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基础事业也有了新的投入和稳定发展,使得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不断增加,财政状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中,财务状况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反映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能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为了事业单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好的实现,避免财政风险,应着重加强全面预算控制工作和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这篇文章中分析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势下,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在预算控制和支出绩效评价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对开展预算控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在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从而使预算控制方面和支出绩效评价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有理可依有法可循,在政府部门的监督帮助下为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控制 绩效评价 监督
随着我国公共基础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也越来越大,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也就变得更加重要。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诸多事项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稳定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平衡,排除财政危机,从而使事业单位经济稳步发展,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增加相关的社会效益。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国事业单位预算控制和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
(一)预算编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事业单位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预算编制工作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预算控制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预算编制指标不完善。预算编制指标是开展预算工作的衡量标准,有了这个指标预算工作人员才能顺利地完成预算控制工作,避免出现错误。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以及缺乏相应的竞争机制,预算编制指标存在着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甚至一些预算编制指标完全与实际情况相脱节。其次,不合理的预算编制人员结构。预算编制的顺利完成离不开预算编制人员,应该重视预算编制人员的规模和质量。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使用的人员种类复杂,有比较专业的财务人员,也有一些非专业人员,这种用人形式势必造成预算编制工作的不严谨和不全面,不能高质量的完成预算编制工作。有的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工作也没有足够重视,认为预算就是估计,中途的追加追减很正常,所以就没有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认真编制。预算编制人员的结构,直接影响着预算编制的质量,所以其安排应该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最后,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预算编制这项工作不是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还需要相关的业务科室积极参与编制和进行监督,但是现实中部分领导不重视预算编制工作,觉得事不关己,因此态度消极。相关业务科室将预算编制都推给财务部门,而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们比较准确的掌握着这些项目的具体情况,可是他们不积极参与进来,因此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
(二)支出程序不严谨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单位财政支出很容易存在程序不严谨的问题。支出程序不严谨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支出随意。虽然单位支出必须经过申报和审核等程序,但是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相互袒护现象严重,许多工作也就是几句话的事,导致资金支出随意。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项目中,预算工作和财务支出相脱离。甚至一些管理人员为了一己私利,使资金支出超出预算。二是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预算支出常常超过预算收入,有的单位甚至出现了财务危机。预算支出程序不严谨正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使得一些项目预算还未签字就已经被拨款了。长此以往,财政漏洞就会越来越大,最终造成财政危机。
(三)支出绩效评价不健全
我国事业单位还存在着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等问题。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缺乏法律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事业单位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要求预算管理工作也应不断提高水平,绩效评价体系更加合理科学。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需要法律部门的规范和制约,同时也需要相关的法律援助。一些先进的绩效评价方法和评价系统已经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是一个有效的、成熟的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还有待加强。二是相关专业管理部门的缺失。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设置有多个部门并且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但是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却常常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力和责任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由于缺乏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也就不够顺畅,且容易推卸责任,导致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失去其作用。
二、加强全面预算控制和支出绩效评价的措施
(一)坚持科学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原则
预算和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坚持科学公开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加强全面预算控制和绩效评价工作的基础,也是我国事业单位避免财政危机的关键。在考核事业单位部门和人员的绩效时,要坚持公平合理和公开,保证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努力做到员工满意,社会认可。
(二)建立全面的预算控制体系
绩效评价工作要想做到员工满意、社会认可,首先要在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上下工夫。从实际情况来看,可以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从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做起,内部审计机构关系到预算控制和绩效评价的合理性、科学性,是非常关键的绩效考核评价部门,该部门应直接隶属于事业单位的决策机构。通过内部审计机构,还能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资金调动和支出的动态管理。其次,要关注单位的预算管理职能部门和绩效管理办公系统。预算管理职能部门专门解决预算编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负责预算的汇总编制,并协调、平衡各部门提供的预算草案。绩效管理办公系统是事业单位的绩效核算和责任落实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对预算控制和绩效评价进行常规管理及服务。再次,绩效评价的主要责任部门。该部门在事业单位中直接参与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核,是绩效评价系统中的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部门。最后,预算和绩效评价管理机构,这是整个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总指挥”,其直接管理负责上述几个部门,是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以及协调各个相关部门的重要机构。 (三)完善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体系
我国事业单位支出绩效评价标准还存在着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所以必须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体系。从先进的绩效管理经验来看,一般有以下几个关键的评价标准:第一,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的评价系统。事业单位是政府的公益性单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花小钱办大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第二,以社会效益为基础的评价系统。这一评价系统涉及到具有公共社会效益和服务的事业单位,例如学校、医院等公益部门。鉴于我国的事业单位与政府的特殊关系,所以,在上述特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上,一定要把社会效益纳入其绩效评价系统。第三,以事业单位职能为基础的评价系统。也被称为特殊绩效评价标准。该绩效评价标准是根据不同单位的行业特点及其职能的不同,做到“因地制宜”,使绩效评价更接近单位的社会责任和实际情况。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也正在日趋完善,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绩效评价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迫切需要建立并完善全面的预算控制和支出绩效评价系统,进而实现对事业单位预算及绩效评价的科学管理,使事业单位真正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向军,黄晓玲,吴新文等.悟性思维观照下的湖北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4):38-41
[2]张翠华,周红,赵淼等.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及其应用[N].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6):706-708
[3]吕淑娟.卫生事业单位执行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几点体会[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2):88-89
[4]刘太刚,邓婷婷.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将何去何从——对参公事业单位产生的原因及改革趋势分析[N].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2):12-15
[5]庄序莹,范琦,刘磊等.转轨时期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运行模式研究——基于上海市事业单位的方案设计和选择[J].财经研究,2008,34(8):97-109
[6]常红.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全面预算控制和支出绩效评价[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控制 绩效评价 监督
随着我国公共基础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也越来越大,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也就变得更加重要。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诸多事项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稳定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平衡,排除财政危机,从而使事业单位经济稳步发展,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增加相关的社会效益。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国事业单位预算控制和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
(一)预算编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事业单位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预算编制工作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预算控制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预算编制指标不完善。预算编制指标是开展预算工作的衡量标准,有了这个指标预算工作人员才能顺利地完成预算控制工作,避免出现错误。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以及缺乏相应的竞争机制,预算编制指标存在着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甚至一些预算编制指标完全与实际情况相脱节。其次,不合理的预算编制人员结构。预算编制的顺利完成离不开预算编制人员,应该重视预算编制人员的规模和质量。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使用的人员种类复杂,有比较专业的财务人员,也有一些非专业人员,这种用人形式势必造成预算编制工作的不严谨和不全面,不能高质量的完成预算编制工作。有的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工作也没有足够重视,认为预算就是估计,中途的追加追减很正常,所以就没有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认真编制。预算编制人员的结构,直接影响着预算编制的质量,所以其安排应该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最后,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预算编制这项工作不是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还需要相关的业务科室积极参与编制和进行监督,但是现实中部分领导不重视预算编制工作,觉得事不关己,因此态度消极。相关业务科室将预算编制都推给财务部门,而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们比较准确的掌握着这些项目的具体情况,可是他们不积极参与进来,因此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
(二)支出程序不严谨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单位财政支出很容易存在程序不严谨的问题。支出程序不严谨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支出随意。虽然单位支出必须经过申报和审核等程序,但是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相互袒护现象严重,许多工作也就是几句话的事,导致资金支出随意。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项目中,预算工作和财务支出相脱离。甚至一些管理人员为了一己私利,使资金支出超出预算。二是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预算支出常常超过预算收入,有的单位甚至出现了财务危机。预算支出程序不严谨正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使得一些项目预算还未签字就已经被拨款了。长此以往,财政漏洞就会越来越大,最终造成财政危机。
(三)支出绩效评价不健全
我国事业单位还存在着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等问题。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缺乏法律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事业单位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要求预算管理工作也应不断提高水平,绩效评价体系更加合理科学。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需要法律部门的规范和制约,同时也需要相关的法律援助。一些先进的绩效评价方法和评价系统已经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是一个有效的、成熟的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还有待加强。二是相关专业管理部门的缺失。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设置有多个部门并且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但是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却常常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力和责任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由于缺乏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也就不够顺畅,且容易推卸责任,导致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失去其作用。
二、加强全面预算控制和支出绩效评价的措施
(一)坚持科学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原则
预算和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坚持科学公开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加强全面预算控制和绩效评价工作的基础,也是我国事业单位避免财政危机的关键。在考核事业单位部门和人员的绩效时,要坚持公平合理和公开,保证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努力做到员工满意,社会认可。
(二)建立全面的预算控制体系
绩效评价工作要想做到员工满意、社会认可,首先要在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上下工夫。从实际情况来看,可以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从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做起,内部审计机构关系到预算控制和绩效评价的合理性、科学性,是非常关键的绩效考核评价部门,该部门应直接隶属于事业单位的决策机构。通过内部审计机构,还能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资金调动和支出的动态管理。其次,要关注单位的预算管理职能部门和绩效管理办公系统。预算管理职能部门专门解决预算编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负责预算的汇总编制,并协调、平衡各部门提供的预算草案。绩效管理办公系统是事业单位的绩效核算和责任落实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对预算控制和绩效评价进行常规管理及服务。再次,绩效评价的主要责任部门。该部门在事业单位中直接参与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核,是绩效评价系统中的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部门。最后,预算和绩效评价管理机构,这是整个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总指挥”,其直接管理负责上述几个部门,是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以及协调各个相关部门的重要机构。 (三)完善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体系
我国事业单位支出绩效评价标准还存在着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所以必须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体系。从先进的绩效管理经验来看,一般有以下几个关键的评价标准:第一,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的评价系统。事业单位是政府的公益性单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花小钱办大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第二,以社会效益为基础的评价系统。这一评价系统涉及到具有公共社会效益和服务的事业单位,例如学校、医院等公益部门。鉴于我国的事业单位与政府的特殊关系,所以,在上述特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上,一定要把社会效益纳入其绩效评价系统。第三,以事业单位职能为基础的评价系统。也被称为特殊绩效评价标准。该绩效评价标准是根据不同单位的行业特点及其职能的不同,做到“因地制宜”,使绩效评价更接近单位的社会责任和实际情况。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也正在日趋完善,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绩效评价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迫切需要建立并完善全面的预算控制和支出绩效评价系统,进而实现对事业单位预算及绩效评价的科学管理,使事业单位真正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向军,黄晓玲,吴新文等.悟性思维观照下的湖北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4):38-41
[2]张翠华,周红,赵淼等.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及其应用[N].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6):706-708
[3]吕淑娟.卫生事业单位执行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几点体会[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2):88-89
[4]刘太刚,邓婷婷.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将何去何从——对参公事业单位产生的原因及改革趋势分析[N].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2):12-15
[5]庄序莹,范琦,刘磊等.转轨时期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运行模式研究——基于上海市事业单位的方案设计和选择[J].财经研究,2008,34(8):97-109
[6]常红.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全面预算控制和支出绩效评价[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