村约有一半左右的村民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自我发展积极性不高,缺乏主人翁意识,还有很多村民“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全村发展和如何发展抱着不闻不问的态度。有村民甚至说,“总书记来了,上面还不多给点钱?”有的人觉得“穷得叮当响,不怕没人管”,巴望着政府扶持。
  二是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落后。长期贫困导致信息闭塞、观念落后,大部分村民小农意识很强,大多满足于自己种点口粮填饱肚子,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村民卫生习惯较差,陷入“越穷越差、越差越穷”的恶性循环。村里的年轻人不愿意留下,外地的企业不愿意进来投资。
  三是以往扶贫开发不注重“造血”。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只能一时缓解贫困,一旦工作队撤出,资金不再集中投入,山村发展又近乎停滞。十八洞村第一支书施金通说,过去扶贫资金到了老百姓手里,可能三五天就花完了,然后“一夜回到解放前”,生活依然贫穷。
  精准施策 激发内生动力
  精确诊断之后需要精准施策。记者了解到,针对贫困的内在“症结”,十八洞村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注入现代要素(包括现代思想观念、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为着力点,以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注入现代思想观念。花垣县对十八洞村扶贫的第一条做法就是“扶志”。扶贫工作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而是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发动群众在扶贫开发建设中发扬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积极出谋划策、投工投劳的精神,积极参加乡村建设和扶贫工作。
  让当地干部和村民感到可喜的是,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十八洞村老百姓的“精气神”有了明显提升,由过去的“等靠要”变为了“我要发展”,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期盼早日脱贫致富,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一些长期以来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和闭塞的村民,经由工作队和村干部反复做工作,有了积极转变。
  十八洞村六组42岁村民杨远章,过去给人的印象是“好吃懒做”。今年一次村民大会上,工作队倡议村民整理好各家屋前屋后的柴火,美化村容村貌。没想到杨远章当天回到家里忙活了一晚,第二天村民们从他家门前经过时,原本杂乱的木柴已经码放得整整齐齐。四组80后青年龙先兰,起初对于村里的扶贫工作很不配合,后来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种养技术培训,准备今后从事肉兔养殖。
  近一年来,十八洞村还涌现出了拾金不昧的杨秀富、舍身救人的龙兴刚,这些“好人好事”在村里被人们津津乐道。一位村民给花垣县委驻十八洞村工作队队长龙秀林发来短信:时间过得真快,你们扶贫工作队的到来是对村里最大的帮助,让村民有了对美好日子的向往和期盼。
  ——完善基础设施,让村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今年以来,十八洞村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屋改造、改厨、改厕、改浴、改猪(牛)圈等“五改”的力度。被习总书记亲切称为“大姐”的苗族妇女石爬专家里,新添了液晶电视,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流进家中,一座水泥、青砖和瓷砖修建的水冲式厕所即将取代简陋的茅坑,新式的节柴灶正在修砌。
  据介绍,当地对十八洞村225户房屋进行了整修,自来水实现了全覆盖,农网改造基本完成,厨房改造预计今年能全部完成,村民逐渐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现代生活。
  ——股份合作扶贫,培育现代生产经营方式。依照企业带动下的股份合作扶贫模式,十八洞村已经或正在组建猕猴桃、苗绣、湘西黄牛、烤烟等专业合作组织,解决不同类型贫困户的产业发展问题。
  针对劳动力不足、文化水平低、管理能力差的贫困户,十八洞村建立湘西黄牛合作社,与当地大型养殖企业德农牧业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个合作社为10户,村民以承包的山地入股,由2户能人带动经营,经测算每个农户一年毛收入可达3万元。
  针对十八洞村留守妇女较多的特点,当地妇联牵头成立了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数十名留守妇女发展苗绣产业,按订单进行生产,3家企业负责产品销售。5月份,合作社签订了第一笔订单,人均月收入可达到1500元以上。
  此外,扶贫工作队提出“跳出十八洞发展产业”的新思路,与苗汉子合作社共同开发1000亩猕猴桃基地,30亩在本村流转,970亩“飞地”从花垣县生态产业园内异地流转。同时成立猕猴桃合作社和果业开发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村民可获得入股分红的财产性收入和到公司打工的工资性收入。
  形成可复制经验 避免“栽盆景”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调研座谈时提出的要求,十八洞村的扶贫不搞“栽盆景”,要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全面推广。湘西州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十八洞村2014-2016年建设扶贫工作规划》,力争用三年时间把该村建成“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宜居乡村,使它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示范村。
  记者了解到,湘西州通过十八洞村扶贫试点,在“可复制”方面做了多方面探索,有些经验和模式已经开始向十八洞村以外的地区推广,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个性化定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从湘西州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经验来看,精准扶贫可以做到“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个脱贫计划”,重点围绕生活帮扶、产业帮扶、技能帮扶,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做”个性化扶贫措施,逐户完善扶贫工作规划,算细账到户,选产业到户,送资金到户。
  在产业选择上,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商则商。比如凤凰县坚持以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带动扶贫攻坚,一手抓以凤凰古城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手抓以腊尔山、山江片区等高寒山区为重点的扶贫攻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县富民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发挥企业和合作社带动作用。据了解,相比于过去的政府主导、行政推动,十八洞村新一轮扶贫开发更加强调按市场规律办事,对接好市场和企业,政府主要发挥引导作用。
  湘西州妇联主席邓建英说,苗绣特产合作社的“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目前初见成效,已经带动了花垣县多个乡村效仿。将来全州都可以结合旅游小商品开发来建立类似的合作社,前景非常看好。
  三是科学整合扶贫资金和部门项目资金。当前十八洞村以及湘西州的扶贫开发将扶贫资金和部门项目资金相结合,整合了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资源,按照整村推进、连片扶持的方式,统筹安排项目和资金。以农村房屋改造为例,当地住建部门将危房改造项目和扶贫相结合,对十八洞村100多户危房进行了集中改造,每户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补助1万元。同时,住建部门在花垣县18个乡镇同步推进这项工作,老百姓可以自行改造,验收合格后获得补助资金,避免了资金只是集中在十八洞村“栽盆景”的现象。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前所未有地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主题,作出总体规划,不仅体现了党中央擘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  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顶层设计,标志着依法治国进入“快车道”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
期刊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研究讨论在出版领域如何推动融合发展,很多单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的经验很丰
期刊
2015年3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领导人,既是老一辈革命家,也是老一辈革命家中的法学家,他就是董必武。新中国成
期刊
“精准扶贫”是去年习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作出的重要指示。一年时间过去了,记者来到地处大湘西的怀化,切身感受到怀化落实总书记“精准扶贫”精神,抢抓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重大机遇,创新扶贫工作思路、举措和机制,大力推进精准化、精细化、科学化扶贫,推动扶贫开发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好路子带来的巨大变化。为此,本刊和新华社记者对怀化市委书记彭国甫进行了专访。  
期刊
车出长沙,一路向西,过资江越沅水,进入武陵山区,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绿色的田园如同画卷般展开。“绿色湘西”为这块神秘的少数民族世居地增添了厚实的生态底色。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时强调,扶贫开发要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记者在湘西采访了解到,发展绿色产业、保护蓝天碧水、建设生态湘西,已经成为湘西扶贫开发的战略选择,湘西的青山绿水有望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期刊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是“马太效应”的经典论述。在贫困地区,“马太效应”毫无疑问就是指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当然,这只是一种社会学上的现象归纳,并不是严格的科学理论。因此,只要有良好的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马太效应”可以被遏制、被突破、甚至是被颠覆。  一路走来,湘西的贫困依然是从眼中抹不掉的现实。这里基础设施落后,永顺县、龙山县的农网改造比例只有两三成。  一些边远的村寨,公路网还存在很多薄弱
期刊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湘西调研扶贫工作。习总书记在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查看成片的柚子林;在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和村民算收支账,和湘西百姓共话令人期许的“好日子”。  习总书记在考察时特别强调,要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并且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对于长期以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湘西来说,总书记的指示为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期刊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这深刻揭示出了“四个全面”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  ●从“四个全面”提出和形成的历史过程看,“四个全面”立足治国理政全局,统领中国发展总纲,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要领域和主攻目标。我们相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视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时,就扶贫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这激发了地方党委政府和老百姓深层次的反思、探索和实践。  湘西州贫困的症结到底在什么地方?湘西州落实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精神作了哪些工作?探索出了哪些可复制、可持续的脱贫致富新路子?时隔一年,新华社和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进行了专访。  记者:湘西州经过多年扶贫开发,有些地方仍然“年年扶贫年
期刊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曾郑重宣誓:“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一个多月后,在中央党校举办的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他再次表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