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视演示实验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离不开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观察。演示实验由教师当堂操作,对现象进行观察或记录,经分析推理或数据处理得出对自然界某一方面规律性的认识。例如,在讲《电和磁的关系》时,只有做好实验,学生才能理解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有作用等物理现象,如果没有这些演示实验,学生就难以理解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二、突出实验探究,保持实验的探究性本色
“画实验”、“讲实验”、“背实验”,只会使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停留在低层次感知的层面,过分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使多数学生未能形成相对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学生即使有实验探究的欲望,教师往往把实验课也上成了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使实验失去了探究的本色。探究实验应把实验作为探究的一种手段,教师在探究性物理实验中起到的作用与其他类型的实验是完全不同的。在探究性实验中,教师不再是面面俱到的有先见之明的讲解者,而是帮助学生获得、建构和内化相关知识,提高实验能力的指导者。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时,为了导出光的反射定律,可设计一个探究性的小实验:让学生向墙壁抛出一个乒乓球并反弹到实验伙伴那里,学生首先要预测要使球反弹到预计方向,必须击在墙的哪一点上(入射点),实验之后,让学生比较,得出一个普遍规律。这样比直接用激光笔做反射实验引导学生得出反射定律来得有趣得多。又如在《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个学生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讲台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当四个学生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说明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必要的。不必过分强调原理的严谨性和测量的精密性,而是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念和操作过程,在与“经验世界”的对话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创造条件进行实验
实验条件有限,这是客观事实,作为教师也不必过分抱怨,应发挥自制教具和实验器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如,本人在讲《声》这一章时,自制了一个教具:在电子市场花几块钱买了一块功放板,从旧收音机上取了个喇叭和变压器,用彩纸剪了个小彩人,取名为“彩人逛舞”。实验时再加个MP3 ,用于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效果很好,学生看见是自制的教具,上课特有劲。自制教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兴趣。又如,有教师为了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对一个空的易拉罐内的空气加热,然后把罐口倒扣入水中,顷刻间易拉罐变成一个干瘪的罐,并有一声巨响。使用最简单的东西就可以探索自然的奥秘!
四、鼓励小制作,发挥家庭实验室的作用
立足于生活、取材于简单物品,一支笔、一张纸、一枚硬币、一个可乐瓶、一个鸡蛋……这些可以直接从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取来的东西,就可以用来做各种实验,效果往往比实验室现成仪器要好。因此,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都迫切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本人在讲《电路创新设计》这一节时,让学生在家里制作自己最拿手的与电学相关的小作品,学生很乐意参与,不仅有“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小手电”“小彩灯”等,还有位女生拉着读初一的弟弟一起制作了一个精美的电动窗帘模型。课本中“纸盒烧开水”、“大气压托水”、“电铃”、“小孔成像”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
五、提高教师的实验素养
物理实验局限于书本,皆因教师的实验素养不高。要想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就要创造条件进行实验,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实验素养,对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有敏锐的洞察力。只有素养提高了,才能选择适当的实验说明某一特定的问题,也才能发挥实验的最佳效果。比如,在演示、练习电流表读数时,如果只用电流表让学生读数,能读的恐怕也就是前面几位同学了。如果改用投影电流表,用幻灯机投影出来,可见度就大大增加了。
总之,在实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们也不必一味抱怨,应开动脑筋,尽可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制作实验用品,进行实验,以丰富实验教学。
(责任编辑易志毅)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离不开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观察。演示实验由教师当堂操作,对现象进行观察或记录,经分析推理或数据处理得出对自然界某一方面规律性的认识。例如,在讲《电和磁的关系》时,只有做好实验,学生才能理解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有作用等物理现象,如果没有这些演示实验,学生就难以理解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二、突出实验探究,保持实验的探究性本色
“画实验”、“讲实验”、“背实验”,只会使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停留在低层次感知的层面,过分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使多数学生未能形成相对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学生即使有实验探究的欲望,教师往往把实验课也上成了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使实验失去了探究的本色。探究实验应把实验作为探究的一种手段,教师在探究性物理实验中起到的作用与其他类型的实验是完全不同的。在探究性实验中,教师不再是面面俱到的有先见之明的讲解者,而是帮助学生获得、建构和内化相关知识,提高实验能力的指导者。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时,为了导出光的反射定律,可设计一个探究性的小实验:让学生向墙壁抛出一个乒乓球并反弹到实验伙伴那里,学生首先要预测要使球反弹到预计方向,必须击在墙的哪一点上(入射点),实验之后,让学生比较,得出一个普遍规律。这样比直接用激光笔做反射实验引导学生得出反射定律来得有趣得多。又如在《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个学生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讲台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当四个学生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说明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必要的。不必过分强调原理的严谨性和测量的精密性,而是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念和操作过程,在与“经验世界”的对话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创造条件进行实验
实验条件有限,这是客观事实,作为教师也不必过分抱怨,应发挥自制教具和实验器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如,本人在讲《声》这一章时,自制了一个教具:在电子市场花几块钱买了一块功放板,从旧收音机上取了个喇叭和变压器,用彩纸剪了个小彩人,取名为“彩人逛舞”。实验时再加个MP3 ,用于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效果很好,学生看见是自制的教具,上课特有劲。自制教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兴趣。又如,有教师为了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对一个空的易拉罐内的空气加热,然后把罐口倒扣入水中,顷刻间易拉罐变成一个干瘪的罐,并有一声巨响。使用最简单的东西就可以探索自然的奥秘!
四、鼓励小制作,发挥家庭实验室的作用
立足于生活、取材于简单物品,一支笔、一张纸、一枚硬币、一个可乐瓶、一个鸡蛋……这些可以直接从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取来的东西,就可以用来做各种实验,效果往往比实验室现成仪器要好。因此,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都迫切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本人在讲《电路创新设计》这一节时,让学生在家里制作自己最拿手的与电学相关的小作品,学生很乐意参与,不仅有“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小手电”“小彩灯”等,还有位女生拉着读初一的弟弟一起制作了一个精美的电动窗帘模型。课本中“纸盒烧开水”、“大气压托水”、“电铃”、“小孔成像”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
五、提高教师的实验素养
物理实验局限于书本,皆因教师的实验素养不高。要想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就要创造条件进行实验,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实验素养,对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有敏锐的洞察力。只有素养提高了,才能选择适当的实验说明某一特定的问题,也才能发挥实验的最佳效果。比如,在演示、练习电流表读数时,如果只用电流表让学生读数,能读的恐怕也就是前面几位同学了。如果改用投影电流表,用幻灯机投影出来,可见度就大大增加了。
总之,在实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们也不必一味抱怨,应开动脑筋,尽可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制作实验用品,进行实验,以丰富实验教学。
(责任编辑易志毅)