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刺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sky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吃鱼,常常会被刺卡住,我的父母不会像别人那样慌了手脚,很镇静地说:“把饭不要咬,吞团的,吞团的。”这是第一招,这招对我挺有用。
  也有不奏效的时候。咽完一大团子饭,父母眼直直地候着动静,待我的感觉,我咽一下唾沫,刺着生疼。“喝点醋,喝点醋。”一大口醋下去,感觉上出了问题,“咦,”我咽下,“好像没啦。”父母相视一笑,科学给他们带来的福利。不出一会,那种抵挡的感觉又呼之欲出。“还在呢。”我泄气道,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那两个人的面部表情凝重起来,一会儿,神秘地互相嘀咕。父亲起身去用杯子打来一杯水,母亲端在胸前,闭上眼,嘴里念念有词,伸出的食指,在水面上空划开,似乎是写着灵泛的草书,念完写完,郑重地说:“把它喝完。”在这怪异的气氛里,我自然是不剩一滴地喝完。一大杯水和着先前的酸醋,大大的饭团,占据了整个胃囊,想象重力的作用使管道自然平滑,那刺没了着落地,像坐了滑梯,只得跌了这五谷之海去了。“还有吗?”父母关切的眼神。“说不清。”遭受身体心理的双重折磨,我的感觉迟钝的,说没有,好像又还在,说有嘛,好像确实又不疼了。“那就是没了,刚化了刺,总有些感觉。”母亲确定地说道。两人对视着长舒一口气,开始吃他们已经凉了的饭菜。长大了,知而识得多了,知道了异物在人体会被自然排斥;鱼刺不化,只要你能忍受,它迟早也会作为异物被排斥出你的身体。这化刺的秘方,据说我母亲家是传了这样一个方的,不记录下来,恐怕也会失传——
  备上一碗水,画的图形很讲究:第一步是一个三横三坚的“井”字图。第二步,在“井”字周围画上一个圆,最后是在中心一点,画水的工作就完成了。以前在民间有“水师”一说,专指不用药物,仅凭一碗水就能治病的术师,诊治的范围是正骨、鱼刺、癫狂、高热等,是缺医少药那年代的产物。现在看起来虽透着愚昧的膜拜,充满了对疾病的无奈。“水师”一般深入浅出,不苟言笑,异于常人,由于被神秘的气氛所包裹,受人尊敬。我的外公在当地就是一个水师。说到水师,化刺绝不简单的画水,化刺的咒语是这样的:“天上乌鸡叫,地下五鸡啼。此水喝下去,铁杵化成泥。”不料,我老是会把最后一句顺溜的念成“铁杵磨成针”,不是“泥”,估计刺成了针,恐怕只有溶浆才能消化得了了。母亲说:“画水、念咒过程都要闭上眼睛。要想起外公的样子。”我五岁的时候,外公就老去了的,很难记得起。幸好外公有一張照片,嵌在一木质的相框里的右下角,发黄自不必说,黑白的影像依旧透着生前的威严。我去看过好几次,把他记在心中。
  我偶尔实行过一两次的画水,且是真正地想起了外公的容颜,咒语也是不打层地念过了出来,水的步骤。也是没画错的,最最重要的,那刺是真被我给画下了的。那天,是亲戚带了孩子来我家吃饭,中途被刺给卡了,母亲不在,我有了代劳的机会,事毕,亲戚全惊异地看我,眼神里全是崇敬,我尊享了一次做水师的荣耀,顿觉自己有了神一样的力量。可是今天,现代医科比较发达,倘若遇见有卡鱼刺的情况,多半是送到医院在喉镜的帮助下用镊子给夹出来了事,渐渐淡忘了这门技艺了。
  父亲上世纪90年代初在人民银行零陵二级分行退休,已于前年离世。母亲老得走不出家门了,会流口水,必须要吃汤泡的饭了,鱼刺是自然要拣了去的。
其他文献
中秋节就快到了,小朋友们期待吗?说到中秋节,不免想到月饼、圆月……中秋节的月亮圆圆的,是“满月”。月亮有多种形态,我们一起来了解其中的几种吧!先从满月开始好了!  满月  满月又称望月,这时地球处在太阳和月亮之间,整个月亮的光面对着地球,只有这时我们才能看到圆月,古代人称这一天为“望月”。  唐代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小时候看到满月把
承弦凝视着桌上的电话,他的表情说不出的复杂。果然,一分钟后电话铃尖叫起来,他做了个深呼吸,清了清嗓子拿起电话。那边导演的声音传过来,带着明显的抑制过情绪的痕迹。承弦是编剧,这次他的新戏被定为国内首批进行电视剧周更的试验剧。刚刚新一集的收视率出来了,“不负众望”这集的收视率已经降到了个位数。王导是个很有心计的人,虽然只会看着数字说话,但他还是咬着牙用“鼓励”的语气说:“我个人还是比较相信承老师的,毕
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这里的一切都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显得朦胧而美好。我来到了边城茶峒。  来到边城茶峒,必须去尝一尝这里的特产。想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米豆腐了。这里的米豆腐不像其他地方只配有一种辣椒,而是有多种可选,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配。米豆腐既不是用筷子吃,也不用勺吃,你想知道怎么个吃法吗?那就是用竹签叉着吃。它也因此得名“茶峒叉叉米豆腐”。  在小摊买上一盒米豆腐,边吃边走在小巷里,别
妹妹铭,是我的叔伯妹妹。   我爸爸这一辈有三兄弟,没有姐妹,爷爷三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我幺叔是遗腹子,爷爷去世一个多月,奶奶才生下幺叔。大伯家早就出去自立门户,奶奶和幺叔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一直到幺叔娶妻生子,我们都没有分家。那个时候,爸爸在外面工作,因为交通不便,他每年基本上只回一次家,妈妈嫁给爸爸的时候幺叔才几岁,基本上是我妈妈跟着奶奶一起把幺叔拉扯大的。真的是“长哥当父,长嫂当母
河南周口淮阳有太昊伏羲陵,因参加《散文选刊·下半月》及《海外文摘》笔会,有幸拜访三皇之首的陵园。园中的庙殿碑匾,皆大人物所撰,正经如批文。倒是与百姓有关的几个小物件,让人难忘……  古柏树上长出个大耳朵  伏羲陵前的古柏树  长出来一只大耳朵  那真是为你为我长出来的  走近古柏树  不用弯腰,也不用爬高  那只大耳朵正好在你的嘴边  两只手捧着大耳朵  把嘴凑近一点  说出你心头最想说的事  像
【摘 要】观察是书写实践的重要保障。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生字的方法和技能,并予以强化,将观察贯穿于写字前、写字时和写字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字要领,自主分析字形结构,练就一双“慧眼”,从而提升书写能力。  【关键词】第一学段;写字教学;观察  习字是一个先用心观察,后用心练写的综合操作的过程。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曾在《书谱》中说道:“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言下之意是只有观察精准,才能临摹得惟妙惟
螳螂可是孩子们青睐的宠物,对于喜欢虫子的我来说,更是日思夜想呀——那修长的身材,三角形的脑袋,可爱的大眼睛,还有那两把长在胸前的大刀,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我。    螳螂的成虫我养过很久,已然有点不新鲜了。去年五月,正是春未尽、夏将至的时节,我有幸抓到了两只小螳螂,都不到一厘米长(也就五毫米)。一只通体绿色,一只浑身棕色,还有一些白色的点块。为了避免它俩互食,我是分开养的。每天我都找一片有蚜虫的树叶分
亚鹰的《家风 门风:52栋里的故事》出版了。我读了两遍。读第一遍时,亚鹰还没有加标题,通篇以日记体出现,像大本的“生活流水账”。读第二遍,感到亲切和亲近许多。除了亚鹰对文章的润饰,更重要的是我去了一趟这传说中的52栋。我为什么觉得《家风 门风:52栋里的故事》有意义?  其一,把老人当作孩子一样呵护——亚鹰做得到,我做不到。  无论与父母同城而居,还是调到了市里,亚鹰心心念念52栋,得空便直奔52
二十八、海上催眠师  1  于湘回到果林城后,跟尤海微信联系,尤海迷上了东欧的一个小镇,暂时不想回美国。于湘听着,心开始朝下落,似乎看见一只鹿子在漆黑的森林奔跑,它的前面有一点点亮光,但很快又黑了。他的玩性可真大!她能对他希望什么?她和他到底不是一路的人,不过有什么关系呢,多个朋友总不错的。这样想想,心里反倒是平衡了。  尤海是从英国坐邮轮回的美国。出发的港口是南安普敦港(southampton)
这一辈子,要不是这次全国作家笔会,千里之外、偏安于江南一隅的我,是不可能会踏上睢宁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走近古下邳城的。   睢宁大地,一马平川。道路两旁,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绿被。假如稍走下神,还错以为是行进在江南的某个地方。江南四季都有绿色,绿色是江南的主色调。见不到绿色,那肯定是来到了环境不在状态的异乡。只有绿色,才会掩埋荒芜;只有绿色,才会呈现蓬勃生机。笔会尽管选的是睢宁的4月天,但这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