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诵读,培养语感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xi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简言之,即语言感受力。具体而言,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它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指导学生的语感训练。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把握诵读之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教师范读,激活语感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隽永而又充满智慧火花的材料。要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它生动地把文章语言表现为有声语言,成为立体的、有生命的东西。教师通过声调的高低强弱缓急传达出诗文中的神情理趣韵味,感染了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揣摩品读,培养语感
  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并还有许多声像教材是由有经验的人朗读、播讲,语音标准,语言规范,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良、最规范的学习样板,使學生能寓紧张的学习于轻松愉悦的气氛之中,其效果不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比拟的。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
  三、激发想象,诱发语感
  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声、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四、形成视像,激发语感
  课文中有些词句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不难理解,包却富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朗读的方式,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来引发学生的语感。
  总之,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关键。所谓“文选烂,秀才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不但应该是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须臾或缺的,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从而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老干部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做好老干部工作,对构建和谐企业乃至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文化建设融入老干部管理工作,有助于在本系统内形成为老干部服务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老干部中心工作人员自觉自愿地追求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进一步提高为老干部服务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培育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要认真组织老干部中心工作人员学习践行“爱岗敬业、诚心热情、甘于奉献、行为文明”的服务理
期刊
设计理念:  遵循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注意通过情境的创设、语言的描述、心灵的交流,激发习作兴趣,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发学生情感的倾吐与交流的欲望,在学生谈兴最浓时,让他们写下来,做到“情动而辞发”。引导学生以文化为精神食粮,多读书,丰富文化积累,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语言积淀,为自由习作磨制生花妙笔。引导学生多读多温习收集的资料,让学生熟读精思,多读课外读物,強化记忆,以实现巩固积累,记忆创新,最后
期刊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和单篇教学相比,群文阅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群文阅读正是最好的实践,它对语文教育革除陈弊,是从“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
期刊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四大能力(听、说、读、写)之一,它具有积累知识、获取信息、培养能力、塑造品格和陶冶情操的功能。教材中所收入的阅读材料都是精挑细选,独出心裁的优秀作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阅读内容从课本内走到课本外,甚至走到生活中,让阅读方式从单一性、课堂灌输式、被动式转变为多样性、合作交流式、自主学习式。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感悟、归纳、整合、品味、鉴赏等能力。  一、传统阅读教学
期刊
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觀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的情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社会的道德感、责任感,对朋友的友谊感,对亲人的关爱感,对事物的美丑所产生喜欢或厌恶的情绪等。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部分文质兼美的文章,融自然美、社会美、人情美、语言美于一体。如《我的母亲》中的浓浓的母子之情,《永久的生
期刊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学好文言文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应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必须对眼下“多教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思考。想方设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鼓励
期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具备基本能力,从而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到语文学科来说,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教学。当前的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在追求“泛标准化”的剖析,长此以往,只会离“核心素养”这一终极目标越来越远。如何才能叩开“核心素养”之门,笔者经过长期的阅读教学实践后认为应尊重学生独立选择阅读视角的自由,尤其是处在阅读能力培
期刊
中华民族是诗歌的国度,古诗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和表达能力,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滋润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美好的精神世界。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都会发现,背诵古诗是令学生望而却步的一项任务。总有学生哀怨地控诉道背这些古诗词除了考试之外有什么用。而许多老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基本只对一首诗的诗句意思进行理解,即便开展诗词鉴赏,则往往只是套用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一类生硬的术语来分析
期刊
“哎呦,哎呦……”突然间我肚子疼痛难忍,接着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眼泪也随之流下来。老师的讲课被我打断,同学们也都看向我,老师放下课本,快速向我走来,边走边问:“怎么了?怎么了?”我哭着说:“我肚子痛,很痛很痛。”老师赶紧给我爸爸打了电话,然后又出去叫来一位老师给同学们上课,紧接着把我抱到她自己的车里,同班的两位同学扶着我,老师开着车子向医院奔去。  醫生诊断我是急性阑尾炎,要动手术。老师把我安排好
期刊
去年我八岁生日的时候,我的姑姑给我带来了一个漂亮的生日礼物——滑板,当时我真的好开心啊。拥有一个滑板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那天终于实现了。  还没等到亲戚们离开,我便开始学滑板了。我一只脚站在地上,另一只脚刚站到滑板上去,滑板就不由自主地往前滑,由于我重心不稳,一紧张,摔了下来。当时摔得好疼,可我不放弃,继续练习。早晨起床,滑上几圏;中午回来,滑上十多分钟;吃完晚饭,滑上半个小时;睡之前,我家的客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