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久很久以前……哈,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讲童话似的。实际上,购粮证退出咱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只不过才三十几年前的事罢了。
话说早年间,在咱们中国,凡属城镇人口,出生的当日便享有一份国家规定的口粮。按说吃奶的婴儿吃不下粮食,不应享有一份口粮一一当年国家向民间供应粮食的政策蛮人性化的,考虑到母亲十月怀胎不易,一朝临盆,身体必消耗巨大的能量,在“月子”里,须哺乳婴儿,亦须恢复自己的体质,所以怀孕三个月或四个月后,便于平常口粮之外,每月另行补给一斤小米、一斤大米、一斤白面,豆油也会相应地增加二两。三种特供细粮,允许按个人意愿只买—二种,但三斤的总量不得突破。婴儿出生后,虽然还不能吃粮食,家庭成员毕竟实际上多了一口,且哺乳时期的母亲为了保持奶水充足,细粮需要又大了,故又特供三斤细粮。尽管仍是补给给母亲的,体现在购粮证上,却是婴儿名下那份了。当然,并非全国统一的规定。对有城镇户口的孕妇及婴儿,实际口粮供给方面的照顾是大原则,各地可按各地的具体情况落实。
凡属知识分子,口粮必是28斤半
婴儿出生后的头等大事是顺利地落上户口。普遍而言,其名也就被添在购粮证上了。
户口和购粮证,如一个人的动脉和静脉。何为动脉,何为静脉,较真地掰扯没甚必要。总之,哪一脉出了问题,一个城镇人的生存就大为不妙了。
当婴儿成长为小学生了,他或她便已享有14斤口粮供给了;小学五年级后增加到16斤;初一增加到18斤;初二增加到20斤;初三增加到22斤;高一增加到24斤……
高三学生的定量是28斤。28斤的口粮定量是什么概念呢?小学老师、中学老师每月的口粮才28斤半。
怎么会出现半斤之差呢?从理论上讲,这种区别也体现为一种公平一一高三学生已是成年人,其口粮与老师们不应有明显区别。但老师们属于脑力劳动者,而学生非属劳动者,所以还是要有微小区别。老师也罢,高三学生也罢,都属于知识分子。早年间,在东北三省,凡属知识分子,口粮必是28斤半。“28斤半”,也是早年间三个省份知识分子的自我戏称。
但不论在小学、中学或大学,体育老师们的口粮都会多点儿,大约30斤。工厂车间工人即操作车床的工人们,口粮似乎是32斤。重体力劳动者,如钢铁厂的工人、建筑工人、搬运工人,口粮似乎是34斤、36斤不等。煤矿工人的口粮是38斤,或40斤。当年,在全国口粮最高的是东北林区的伐木工人——45斤。这乃因为,黑龙江省的伐木工人中,当年出了位全国劳模叫马永顺,他多次极力地替东北伐木工人鼓与呼,终于由中央领导同志拍板,将他们的口粮特定为45斤,涨幅不可谓不大。
伐木主要在冬季,冬季的东北林区,严寒每至零下40攝氏度左右,伐木工人不多吃点儿,身体热量顶不上,干一会儿,出一阵汗,之后就扛不住冻了。工种特殊,劳动的自然环境特殊,给他们定45斤的口粮,连煤矿工人也没意见。
在我记忆中,似乎男孩女孩在成长期的口粮定量也有区别一一女孩的口粮一直比男孩少一斤,参加工作后才在脑、体力劳动和工种同类的前提之下持平。不论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粗粮、细粮的供给结构却基本是相同的,以黑龙江省而论一一每月小米一斤、大米二斤、白面五斤、豆油半斤,其余为高粱米、玉米碴子、玉米面。
若一户六口之家的人口结构是这样的一一一位老人,中年夫妇双方,三个孩子,那么他们每月的口粮如下:三斤豆油、三十斤白面、十二斤大米、六斤小米,其余为粗粮。看起来不少,但一平均,每天只不过一两豆油、一斤白面、四两大米、二两小米。
细粮要先保证上班的父亲带饭。若此人家孝敬老人,老人也会多吃点细粮。最小的儿女往往会受到偏爱,与老人享受差不多的吃饭优待。那么,做母亲的和两个大龄孩子,平时吃到馒头、大米饭,喝上小米粥的几率极少。细粮也不可以月月吃光呀,平时得攒下一点儿,为春节那几天饭桌上体面,也为平常日子难得吃上大米白面的孩子们解解馋。
这是从前的孩子们倒数着日子盼过春节的真相之_。别说孩子们了,大人也盼着过几天顿顿吃细粮的日子啊。
所以,从前的中国人过春节的欢乐程度高,并不意味着常态的生活幸福指数多么高,恰恰证明了只有过春节那几天,才有所谓吃的幸福感可言。
涂改粮本“小插曲”
由购粮证的存在,产生了粮店、粮票、申请口粮补助及细粮补助等事。
每几条街区便有一处粮店,必须的。否则,人们到哪儿去买粮呢?当年,在中国的城镇,粮店比邮局多。每月限定了每人可凭购粮证领出粮票的斤数,领出几斤粮票扣掉几斤粮数。若谁家有人出差须多领粮票,得出示单位证明。限定粮票领出,是为了防止粮票在黑市上的倒卖。谁家口粮不够吃,申请补助是极麻烦的过程一一街道小组长在申请书上签字盖章;街道主任签字盖章;城市公社批准盖章,之后报到区里;区里批准了也没实际作用,还得报到市民政部门。市里也批准了,才算申请成功了。谁家若有长期病人想要增加几斤细粮则过程相对简单,区里批准就可以了,因为增加细粮以减少粗粮为前提,总供给斤数未变。而且,最多也就是增加四五斤罢了。即使真有长期病人的人家,大抵也嫌麻烦并不申请,而宁肯全家都少吃细粮,省出细粮给病人吃。
因为我父亲在“三线”,我母亲成为全家口粮最高的人——28斤半。我们兄弟四个加一个妹妹,口粮一个比一个少,总不够吃。一度,我家成为享受粮食补助的人家。那么麻烦的申请过程,真不晓得我母亲是怎么办到的。三年困难时期,因为我母亲留一位农村的讨饭老人喝了两碗米面菜叶粥,引起了些邻居街坊的闲话。母亲一赌气,自行中止了补助。父亲探家的日子里听我们讲到了此事,以后每月从自己的口粮中省出5斤,换成全国粮票,月月随信寄给我们。
三年困难时期,哈尔滨市各粮店实行每月分三次供给制。怕有的人家不按计划吃粮,一总买回去,半个月吃光了一个月的粮,那可咋整?眼瞅着一户人家挨饿不是回事,实行紧急救济岂非等于怂恿?于是通过粮店替市民计划,每10天供给一次。 民间有民间的应对策略一一若某街区的买粮日是五日,而另一街区是十日,后者便可在十八日时向前者借粮,前者也可在十二三日向后者借粮。亲戚之间更可以靠此法互助,共克时艰。
当年,有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放学回家后,发现家里的粮不够做成一顿饭了。而他母亲上班前,说过他可向谁家去借粮。那人家有他同班的女生,他脸皮薄,不好意思去借。怎么办呢?他产生了一个歪想法一一将上次买粮的日期进行涂改后,自以为聪明地赶在粮店下班前去买粮。结果他家的粮本被扣下了。
那小学五年级学生便是我。
我在散文《常相忆》中写到过此事。我的一生已近七十载矣,就做过那么一件算是污点行为的事。
三年困难时期,哈尔滨市有所谓“特供”饭馆一一在那里吃饭不收粮票只收钱,10元钱一顿,两菜一汤。汤叫“电秀汤”,可见鸡蛋花那种;一道炒蔬菜中还有几片肉。主食是馒头,管够。别的省市也有。关于“特供”饭馆,民间不乏传闻一一有言专为有身份人家开的,有言工资较高的单身汉也偶尔光顾,还有人言之凿凿地讲,一个大龄的未婚工人也去吃了几顿饭,打算将准备结婚的钱花完后,不再活了。传闻终究是传闻,不信也罢。
从山东调到了哈尔滨市一批地瓜干,分配到了各粮店。市民买二斤地瓜干,可抵一斤粗粮。粮食不够吃的人家便都买。但那不是当年的地瓜干。究竟成地瓜干几年了,没人看得出来。总之,极硬,很白。由于完全没水分了,不容易蒸熟。发霉的比例也不少,但那是山东人民从自己的口粮中省下来支援给东北人民的,并未影响东北人民对山东人民的感激一一不少东北人的祖籍是山东,根系关系在那儿摆着啊。
凡过来人,都应多讲讲
我印象中,自1964年起,大多数哈尔滨人家摆脱饥饿阴影的笼罩了,因为蔬菜供应充足了。东北的菜都是高热能蔬菜一一土豆、萝卜、茄子、豆角、大白菜、窝瓜,很顶粮的。东北的西红柿、黄瓜也比别省的更好吃。小孩子吃饭时,往往喜欢多吃菜,口粮自然省下了。
四年后,“上山下乡”开始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全省的大小农场,以小麦收播为主,终年口粮是面粉,想吃粗粮都没有,这使从小到大难得吃上细粮的哈尔滨知青如至福地一一起码在吃的方面有此感觉。
哈尔滨知青探家时,不分男女,皆尽可能多地往家带白面、豆油。若结伴探家,互相帮助,谁都能往家带四五十斤。若还有人接站,也有带更多的。而若一户人家有两名知青,那么每年便有一个儿女探家,每年这一户人家就会多吃到四五十斤白面。平均每月多了四斤白面,对任何一户人家,都意味着是粗细粮比例的重大改变。这一户人家从过春节起,几乎可以在一个月内天天吃面食了。
我探家是从没有人接站的。
我每次也至少带四五十斤白面。有次居然带了八十来斤,装两个大旅行兜里,用粗绳拴在一起,下车后搭在肩上,步行回家。那是冬夜,当年没出租车,公交车也收班了,只能步行。走走歇歇,十几里远的路,走了两个多小时。累是肯定的,但一想到母亲和弟弟妹妹一年内可以少吃粗粮多吃白面了,觉得那份累太值得了。我三弟也成为兵团知青后,我家从不缺口粮了,而且还成了经常吃白面的人家,那在当年是很受没有知青的人家所羡慕的。
我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从单身青年到结婚到成为父亲,十八年间一直住在一幢筒子楼内。那幢老楼离北影食堂甚近,五十步不到。所以十余年间,全樓的人家基本是吃食堂的人家,我家也不例外,一年到头去不了几次粮店,便很少用到购粮证。
忽一日听说购粮证取消了,粮票作废了,竟独自发呆了半天一一就在此前不久,我还用一笔稿费求人代买了整整一百斤全国粮票,打算给父母寄回哈尔滨去,让他们分给弟弟妹妹三家。弟弟妹妹和弟媳妹夫都是工人,怕他们粮食不够吃。
如今,每当看到或听到“粮”字,思绪往往会回到从前,于是感慨万千。而看《舌尖上的中国》,给我的感觉居然不是现实的,而似乎是神话性的,或超现实的一一中国民间能用粮食做出那么多口味美妙的特色小吃来,是我这个中国人从前无法想象的。
三十余年间,中国之往夕今朝,确实可用沧桑巨变加以形容。凡过来人,都应多讲讲……
话说早年间,在咱们中国,凡属城镇人口,出生的当日便享有一份国家规定的口粮。按说吃奶的婴儿吃不下粮食,不应享有一份口粮一一当年国家向民间供应粮食的政策蛮人性化的,考虑到母亲十月怀胎不易,一朝临盆,身体必消耗巨大的能量,在“月子”里,须哺乳婴儿,亦须恢复自己的体质,所以怀孕三个月或四个月后,便于平常口粮之外,每月另行补给一斤小米、一斤大米、一斤白面,豆油也会相应地增加二两。三种特供细粮,允许按个人意愿只买—二种,但三斤的总量不得突破。婴儿出生后,虽然还不能吃粮食,家庭成员毕竟实际上多了一口,且哺乳时期的母亲为了保持奶水充足,细粮需要又大了,故又特供三斤细粮。尽管仍是补给给母亲的,体现在购粮证上,却是婴儿名下那份了。当然,并非全国统一的规定。对有城镇户口的孕妇及婴儿,实际口粮供给方面的照顾是大原则,各地可按各地的具体情况落实。
凡属知识分子,口粮必是28斤半
婴儿出生后的头等大事是顺利地落上户口。普遍而言,其名也就被添在购粮证上了。
户口和购粮证,如一个人的动脉和静脉。何为动脉,何为静脉,较真地掰扯没甚必要。总之,哪一脉出了问题,一个城镇人的生存就大为不妙了。
当婴儿成长为小学生了,他或她便已享有14斤口粮供给了;小学五年级后增加到16斤;初一增加到18斤;初二增加到20斤;初三增加到22斤;高一增加到24斤……
高三学生的定量是28斤。28斤的口粮定量是什么概念呢?小学老师、中学老师每月的口粮才28斤半。
怎么会出现半斤之差呢?从理论上讲,这种区别也体现为一种公平一一高三学生已是成年人,其口粮与老师们不应有明显区别。但老师们属于脑力劳动者,而学生非属劳动者,所以还是要有微小区别。老师也罢,高三学生也罢,都属于知识分子。早年间,在东北三省,凡属知识分子,口粮必是28斤半。“28斤半”,也是早年间三个省份知识分子的自我戏称。
但不论在小学、中学或大学,体育老师们的口粮都会多点儿,大约30斤。工厂车间工人即操作车床的工人们,口粮似乎是32斤。重体力劳动者,如钢铁厂的工人、建筑工人、搬运工人,口粮似乎是34斤、36斤不等。煤矿工人的口粮是38斤,或40斤。当年,在全国口粮最高的是东北林区的伐木工人——45斤。这乃因为,黑龙江省的伐木工人中,当年出了位全国劳模叫马永顺,他多次极力地替东北伐木工人鼓与呼,终于由中央领导同志拍板,将他们的口粮特定为45斤,涨幅不可谓不大。
伐木主要在冬季,冬季的东北林区,严寒每至零下40攝氏度左右,伐木工人不多吃点儿,身体热量顶不上,干一会儿,出一阵汗,之后就扛不住冻了。工种特殊,劳动的自然环境特殊,给他们定45斤的口粮,连煤矿工人也没意见。
在我记忆中,似乎男孩女孩在成长期的口粮定量也有区别一一女孩的口粮一直比男孩少一斤,参加工作后才在脑、体力劳动和工种同类的前提之下持平。不论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粗粮、细粮的供给结构却基本是相同的,以黑龙江省而论一一每月小米一斤、大米二斤、白面五斤、豆油半斤,其余为高粱米、玉米碴子、玉米面。
若一户六口之家的人口结构是这样的一一一位老人,中年夫妇双方,三个孩子,那么他们每月的口粮如下:三斤豆油、三十斤白面、十二斤大米、六斤小米,其余为粗粮。看起来不少,但一平均,每天只不过一两豆油、一斤白面、四两大米、二两小米。
细粮要先保证上班的父亲带饭。若此人家孝敬老人,老人也会多吃点细粮。最小的儿女往往会受到偏爱,与老人享受差不多的吃饭优待。那么,做母亲的和两个大龄孩子,平时吃到馒头、大米饭,喝上小米粥的几率极少。细粮也不可以月月吃光呀,平时得攒下一点儿,为春节那几天饭桌上体面,也为平常日子难得吃上大米白面的孩子们解解馋。
这是从前的孩子们倒数着日子盼过春节的真相之_。别说孩子们了,大人也盼着过几天顿顿吃细粮的日子啊。
所以,从前的中国人过春节的欢乐程度高,并不意味着常态的生活幸福指数多么高,恰恰证明了只有过春节那几天,才有所谓吃的幸福感可言。
涂改粮本“小插曲”
由购粮证的存在,产生了粮店、粮票、申请口粮补助及细粮补助等事。
每几条街区便有一处粮店,必须的。否则,人们到哪儿去买粮呢?当年,在中国的城镇,粮店比邮局多。每月限定了每人可凭购粮证领出粮票的斤数,领出几斤粮票扣掉几斤粮数。若谁家有人出差须多领粮票,得出示单位证明。限定粮票领出,是为了防止粮票在黑市上的倒卖。谁家口粮不够吃,申请补助是极麻烦的过程一一街道小组长在申请书上签字盖章;街道主任签字盖章;城市公社批准盖章,之后报到区里;区里批准了也没实际作用,还得报到市民政部门。市里也批准了,才算申请成功了。谁家若有长期病人想要增加几斤细粮则过程相对简单,区里批准就可以了,因为增加细粮以减少粗粮为前提,总供给斤数未变。而且,最多也就是增加四五斤罢了。即使真有长期病人的人家,大抵也嫌麻烦并不申请,而宁肯全家都少吃细粮,省出细粮给病人吃。
因为我父亲在“三线”,我母亲成为全家口粮最高的人——28斤半。我们兄弟四个加一个妹妹,口粮一个比一个少,总不够吃。一度,我家成为享受粮食补助的人家。那么麻烦的申请过程,真不晓得我母亲是怎么办到的。三年困难时期,因为我母亲留一位农村的讨饭老人喝了两碗米面菜叶粥,引起了些邻居街坊的闲话。母亲一赌气,自行中止了补助。父亲探家的日子里听我们讲到了此事,以后每月从自己的口粮中省出5斤,换成全国粮票,月月随信寄给我们。
三年困难时期,哈尔滨市各粮店实行每月分三次供给制。怕有的人家不按计划吃粮,一总买回去,半个月吃光了一个月的粮,那可咋整?眼瞅着一户人家挨饿不是回事,实行紧急救济岂非等于怂恿?于是通过粮店替市民计划,每10天供给一次。 民间有民间的应对策略一一若某街区的买粮日是五日,而另一街区是十日,后者便可在十八日时向前者借粮,前者也可在十二三日向后者借粮。亲戚之间更可以靠此法互助,共克时艰。
当年,有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放学回家后,发现家里的粮不够做成一顿饭了。而他母亲上班前,说过他可向谁家去借粮。那人家有他同班的女生,他脸皮薄,不好意思去借。怎么办呢?他产生了一个歪想法一一将上次买粮的日期进行涂改后,自以为聪明地赶在粮店下班前去买粮。结果他家的粮本被扣下了。
那小学五年级学生便是我。
我在散文《常相忆》中写到过此事。我的一生已近七十载矣,就做过那么一件算是污点行为的事。
三年困难时期,哈尔滨市有所谓“特供”饭馆一一在那里吃饭不收粮票只收钱,10元钱一顿,两菜一汤。汤叫“电秀汤”,可见鸡蛋花那种;一道炒蔬菜中还有几片肉。主食是馒头,管够。别的省市也有。关于“特供”饭馆,民间不乏传闻一一有言专为有身份人家开的,有言工资较高的单身汉也偶尔光顾,还有人言之凿凿地讲,一个大龄的未婚工人也去吃了几顿饭,打算将准备结婚的钱花完后,不再活了。传闻终究是传闻,不信也罢。
从山东调到了哈尔滨市一批地瓜干,分配到了各粮店。市民买二斤地瓜干,可抵一斤粗粮。粮食不够吃的人家便都买。但那不是当年的地瓜干。究竟成地瓜干几年了,没人看得出来。总之,极硬,很白。由于完全没水分了,不容易蒸熟。发霉的比例也不少,但那是山东人民从自己的口粮中省下来支援给东北人民的,并未影响东北人民对山东人民的感激一一不少东北人的祖籍是山东,根系关系在那儿摆着啊。
凡过来人,都应多讲讲
我印象中,自1964年起,大多数哈尔滨人家摆脱饥饿阴影的笼罩了,因为蔬菜供应充足了。东北的菜都是高热能蔬菜一一土豆、萝卜、茄子、豆角、大白菜、窝瓜,很顶粮的。东北的西红柿、黄瓜也比别省的更好吃。小孩子吃饭时,往往喜欢多吃菜,口粮自然省下了。
四年后,“上山下乡”开始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全省的大小农场,以小麦收播为主,终年口粮是面粉,想吃粗粮都没有,这使从小到大难得吃上细粮的哈尔滨知青如至福地一一起码在吃的方面有此感觉。
哈尔滨知青探家时,不分男女,皆尽可能多地往家带白面、豆油。若结伴探家,互相帮助,谁都能往家带四五十斤。若还有人接站,也有带更多的。而若一户人家有两名知青,那么每年便有一个儿女探家,每年这一户人家就会多吃到四五十斤白面。平均每月多了四斤白面,对任何一户人家,都意味着是粗细粮比例的重大改变。这一户人家从过春节起,几乎可以在一个月内天天吃面食了。
我探家是从没有人接站的。
我每次也至少带四五十斤白面。有次居然带了八十来斤,装两个大旅行兜里,用粗绳拴在一起,下车后搭在肩上,步行回家。那是冬夜,当年没出租车,公交车也收班了,只能步行。走走歇歇,十几里远的路,走了两个多小时。累是肯定的,但一想到母亲和弟弟妹妹一年内可以少吃粗粮多吃白面了,觉得那份累太值得了。我三弟也成为兵团知青后,我家从不缺口粮了,而且还成了经常吃白面的人家,那在当年是很受没有知青的人家所羡慕的。
我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从单身青年到结婚到成为父亲,十八年间一直住在一幢筒子楼内。那幢老楼离北影食堂甚近,五十步不到。所以十余年间,全樓的人家基本是吃食堂的人家,我家也不例外,一年到头去不了几次粮店,便很少用到购粮证。
忽一日听说购粮证取消了,粮票作废了,竟独自发呆了半天一一就在此前不久,我还用一笔稿费求人代买了整整一百斤全国粮票,打算给父母寄回哈尔滨去,让他们分给弟弟妹妹三家。弟弟妹妹和弟媳妹夫都是工人,怕他们粮食不够吃。
如今,每当看到或听到“粮”字,思绪往往会回到从前,于是感慨万千。而看《舌尖上的中国》,给我的感觉居然不是现实的,而似乎是神话性的,或超现实的一一中国民间能用粮食做出那么多口味美妙的特色小吃来,是我这个中国人从前无法想象的。
三十余年间,中国之往夕今朝,确实可用沧桑巨变加以形容。凡过来人,都应多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