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月12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主办的“2007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第13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表示,2007年,中国物流业要注重发展的质量,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轨。
会上,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代刚以“2006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回顾与2007年展望”为题做了演讲。他指出:“2006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情况:一是第三方物流市场进一步增长。预计2006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左右。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竞争中整合。外资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始竞争国内物流业务,独资步伐加快,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内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苦练内功,提升运营水平;实行强强联合,共同拓展市场;抓紧投资布局,构建网络迎接挑战。三是第三方物流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汇通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中国物流学会副秘书长翟学魂对2006年公路货运市场情况进行了点评。他指出,2006年底普通货物运价综合指数比2006年1月上涨了15.1%。其中,整车运价上涨幅度达到25.3%。运价上涨完全被油价上涨以及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所驱动。2006年计重收费的广泛实施,有效遏制了超载,长途货运车辆大型化成为发展趋势。同时,货运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下降,要素成本上升的幅度明显大于运价上涨的幅度,这种“剪刀差”从根本上遏制了货运行业大型企业的发展,公路货运行业分散化经营的基本格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
“2006年,中国仓储业稳定发展,几项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都超过10%,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说,“2007年,仓储业将向着更加综合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专业化物流、行业化物流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近来年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显著特色。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兰格钢铁集团董事长刘长庆介绍了近年来我国钢铁物流的发展。他指出,目前,各地以钢材市场形式延伸的钢铁物流基地正向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上海宝山、广东乐从等一批钢材市场已形成品牌效应。
随着加入WTO后汽车产业的对外开放,汽车物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张晓东就此进行了说明。“目前,我国乘用车运输平均运距为1200公里左右,主要方式包括公路、铁路和水路,多种运输方式竞争性格局已基本形成。”
在企业、专家、媒体广泛参与推荐的基础上,大会还评选出“2006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10件大事”。
2006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10件大事
1.“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单列一节,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得以确立;
2.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通知》,我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制度正式建立;
3.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4.国务院批准设立大连大窑湾和天津东疆两个保税港区,批准西安、昆山、宁波、上海松江、北京天竺、烟台、重庆等7个出口加工区进行叠加保税物流功能试点;
5.新修订的《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和新制定的《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两个国家标准颁布;
6.联邦快递以4亿美元收购大田集团合资公司中50%的快递股份,成为物流行业最大外资并购案;
7.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继设立;
8.国内油价两次大幅上调,物流运输成本明显上升;
9.“全国普通货物公路运价指数”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次发布;
10.原国家邮政局实行政企分开,重新组建新的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调查报告—回顾与展望中国物流业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物流业发展现状如何?应朝何种方向发展?看似简单的问题,必须要经过一番调研才能得出答案。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分别就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情况、全国物流园区发展、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影响、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等课题进行报告说明。据悉,这些调查报告大都是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联手进行实践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这些报告无疑对中国物流业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于物流园区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6年重点调研课题《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调查报告》重点调查了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冯耕中代表课题组作了发布。报告根据正在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对物流园区的概念解释为:物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
调查报告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物流园区的界定原则和界定依据有待于进一步确定;(2)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4)全国各地物流园区的建设热情普遍高涨;(5)从物流园区的开发方式、投资建设方式和政策导向看,政府部门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6)物流园区的规模大小直接关系到园区的选址、界限划分与中心城的关系等问题;(7)物流园区并不是物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入驻的物流企业才是真正的物流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8)由于物流园区实现了公用基础设施的集中布局、物流企业的集中布局和货物的集中处理,是社会物流网络系统的重要节点,它兼有物流的特性,也有土地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性;(9)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阻力也包括规划不充分和战略定位不明确两项因素;(10)资金不足也是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之一。
关于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6年重点研究课题《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重点研究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影响。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中国物流学会副秘书长邬跃代表课题组作了发布。
课题报告指出:中国物流市场存在两重网络关系,内外资物流企业在各自领域参与竞争。外资物流企业主要为外资货主企业服务,主要关注与进出口相关的物流活动,与内资企业的物流市场重点有本质不同,形成业务上的互补。低端物流市场是我国本土物流企业的主要竞争市场,本土物流企业主要以服务本土货主企业为主。本土物流供应商更注重国内物流商机,而国外的物流供应商更侧重全球的大客户。另外,从货主企业选择物流服务商的标准来看,外资跨国公司以选择外资物流服务商为主。
报告指出,目前,外资物流企业在华投资加大,已不仅仅是着眼于单个项目的投资,而是在总部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下,着眼于我国整体物流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投资。投资方式也由原来的参股,到现在的参股、控股、独资等多元化方式发展;同时,随着外资物流企业业务扩张和本土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中国市场全面放开,外资物流企业的独资趋势日益明显;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已经铺设起了庞大的物流网络,发展速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绝大多数本土物流企业。
关于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6年重点调查课题《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发展调查报告》重点调查了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发展情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贺登才代表课题组作了发布。报告指出,民营物流企业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出现的多种所有制企业之一。经过10多年发展,民营物流企业与国有和外资物流企业一起,已成为中国物流市场的主体,也是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报告总结我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第一,我国民营物流企业10多年来获得超常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是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第三,民营物流企业的资本积累和网络建设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第四,服务内容和市场定位基本明确的民营物流企业实现了较好较快发展;第五,合作联盟成为民营物流企业新的发展趋势;第六,民营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第七,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进入民营物流企业;第八,民营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第九,民营物流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报告认为民营物流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税收方面的问题;二是交通方面的问题;三是全国性物流企业区域分支机构的设立问题;四是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五是货物的安全和保险问题;六是缺乏统一的格式合同和专用发票;七是关于物流设施建设的配套问题;八是物流企业职工技能培养以及社会养老和保险问题。
会上,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代刚以“2006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回顾与2007年展望”为题做了演讲。他指出:“2006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情况:一是第三方物流市场进一步增长。预计2006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左右。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竞争中整合。外资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始竞争国内物流业务,独资步伐加快,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内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苦练内功,提升运营水平;实行强强联合,共同拓展市场;抓紧投资布局,构建网络迎接挑战。三是第三方物流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汇通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中国物流学会副秘书长翟学魂对2006年公路货运市场情况进行了点评。他指出,2006年底普通货物运价综合指数比2006年1月上涨了15.1%。其中,整车运价上涨幅度达到25.3%。运价上涨完全被油价上涨以及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所驱动。2006年计重收费的广泛实施,有效遏制了超载,长途货运车辆大型化成为发展趋势。同时,货运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下降,要素成本上升的幅度明显大于运价上涨的幅度,这种“剪刀差”从根本上遏制了货运行业大型企业的发展,公路货运行业分散化经营的基本格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
“2006年,中国仓储业稳定发展,几项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都超过10%,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说,“2007年,仓储业将向着更加综合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专业化物流、行业化物流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近来年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显著特色。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兰格钢铁集团董事长刘长庆介绍了近年来我国钢铁物流的发展。他指出,目前,各地以钢材市场形式延伸的钢铁物流基地正向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上海宝山、广东乐从等一批钢材市场已形成品牌效应。
随着加入WTO后汽车产业的对外开放,汽车物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张晓东就此进行了说明。“目前,我国乘用车运输平均运距为1200公里左右,主要方式包括公路、铁路和水路,多种运输方式竞争性格局已基本形成。”
在企业、专家、媒体广泛参与推荐的基础上,大会还评选出“2006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10件大事”。
2006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10件大事
1.“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单列一节,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得以确立;
2.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通知》,我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制度正式建立;
3.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4.国务院批准设立大连大窑湾和天津东疆两个保税港区,批准西安、昆山、宁波、上海松江、北京天竺、烟台、重庆等7个出口加工区进行叠加保税物流功能试点;
5.新修订的《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和新制定的《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两个国家标准颁布;
6.联邦快递以4亿美元收购大田集团合资公司中50%的快递股份,成为物流行业最大外资并购案;
7.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继设立;
8.国内油价两次大幅上调,物流运输成本明显上升;
9.“全国普通货物公路运价指数”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次发布;
10.原国家邮政局实行政企分开,重新组建新的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调查报告—回顾与展望中国物流业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物流业发展现状如何?应朝何种方向发展?看似简单的问题,必须要经过一番调研才能得出答案。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分别就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情况、全国物流园区发展、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影响、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等课题进行报告说明。据悉,这些调查报告大都是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联手进行实践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这些报告无疑对中国物流业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于物流园区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6年重点调研课题《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调查报告》重点调查了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冯耕中代表课题组作了发布。报告根据正在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对物流园区的概念解释为:物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
调查报告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物流园区的界定原则和界定依据有待于进一步确定;(2)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4)全国各地物流园区的建设热情普遍高涨;(5)从物流园区的开发方式、投资建设方式和政策导向看,政府部门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6)物流园区的规模大小直接关系到园区的选址、界限划分与中心城的关系等问题;(7)物流园区并不是物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入驻的物流企业才是真正的物流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8)由于物流园区实现了公用基础设施的集中布局、物流企业的集中布局和货物的集中处理,是社会物流网络系统的重要节点,它兼有物流的特性,也有土地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性;(9)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阻力也包括规划不充分和战略定位不明确两项因素;(10)资金不足也是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之一。
关于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6年重点研究课题《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重点研究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影响。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中国物流学会副秘书长邬跃代表课题组作了发布。
课题报告指出:中国物流市场存在两重网络关系,内外资物流企业在各自领域参与竞争。外资物流企业主要为外资货主企业服务,主要关注与进出口相关的物流活动,与内资企业的物流市场重点有本质不同,形成业务上的互补。低端物流市场是我国本土物流企业的主要竞争市场,本土物流企业主要以服务本土货主企业为主。本土物流供应商更注重国内物流商机,而国外的物流供应商更侧重全球的大客户。另外,从货主企业选择物流服务商的标准来看,外资跨国公司以选择外资物流服务商为主。
报告指出,目前,外资物流企业在华投资加大,已不仅仅是着眼于单个项目的投资,而是在总部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下,着眼于我国整体物流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投资。投资方式也由原来的参股,到现在的参股、控股、独资等多元化方式发展;同时,随着外资物流企业业务扩张和本土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中国市场全面放开,外资物流企业的独资趋势日益明显;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已经铺设起了庞大的物流网络,发展速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绝大多数本土物流企业。
关于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6年重点调查课题《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发展调查报告》重点调查了我国民营物流企业发展情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贺登才代表课题组作了发布。报告指出,民营物流企业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出现的多种所有制企业之一。经过10多年发展,民营物流企业与国有和外资物流企业一起,已成为中国物流市场的主体,也是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报告总结我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第一,我国民营物流企业10多年来获得超常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是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第三,民营物流企业的资本积累和网络建设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第四,服务内容和市场定位基本明确的民营物流企业实现了较好较快发展;第五,合作联盟成为民营物流企业新的发展趋势;第六,民营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第七,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进入民营物流企业;第八,民营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第九,民营物流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报告认为民营物流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税收方面的问题;二是交通方面的问题;三是全国性物流企业区域分支机构的设立问题;四是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五是货物的安全和保险问题;六是缺乏统一的格式合同和专用发票;七是关于物流设施建设的配套问题;八是物流企业职工技能培养以及社会养老和保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