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中,对公司具有关键促进作用的主要参加者,他们本身又和公司的所有者通过委托-代理关系紧紧地联系在一块,但其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联系在一起,由于双方利益目标各不一样,在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平等等方面都存在冲突和矛盾,为了缓解委托人与代管人双方之间存在的矛盾,股权激励机制为了缓解此类问题才得以产生,顺应了公司治理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就股权激励在运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阐释和说明。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司治理
一、股权激励效果不明显
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和说明,上市企业在推行股权激励模式促进企业正常运行发展时触碰到的有效股票总数不能大于公司股票总数的十分之一。任何一个被激励的对象所能持有的股票总数也不得大于企业股票总数的百分之一,除非通过股东大会的正式批准许可。该规定限制了股权激励计划可以占用的股票数量,但是根据近几年的信息披露我们可以看到,在上市公司实际经营中,上市企业将股权激励可以占用的有效股票数量限制在5%及以下的企业占比高达94%,其中占有率在3%及以下的比重高达72%。再加上股权激励所涉及对象的人数众多,平摊下来每个人在其中分享不到太多利益,这就使得股权激励计划的真实作用效果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缩水,既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也没有起到长期激励效果。
二、股权激励模式单一
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对其效果的高质量发挥具有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我国上市公司法律允许我国上市企业可以采用的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有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等。我国股权激励模式单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来看大部分公司都是集中采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对其他可以采用的激励模式不敢大胆尝试和有效结合;另一方面体现在上市公司个体自身也仅仅的是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股权激励模式,没有做到多元化,不懂得搭配使用、互相弥补的效果。各个公司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到本公司内部的问题,并结合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与效用的发挥,才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司的发展并改善企业发展的状况,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
三、绩效考核指标不完善
对公司业绩进行衡量的绩效考核指标可以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产生的成长和实施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从大体上来说,财务性指标和非财务性指标是公司进行业绩考核指标选择确定的两个大类。财务指标的数据方便收集和进行模型分析,可以很方便的考核上市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业绩成果,但财务指标数据易于被管理者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进行造假,从而据此得出评估结果也不准确。非财务指标则比较侧重于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主观性较强且难以量化表现,比如客户满意度、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顾客回头率等。财务指标是我国上市公司在评价其自身取得的业绩时最主要用的指标,最关键的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也会用到周转率、偿债能力和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相比而言,非财务指标用到的很少,并且也不被公司管理层在乎和重视。
四、经理人市场不规范
股权激励机制之所以可以产生有赖于经理人的出现,因而经理人市场越完善其提供的经理人就越优秀,经理人能力越突出越有利于公司业绩的增长,从而有助于股权激励最大作用地发挥。在衔接过程中,经理人应具备熟练的业务能力和高尚的思想品质,但是如果上市公司用人不当,不仅会产生职业性经理人的思想品行风险,还会产生委托受理成本,因为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造成经理人产生短期行为进而阻碍股权激励计划的实现。即便在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中,经理人也会迫于经营的压力想方设法提高企业业绩,如果由于经理人管理不善和市场经营变幻莫测而导致企业业绩下降,其个人声誉会受到影响,收入报酬也会相应降低,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没有企业敢对其进行任用。
除一般意义上的上市公司外,我国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大都由上级行政任命,民营企业作为家族企业大都由家族各自傳承,不太涉及经理人市场的关联。因而,我国上市企业所应配备的经理人市场的成长还很不规范、很不完善,经理人的选任、激励、升职、辞退还缺乏合理制度支撑,建构有效、合理的经理人市场还任重而道远。
五、结语
我国上市公司采用股权激励模式进行企业运营构建的时间稍晚,再加上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相比西方而言,股权激励模式在推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问题,既有上市公司一般性问题,也有中国企业本身特有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最大效用地利用股权激励这一企业发展的模式。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有助于我们解决一般性问题,同时掌握解决特殊性问题的关键,为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希望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邓伟.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3(01).
[2]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2).
[3]黄倩颖.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01).
[4]李玉凤,赵伟.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经济,2015(Z1).
[5]孙伟玲.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J].会计师,2017(06).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司治理
一、股权激励效果不明显
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和说明,上市企业在推行股权激励模式促进企业正常运行发展时触碰到的有效股票总数不能大于公司股票总数的十分之一。任何一个被激励的对象所能持有的股票总数也不得大于企业股票总数的百分之一,除非通过股东大会的正式批准许可。该规定限制了股权激励计划可以占用的股票数量,但是根据近几年的信息披露我们可以看到,在上市公司实际经营中,上市企业将股权激励可以占用的有效股票数量限制在5%及以下的企业占比高达94%,其中占有率在3%及以下的比重高达72%。再加上股权激励所涉及对象的人数众多,平摊下来每个人在其中分享不到太多利益,这就使得股权激励计划的真实作用效果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缩水,既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也没有起到长期激励效果。
二、股权激励模式单一
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对其效果的高质量发挥具有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我国上市公司法律允许我国上市企业可以采用的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有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等。我国股权激励模式单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来看大部分公司都是集中采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对其他可以采用的激励模式不敢大胆尝试和有效结合;另一方面体现在上市公司个体自身也仅仅的是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股权激励模式,没有做到多元化,不懂得搭配使用、互相弥补的效果。各个公司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到本公司内部的问题,并结合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与效用的发挥,才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司的发展并改善企业发展的状况,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
三、绩效考核指标不完善
对公司业绩进行衡量的绩效考核指标可以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产生的成长和实施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从大体上来说,财务性指标和非财务性指标是公司进行业绩考核指标选择确定的两个大类。财务指标的数据方便收集和进行模型分析,可以很方便的考核上市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业绩成果,但财务指标数据易于被管理者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进行造假,从而据此得出评估结果也不准确。非财务指标则比较侧重于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主观性较强且难以量化表现,比如客户满意度、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顾客回头率等。财务指标是我国上市公司在评价其自身取得的业绩时最主要用的指标,最关键的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也会用到周转率、偿债能力和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相比而言,非财务指标用到的很少,并且也不被公司管理层在乎和重视。
四、经理人市场不规范
股权激励机制之所以可以产生有赖于经理人的出现,因而经理人市场越完善其提供的经理人就越优秀,经理人能力越突出越有利于公司业绩的增长,从而有助于股权激励最大作用地发挥。在衔接过程中,经理人应具备熟练的业务能力和高尚的思想品质,但是如果上市公司用人不当,不仅会产生职业性经理人的思想品行风险,还会产生委托受理成本,因为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造成经理人产生短期行为进而阻碍股权激励计划的实现。即便在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中,经理人也会迫于经营的压力想方设法提高企业业绩,如果由于经理人管理不善和市场经营变幻莫测而导致企业业绩下降,其个人声誉会受到影响,收入报酬也会相应降低,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没有企业敢对其进行任用。
除一般意义上的上市公司外,我国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大都由上级行政任命,民营企业作为家族企业大都由家族各自傳承,不太涉及经理人市场的关联。因而,我国上市企业所应配备的经理人市场的成长还很不规范、很不完善,经理人的选任、激励、升职、辞退还缺乏合理制度支撑,建构有效、合理的经理人市场还任重而道远。
五、结语
我国上市公司采用股权激励模式进行企业运营构建的时间稍晚,再加上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相比西方而言,股权激励模式在推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问题,既有上市公司一般性问题,也有中国企业本身特有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最大效用地利用股权激励这一企业发展的模式。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有助于我们解决一般性问题,同时掌握解决特殊性问题的关键,为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希望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邓伟.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3(01).
[2]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2).
[3]黄倩颖.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01).
[4]李玉凤,赵伟.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经济,2015(Z1).
[5]孙伟玲.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J].会计师,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