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媒体报道比较研究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孝感 443000
  摘 要 经过不断的发展,国内的财经新闻报道在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舆论引导以及信息传播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结构矛盾凸显的宏观环境下,进行供给侧改革对我国“十三五”时期或者未来的更长周期之内的经济体系发展的趋势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运用内容分析、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选取《财经》《财新周刊》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为分析对象。三家媒体的样本财经报道来源自财经媒体的网络电子版,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1月10日到2017年3月20日,由笔者根据报道“供给侧改革”相关内容选取,从22 360篇新闻报道中共找到979篇样本,把关于“供给侧改革”的财经新闻报道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析,从而呈现财经媒体对“供给侧改革”建构的现状、变化,以及这种媒体建构是如何建构新闻主题与生产的。
  关键词 财经媒体;“供给侧改革”建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2-0030-0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经济大国,正站在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新起点上,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刘易斯转折点”加速到来,要素资源约束加剧,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之后,“供给侧”就成为了经济政策之中的高频表达词汇,各大媒体也在争相报道,成为了大家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同时财经新闻也得到了重点的关注。大众与媒体所认知以及解读的供给侧改革会对社会是否稳定,以及改革结果是好还是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财经媒体借助舆论导向以及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等方式来改变大众所认知以及理解供给侧改革政策的程度状况,进一步实现对国家“供给侧改革”改革成果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财经新闻报道可以对舆论进行引导,可以给大众以强烈的指导以及暗示作用,若是财经媒体对新闻报道的把握度掌握不好,那么很容易会给投资者和普通大众的心理造成影响,对他们的自信心造成打击,进一步对整体的大环境产生影响。笔者采取内容分析、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的研究方法,选取《财经》《财新周刊》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为分析对象,把有关“供给侧改革”的报道具体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以后财经媒体不断优化新闻报道,提供了借鉴意义。三家媒体的样本财经报道来源自财经媒体的网络电子版,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1月10日到2017年3月20日(“供给侧改革提出时间”到2017年两会结束),由作者主要内容选取,从22 360篇新闻报道中共找到979篇样本。本文以框架理论切入,为了便于媒体对框架进行梳理,甘耐姆(Ghanem)将媒体的框架划分成了四个维度:“1)新闻涉及的话题(内容的取舍);2)外在表现(编辑中的篇幅和位置);3)认知上的属性(被包含框架的细节);4)感情属性(全篇的基调)”。借鉴学者对新闻媒体框架的梳理,本文将从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报道时机、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使用和媒体偏向(是正面,负面还是中立)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呈现财经媒体关于“供给侧改革”的主题与生产建构。
  2 “供给侧改革”财经新闻报道的主题与生产建构
  新闻报道的基础为现实、客观,对部分事实进行“框限”,对部分事实进行选择以及对这些社会现实进行主观地重组的过程。因此,新闻框架形成的依据就是这个建构意义中的主观策略。关于报道文本的建构分析,笔者主要采取框架理论对“供给侧改革”媒体建构进行分析,从而呈现财经媒体对“供给侧改革”建构的现状、变化,以及这种媒体建构是如何建构新闻主题与生产的。
  2.1 “供给侧改革”财经新闻报道的主题分析
  2.1.1 报道数量
  在进行“供给侧改革”财经新闻报道的主题分析之前,我们借助于这三家媒体报道案例的数量来分析,这方便熟悉这三家财经媒体对“供给侧改革”开展报道的基本情况。从报道数量上来看,《21世纪经济报道》对“供给侧改革”的报道数量是最多的,但由于《21世纪经济报道》每星期的报道总量远远多于《财经》和《财新周刊》,所以在样本时间段内,笔者选择“供给侧改革”相关报道数量在媒体报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相对数量来分析,相对数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案例相关报道占总量的比例=案例相关报道总量/该媒体报道总量
  根据案例研究时间段三家财经媒体所有的新闻报道数量的统计数据来看,《21世纪经济报道》比《财经》和《财新周刊》要明显的多出很多,但从相对比例来看,《财经》杂志报道占比明显高于其他两家媒體,而其他两家媒体报道占比相同,说明《财经》杂志对“供给侧改革”这个主题相较于其他两家媒体重视程度较高,而其他两家媒体重视程度一般。
  2.1.2 报道主题
  表2显示,主题排在前四名的分别是宏观经济(347篇)、金融系统(149篇)、房地产(119篇)和企业(101篇),这四个主题占了样本总量的73.14%。在这些分类中,宏观经济类报道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占样本总量的35.44%,主要内容是对“供给侧”改革的现状分析、建议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等方面的内容;金融系统类报道数量占样本总量的15.22%,主要包括证券市场、货币和财税、银行系统以及融资问题等,例如三家媒体都提到“僵尸企业”应尝试债务融资工具的创新,通过改变融资结构来降低杠杆率和融资成本;房地产类报道数量占样本总量的12.16%,主要涉及楼市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房价居高不下的问题,在这方面三家媒体都提到需要通过“去库存”解决房地产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企业类报道数量占样本总量的10.32%,主要报道的大多是有关“僵尸企业”的问题。除了这几个突出的主要主题外,能源和农业这两类主题占了一定比例,能源类主要报道的煤矿、风电等能源问题,这与“供给侧”改革强调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密不可分,还涉及劳工问题、教育、养老、医疗和环保等主题,说明“供给侧”改革在多方面都有体现。   由此可见,三家媒体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报道重点在宏观经济、金融系统、房地产和企业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业类报道上,《财经》报道篇数是14篇,占该媒体样本数量的9.59%,而《财新周刊》和《21世纪经济报道》分别占该媒体样本数量的1.32%和3.55%,可以看出,在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报道上,相较于其他两家媒体,《财经》在农业方面关注度更高。
  2.2 “供给侧改革”财经新闻报道的生产分析
  财经新闻报道的生产分析主要从报道体裁、报道时机和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使用分析三家媒体对于“供给侧改革”的生产建构。
  2.2.1 报道体裁
  这里报道体裁是指三家财经媒体报道所采用的文体。根据祝兴平跟谭云明主编的《财经新闻导论》的相关分类,以报道形式来分类,财经新闻报道有财经深度、财经新闻评论、财经通讯以及财经消息这四大类。根据学者李良荣界定的新闻文体,可以划分成为三大类:杂交品种(杂文、深度报道、调查报告、述评以及特写)、言论以及新闻(通讯和消息)。鉴于《财经》《财新周刊》和《21世纪经济报道》是财经新闻,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有言论的笔墨,也有相当多的深度报道,而消息和通讯较少。因此,本文基于祝兴平和谭云明的分类基础,结合李良荣老师的相关观点,将《财经》《财新周刊》和《21世纪经济报道》关于“供給侧改革”财经报道分为以下三大类:动态消息、评论类文章(观点类)、深度报道(新闻类)。动态消息,或指纯新闻报道、客观报道,没有过多的媒体深入调查和观点。评论类文章(观点类),发表权威性评论的地方,常常代表刊物立场的文章。除却客观的事件描述,主要为记者(编辑)的观点。这部分主要集中在“社评”版面和一些专栏言论版面,如《财经》杂志的社评、观点评述、策论和核心议题专栏,《财新周刊》的舒立观察和编辑絮语专栏和《21世纪经济报道》的时论和评论专栏。深度报道(新闻类)指系统反应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以此为标准,笔者将样本中的有关财经新闻报道的体裁进行了划分,如表3所示。
  综合角度来看,在样本财经报道的体裁分类中所占数量较多的是深度报道,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的财经媒体较为关注经济现象表面之下隐藏的更为深层次内涵的传播和解读,单纯的只进行快速传播经济现象的这种体裁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尤其是周刊杂志,《财新周刊》与《财经》,均为一周只发一期,在时效性的这个特点方面来说,它们并没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对于报道的体裁来说更为注重深度以及评论报道等形式,日报中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一星期可以发五期,对社会问题和重大的新闻事件更加注重,多使用深度报道对报道的深度进行强化,利用内容对受众进行吸引。
  在财经新闻的种类之中,评论文章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形式,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对重大政策进行解读时一般会直接使用这种文章,较为直接,和只进行动态消息提供的文章相比较,借助于分析事实,从理论、政策以及思想的高度进行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以及问题的解决,可以更为清晰的、直接的将财经媒体想要让受众了解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表达,从而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在关于“供给侧改革”报道中《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评论文章占比最低,不足1/3,而《财经》和《财新周刊》的评论文章数量占比均稍高,特别是《财经》,其评论文章所占比例大于60%,所以该期刊对于意见、观点的表达较为注重,《财新周刊》占比也在1/2。在所选样本之中,三家媒体的评论文章都有在该领域之内的相关机构人士和权威专家进行直接撰稿,比如《财经》报道《破产制度供给与结构性改革》《财新周刊》报道《去杠杆”遥遥无期》以及《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如何释放生产要素活力》。这些文章的作者有大学教授,也有银行、证券的专业人士,还有国家发展委员会的权威人士,他们从各自不同的领域对“供给侧改革”发表观点和看法。
  从这三家财经媒体官网的相关介绍可以了解到对于新闻报道,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财经》秉承的编辑理念为三独:独到、独家、独立;及时评论、报道影响中国与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焦点人物”;《财新周刊》旨在“为中国政界、学界和产业界精英提供每日经济活动必需的财经新闻和资讯评论”;《21世纪经济报道》强调“权威、客观、冷静地告知社会重大事件背后的新闻”。所以,从报道体裁上看,《21世纪经济报道》更加关注重点传递信息的体裁例如深度报道,而《财经》和《财新周刊》在传播讯息时也注重对事件的解读、分析和评论。
  2.2.2 报道时机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这一重大经济政策,所以本文抓取样本时间段为2015年11月10日到2017年3月20日,也就是从“供给侧改革”到2017年两会结束(考虑到《财经》和《财新周刊》为周刊,所以把时间定为2017年3月20日截止)。从2015年11月到2016年2月这段时间的报道数量变化图可以看出,三家财经媒体关于“供给侧改革”报道数量趋势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财经》和《财新周刊》在2016年1月出现极大值,而《21世纪经济报道》是在2015年12月出现极大值。这说明该报反应迅速,在12月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报道共54篇,大多数是对“供给侧改革”的解释性报道和政策建议。《21世纪经济报道》对于“供给侧改革”这一重大政策的报道比《财经》《财新周刊》更早,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从整体来看,三家财经媒体都在2016年3月出现极大值,这是由于我国在每年3月会召开一年一度的两会,“供给侧改革”作为新常态时期下的重要经济政策受到广泛关注。《财新周刊》的报道数量没有居前列,但是在时间的分布上较为持续均匀,可以对受众进行持续的信息提供。根据下文的折线图可以看出,2016年召开两会的阶段和“供给侧改革”提出的初期阶段,这三家媒体报道的数量达到了高峰,只是在日期上有所不同,高峰期过后数量有所下降。
  从三个案例的报道时机分析可以看出,《财新周刊》对新闻报道持续性的特点更加注重,会对新情况进行不断的发掘。但是《21世纪经济报道》和《财经》更为关注的则是集中进行报道以及分析重大事件。   2.2.3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构建新闻话语时最为重要的就是新闻源,可以选择想要进行披露的事实,借助于重组事实,构建一个话语框架,将想要传达的信息进行传达。对于报道之中涉及到的新闻源,我们应该对他的立场、所服務的机构进行分析。
  在新闻报道之中,使用引语会对新闻的客观性进行增加,本文统计了这三家媒体统计了对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的使用数量,而且根据来源的明确性,对其进行了划分。具体的结果如图2所示。
  站在整体的角度看来,只有《财经》使用直接引语的比例比间接引语要高,其他的都是间接引语比直接引语要大。相较于间接引语来说,直接引语没有被记者进行再加工,更具有客观性。间接引语一般都对新闻人物发表的言论进行了再加工,例如删减或者是概括。这样可以对篇幅进行缩短,从而将叙述的速度进行加快;受众也会更为直接的对新闻人物想要表达的意图进行直观的了解。但是间接引语之中还有记者的想法,所以客观性相比受到
  管制。
  3 财经媒体关于“供给侧改革”新闻报道的框架特点
  笔者通过对2015年11月10日到2017年3月20日三家财经媒体关于“供给侧改革”报道进行了梳理,运用框架理论分析,对财经新闻报道的媒体框架进行构建,对该框架之下的财经新闻涉及到“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和报道特点进行探讨。本文从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报道时机、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使用和媒体偏向(是正面,负面还是中立)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呈现了财经媒体关于“供给侧改革”的主题与生产建构,进而分析出三个媒体在新闻话语建构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从财经新闻报道的主题上看,在2015年11月10日到2017年3月20日期间,《财经》新闻报道总量为1 656篇,其中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报道有146篇,占媒体总报道数的8.82%;《财新周刊》新闻报道总量为1 817篇,其中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报道有73篇,占媒体总报道数的4.42%;《21世纪经济报道》的总报道数为18 887篇,其中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报道有760篇;占媒体总报道数的4.42%。可以看出,在报道数量上《21世纪经济报道》是最多的,以大量的信息吸引受众,而从占媒体总数的占比比较,《财经》占比最大,表明《财经》对“供给侧改革”这一政策相较其他两家媒体更为重视。
  从站在生产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对于选择的新闻体裁类型,《新闻周刊》和《财经》多使用评论文章,占比超过一半,《21世纪经济报道》使用深度报道比较多,对经济表面现象下面隐藏的更深的意义进行关注。选择报道时间时,《财新周刊》对重要事件报道的持续性更为关注,对新情况进行不断的发掘,但是《21世纪经济报道》和《财经》则对重大事件的集中分析和报道更为注重。
  财经媒体要面对的是广大受众,主要是为了对消息进行传播,同时进行舆论的监管、引导。对比这三个样本的财经媒体,其新闻话语的建构均有自己本身的特点,对各自的风格特点进行了体现,可以让受众更为深入的、全面的对信息进行了解,以促进信息传播的平衡性。在《大众传播理论》这本书中,丹尼斯·麦奎尔把“信息功能,即提供有关世界上的事件和社会情况的信息”放在了媒介功能之首。在信息社会中,媒体担任的角色就是对广大受众进行信息的传递。但是在信息时代,人们是不能将这些信息全部进行阅读并掌握的,只有借助于然而信息时代人们无法将海量的信息全部阅读掌握,只有借助于媒体对一些更为重要的信息进行了解,所以为了对受众进行更多的吸引,媒体在不断的竞争之中形成了一种规律,更加注重内容,不管是哪家媒体,其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内容进行传播。为了将受众的兴趣进行激发,媒体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手段和方式,同时,财经媒体需要对自己的话语建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将全新的角度展现出来,这样财经媒体的传播效果才会更好。
  参考文献
  [1]谭云明,祝兴平.财经新闻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1.
  [2]傅永翠,张红云.新闻写作中人物引语的运用[J].写作,2011(1):37.
  [3]Thomas K?nig. “Frame Analysis: Theoretical Preliminaries”[EB/OL].[2011-4-20].http://www.ccsr.ac.uk/methods/publications/frameanalysis.
其他文献
湖北大学楚才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摘 要 选取百度指数数据资料,对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进行案例和舆情分析,发现网络时代下政府舆论引导存在应对不及时、不透明等问题,采取拖延政策,容易造成民愤累积和舆情负面效应的持续扩大。针对政府舆论引导存在问题提出建议,有利于政府面对突发事件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和群众动员。  关键词 常州“毒地”事件;政府;舆论引导;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
期刊
泽州县广播电视台,山西晋城 048000  摘 要 要具备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政治辨别力,要理直气壮地叫响叫亮意识形态工作,要旗帜鲜明地亮明电视传媒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政治态度,要将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上升到大是大非的高度来看待,坚守电视新闻宣传主阵地,心无旁鹜地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到电视新闻宣传业务工作中。  关键词 电视台;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 430073  摘 要 在媒体融合时代下,专业内容生产和用户内容生产(UGC)并存。受众逐渐告别被动信息消费时代,主动参与内容生产,UGC模式发展得如火如荼,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也开始引入UGC模式,文章以《新闻联播》为例,着重分析UGC模式应用于电视新闻的动因、特点和传播价值。  关键词 媒介融合;UGC;电视新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期刊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 310023  摘 要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感不强、政治社会化结果偏离等问题。对新媒体传播的政治信息检测力度不够,对主流政治信息推送不到位和大学生自身辨析度不够,则是造成上述困境的关键原因,这要求新媒体、学校和学生在内的有关各方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地规避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政治社会
期刊
摘 要 在当前内容同质化的媒体生态环境下,只有打动人心的内容,才是好内容;好内容关键在于与用户的互动和参与,互动聚集人气,高人气引发高关注。所以说,好内容的“王气”从“人心”来,有“心”,才是真正的“内容为王”。  关键词 互动的心;热“心”;关“心”;走“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5-0139-02  经历了这两三年新闻市场和新闻资源的白
期刊
摘 要 网络直播在走过了1.0时代PC端的秀场直播和2.0时代的游戏直播,来到了3.0时代——全民直播时代,不但大牌艺人和关注度高的品牌公司开始直播,就连普通素人人群也爱直播,直播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素人直播的快速发展备受关注。文章以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素人直播的受众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社会环境、网络直播的特点和受众受众心理等方面去分析素人直播火热的原因,分别是:技术环境
期刊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摘 要 作为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受众商品论揭示了广告主、媒介和受众三者的关系,却鲜少被研究。微信公众号的广告价值已经获得市场认同。文章以“咪蒙”为例,从受众商品论的视角分析了微信公众号,论述了公众号提供的商品、积极受众和消极受众等内容。  关键词 受众商品论;公众号;商品;受众;市场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
期刊
摘 要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社会矛盾爆发的极端形式,政府部门的新闻发布环节对于控制危机、缓解矛盾至关重要。但部分政府部门固守传统思维、消极应对,导致类似“苍南群体事件”等因网络推动放大的悲剧发生。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有效利用网络媒体实现信息公开,从政府新闻发布人员、渠道、文本三个角度改进政府新闻发布,有利于类似事件的妥善处置和解决。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新闻发布;网络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
期刊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摘 要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重构了传媒生态环境,电视真人秀节目席卷各大卫视,引发收视狂潮。不管是户外真人秀还是演播室真人秀,泛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各大卫视的收视保障和王牌节目。在真人秀环境占领各大卫视头条下,湖南卫视异军突起,经过2年的停播重新整顿的《变形计》于2017年4月22日回归芒果TV,其节目从创新度与价值导向方面影响格外深远,被逐渐演化成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 200241  摘 要 新闻媒体融合实践中存在膜拜技术的误区。基于此,文章采用产业研究视角之外的媒介生态视角,将新闻媒体融合的标志性事件嵌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浏览时代、搜索时代、自媒体时代和社群时代——分别审视,探求新闻媒体融合实践与其所处媒介环境、人的诉求之间的关系,洞察媒介融合的本质,以求为今后的媒体融合之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 媒介融合;媒介环境学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